Quantcast
Channel: 宅宅開箱小天地!

《獨具匠心 品味工藝》 飛利浦戰鬥機 Philips U-tube S566 電動刮鬍刀讓你在與鬍渣叢林的戰爭中,獲得全方面的勝利!

$
0
0


..《楔子》.. 

寂靜的戰情室走廊傳出令人不安的腳步聲...蹬蹬蹬...蹬蹬蹬... 



一臉稚嫩的美國大兵面對戰情室緊張地說出「報告!報告!」
戰情內一頭發出了低沈又渾厚的嗓音:「什麼事慌慌張張的」
美國大兵:報告大貂部長,金小胖與ISIS結盟了,他們正研發出恐怖的生化武器,名為「鬍渣」 



這時戰情室亮起了紅燈,美國大兵抬頭才見到原來戰情室內有五個人影
除了中間是讓敵方聞之色變的100分大貂部長外,兩旁一男一女
男的是武器專家梅森,女的是首席特務Jessica
武器專家梅森剃了個小龐克,不過從言語對話之中
可以感受到理工背景的強悍,據說是台科大畢業的校友
而首席特務Jessica是個神祕角色,很多人都不清楚她的來歷,是一位大貂部長最信任的部屬之一 



在大貂部長左邊還有兩位頭低低的參謀,大兵一看不得了,這兩位不就是...
正要喊出名字時,大貂部長說話了 

大貂部長:羔中士,上次的「熊山事件」,你誤觸發射鈕,讓所有的厚奶茶投射到山中,台灣黑熊是很開心,不過也造成了恐怖喪屍的產生,短時間還得請「義美」兩國來幫忙,實在很不應該。 

大貂部長:醪中校你也是一樣,值勤時竟然偷帶「跪富團」的成員進來,讓每個人都感恩Seafood、讚嘆Seafood,你以為凱迪拉克很便宜啊,造成社會觀感不佳,你要負起最大責任! 

大貂部長:羔中士、醪中校,這次該是你們將功贖罪的時候了!
羔中士、醪中校兩人顯得面色凝重 

Jessica:別擔心,我們「國防布」是不會隨便犧牲部屬的,據情資顯示「鬍渣」這種生化武器常被用在叢林戰爭中 

感染「鬍渣」之後,人會變得頹廢、憔悴且無神,身上不時長出怪毛,甚至蠻荒之地也能一晚變成森林,是一種很難根除的新世代生化武器 

對於要殲滅地面上的ISIS游擊兵而言更是難上加難 

梅森:這次我們從Philips引信了新一代戰機U-tube S566,性能比美國F35、法國飆風戰機還要猛,配掛的武器外型比日本心神戰機還要萌嘞 



羔中士、醪中校與大兵同時發出黑人問號:Philips也作戰機?566還以為是洗髮精勒 

梅森:Philips作燈泡、螢幕、吹風機等家電只是障眼法,真正厲害的是這次 U-tube S566戰鬥機,就由我簡單介紹一下吧! 

「順翼貼面科技」,採用 4 向、54度彈性設計,能使戰機緊貼地平面飛行,讓您輕鬆攻克這次的叢林戰爭! 

「舒適淨刮系統」,由圓潤彈頭與平滑刀網所組成,能迅速且無痛清除被「鬍渣」感染患者皮膚上長出的怪毛,回到神清氣爽、精神煥發的一面 

另外要與羔中士提醒的是,本機型僅限以無線模式來操作,當有接線時是無法啟動的,握把上還有 LED 警示告知,是不是為您量身打造的呢,你就放心的按吧! 



至於代號為566,是因為這款戰鬥機是Philips U-tube 500系列的其中一款,66有大順之意,希望你們能凱旋歸來! 

最後大貂部長烙了一句英文:「You have to shave your beard before you can shave another's beard.」 

並語重心長地說:身為軍士官,凡事都有準則,只要「在刮下屬鬍子之前,先把自己的刮乾淨!」就能超過100分! 

這句話在當年可是與 Nokia「科技始來自於人性」的廣告並列當年的廣告名言呢! 

【▼】在電影、電視劇不斷的引用下,「在刮別人鬍子之前,先把自己的刮乾淨」漸漸成為行事準則,蘊含有「在指責他人的過錯前,需反躬自省自身的過錯」更深的意義。 

  抱歉,故事再寫下去就變成萬字小說了,回到今日要與大家開箱的是 Philips U-tube 500系列的S566 電動刮鬍刀,說到鬍子,這可不是只有男生獨有的特徵,據統計有鬍子的女生也不佔少數,而且很多都是女神級的美女呢! 

【▼】不論男生還是女生,都有可能長出鬍鬚,適時修剪才不失禮儀。 



  伴隨鬍子而來的有好有壞,就以小編親身經歷來說,之前工作面試,就有人資對主管小聲說:「這位嘴上無毛,辦事恐不牢」,想不到現在還有這種刻板印象,實在令人大開眼界,當然也有聽過「留鬍子是禮貌」、「留鬍子比較有型」等話語,這些都是留鬍子的好處。不過蓄鬍若沒有適時修剪,變成跟雜草一般,不但有個人衛生上的問題外,也會給他人邋遢、不修邊幅的壞印象,所以鬍子可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吶~而小編學生時代是不太愛刮鬍子的,主要當時鬍子長得慢,又聽聞常刮鬍子會長得比較快也會變得比較粗,所以刮鬍子這檔事就沒放在心上。不過隨著年紀的增長與現實社會的歷練,發覺給人的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逐漸的小編迷上了刮鬍的樂趣,也用過這種品牌的手動刮鬍刀與電動刮鬍刀,就之前使用的經驗來說,手動刮鬍刀的確比電動刮鬍刀刮得乾淨,但相對也比較容易刮傷,尤其鬍子底下長痘痘時,那痛感真是要命阿!今日要體驗的電動刮鬍刀品牌是Philips,大家也都知道Philips在電動刮鬍刀這領域算是龍頭,一直致力於研發創新,只要Philips說第二,就沒有任何品牌敢說是第一,而最新款電動刮鬍刀 U-tube S566,主打(刮的舒適)ComfortCut Blade System 與(刮的乾淨)FlexWing Technology,馬上由小編帶大家來體驗吧~ 

【▼】在本文中你看不到清新可人的小鮮肉,也沒有精壯有型的美男子,只能看到上了年紀的大叔亂入,若您覺得不OK,那您至少得先看過以下的實錄影片。 

【▼】型男必看!飛利浦戰鬥機 Philips U-tube S566 電動刮鬍刀,小編親身體驗一定要捧場看到最後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9EJ4786RoY&feature=youtu.be 
 



【▼】以上是小編親身體驗 Philips U-tube S566各項功能的實錄影片,刮完沒有變成金城武,好歹也有吳念祖的味道,驚訝嗎?震撼嗎?往下繼續開箱吧!S566主打親膚順滑、舒適剃鬍,包裝彩盒上印有一個媲美小編的小鮮肉,就如同草地中要突顯小花的繽紛動人,就勢必得把周圍的雜草給清乾淨。若原廠要需要代言的話,小編可以自費...XDDD 

【▼】盒裝上面兩個重點,第一是 ComfortCut Blade System(舒適淨刮系統),專為舒適高效刮鬍所設計;第二是 FlexWing Technology(順翼貼面技術),是用四向旋轉刀頭,並以54度廣角浮動,能貼合每吋肌膚,征服難刮除區域。 

【▼】彩盒側邊印有S566機身的各項特點,包含符合人體工學的防滑握柄,總不希望刮鬍時,手一滑發生慘劇吧~這些慘劇有可能是破相,不然就是刮鬍刀掉在地上;而S566是鎳氫電池作動,可充電一小時持續使用45分鐘,而機身上有充電LED液晶顯示,讓您隨時注意電量,最後全機身是IPX7等級的防水設計,可水洗、水沖,對於刮完後的清潔相當方便。 

【▼】S566是乾濕兩用的機種,不論乾刮還是配合刮鬍泡沫使用都不會對肌膚敏感,而獨家順翼貼面技術,採縱向浮動18度,橫向浮動36度,共54度讓鬍渣無從躲藏,最棒的是Philips提供兩年全球免費保修,真是佛心來著。 

【▼】在彩盒開封處與內部都有快速啟動指南,建議第一次使用前先充滿電,之後再將刀頭給安裝上去。 

【▼】S566內容包裝物一覽有S566機身、刀頭模組、刀面保護蓋、變壓器以及清潔用的小毛刷,當然基本的使用說明書與保證卡也都有。 

【▼】原廠電源供應器有 Philips 的 Logo,額定輸出為直流15V@5.4W,是有通過IPX4的認證。 

【▼】與S566機身相連接的電源接頭為兩孔式輸出設計,並有防呆處理,插反是無法插入的。 

【▼】雙刀頭模組是可拆卸的,平常刮完鬍子後可簡單用小毛刷清除刀片上的鬍渣,最後一氣呵成蓋上刀面保護蓋避免傷到旋型刀網。 

【▼】S566裝上雙刀頭模組後,碳纖維機身全長約15公分,也差不多是成人男子的手掌大小。 

【▼】由於S566是採用堅固的碳纖維材料,所以重量表現也很令人激賞,竟然只有143克,比起一般手機還要輕呢,不愧是外出首選的電動刮鬍刀。 

【▼】S566的流線外觀由藍、白、黑三色所構成,正面白、握柄黑,並由代表Philips的透晶藍由中間穿梭打造而成,相當具有科技感,結合符合人體工學的曲面設計,乍看之下真的很像日本新幹線子彈列車。 

【▼】在S566正面機身有個實體電源按鈕,位置差不多就在握把拇指的地方,對於刀頭的操控、電源的開與關都相當的方便。 

【▼】S566握把上方貼有 Philips S566的基本資訊,包含額定輸入電源/頻率分別為 100~240VAC@0.2A/50~60Hz,最貼心的是還提供了免付費電話0800-231-099,有產品問題都可以免費撥打。 

【▼】在S566機身握把上刻有產品生產年份與製造號碼,一體成型的設計也獲得IPX7的認證,享受邊淋浴與刮鬍的樂趣。 

【▼】立馬在機身上接上電源供應器讓鎳氫電池充電一下,充電座有防呆處理不怕插錯,充電時機身會恆亮白色LED電池符號,充飽後可連續使用45分鐘,即使短暫外出旅遊,也不需要帶充電器。 

【▼】由於Philips S566於待機充電時是不能啟動電開關的,所以就單純充電僅耗電2.6瓦,真的相當省電, 

【▼】而實測 Philips S66的PF(功率因素)約在0.56上下,轉換效率算是普普,以充滿一次刮鬍三分鐘來計算,陸陸續續也能刮個15次再來充。 

【▼】飛利浦戰鬥機 Philips U-tube S566 電動刮鬍刀未裝上刀頭啟動狀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4v57Vg49k8 
 

【▼】S566的機身與刀頭模組的結合也相當容易,只要對準雙方的防呆卡榫向內推即可完成,反之換刀片拆卸時用力向外拔即可,完全不需任何的工具做輔助。 

【▼】飛利浦戰鬥機 Philips U-tube S566 電動刮鬍刀裝上刀頭啟動狀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sae-nIrcc4 
 

【▼】開箱過程中,寵物兔兔正享受剃毛的樂趣,輸兔不輸陣,看我拿出Philips S566 電動刮鬍刀一較高下! 

【▼】兔兔:竟然是雙刀頭設計,比我的單頭剃刀還要厲害,可以幫偶添購一支嗎? 

【▼】兔兔靠近一看大吃一驚說到:原來是飛利浦出的好貨,飛利浦要不要跨界來賣寵物專用的阿,相信很多兔奴都會買單的唷~ 

【▼】兔兔的鬍鬚不是簡單的體表毛髮,而是一種感覺毛,感覺毛是一種特化的毛髮,作為生物體感的一部分,感覺毛內有特別的感受細胞,所以S566就給兔兔聞香聞香就好。 

【▼】而對於刀頭模組的拆卸也很簡單不用工具,小小步驟心得與大家分享,首先垂直向上扳起黑色外殼,再以指甲勾起電鬍刀組的鬆開按鈕,然後取下電鬍刀刀頭座。 

【▼】飛利浦戰鬥機 Philips U-tube S566 電動刮鬍刀刀頭簡易拆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0OgpX7Zfeg 
 

【▼】刮鬍刀煥然一新每 2 年更換一次電鬍刀刀頭,即可重現 100% 滿分效能。刀頭細部步驟如下: 
1.逆時針旋轉固定環,然後將固定環取出。 
2.取出舊的電鬍刀刀頭,並小心放入替換刀頭;確認電鬍刀刀頭凸出處與凹槽正確貼合。 
3.將固定環放回電鬍刀刀頭座上,然後順時針旋轉固定環。 
4.將電鬍刀刀頭座重新裝回電鬍刀組 (「喀擦」一聲)。 

【▼】飛利浦戰鬥機 Philips U-tube S566 電動刮鬍刀ComfortCut Blade System細部拆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TKeMrC7_jA 
 

【▼】小編體驗Philips S566前一天才刮完鬍子,所以感覺長得很稀疏,不過還是得要修飾修飾,才能成為有禮貌的男士。 

【▼】Philips S566是乾濕兩刮的電動刮鬍刀,乾刮很日常,今日就來試試濕刮的部分,與其搭配的是白人刮鬍膏。 

【▼】使用前,再來複習一下 Philips U-tube S566 「順翼貼面科技」如何自動跟隨臉頸曲線調整刮鬍的動作原理吧!是採用 4 向、54度彈性設計,緊貼肌膚,攻克下巴與頸部等易產生死角部位! 

【▼】小編抹上刮鬍膏,刮鬍膏不像刮鬍泡泡沫那麼多,反而比較像是洗面乳的感覺,刮鬍的時候可以先以順著鬍鬚生長的方向開始逐步刮除,刮鬍刀片與面部接觸的力道可自行掌握找出自己舒適且能夠刮除鬍鬚即可(建議可輕輕的下手僅以刀片剛好接觸到臉部的力度來慢慢地適應刮除),在刮除第一次之後,可用水簡單清洗面部。 

【▼】而除了彈性貼面系統外,全新微調向內浮動的雙刀頭設計,全方面貼合你的臉部輪廓與肌膚曲線,不易刮除的下顎部分也能迎刃而解,讓您面面俱到。能夠瞭解自己鬍子的生長方向就會越容易刮的舒適自在,因為順著鬍鬚生長的方向刮會比逆向或是其他方向來的好刮順手。 

【▼】使用 Philips U-tube S566 電動刮鬍刀的前後比較,重點區域的人中、下巴以及頸部,真的都刮的好乾淨。 

【▼】「舒適淨刮系統」具有圓潤刀頭與平滑刀網,採用荷蘭製造的自動磨利刀片,超薄的平滑刀網僅0.1mm不到,讓刀片更貼近皮膚,鎖定每一根鬍鬚,層層升級,並依不同臉型的男士提供完美無瑕、舒適不傷肌膚的刮鬍體驗。 

【▼】舒適滑順的刮鬍體驗,能減少皮膚磨擦和敏感,以往刮完會紅腫,現在只能說刮完好清爽,Philips S566電動刮鬍刀讓小編不再煩惱面子問題,輕鬆自信面對每一天! 

【▼】飛利浦戰鬥機 Philips U-tube S566 電動刮鬍刀刮完後可直接用水清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cWdioi2EI 
 

【▼】用清水沖洗後,若覺得自然風乾太慢,也可以透過烘手機,快速將S566電動刮鬍刀的刀片給烘乾,避免生鏽氧化等問題。 

【▼】不過不知是不是刮鬍膏太稠,用清水沖竟然沖不太掉也或許是水沖力不夠強,只好一一將刀頭模組給卸下,建議還是用刮鬍泡沫比較能夠用清水沖的掉。 

【▼】刀頭模組內部的清潔也有小撇步,首先利用小毛刷配合清水來回刮拭,約略五趟就跟新的沒兩樣了。 



  小編工作屬於不定時要出差的類型,有時為了要減輕行李,會將比較少用到的電動刮鬍刀放在家中,並在出發前將鬍渣給清理乾淨,一般撐上個三天不刮都沒太大問題,不過有時出差一、兩個星期,臉上的鬍渣又慢慢生長出來,這時只能靠旅館的刮完即丟的手動刮鬍刀,這種刮鬍刀特點就是便宜、輕巧,是上下兩面刀片的結構,雖然說是即棄型,但好歹可刮個五次刀鋒才會變鈍,刮的時候可以感受到鬍渣是被「扯斷」的,是有點抽痛的感覺,刮完皮膚容易紅腫,甚至用力過頭還會不小心劃出一道傷口,小編是習慣刮後再抹上些乳液來滋潤緩一緩;最後清理上也很難輕的乾淨,鬍渣容易卡進刀縫中,得用牙刷去將其刷出,即棄型就不要太要求了! 

【▼】出差住宿的戰利品-即棄型刮鬍刀,唯一的優點就是便宜,但刮感真的無法苟同,唯有Philips U-tube S566 電動刮鬍刀才能夠以一擋百。 

  今日體驗Philips U-tube 500系列的S566 電動刮鬍刀,讓小編有煥然一新的刮鬍體驗,先說符合人體工學的外型設計,機身含刀座約為15公分,但手握柄就佔了2/3,10公分長符合成人男子的手掌大小,加上手握柄靠近虎口處有磨砂質感的防滑處理,握起來的手感就如同把玩VIVE控制桿般的流暢,也很像拿著麥克風高歌一曲,真的順手而不滑手。整機由獨特的碳纖維材料所構成,既輕盈又堅固,輕巧好攜帶,是外出旅行的好夥伴。IPX7的防水認證,更適合淋浴時使用、用後直接用水清潔的安心指標。再來談談Philips U-tube S566這款使用的舒適性,由於U-tube 系列主打 ComfortCut 舒適淨刮刀鋒系統與 Flexwing 技術,在體驗上也確實各司其職,ComfortCut舒適淨刮系統能使刀頭在肌膚上平順滑動,不太會有機器帶來的冰冷感,曲線加邊的圓滑設計,讓刀片與肌膚有更親密且安全的接觸;FlexWing 順翼貼面技術採用四向旋轉刀頭、54 度廣角浮動,可依不同角度來緊貼肌膚,對於下巴、頸部這些較寬廣的區域是輕而易舉,小編倒是覺得S566這款連靠近人中兩旁較粗的鬍渣都能刮得乾乾淨淨,敏感肌膚刮完也不紅腫,是相當難得可貴的!最後聊聊其他值得讚嘆之處,S566握把上有貼心的 LED 充電顯示,為了觸電危險,充電時是無法啟動電鬍刀的,充電一小時就能連續使用45分鐘,相當於每次刮鬍3分鐘,連刮15次,免上油、乾濕兩用加上兩年的全球保固,給您~咻~咻~咻~銳不可擋的絕佳體感與潔淨、健康、帥氣的臉龐 

【▼】老爹拿著之前他牌電動刮鬍刀對小編說:老爸生日快到了,之前那支刀片不利刮不乾淨、電力不足又笨重,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當然亦有精進之處,小編就用列舉的方式,給Philips原廠與有意購買的朋友作個參考:
一、S566可以用清水直接將刀片沖洗乾淨, 但如使用比較濃稠的刮鬍膏, 可能對於擺置逆時針旋轉固定環的空間周圍會有殘留。建議還是要打開刀頭用手清洗一下。 
二、雖然S566在快沒電時會秀出紅色的燈號,但在有電時指示白光在白色機身上看不清楚,建議可以用藍、綠兩光來區別。
三、平常在家與外出旅行的收納,若能大器的提供立架或是收納袋,絕對是會大大加分的。 

【▼】小編自製刮鬍刀立架與收納袋,讓Philips U-tube S566 電動刮鬍刀在家能夠穩固站著,在外也能安全收納。 

【▼】完美剃淨不傷皮膚,關鍵取決於刮鬍刀的貼面系統與濟淨刮設計,Philips U-tube S566電動刮鬍刀兼具高品質、工藝美、電力足、易攜帶的特性,是科學與工藝的表現!,更是印證了 Philips「創新為您」的產品宗旨。 

本文係「參加Philips 全新系列 U-tube 電鬍刀免費試用活動」 

S566購買連結:PCHOME  https://goo.gl/f9rxRR 
S566購買連結:MOMO  https://goo.gl/MJHXcV 
S566購買連結:Yahoo  https://goo.gl/pSfeVi 

【ViewSonic色彩講座第一彈】「為您專業攝影而生,還原影像真實色彩」のVP系列顯示器,要你好看!

$
0
0


一日小編與友人 Natalie 旅遊經過宜蘭大湖的海邊
小編:口圭!好美的海洋景色唷,是我最喜歡的天空藍耶~ 



Natalie:哪有什麼天空藍!?這明明就是碧綠色的海洋阿!
小編心想難道 Natalie 是色盲?這點顏色竟然都看不出...
Natalie也懷疑小編是不是寫文盯螢幕,盯到眼睛都脫窗了...
正在雙方爭執不下時,甚至還準備拿出色碼表來對照時
seafood出來說話了:「兩位"失"主!你們因為長時間接觸非真實的色彩,導致失去了色彩麼敏感度,必須由貧憎幫你們化解化解」
小編:seafood那要如何化解呢?
seafood:只要找到七色鳥的秘密基地,你們就有救了! 



seafood留下這條線索,就消失無蹤了...............
Natalie:七色鳥就是胡錦鳥,可是秘密基地在哪呢?
小編:嘿嘿,我可不想被被seafood唸說眼睛有業障呢!這秘密基地八九不離十就是(ViewSonic) 



兩人誓言一定要奪回失去的色彩敏感度,也就是小編今日為什麼要來參加這場體驗會的理由了
當天盛況無法言語,精彩只能用雙眼看
趕緊跟著小編一起深入以真實色彩聞名的優派科技總部吧! 



【▼】1987年創立的優派科技(ViewSonic),迄今將近30年的光景一直在顯示器相關領域上持續創新發展,專精於研究呈現真實色彩的顯示器,相關產品線有LED顯示器、投影機與電子看板等,今日小編來到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優派總部,公車一下站就看見多根紅色豎立的【扛棒】,晚上似乎還會發光發亮,讓人感受到氣派的一面!而三隻鮮明的鳥兒更成ViewSonic的品牌形象,常有人會誤認為是金剛鸚鵡,在這邊很重要得說三次:是「胡錦鳥、胡錦鳥、胡錦鳥」! 

【▼】優質的T客邦工作人員已經在入口處招呼大家了,旁邊看板也是今日VP68系列的主題-【為專業影像而生】 

【▼】會場內展出了VP3268-4K以及VP2768、VP2468等機種,已經有許多網友在體驗這台顯示器所呈現的真實色彩了,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的道具,看來今日的體驗會非常有趣。 

【▼】先來看看會場造型最特殊的一台,這台是VP68系列,獨特的Auto-Pivot自動旋轉功能,能解決顯示器旋轉頭也要跟著轉的困擾。不過多了個帽子與吊飾??其實這是VP68系列專有的配件,帽子就是 Professional Monitor Hood,而吊飾就是 ViewSonic自家研發的色彩校正器 Colorbration Kit-CS-XRi1。 

【▼】其中一台把顯示器直立起來的機架相當少見,是特別訂製款,有種吊車的Fu~ 

【▼】這個遮光罩能隔離外部光源對顯示器所帶來的反光或折射,表面材質柔軟且具有彈性,內部是絨布材質並附有魔鬼氈,中間上方還有個天窗是作為色彩校正器連接供電使用。 

【▼】色彩校正器使用上很簡單,就直接將鏡面的感應面貼於顯示器上,接著啟動軟體就會自動校正囉~ 

【▼】ViewSonic 與 國際專業色彩專家X-Rite攜手合作的色彩校正器,所呈現出來的色調精準,無論是在攝影上所拍攝出來的照片、影片等,如同在真實世界中看到的色彩一樣富有生命。 

【▼】不讓 Datacolor Spyder專美於前,獨家校正色彩軟體Colorbration,搭配VP68系列硬體校色功能及選購之專業色彩校正器(由USB供電提供5V@100mA的電力),使用者即可將校準數據寫入顯示器晶片達成精準色彩調整。 

【▼】經過專業色彩校正器的校正,從ViewSonic顯示器顯示的人像皮膚顯得不死白,略帶有胭脂般的紅潤,是一幅非常完美的攝影作品。 

【▼】箇中秘密就是VP68系列具備99% sRGB色域範圍覆蓋能力,能重現設計之初所表現的真實色彩,這可是專業人才必備的基本要求。 

【▼】再近看ViewSonic VP68系列的顯示器,竟然連毛細孔、眉毛幾根都看得一清二楚,尤其眼睛周圍的細節更是令人讚嘆,這是因為有先進的14-bit Look-up table (LUT)及3D LUT,VP68系列具備超高解析度影像的色彩顯色能力。14-bit LUT可提供多達4.3兆色彩,完整保持輸入訊號源的影像色彩,以確保真實的圖像。同時,3D LUT則確保平滑的色彩階層變化和中性灰色調。 

【▼】8 BIT VS 14-bit Look-up table (LUT)色彩呈現的差異! 
 

【▼】會場還展示了x-rite Judge QC 愛色麗標準光源燈箱,提供Daylight、Home、UV、Store五種燈管作為視覺評估實體色彩光源標準用,讓您更準確地評估來料、樣品與最終產品的色彩一致性和物理缺陷。 

【▼】最後就是ViewSonic® 最具代表性的標誌 - 三隻胡錦鳥,又稱為彩虹鳥,原產於澳洲,此種鳥類身上帶有多種顏色,色彩非常艷麗。不僅為 ViewSonic® 完整傳達了公司的期許 - 提供優越品質及鮮麗動人的色彩,滿足世界各地消費者的需求。 

【▼】會場有好多新奇有趣的東西,不過時間有限,今日美麗的主持人小語呼喊著大家,精彩的活動要開始囉~ 



【▼】首先由ViewSonic全球開發部的Andy Kuo替大家介紹為攝影繪圖而生的VP68系列顯示器的特色。

【▼】人為什麼要攝影,為的就是將精彩瞬間給記錄下來,而攝影人人都會,就像體驗會上人人拿著相機、手機拍呀拍,就是為了要寫文(誤),是為了要還原且連結你我美好的回憶。 

【▼】攝影拍到的美麗瞬間,大家拿到電腦顯示器上播放時,有沒有常常覺得怎麼差那麼多!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沒選到好的顯示器,而VP68系列廣色域、無邊框與色彩還原特色,讓您的作品能所見即所得。 

【▼】VP系列並非VP面板,而是ViewSonic 內部產品代號而已,從2015推出VP2780以來就一直廣受國內外測評雜誌的好評,定位也在專業的產品線上,沒辦法到台北體驗會的朋友們,今年底的資訊月將有實機展示,屆時一定要到場一睹風采阿~ 

【▼】美國IT品牌最權威雜誌-PCMAG最近也公布了2017年最佳顯示器,VP2768也是其中之一唷~ 

【▼】VP68系列顯示器有四邊無邊框設計,加上前框無Logo,可以做的更薄,更重要還能透過Daisy Chain 菊鍊串聯多個顯示器,加上精準的顏色配置,作為電視牆或是多工應用的顯示器一點也不會覺得拘束。 

【▼】至於在顯示器解析度的部分,也拜攝影器材的硬體提升,可以明顯看出從2016年開始就大幅提升解析度至4K等級,到了2020年更是8K的市場需求呢! 

【▼】像相機龍頭 Canon 也與 ViewSonic 合作2017年的攝影馬拉松,所以作品都是用 ViewSonic 顯示器來評分。 

【▼】各國Pro等級的攝影師也都大力推荐 ViewSonic 的顯示器,像小編就很喜歡 Mykii Liu、Gemma Peanut 的生動又自然的人像照,而風景照最推Adam Karnacz,ZOLAQ的作品則著重在光的變化,拍出的作品都很奇幻,大家可以去瞧一瞧。 

【▼】對岸很有名的中國攝影報在2015年就推薦VP2780為當年攝影用顯示器,也引述狼族摄影所說:沒有專業顯示器就輸了! 

【▼】顯示器會色偏的問題,您還敢將作品拿出去輸出嗎?老狼用三個關鍵數據總結,莫過於要 "2K及以上高分"、"硬體校色"、"DeltaE小於3"。 

【▼】ViewSonic顯示器也很重視影視娛樂這塊市場,套句張藝謀導演的話:在電影的視覺元素中,色彩是最能喚起人的情感波動,其作品《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就有熾烈的中國“紅”、《十面埋伏》《英雄》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而《黃土地》《滿城盡帶黃金甲》則是隱約寓意西北黃土和輝煌宮殿的奢華。 

【▼】知名攝影師 Anthony Thurston 曾說道:顯示器是攝影工作流程中最值得投資的設備,道出他對色彩與客戶互動間的心聲。 

【▼】由於物體拍照多少都會受到光線的影響,人眼看到的顏色常常是個人的喜好色並非真實的顏色,而好的顯示器必須能掌握眼色的變異性,其中ViewSonic顯示器的色彩管理就具備 "可控制性"以及 "可預測性"讓真實色彩還原。 

【▼】很多電視色彩都很鮮豔飽和,主要就是他們都用了人們所愛的喜好色,但每個人觀感不同,有人喜歡但就有可能有人不喜歡,維持sRGB、Rec.709、DCI-P3等標準色,才是顯示器真正設計之道。 

【▼】以Apple產品為例,Super Retina HD 顯示器中先進的色彩管理系統,在業界中表現最出色。無論顯示內容是使用 P3 或 sRGB 色彩模式,iPhone X 都會自動以該格式顯示。因此,你看到的顏色,就是導演或設計師想要呈現的色彩!真正的高動態範圍 (HDR) 顯示, 讓你可觀賞 Dolby Vision 及 HDR10 格式的電影及節目,你的 HDR 照片看起來也更為驚豔,並且還能觀賞 iTunes 及 Netflix 等的 HDR 內容! 

【▼】ANDY告知大家如何挑選可靠的顯示器,包含顏色要精準、長時間使用下更要穩定。顏色精準可從gamma預設校準來看,而穩定則由背光是否均勻來判斷,當然顯示器若有色彩管理與色彩校正器,那是再好不過了! 

【▼】所以好的顯示器至少要能有效管理色域、Gamma誤差、顏色誤差、均勻度、解析度、尺寸與硬體校準等等。 

【▼】顯示器首重色彩性能的表現,但外觀當然也不能太 Low,ANDY以寧靜的藝術來形容自家顯示器的設計,神乎其技的工藝之美是VP系列所堅持的品質。 

【▼】ANDY把ViewSonic顯示器的重要元素一一列出,其中ViewSonic顯示器採用IPS面板,IPS的全名為In-Plane-Switching Liquid Crystal(橫向電場效應顯示技術),可視角度擴大到178度,基本上已經做到只要在顯示器的正面,都不會產生色差。 

【▼】此外ViewSonic顯示器也具備畫面自動旋轉的功能,會根據顯示器方向,自動將相片調整成橫向或縱向,不用擔心頭跟著轉,也不怕照片上下有黑屏,給你滿滿全螢幕的展示。 

【▼】啟用顯示器自動旋轉功能前,需先啟動 Auto Pivot 軟體。 
 

【▼】在亮度均勻度方面,ViewSonic專業顯示器將畫面區分成25區,可讓均勻度 >95%, 讓亮度及色彩在每個顯示器的範圍皆能呈現一致的亮度顯示,以及最精準無偏差的色彩表現。 

【▼】來看看ViewSonic獨家 Uniformity均勻度校調技術的效果吧! 
 

【▼】四邊幾近無邊框的設計,不受到厚實邊框的干擾,讓視覺體驗更延伸,無論是單機使用或是多機拼接使用,都讓使用者能享受延伸的視覺內容。 

【▼】一屏雙顯雙色,左右分屏並內建雙色彩引擎,讓兩個分屏畫面分別顯示不同的色彩模式,最適合攝影愛好者的後製上的需求。 

【▼】獨立六軸色彩調整功能,六軸色彩是指紅、綠、藍、青、洋紅與黃色,ViewSonic VP系列顯示器能各自獨立調整六種顏色的色調與飽和度,且相互不干擾其他色彩,並能進一步補償亮白處與暗黑處的對比度,準確還原自然標準色。 

【▼】來看看有無 6-axis Colo Adjustment 技術的差異表現吧! 
 

【▼】ViewSonic每台顯示器在出廠前就會先校準色彩並提供個別的色彩校準報告,內有sRGB、Rec.709、EBU、SMPTE-C等等,給使用者獨一無二的詳盡色彩分析報告。 

【▼】ANDY講到精彩處,眾人紛紛站起來拍照記錄,並呼應了前面攝影連結了你我美好的回憶! 

【▼】接著ANDY談到顯示器顏色飄移、亮度衰減的問題,原因不乏LED衰減、導光板黃化與顯示卡老化等現象。 

【▼】對於色偏一般人大都會用軟體校準做補償,因為速迅,而且成像也能提升至九成以上。 

【▼】但ANDY更提出 "顯示器沒有硬體校準,就不是專業顯示器!" 

【▼】優派VP系列就是標榜專業顯示器,所以這些硬體校正配件是少不了的,就如同會場看到的 Professional Monitor Hood 與 Colorbration Kit-CS-XRi1。 

【▼】最後ANDY也葉配一下自家21:9的曲面顯示器VP3881,WQHD 3840x1600寬廣高清視野搭配2300R精妙曲率,將引領全新視覺盛宴。 

【▼】解說告一段落,ANDY也把玩他面前的VP3268-4K顯示器,一隻手就能輕輕鬆鬆調整上下高度。 

【▼】若要旋轉顯示器話則有小技巧,先將高度調到最高,再將顯示仰角抬高個10度,之後就可以0~90度旋轉囉! 

【▼】憑藉先進的人體工學設計,VP3268-4K提供了更大範圍的調整,包括左右旋轉、垂直水平翻轉、傾斜和高度調整等選項。借助內建G-sensor感應器,屏幕中的影像也將隨著顯示器的角度自動旋轉。 

【▼】ANDY自己也說他最喜歡這個角度的視野,擺上自己最喜歡的照片,能兼顧舒適度和工作效能。 

【▼】ANDY大大親自示範拆裝ViewSonic_VP3268-4K顯示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womEH0KUME 
 

【▼】ANDY:《呈現真實色彩的ViewSonic顯示器,我抓得住它!》 

【▼】課程聽下來真的收穫良多,緊接著就是趣味活動,考考大家剛才有沒有認真聽課,積分越高的組別將可獲得好禮。 

【▼】正當大家準備開始摩拳擦掌時,竟有隊伍偷跑被抓包...XDDD,不過答案要正確才有用唷~小編也列出題目,答案有的有複選,讓螢幕前的您來挑戰看看。 

請問ViewSonic是由哪一個國家創立的品牌? 
A.英國 
B.美國 
C.日本 
D.台灣 

請問ViewSonic 商標中的「鳥兒」屬於哪一個品種? 
A.白腰文鳥 
B.胡錦鳥 
C.綠鳩 
D.朱鸝 

請問以下哪些是VP3268-4K的特性? 
A.99% sRGB的色域呈現 
B.Uniformity均勻度校調技術 
C.可旋轉式螢幕 
D.4K解析度 

請問下列哪一個不屬於VP顯示器「六軸色彩調節」中的顏色? 
A.黃色 
B.藍色 
C.黑色 
D.紅色 

請問關於 VP2768 以下哪一個敘述是錯誤的? 
A.搭配顯示器的 27” WQHD 2560 x 1440 解析度面板,展現近兩倍Full HD解析度的像素畫質。 
B.四邊無邊框設計與延伸的視覺體驗,無論是單機使用或是多機拼接使用,都讓使用者能享受延伸的視覺內容。 
C.內建G-sensor感應器,屏幕中的影像也將隨著顯示器的角度自動旋轉。 
D.Delta E

請問以下的配件哪些可以搭配VP顯示器使用? 
A.Professional Monitor Hood 
B.Colorbration Kit ─ CS-XRIL 
C.philips的人工學底座 

請問以下哪一個敘述錯誤? 
A.VP2468擁有14-bit LUT可提供多達4.3兆色彩,同時3D LUT則確保平滑的色彩階層變化和中性灰色調。 
B.VP3268-4K 需手動將相片調整成橫向或縱向 
C.ViewSonic獨家研發Uniformity均勻度校調技術,每一台VP68系列顯示器都個別經過審慎的校準程序。 
D.ViewSonic創新研發的SuperClear IPS超廣角技術,能展現完美的色彩表現,並將可視角度擴展至垂直與水平各178度,皆能呈現清晰亮麗的生動視覺影像以及自然濃郁的高色彩效果。 

請問關於 VP2468 以下哪個敘述是錯的? 
A.IPS 178˚/ 178˚超廣角設計,能展現完美的色彩表現,現清晰亮麗的生動視覺影像以及自然濃郁的高色彩效果,不會有任何變形或失真畫面。 
B.內建色彩預設模式有sRGB、EBU、SMPTE-C、Rec.709 
C.支援HDMI、USB 3.0、DisplayPort 、Mini DP的接頭 
D.MacBook、Ultrabooks、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不能使用VP2468專業顯示器 

請問下列哪一個校色軟體是ViewSonic獨家設計? 
A.Color Manager 
B.Colorbration 
C.Calibrize 
D.ColorNavigator 

【▼】到底第一階段哪組領先呢?看來各組都很認真,實在難分軒輊阿~ 

【▼】中場休息時間,主辦單位也為大家準備了好吃的下午茶,吃吃才有力氣迎接下半場的活動。 

【▼】找漂亮的主持人跟產品代言是不容錯過滴    

【▼】當然也有近期要買顯示器的玩家找ANDY討論細節,包括如何校正顯示器以及正式上市的時間等。 

【▼】ANDY大大對自家的產品相當有信心,扶著顯示器就如同扶著美女一樣的真實,聖誕節沒人陪伴是吧,ViewSonic顯示器絕對是你最佳的選擇(宅小編是說送禮送禮啦~) 



【▼】上半場原廠的產品介紹,相信大家對ViewSonic新推出的VP68系列有相當的認識,活動下半場也是今天的重頭戲,特邀請到影像達人「夏金剛」來與T客邦的網友們來個親密接觸,夏金剛粉絲團有很多老師拍攝的照片,不囉嗦趕緊關注吧,看看夏老師對ViewSonic顯示器有何獨到見解! 

【▼】夏老師會踏入攝影這塊領域其實是有點誤打誤撞,當年身為腳底按摩師,因愛旅遊拍了不少景點的照片,而這奇幻的轉職經驗也是老師在電影《少年Pi的奇幻之旅》取景時開始,所以夏老師特別珍惜,在每次演講前都會先由衷介紹這一段故事。 

【▼】夏老師旅遊攝影以及旅遊行銷相關工作經驗常常在各大雜誌都可以看到,只能說老師到的地方比小編寫的文稿還多,是一位值得敬佩的旅遊專家、部落客前輩以及雜誌特約記者。 

【▼】夏老師以旅遊攝影作家與旅遊整合行銷專案者的身分,接二連三獲得各單位的邀約,獨特攝影構圖與色彩美學,更獲得海內外不少的獎項。 

【▼】從夏老師的作品可以感受到夏老師愛老婆、愛家人的氛圍,夏老師最著名的一句話:「大叔說的是夢想和人生,不是旅行」,是還蠻令人省思的。 

【▼】身為專業的攝影師,夏老師深知「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所以像攝影的相機與鏡頭都是下單不手軟的。但成像總是要輸出,顯示器的挑選就特別重要了,這時夏老師帶入了他使用ViewSonic顯示器的感受。 

【▼】要求甚高的老師一直對自己作品不甚滿意,不過當他看到自己的作品從ViewSonic顯示器播放出來,原來其實也很不錯呢!現場老師也挑了幾張圖片來說明,可以看見溫泉池中的霧氣、海上的小船、機師的動作、高樓的光影與情定爱琴海種種細節都能完美呈現,好的顯示器真給了夏老師攝影之路一劑的強心針阿~ 

【▼】夏金剛老師的作品集I-各地旅遊 

【▼】夏金剛老師的作品集II-日本風情 

【▼】夏金剛老師的作品集III-寧靜與動態 

【▼】夏金剛老師的作品集IV-美食佳餚 

【▼】不過夏老師最強的作品就是人像,不過礙於個資不方便拍攝,最後夏老師神一張花豹等待圖作為結尾,真的不輸Discovery拍攝手法。 

【▼】夏金剛是老師的粉絲團,而夏正康正是老師本人,有任何攝影上的問題,老師也歡迎交流唷~ 

【▼】演講告一段落,也聽到夏老師向老婆說抱歉買了相機、鏡頭這麼貴的3C物品,夏老師真的是一個很顧家的新好男人。原來是老婆大人今日也一同蒞臨現場來參加體驗會,這驚喜真是太閃了啦~ 

【▼】接著各組競賽的小遊戲又要開始了,這次是要玩 What's My Color IQ! 

【▼】第一題是要將不同顏色的色塊按照漸層來排序,最快完成且分數最高者得分,各組組員莫不聚精會神地仔細瞧著。 

【▼】第二題要從古詩句中找出有顏色的字,答對就可以上台進行加分題唷~沒被選到的組別應該和蘇軾、韓愈樑子結大了...XDDD 

【▼】其實加分題也不簡單,除了要記憶力夠好外,更要考驗眼力,不過大家靠的ViewSonic VP3268-4K顯示器的協助,拿到了不少分數呢! 

【▼】在統計的同時,網友們也上台分享今日體驗會的心得,簡潔扼要就是不用買高單價的相機鏡頭了,最重要是要買對顯示器,ViewSonic 顯示器絕對能讓你們好看! 

【▼】分數終於出來了,每組分數都很接近,恭喜第一組大獲全勝,每人可獲得電影票一張唷~ 

【▼】沒得獎也沒關係,附上今日嬌點,很賣力的主持人讓體驗會完美落幕。 



【▼】VP3268-4K顯示器具有99%的sRGB色域,並符合Delta E<2的色彩調校標準,呈現的顏色幾乎難以區別現實生活與顯示器上的色彩差異。拿來播影片會自動將 24fps 標準更新率加倍到 48fps,並減少動作延遲,讓影片更加生動。 

【▼】Ultra HD 4K 3840 x 2160 解析度面板,讓VP3268-4K顯示器展現細膩無比的影像品質是 Full HD 解析度的四倍。 
 

【▼】VP3268-4K 並支援播放極細膩的 HDR10 高動態範圍內容。HDR10 會盡可能呈現畫面亮處和暗處中的細節,讓色彩更加豐富,改善整體觀看體驗。 
 

【▼】在外觀方面,配備的底座是與曲面支架一體式設計,整個支架符合人體工學,側面看支架臂略帶有弧度與流線美感。 

【▼】VP3268-4K顯示器背後散熱孔分布在3個區域,頂部整個橫條都是大開孔散熱柵欄,和底部左右兩緣也是散熱柵欄,這種垂直式的對流散熱柵欄可以加速散熱效果。 

【▼】VP系列的實體按鍵調整鈕配置於顯示器後方的左手邊,最下方為電源鍵, 

【▼】輸出方面,VP3268-4K配備了2個HDMI、1個DP、1個Mini DP、1個USB3.0 UPstream Type-B、4個USB3.0T ype-B與音源孔。VP3268-4K具備了multiple-windows四源四屏技術,可以最多支持4個信號源同時輸入,也就是說一個顯示器上可以同時顯示4個不同的信號源畫面。 

【▼】VP系列顯示器底座可以左右旋轉120°,轉盤採用金屬同心圓設計,公司LOGO不在邊框,改移到底座中間的拋光面板上,支架中間的鏤空設計方便電源、信號走線使用。 

【▼】ViewSonic創新研發的SuperClear® IPS超廣角技術,能展現完美的色彩表現,並將可視角度擴展至垂直與水平各178度,皆能呈現清晰亮麗的生動視覺影像以及自然濃郁的高色彩效果,不會有任何變形或失真畫面,呈現最真實細膩的視覺影像。 

【▼】ViewSonic VP2768規格: 
◎ AH-IPS 178度廣視角面板 
◎ 支援HDMI1.4 x2、DP1.2a、DP out、miniDP介面 
◎ 內建UPstream: B Type (USB 3.0 x1), Downstream: A Type (USB 3.0 x4) 
◎ 2560x1440 WQHD解析 
◎ 無邊框設計、支援壁掛、可旋轉 

【▼】VP系列能夠水平翻轉、傾斜和高度調整,讓應用層面更廣闊。 

【▼】雖說是無邊框設計,但比起自家VP2785-4K來說,還是有些許黑邊。 

【▼】VP2768可隨心所欲上下移動,滿足家中大大小小成員日常生活所需。 

【▼】VP系列顯示器也提供完整範圍的左右旋轉、樞軸轉動、上下傾斜和高低調整功能,讓您找到最舒適的顯示器放置角度;網友們實際操作旋轉,真的一個人就可以完成。 

【▼】從VP2768背後可知電源沒有變壓器,是直接提供 AC 100~240V 50/60Hz@1.5A (IEC320-C6),消耗功率約32W 。 

【▼】VP68系列的支架臂需要掛載顯示器後才能實現上下無阻移動調節,組裝時會有阻力乃是正常現象。 

【▼】VP2768輸出介面有DisplayPort 1.2a x 1、 DiplayPort Out x1、 Mini DP 1.2a x 1、 HDMI1.4x2,沒有3.5mm 音源輸入,提供了USB介面則維持和VP3268-4K一樣。 

【▼】畫面的呈現,自然不用小編在錦上添花,用看的最準,VP2768標準解析度為 2560 x 1440,也算是大家口中所說的2K解析度。 

【▼】FHD(1920x1080)VS WQHD(2560x1440),若上4K解析度,細節差異更明顯。 
 

【▼】接著來看看 ViewSonic VP68系列的OSD設定,在VP2768中可選擇mini DP、DisplayPort以及兩個HDMI端子,不過也不用這麼麻煩,只要單接一個,ViewSonic就會幫使用者自動偵測來源端唷~ 

【▼】在實體OSD按鈕還有針對藍光作啟動與關閉的功能,ViewSonic抗藍光技術更兼具影像色彩,在調整藍光的同時,不會產生色偏的現象。從下方圖表顯示,ViewSonic具備的彈性化抗藍光技術,最多能降低87%的藍光;而他牌的低藍光,所提供的四級選擇,最多降低70%藍光;看翻拍的照片,感覺綠藍光開啟顏色還比較明亮飽和呢! 

【▼】在色域模式的選項中,能選擇標準的sRGB、醫療檢驗DICOM SIM、高解析度電視常用的EBU、SMPTE-C、REC709、CAL等,每個色彩範圍皆不同,若家中有不同職業,真的買一台大家都可共用,您說好不好啊~ 

【▼】ViewSonic VP2768本身有內建喇叭,所以在OSD音效調整的選項中,可以調整音量或靜音模式。 

【▼】ViewSonic VP2768也很適合打電動!在ViewMode設定底下,有針對不同遊戲類型提供了有FPS、RTS以及MOBA多人線上戰鬥競技模式。 

【▼】如果有工程上CAD或CAM的繪圖需求,也可選用MAC中的Ultra Clear模式,讓長期使用AutoCAD或是SolidWork的工程師,公差更精準、眼睛也能更舒適。 

【▼】還有針對攝影師專門的校正模式,從印刷品、風景照片、人物畫像到黑白景觀,細部設定真的很齊全,並支援 Tru Tone 顯示技術,可微調螢幕上的白平衡,以符合你周遭光線的色溫,讓顯示器上的影像就像印刷品一樣自然。 

【▼】在色彩的調整選項上,除了基本的 Contrast & Brightness調校外,亦提供了RGB、YUV等 Color Format,兩種編碼方法不同,RGB 色彩值: R = 0~255、G = 0~255、B = 0~255,RGB適合印出來的感覺,而YUV適合人類內眼的感知,YUV 色階值: Y = 16~235、U = 16~235、V = 16~235。 

【▼】而顯示器用久了,顏色總是會衰減、失真,但有時人眼無法判別,這時可以到彩色調整中的 Color Calibration 顏色校正,看看該台顯示器使用了多少小時並適時作提醒,以利配合硬體校正器來重新校正顏色。 

【▼】Color Adjust在自訂的部分,針對色溫提供了五種區間,一般來說顯示器色溫範圍在4500K~9000K,這邊無法直接調整K值,不過ViewSonic預設色溫就很準,其實不太需要作調整。 

【▼】ViewSonic VP68系列提供了五種Gamma設置,從Gamma 1.8, 2.0, 2.2, 2.4至Gamma 2.6。這些設置為圖像設計,影像編輯與攝影製作提供優化的色彩表現力和對比度。 

【▼】其他自訂選項還有讓黑更黑的黑平衡技術 Black Stabilization以及高層次感的DCR動態對比,在色調部分多了(Red(紅色)、Green(綠色)、Blue(藍色)、Cyan(青色)、Magenta(洋紅)與Yellow(黃色))等色的加強,其餘大都是RGB三原色的補償。 

【▼】Manual Image Adjust是屬於比較進階的設定,有興趣的玩家可以試試: 

Sharpness(清晰度),可調整顯示器的銳利度與畫質。 

Aspect Ratio(顯示比例),因預設解析度是16:9這邊可以設為1:1、4:3或全螢幕畫面。 

Overscan(過掃描),是指顯示器屏幕上的裁剪圖像。 您的顯示器上的設置會放大電影內容,以使您無法看到電影的最外邊緣。 

Low input lag(低輸入延遲)也是ViewSonic的強項,能大幅降低信號傳輸的時間差。 

Response Time(響應時間),讓畫面非常的平滑,完格鬥遊戲完全看不到拖尾、模糊或殘影的流暢影像。建議將選單設為「Ultra Fast(超速)」。 

Blue light filter(濾藍光片),抗藍光程度的調整,小編親自把玩,建議可以將30~40間。 



【▼】最後是Setup選單,ViewSonic提供OSD多國語言的設定介面。 

【▼】Setup Menu -> Infomation能看見顯示顯示器當下的解析度、水平垂直頻率、像素時脈、產品序號與韌體版本等資訊。 

【▼】對於顯示器的節能部分,也大都在此設定,包含OSD顯示時間、自動關閉螢幕、休眠時間設定與開啟 ECO節能模式等。 

【▼】開啟DisplayPort 1.2能將傳輸速度提升至17.28 Gbps,將大幅提升屏幕更新率(refresh rates)至120 Hz,不但加強了色彩深度、分辨率,更能支持3D遊戲。 

【▼】最後也提供了三組個人化的設定值供存檔,若有時小朋友在家亂設定,當然也能 All Recall回歸原廠的設置值囉~ 



  對於顯示器色彩的呈現,小編自認蠻挑剔的,主要是因為曾經玩即時戰略遊戲被顯示器的顏色所蒙騙,明明迷霧的地方有人,卻給我灰灰濛濛的資訊,導致無法制敵於機先。這就是顯示器白不夠白、黑不夠平衡,顏色不夠真實、不夠到位的緣故。今日參加優派(ViewSonic)色彩講座,重新認識顯示器的各項規格,也習得了挑選顯示器的功夫,更一睹知名攝影家-夏金剛老師的作品。ViewSonic VP68系列是繼小編體驗VP2780-4K之後,推出的專業機種,不但有硬體色彩校準,同時具備有六軸校色亮度均勻等輔助校準功能,就是要提供精確的顏色,非常適合對顏色非常要求的攝影師、平面設計家與後製工程師來使用。尤其4K解析度的VP3268,讓小編看見以往照片中看不到的細節,也應證了 ViewSonic "See the difference"的真正含意。性能方面,外觀無邊框設計,加上符合人體工學的支架設計,影像還可以隨著顯示器的角度自動旋轉,搭載IPS面板、99% sRGB色域、Delta E小於2與五種Gamma校正等硬體屬性,都讓ViewSonic VP68系列更顯得「優質、氣派」滿足各種場景需求。 

【▼】體驗會體驗時間有限,無法體驗視頻播放、遊戲對戰等效果,是略為可惜之處,不過聽說之後還有第二彈,讓我們繼續關注T客邦吧!今日ViewSonic還原真實色彩體驗會大合照,成功! 

【辦公室裡的神兵利器】QNAP TS-453BT3讓你有 Thunderbolt 3 + 10GbE 的極速體驗

$
0
0


▐ 本文章節 ▌ 

  什麼!NAS上面竟然有 Thunderbolt,這對其他家NAS來說真的是天方夜譚,不過對QNAP(威聯通)來說早已經嵌入高階規格產品中了,早在2015年8月QNAP發表世界第一台 Thunderbolt™ 2 Turbo vNAS TVS-871T,擁有第二代 Thunderbolt 高達 20 Gb/s 的大頻寬,至今還是備份界中MIS眾人津津樂道的一台。不到兩年的功夫,QNAP將Thunderbolt繼續發揚光大,將自家NAS用上了Thunderbolt 3的技術,速度更快,效能也更好,您以為只在高階多Bay機種嗎?哪你就錯了,因為這次威聯通佛心來著,將其Thunderbolt 3技術用在每個家庭都買得起的4Bay,讓PC、Mac玩家無縫接軌,中小企業笑呵呵,究竟是哪一台呢?就是小編之前開箱過的TS-453B加強版【TS-453BT3】,多了T3就是Thunderbolt 3的簡寫,待小編借到Thunderbolt相關周邊再來詳測速度,這次小編會著重QTS辦公商用的App介紹,請看倌們請慢慢欣賞! 


【QNAP TS-453BT3外觀鑑賞】 

【▼】開箱時正逢第50屆金馬獎當天,還記得蔡琴、溫柔聲弦樂團唱得什麼歌嗎?就是【五○高手‧重返榮耀】,就以這首歌為QNAP TS-453BT3開啟序幕吧! 

【▼】TS-453BT3包裝沒有華麗的彩盒,而是簡約復古風的紙盒包裝,包裝上貼有NAS的雙MAC以及SN序號,也印有這台NAS通過的安規認證以及主要功能,例如資料保護、行動管理、個人雲端、檔案分享1、監控與備份等。 

【▼】紙箱開口處貼有TS-453BT3的詳細規格,基本上與TS-453B差異不大,處理器一樣RAM亦為8G,最大的不同就是內建有Thunderbolt3與PCIe介面卡,可當10GbE網卡或M.2 SSD來使用。 

【▼】復古風的紙箱內裝有TS-453BT3機身、配件盒,其中機身由硬式海綿緊緊包覆,防撞性相當高。如果說是復古風,倒不如說是把經費花在刀口上,寧願給消費者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 

【▼】配件螺絲的部分提供了三種款式的十字螺絲,分別適用 2.5 吋的 SSD 與 3.5吋 的傳統硬碟,另外還提供了膠墊片,這是讓 M.2 SSD 安裝時到擴充卡時讓散熱模組跟 SSD 之間接觸更緊密使用的墊片,可讓散熱接觸更好些~ 

【▼】兩條150公分長的 UTP CAT.5E網路線,各線徑26AWG,符合ANSI/TIA-568-B.2標準。 

【▼】專屬紅外線遙控器 RM-IR004,使用 2顆 AAA 電池,尺寸 (H x W x L): 146 x 39 x 22.6 mm,與模擬遙控器相比的 Qremote App 來說,實體拿起來特別的順手。輔以 QButton,您可以將喜愛的 NAS 功能設定至遙控器上的彩色按鈕,彈指之間輕鬆切換各種 NAS 功能,例如播放音樂,檢視預設攝影機畫面,重新啟動或關閉 NAS。 

【▼】電源供應器採用翌胜電子出的EA11011H-120,額定輸入為100-240VAC@2.0A,輸出為12VDC@10A,通過的檢驗標準有UL、TDV、VI、FCC、CE、CCC等安規,接頭是四孔防呆的輸入並有磁珠設計,能用來抑制高頻電流所產生的雜訊和噪音,讓傳輸更穩定。 

【▼】先來看看TS-453BT3精美的外觀工藝吧,高雅流線外型,搭配0.96吋的 OLED 螢幕與電容式觸控按鈕,營造出簡約時尚風格。 



【▼】TS-453BT3在放置硬碟的插槽外有加裝外蓋,除了鏡面美觀之外,還兼有防塵功效,更棒的是不影響觸控面板的操作。 

【▼】TS-453BT3機身貼有這台4-Bay NAS的基本硬體規格,包含搭載 Intel Apollo Lake SoC J3455,預設時脈1.5GHz(最高可跑到2.3Ghz),兩組 Thunderbolt™ 3 傳輸埠,雙M.2 SATA SSD插槽與單 10GBASE-T 網路埠,而且內部還預載 2 條 4GB DDR3L 1866 SO-DIMM 共 8GB 記憶體與實體HDMI輸出,能滿足一般家用與中小企業用, 

【▼】TS-453BT3將 Thunderbolt 3 的連接端配置於NAS的正面,上下分別有電源鍵以及備份鍵,並移除了 TS-453B有的 SD Card 插槽與USB QuickAccess快速存取埠,無方向性的特性相容於 USB Type-C 裝置,可供 USB 3.1 Gen2 (Type-C) 高速裝置使用。 

【▼】在TS-453BT3機身右側面貼有快速設定指南,雖說沒有專屬散熱孔,但與機殼抽離處有長條縫隙,多少對散熱也會有所幫助。 

【▼】快速設定不用連接電腦,靠著行動裝置掃描 Cloud Key 就可以安裝好這台TS-453BT3囉~ 

【▼】再看TS-453BT3機身左側,除了有防塵外蓋的上鎖裝置,也有專屬的散熱孔。 

【▼】再轉到TS-453BT3背面的連接裝置,主要提供兩組4K HDMI v1.4b輸出顯示、四組USB3.0連接埠以及兩組 Gigabit網路孔,超大的12cm的雙滾珠軸承風扇也是亮點,讓系統散熱沒問題。 

【▼】NAS 有喇叭孔不稀奇,但居然有兩個麥可風輸入,配合 OceanKTV App,簡直就是錢櫃就是你家,而且還內建2瓦揚聲器,能播放音樂與TI語音警示。在PCIe 插槽上,預裝了一張 QM2-2S10G1TB01 擴充卡,提供 2 條 SATA M.2 插槽及一個 10GBASE-T 網絡埠。 

【▼】在TS-453BT3機身底部也有部分挖空作散熱處理,四個角落的防滑膠墊讓NAS更穩固,機身的身分證明也可在此查到。 

【▼】OK,將其NAS外殼抽離後,可以看見TS-453BT3內部連接硬碟的基板,由左至右的編號分別是HDD1到HDD4,擺放硬碟時,可不要放反了唷~(PS:機身外殼也有標示硬碟順序唷,在移開蓋子之後下方) 

【▼】TS-453BT3內附的 8 GB RAM是採用威剛兩條 4 GB 1.35V低電壓DDR3L所組成,顆粒是採用美光半導體。 

【▼】PCIe介面的雙埠 M.2 SATA SSD/10 GbE 擴充卡,不佔用 NAS 的硬碟插槽,即可輕鬆配置讀寫快取或是啟用 Qtier 自動分層儲存迅速,優化 NAS 效能。 

【▼】擴充卡上面有加裝散熱風扇與鋁合金散熱鰭片,一組 PCI-E 擴充插槽,就能同時擁有 SSD 快取與 10GbE 網路升級功能,未來QNAP有機會加入顯示卡的話,我想也不意外吧! 

【▼】這張複合卡,要加裝雙埠 M.2 SATA SSD時,必須將散熱鰭片的四個螺絲給取下,這是比較小麻煩的地方。 

【▼】到此,TS-453BT3硬體開箱算告一段落,今日與其搭配的硬碟是HGST(昱科)所推出NAS硬碟。不過為什麼要用NAS專用碟?主要是NAS硬碟因應全天候不停歇的狀態,所以有經過 24小時x7天 的耐用測試,比起一般桌上型的硬碟工作負載 5天x8小時更耐用。不過在QNAP相容列表中並未列出這顆10T大的硬碟,聽說原廠已經著手測試中了,相容應該不遠了。 

【▼】HGST 10TB 3.5吋NAS硬碟,除了用靜電袋包好,更加入了耐衝擊的反衝裝置固定,重點就是有7200轉高運作效能與256MB快取歡衝,比起傳統硬碟快了20%的速率,原廠還提供三年有限保固。 

【▼】型號為HDN721010ALE604,其介面為SATA 6Gb/s,吃的電力也相當省,運作時12V@550mA,差不多在6.8瓦上下。 

【▼】硬體內部採用氦氣填充技術讓內部結構更輕盈,氦氣使阻力與震動都相對減小,不但省電安靜,運作時更加穩定。 

【▼】硬碟本身具備旋轉震動感測器(RVS),可以修正磁頭讀寫功能,進而保持讀寫效率。 

【▼】頂級速度加上大容量,在市場上有靈活的胖子的美稱;高達100萬小時MTBF(平均無故障時間),更是硬碟中的霸主。 

【▼】無需添加額外的硬碟,那就是選擇HGST大容量的10TB吧! 

【▼】看看HGST這顆硬碟的介紹影片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BaqC75IQvY 
 

【▼】TS-453BT3是4Bay機種,但由於HGST 10TB硬碟要價不斐,所以在此就先裝兩顆可以組成 Raid1再說,首先將NAS中的硬碟盤給押下抽取出,第二步是將左右兩旁的固定裝置給扳起,第三步將固定裝置對準硬碟螺絲孔位,最後押平即大功告成。過程中沒有用到任何工具,免工具就是讚! 

【▼】前面有提供硬碟的順序是依左至右,硬碟盤下方有設計 1-4的標示,放入後會有喀的一聲,確保硬碟的SATA介面有連接好。 

【▼】接著就是準備上電作TS-453BT3的測試囉~ TS-453BT3 具備高解析度 OLED 螢幕設計,讓您一眼掌握系統狀態。 

【▼】預設會顯示NAS的名稱、QTS版本、網路IP以及Model Name。 

【▼】當壓住電容式觸控按鈕兩秒時,可進入進階的設定畫面。 

【▼】可變更網路 IP 設定及主機密碼,亦可重啟系統或關機,提供多樣化設定方式。 

【▼】當然也可查看CPU 運作、系統溫度、風扇轉速、硬碟容量及溫度、Volume 和 LUN 容量等資訊。 

【▼】實測QNAP TS -453BT3開機時間與液晶顯示過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UC_X2ZKh_A 
 


【QNAP作業系統QTS安裝設定】 

【▼】硬體連接好電源線與網路線後,接著就是韌體安裝的步驟了,首先連接網路到http://start.qnap.com/cht/index.php 選擇相對應的NAS型號。 

【▼】過程中也有SOP流程,包括: 
1.硬體安裝:將硬碟放置在硬碟抽取架上,放入TS-453BT3中,並連接上電源與網路。 
2.安裝韌體:韌體就是QNAP專屬的OS,這樣TS-453BT3才能正常運作。 
3.開始使用:透過桌機,筆電或是行動裝置來連線,登入帳密開始使用TS-453BT3的各項功能。 

【▼】QNAP全系列產品要將韌體安裝進NAS中,原廠提供三種方式:這邊小編以第一種來示範 
1.雲端安裝:若NAS已連接到網際網路,可利用機身或包裝內附的Cloud Key來安裝韌體。 
2.Qfinder Pro電腦軟體工具安裝:本地網路連接安裝:如果沒有連線至網際網路,也可以透過區域網路的連接,使用Qfinder Pro找到NAS並進行韌體安裝。 
3.本地安裝:若NAS具備HDMI埠,您可以外接HDMI螢幕,並按照螢幕上的步驟來安裝韌體。此安裝方式需搭配USB鍵盤或QNAP紅外線遙控器。 

【▼】打開電腦或行動裝置的瀏覽器,連接到 http://install.qnap.com/set ,就會看到 Cloud Key,輸入完畢即可連接到TS-453BT3主機上了! 

【▼】輸入Cloud Key後,會出現 myQNAPcloud 雲端服務的畫面,其中QNAP ID,是QNAP原廠提供的myQNAPcloud帳號,有此帳號可以享受類似DDNS的 SmartURL(http://qlink.to/裝置名稱)與 CloudLink 服務來連回NAS主機。 

【▼】接著才會進入到智慧安裝的導引,這邊安裝過程會因硬碟大小而有所差異。這邊要注意的是若您有擴充設備,請於安裝完後再接上,免得資料被清除。 

【▼】安裝會有一些基本的設定,包含NAS帳密、日期時間、網路IP、Thunderbolt裝置、跨平台服務、初始化硬碟與是否啟用多媒體等。不用太擔心設錯,因為之後這些設定都還可以作調整。 

【▼】以10TB硬碟來安裝,整個過程大約30分鐘內即可完成,遠離災難、安全備份又可分享檔案的環境即將誕生! 

【▼】安裝完QTS韌體後,會重開機一次,接著就會來到登入畫面,登入畫面可設定內建的相片為背景牆,替冷冰冰的機器增添生動活潑的色彩。 

【▼】第一次登入會有韌體更新的訊息,你看看兩個版本僅差一天,這代表什麼?代表QNAP的工程師每天都在為用戶提供更棒的服務。 

【▼】新韌體更新一樣是要下載後安裝,過程中就如同第一次安裝一樣,不過安裝時間上快得多。 

【▼】QTS桌面區分成上排訊息欄位與中間功能圖示,其中訊息欄有搜尋、音量調整、背景任務、外接裝置、訊息紀錄與NAS動作等,而功能圖示以 6列 X 3行的方式排列,顯得寬大好辨識,左邊有類似機器人的小幫手提示與垃圾桶,右邊則是中原標準時間,介面親切好上手讓人感覺相當舒適。 

【▼】主選單可已從左上角點擊後下拉,QTS完整的功能設定都可以在此找到。(桌面圖示算是捷徑) 

【▼】右上角的儀表圖示為Dashboard,可以查看目前系統運作的狀況(開機時間、系統溫度、風扇轉速、CPU與RAM的使用情況等)。 

【▼】左下角的小幫手名為Qboost,顧名思義就是幫你一鍵加速釋放記憶體以及一鍵讓系統運行更順暢! 

【▼】在偏好設定中,可以設定個人大頭貼、桌布、兩步驟驗證密碼、電子郵件與自動登出等選項。 

【▼】從主選單可叫出控制台,大致區分成系統設定、權限設定、網路&檔案服務 與 應用服務等。 

【▼】不能錯過的就是App Center,就如同電腦有OS還不夠,還要有各種的應用軟體,App Center就是扮演這角色,介面很像Google Play與 Apple Store,替整個QTS系統來擴充功能。 

【▼】QTS特別之處還有視窗控制,以往縮小、放大與關鍵都習慣在視窗右上角,這次若您移動視窗右邊擋住時,視窗控制會自動便道左邊,方向也會從橫的變直的,很更的是這功能是四個角落都行,相當貼心的功能。 

【▼】針對日漸頻繁的惡意軟體威脅,QNAP 持續不斷精進,使 QTS 突破快照 (Snapshot) 功能所需的記憶體限制,讓僅搭載 1GB 記憶體的機種就可以支援快照保護 (雖然這台TS-453BT3 是8GB 滿裝)。在儲存與快照總 
管中,也有介紹 QNAP 自動分層儲存池與快照設定的介紹。 

【▼】在還沒分割HGST硬碟時,可以透過儲存與快照總管中的效能測試來看HGST的效能如何?連續讀取效能約在每秒230MB,平均隨機IOPS讀取效能也有171。 

【▼】QNAP Qtier™ 技術實現自動分層儲存可辨別資料存取頻率,自動將頻繁存取的「熱」資料移動到效能較高的磁碟階層,而將較少存取的「冷」資料移動到成本低、大容量的磁碟階層;簡單來說 Qtier 跟 SSD Cache 最大分別就是Qtier可以把SSD當成儲存空間。 

【▼】由於小編手上無更快的SSD裝置,所以小編還是維持一扳建立磁碟的方式,這邊有有三種模式可供選擇: 
(1). 單一靜態配置磁碟區(效能最佳) 
(2). 多重完整配置磁碟區(效能良好和較具彈性) 
(3). 多重精簡配置磁碟區(彈性極佳和儲存使用效率較佳) 
這裡小編以[多重完整配置磁碟區]為例,選擇儲存池後點擊[下一步]。 

【▼】QNAP彈性磁碟管理架構來控管您的儲存容量。儲存池能將磁碟匯集為更大的儲存空間,且因可支援匯集多個RAID群組,儲存池能起更多保護作用並大幅降低資料毀損之風險。在精簡配置下,此架構能更有效率地使用儲存空間,而使用者也能依照需求來動態添加、擴充、或配置儲存空間。 

【▼】過程中可調整[每個inode位元組]大小,這會影響到磁碟區大小與檔案/資料夾數量上限。 

【▼】磁碟建立完成後就可以在公用資料夾中存放資料,此外為確保資料安全,建議設定快照排程並配置最小快照保證空間。 

【▼】自動產生的公用資料夾有home、homes、Public、Web,隨著不同App的安裝也會產生相對應的目錄。 

【▼】QTS預設功能還有HybridDesk Station 這平台可讓您將 NAS 連接至 HDMI 相容的電視或螢幕,而且可讓您直接存取您的多媒體內容及使用其他應用程式。 

【▼】對於虛擬化也是QNAP近期主推的強項,透過Virtualization Station的介紹,可知QNAP NAS 為 VMware® vSphere™、 Microsoft® Hyper-V® 與 Citrix® XenServer™ 等知名虛擬應用,提供一套高效能、高穩定及高經濟效益的網路儲存方案與鏈結方式。 

【▼】常見的應用工具還有Qsync,可自動將檔案同步至與 QNAP NAS相連的裝置上。當您將檔案拖拉至 Qsync 資料夾後,只要任何資訊有異動,所有與NAS 相連的裝置皆會同步更新檔案。智慧同步及進階的選擇性同步可讓你選擇只同步 Qsync 資料夾中特定的子資料夾。除此之外,您可以建立下載連結與他人分享檔案,大幅省去建立帳號密碼的時間,讓檔案分享更便利,目前計有Windows/Mac/Android/iOS版本。 


【辦公室神兵利器之一 Qsirch 酷先生】 



【▼】Qsirch是 QNAP 獨家推出的 NAS 全文檢索搜尋工具,操作上宛如 Google 搜尋引擎一樣簡單直覺,幫助您迅速找到正確的資料或檔案。 

【▼】第一次啟動Qsirch時會針對NAS內的檔案進行索引,這索引時間會依照檔案多寡而有快慢,索引完之後,之後找檔案就超快! 

【▼】在Qsirch搜尋前除了要對資料索引外,設定的選項也很重要,包含搜尋的範圍選擇或排除、圖片顏色的索引、雲端預覽功能、對回收資料夾作搜尋以及進階檔案的篩選器等。 

【▼】檔案分佈一目了然新增檔案分佈圖功能,可依圖片、音樂、影片、文件等不同類型清楚呈現搜尋結果,其中支援預覽圖片、影片及 PDF 檔案縮圖。 

【▼】在進階搜尋中,設定關鍵字、選好範圍後,便變成搜尋運算子提高搜尋精準度,輕鬆找到關鍵資料。 

【▼】Qsirch 資料搜索支援高達 6000 種以上的檔案類型搜尋,以及30種以上篩選條件。包含:檔案名稱、後設資料 (檔名、作者、EXIF、IPTC、XMP 等)、內容、修改日期及資料路徑。 

【▼】篩選器能切換「包含」及「排除」兩種篩選模式,縮小瀏覽範圍。標籤呈現所選條件,您可刪除標籤修正搜尋範圍,大幅提升搜尋效率。圖為針對影片篩選可選取取樣頻率或是影片解析度等等。 

【▼】同步智能推薦「您可能感興趣的檔案」,縮短檔案查找的時間。 

【▼】針對找到的檔案也可選取建立多重檔案分享模式 (如電郵、社交網路平台、建立分享連結、分享給其他 NAS 使用者等)。 

【▼】以音樂檔案作搜尋篩選的選項就高達14種,除了音樂檔案本身名稱與副檔名之外,內嵌的Tag資訊也能一起找到唷~ 

【▼】Qsirch能輕鬆分享連結整合雲端預覽器 Google Docs、Office Online。 

【▼】針對雲端即時預覽,需先登入myQNAPcloud並啟動CloudLink。 

【▼】搜尋郵件與聯絡人資訊Qsirch 可搜尋透過 QmailAgent 集中儲存於 QNAP NAS 的所有 .eml 格式郵件,找到內容符合關鍵字的郵件,同時輕鬆回覆、轉寄,或撰寫新郵件。其中表列顯示可看見信件內容,縮圖預覽就只能看見相關檔名與圖示而已。 

【▼】QNAP專為 Chrome™ 與 Filefox® 瀏覽器開發的外掛程式「Qsirch小幫手」,讓您在瀏覽網頁時,也可隨時搜尋 NAS 上的檔案。 

【▼】將套件安裝好之後,可先到編輯設定中check是否與NAS作連接。 
 

【▼】所以在瀏覽器打關鍵字時,也會同步顯示Qsirch在您NAS中找到的關鍵字檔案。加上Qsirch 開放 API 文件供第三方應用程式與系統整合使用,在瀏覽器上輸入點擊連結即可瀏覽文件。 

【▼】最後搜尋歷史記錄自動記錄您的輸入過的關鍵字和搜尋需求,以加速未來搜尋速度。 

  最後有人可能會問,若把NAS分享給他人,他人會搜尋到個人的私密檔案嗎?答案是不會,Qsirch 酷先生可以根據 QTS 所設定的使用者及共享資料夾權限提供搜尋結果,確保個人隱私並有效防止機密文件外流。系統管理員可彈性新增、移除特定共享資料夾的搜尋權限,讓您毋須擔心私密文件被他人檢索,確保資料安全。 


【辦公室神兵利器之二 Qfiling】 



【▼】Qfiling的誕生就是為了生活與工作上必要的檔案整理工作,提供使用者簡化歸檔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的實用工具,不但能背景執行任務,更能定期批次處理,大大節省將大量檔案逐一手動分類、歸檔的繁瑣與不便。 

【▼】首先建立歸檔任務有兩個方式,一個是QNAP幫您調好的配方庫,另一個就是自訂任務。 

【▼】建立歸檔任務時,您可選擇套用配方庫中的精選配方或是已建立的獨家配方,以便迅速完成歸檔任務設定。QNAP好心提供的配方有綜合類、有針對拍照、錄影的攝影玩家與影視達人,發燒客獨享的音樂大師,若您是可憐的辦公室文書小組,也有提供文件維管,讓您事半功倍!至於獨家配方是自訂任務時可添加的選項。 

【▼】小編就以攝影玩家作個示範,任務名稱可自訂,任務類型看是單次或是排程型任務,接著就是來源與目的路徑的選擇了,其他設定小編是建議把影片字幕(SRT)智能歸檔與檢查資料正確性打勾即可,重複檔名處理原則選自動更名較為保險些。 

【▼】最後會有個總攬,右邊並顯示路徑的結構圖,單次任務的話,套用即開始執行歸檔動作,排程型任務則是到達時間才動作。 

【▼】前面是用QNAP配方庫來歸檔,那自訂任務又是如何呢?直接先選來源與目的路徑,並給個任務名稱。 

【▼】下一步來到重點的歸檔方式,可在[歸檔條件]中加入檔案類型,類型將近二十多種,讓散佈在各個資料夾的眾多檔案妥善分類、條理歸檔。 

【▼】為每種檔案類型設定歸檔的專屬條件,條件可不只一個,最多就是依檔案類型的篩選數目來分類。 

【▼】如果您每個月都有大量的文件檔案,建議排程型任務的時間點可以選擇凌晨來作業。 

【▼】其他選項的部分,自動刪除來源就變成檔案是移動方式,小批量檔案OK,但若太大量檔案,例如100GB,就要考量遇到停電等風險。而不符條件直至other資料夾,這對於資料很是很清楚的人可以勾選,若您都對檔案本身不了解的話,建議還是不要勾。最後檢查資料正確性若勾的話,會檢查檔案的MD5/SHA1或CRC32。 

【▼】一樣有總覽的相關設定與預覽樹狀圖,在此可以勾選成為新配方,套用後就待排程時間到來執行了。 

【▼】當執行完歸檔的動作後,可以到File Station檔案總管查看歸檔後的路徑囉~ 

【▼】若前面有勾選成為新配方在此就會出現新的配方,若是擔心排程有無進行,可以到系統紀錄中查詢。 

【▼】最後以一張動畫示意圖來說明Qfiling歸檔流程吧!往後建立歸檔任務僅需一鍵完成。 


【辦公室神兵利器之三 QmailAgent】 



【▼】現代人多個e-mail已是常態,像小編Gmail、Yahoo和微軟Outlook都有在用,有的是公司對外,有的是屬於個人的q郵件,若能一次管理所有郵件就不用到各個電子郵件入口一一登入帳密才能收發信件。這個心聲QNAP聽見了,推出的QmailAgent App能將您的NAS變身為郵件收發總代理,不怕被盜帳密,保障個人隱私安全,幫助您集中郵件帳號,收信管理、郵件備份輕鬆完成。 

【▼】首先選擇您的電子信箱服務供應商,大都為網路上的免費信箱,常見的有iCloud、Gmail、Yahoo、Outlook等,若您有自己專屬的SMTP或POP3,是可以選擇other IMAP的。 

【▼】以Gmail為例,輸入顯示名稱,這邊的顯示名稱僅供QmailAgent內部識別,並非寄信出去的名稱,接著再填入email完整信箱,最後是郵件及其附件儲存於NAS中的哪個位置。 

【▼】QmailAgent 必須經過授權才可存取您的 Google 帳號。請點擊[Google OAuth2]以開 Google帳戶登入授權頁面驗證您的信箱,按下允許。 

【▼】最後驗證的成功畫面就如圖所示,這時就可將應用程式關閉後再打開進入登入畫面。 

【▼】第一次登入時會出現注意要點,就是會與您網路上的信箱作同步作業,這同步時間會牽涉您的郵件數量與網路速度,所以請耐心等待。 

【▼】進入信箱後,可以發現QmailAgent介面很像Gmail,左側有收件匣、草稿匣、寄件備份等內容。使用者可在此點擊上欄功能鍵來選取郵件、重新整理、撰寫新郵件、回覆、全部回覆、轉寄、移至垃圾桶、列印及標記選取的郵件。左下角可切換即時模式或備份模式,在[即時]模式,您進行的所有操作與變更皆會套用至郵件伺服器上的郵件;在[備份]模式,即使您刪除郵件伺服器上的郵件,您仍可檢視 NAS 上的備份郵件。 

【▼】郵件和附件的下載皆會以背景任務執行。在您登入帳號後,系統會下載郵件伺服器上的資料並進行同步。初次同步時小編就有五萬多封信,看來需要一點時間來完成同步作業。 

【▼】雙擊信件後,視窗便會顯示該信件內容。您也可以點擊右下角倒三角符號,開啟預覽模式來並檢視信件內容。 

【▼】透過QmailAgent撰寫新郵件時,基本上字型、排版與常用的功能都與Gmail、Outlook一樣,添加附件時也只要點擊迴紋針選取NAS中的檔案即可,若超過10MB會以寄SmartShare等連結,10MB以下才會附在郵件中。 

【▼】郵件寫好並帶有附件的情況大致如下,超過10MB以連結表示,小於10MB就會在底下顯示郵件總容量大小(PS:可寄送exe執行檔) 
 

【▼】QmailAgent偏好設定中,基本上小編是維持預設值即可,讀取回條可在【撰寫郵件】中取勾選,可惜沒有答錄機應答時間範圍的設定,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夠加入。 

【▼】而在QmailAgent通知設定中的推播服務,無須開啟程式即可在 QTS 系統桌面與 Chrome™、Safari®、及 Firefox® 等瀏覽器上接收推播通知,讓您在第一時間掌握即時訊息。 

【▼】而郵件中不可忘卻的還有通訊錄,切換到通訊錄視窗,可匯入/匯出聯絡人資訊,並點擊功能列上的[匯入通訊錄],即可開啟vcf、csv等檔案匯入視窗。配合Qcontactz更可以動記錄互動頻率較高的聯絡人,並顯示於 Qcontactz 管理介面左側的「經常聯絡」欄位中,幫助您找出最近的常用聯絡人。 

【▼】QmailAgent能一鍵切換多個郵件帳號,加上 SSL 加密傳輸與支援多個信箱帳號,是高安全與隱私保護兼具的郵件管理好幫手。 

【▼】最後以一張動畫示意圖來說明QmailAgent的動作流程吧! 
 


【辦公室神兵利器之四 Qfile App】 

  小編不只內勤,偶爾還要出差,對於在外還要兼顧辦公室裡的事情,實在很辛苦,老闆若能體會的話,應該買台QNAP NAS,讓小編只需要行動裝置就能夠透過 Qfile App 來瀏覽、管理及分享 QNAP NAS 裡的檔案,甚至不用電腦也可輕鬆完成可以移動、複製、重新命名、刪除或壓縮等動作,不管你的裝置是iOS®、Android™或 Windows® 行動裝置,統統能夠滿足您的需求。 

【▼】小編是Android手機體驗的Qfile版本是2.7.2.1116,在外登入NAS的方式有myQNAPcloud、CloudLink、WAN IP、QID等,若只是下上樓層的話,就直接用LAN IP即可。 

【▼】若公司有多台QNAP NAS的話,基本設定就很重要包含暱稱、主機、帳密、SSL加密登入與自動偵測連接埠等。 

【▼】主畫面就是NAS的跟目錄,若您NAS有擴充裝置也會一起呈現,點選左上角的主選單可以針對該台NAS內的內容作細部的設定。 

【▼】假設是圖片檔案的話,Qfile App會顯示預覽畫面,點選後更可全螢幕播放。 

【▼】此外Qfile亦支援時下最流行的360環景照片,點選照片後,就可以360度滑呀滑,挺有趣的。 

【▼】對於音樂格式的檔案,除了可以直接點擊播放外,亦可串流道不同的裝置上,若行動裝置有安裝Music Station App的話更可以為每一首歌輸入歌詞。當您聆聽歌曲珍藏時,您可以盡情同步歌唱! 

【▼】若是影片格式的話(公司NAS有影片?好啦好啦是Boss要看滴~),可選擇播放品質,並選擇播放器來播放,一樣可以AirPlay與DLNA來串流。 

【▼】小編以Qfile播放器來播放影片,影片一樣可以切換成360度環境播放,可惜沒辦法外掛字幕,若要外掛字幕的話,可安裝QNAP另一套Video Station App,輸入 .srt 字幕檔,立即線上欣賞。 

【▼】Qfile播放器向左向右滑能快轉或回播,更可以先從 QNAP NAS 上下載到行動裝置中,即使沒有網路,也能離線觀看。 

【▼】Qfile播放器在螢幕左側上下滑動為亮度調整,而螢幕右側上下滑動則是音量調整。 

【▼】若您在QTS系統中的FileStation有針對某檔案或資料夾作分享或是加到【我的最愛】的話,都會同步到Qfile App中。 

【▼】以Qfile App查看被FileStation加入到【我的最愛】的資料夾。 

【▼】在Qfile App選單中的自動上傳是有幾個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是上傳到NAS的路徑要先設定好,其次是手機內的哪個目錄要自動上傳,有人設了半天說不會動阿!有可能是你把【只在WiFi連線時才自動上傳】啟動了,或是你把上傳路徑設到靜態的Download目錄中,當然沒辦法,建議可以設到DCIM目錄,這樣一拍照就會自動上傳到NAS囉~ 

【▼】分享連結雷同於我的最愛,不過分享的檔案會建立下載連結,可透過電子郵件或是手機簡訊傳送給他人,當然也可以直接利用電子郵件夾帶檔案來分享出去。 

【▼】背景服務通常就是查看目前有無在執行任務中或是檔案卡住查看是上傳或是下載有問題。 

【▼】最後Qfile設定重點是處理重複檔名的規則、是否顯示隱藏檔與資料異動的資料同步,其中自動上傳也支援QNAP羽量級的QGenie,不放生算是一個不錯的福音。 


【辦公室神兵利器之五 Qmanager App】 

  相信大家都有遠端連線的經驗吧!小編朋友是MIS系統工程師,公司電腦常常在假日時掛掉,他就得用遠端進行重開機的動作,畢竟誰也不想假日到公司吧!Qmanager App就是這麼一個概念的軟體,透過您的行動裝置來監控並管理 QNAP NAS。 

【▼】小編Android手機體驗的Qmanager版本為2.5.3.0928,其必要條件:Android至少要4.0,iOS 8或更新之版本,QNAP NAS 搭配 QTS4.2(或更新之版本)韌體。 

【▼】一次可管理多台QNAP NAS的Qmanager,其主選單的部分主要有資源監控、背景任務、權限設定、App Center、系統事件訊息、備份總管、下載中心以及系統工具。 

【▼】在主畫面的系統頁面中,可以查看QNAP NAS上的各項資源的使用狀況(CPU使用率、記憶體使用率、硬碟使用率、網路流量狀態、執行程序、以及監控線上使用者),甚至連系統溫度與風扇轉速都能知道。 

【▼】而在主畫面的應用服務頁面中,可以查詢資料備份的狀態,也能查詢 Download Station目前的工作進度。 

【▼】主選單下的資源監控可以更詳細知道每個項目的細節,例如系統韌體版本、開機時間、CPU多核心的使用率、實體與虛擬記憶體的使用率、各程序名稱與使用者IP,在線上使用者的介面中,可以知道每個使用者的連線資訊。一旦發現了任何可疑的連線,您可以直接在此介面中封鎖IP來保護您的QNAP NAS。 

【▼】權限設定中,主要設定使用者帳密資料、使用者群組內容、以及公用資料夾的權限。 

【▼】在新增使用者時,除了基本的帳密要輸入之外,共享文件夾以及應用程式的權限也可在此略作調整,讓系統管理更容易。 

【▼】在設定所有使用者的家目錄位置時,可啟用所有用戶的家目錄,通常預設都是在根目錄下的/home。 

【▼】App Center分為兩個頁面,應用服務頁面顯示QTS中內建的程式及服務列表,使用者可以在此開啟/關閉特定的程式或服務,甚至可以在此安裝QTS內建程式。而更多應用服務頁面則列出您在QTS App Center中自行安裝的其他應用程式,也可在此開啟/關閉這些應用程式。 

【▼】系統事件訊息中,會顯示系統訊息、警告、錯誤等事件記錄。而連線記錄則會列出所有使用者透過HTTP、FTP、Telnet、SSH、AFP、NFS、SMB、及iSCSI 連線至伺服器的相關資訊。 

【▼】備份總管主要在NAS上的備份任務(NAS to NAS、Rsync、RTRR、外接裝置備份)進行監控及操作。包括: 
1. 查看備份任務詳細訊息;2. 開啟/關閉備份排程;3. 開始/停止備份任務。 

【▼】輕鬆檢視 Download Station下載中心及備份情況,並適時遠端中止或繼續下載及備份任務。而且還提供了BT種子的搜尋引擎,讓好東西不遺漏,不過也要注意智慧財產權的問題。 

【▼】系統工具則是外部儲存裝置的處理,並提供一鍵找尋NAS位置(發出嗶嗶聲)、重開啟動、更新與關機的服務。 

【▼】最後在 Qmanager App設定中則是能設定QID帳號以及是否自動登入或顯示方式的調整。 


【QNAP TS-453BT3心得分享】 
  在即將邁入2018年的2017年底,QNAP竟然在此推出新產品TS-453BT3,無疑就是想搶2017年最強 4Bay NAS 的稱號。事實上,從硬體規格、韌體介面到軟體應用,說是最強的4Bay機種,一點也不為過;雖說TS-453BT3看似TS-453B的小改版,外觀差異不大,但光從M.2 SSD快取與 Qtier分層分區搭配 Thunderbolt3 & 10GbE的表現來看,爆發性的高速應用,絕對是屌打各家的4Bay NAS,也讓人見識到未來NAS的發展趨勢就是擴充性!TS-453BT3不只性能強悍,輸出入介面與周邊遙控器也很齊全,化為為卡拉OK、4K影音播放機一點也不遜色。今日小編將重點擺在辦公室的應用,發現QNAP App真的很人性化,像Qfile App就如同隨身版的檔案總管,能對儲存於NAS中的檔案、資料夾作即時處理,也有預覽、播放和開啟的功能、另外手機裝上Qmanager App後,感覺手機變身為007專用機,能夠遠端監控及管理您的NAS,滿足霸氣總裁的需求!而QTS內的Qsirch酷先生可幫你找到遺失在硬碟角落的回憶,而 Qfilling能有效率地整理大量檔案,提供管理與使用檔案資產最重要的基礎,讓資料不再成為孤兒,最後媲美Gmail的 QmailAgent,讓你一鍵掌握多個電子郵件,兼顧公司與家庭間的郵件,這些是商務人士邁向成功的神兵利器。不過體驗中也發現可以精進之處,例如QmailAgent似乎對兩步驟驗證的信箱無法通過,都待用戶與時間的考驗。總而言之瑕不掩瑜的 TS-453BT3 今年也入選了2017科技趨勢金獎,這麼物超所值的NAS,實在應該人手一台,更要搭配 HGST NAS專用碟,讓雲端儲存天天保護你的資料~

【不是錯覺!不是夢】特亞科技 Threal 3D 拍照手機殼給你眼見為憑的3D體驗

$
0
0


  別問我買了新手機第一件事情要幹嘛?馬上開箱給網友們看(錯)、馬上插上插座充電八小時(錯)、那難道是貼膜?這個答案其實也算半對,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保護手機在使用中別發生意外,不過小編喜歡實體(軟/硬)外殼防護大於貼膜的保護,而且外殼還可以有多種變化,例如有本身就是行動電源的保護殼,也有能變身為方便看電影立架,甚至有國外廠商把手機殼能當隨身咖啡機呢,真的什麼天馬行空的應用都有。 

【▼】尋一方靜室,沖上一杯咖啡,用馥鬱的滿室醇香祭奠那些逝去的靈魂,手機殼也能化身為隨身咖啡機! 

  今天要來介紹一款手機殼,這個手機殼可厲害了,除了能保護你的手機外,還可以將您手機拍的照片變成3D來觀看,更扯的是不用戴什麼3D眼鏡,用雙眼裸視就能感受到3D的立體感,這麼強大的技術,其幕後推手就是以「裸視3D互動」為名的特亞科技,亞特科技是土生土長的台灣公司,擁有獨家硬體設備以及特殊演算法,兩者相輔相成,讓產品提供大視角與簡單易用的特性,說是台灣之光也不為過,因為亞特科技目前開發出世界唯一的掀蓋式裸視3D手機保護蓋和可拆裝螢幕前蓋,這是什麼樣的一個產品呢?馬上帶大家認識特亞科技所帶來的黑科技。 

【▼】透過特亞科技的3D技術,靜態照片中的人物、古堡彷彿栩栩如生的動了起來。 



【▼】前陣子小編到世貿參加「未來科技展」,看到特亞科技展出「Threal」3D拍照手機殼,能用裸視看到3D的技術真的非常驚奇,當時認為這技術還要一陣子才會到量產階段。不過時別三日,特亞科技就舉辦了全台獨家體驗會來介紹這款「Threal」3D拍照手機殼,地點就選在捷運東門站附近的Grow Life 靠過來,讓台北的T客邦網友們能不用等到「未來」,馬上就可以搶先體驗!這次特亞科技也大手筆來著,只要現場打卡就送將近七、八百元的「Threal」3D拍照手機殼作體驗,難怪一下子人潮都「靠過來」啦~ 

【▼】今日活動場地「Grow Life 靠過來」除了是間咖啡店外,真正的身份是間桌遊專賣店;店內多項會心一笑的玩物與擺飾,即使活動當天外頭下著毛毛細雨,但仍澆不熄T客邦網友們的熱情! 

【▼】特亞科技的3D拍照手機殼其實最早是在【嘖嘖】群眾募資平台上募資,當時目標金額定在18萬,結果最後募得了將近60萬,不但達標更高達330%的募資進度,是大眾普遍看好的產品。活動現場也擺出特亞科技的相關產品,有紅、黑兩色的T-WRAP手機殼,至於白色與綠色莫非是尚未公開的T-Mag、T-Flip手機殼(驚!?) 

【▼】今日活動共分五組,每一組都有一台安裝好3D拍照手機殼與應用App的iPhone供大家把玩,Threal T-WRAP 3D拍照手機殼目前只支援Apple的兩款手機,從手機殼的橫狀槽孔也不難知道這是Plus等級才有的雙鏡頭,所以就是支援iPhone7 Plus與iPhone8 Plus,買太新的iPhone X反而不能用唷...XDDD 

【▼】相較於手機硬殼有劃傷手機與易脆裂的問題,而手機軟殼又有散熱不佳與材質變黃變黏的缺點。Threal 3D拍照手機殼材質軟硬適中頗有韌性,沒有上述兩者的缺點,反而給予手機一點都不馬虎的完美防護。 

【▼】而手機正面可以很明顯看到一層貼膜,這也是今日拍照能呈現3D效果的硬體關鍵之一。使用3D貼膜跟普通保護貼一樣不會對手機的觸控有任何感應上的問題,透過螢幕上的折射來達到裸眼3D的顯示效果,即使觀看2D平面的照片也完全不受影響,而且能夠防刮花、保護螢幕的作用。 

【▼】現場網友們已經迫不及待在體驗這款手機殼了,就連特亞科技的 CEO 也來到現場與網友們相互交流,告知我們要用Threal專屬App拍才能顯現3D效果,用iPhone內建的相機拍是沒有3D效果的。畢竟要抓到消費者的心,一定要教導使用者如何使用並仔細聆聽消費者的需求。 

【▼】既然Threal手機殼是著重3D拍照,當然也要找個美女入鏡一下,拍出來的成像(比YA的手)還真有一點立體的感覺。 

【▼】現場網友們莫不把握時間拍下Threal 3D拍照手機殼的風采,也讓人想像如果再加上外掛手機鏡頭,不知會迸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活動正式開始,馬上帶大家直擊照片一秒變立體的關鍵瞬間!由於現場手機有限,現場有iPhone7+、iPhone8+的朋友們可先到 https://ota.threal3d.com 下載並安裝 Threal App。 

【▼】今日主講者是特亞科技的行銷長 Gil,別看他粗曠的外型,講起話來斯文有條理,一開場就直接詢問大家3D顯示為什麼無法盛行?網友們有的說3D顯示設備太貴、也有說3D眼鏡戴久了會頭昏等,不過最終的問題是出在「3D片源」不足,加上不是每部3D電影都像阿凡達一樣熱賣,所以片商多少有成本上的考量。Gil也感嘆的說目前最支持3D技術的竟然是情色業者,嚇得大家吃手手,這也算是另類的【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吧! 

【▼】Gil也與現場網友們分享3D產業的發展源由與歷史,3D立體視覺是利用人類的兩眼視差相距約6.5公分,分別提供給兩眼不同影像而產生立體感。目前3D立體顯示技術分為眼鏡式以及裸眼式,眼鏡式的產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最簡單的就是隨手可得的紅藍眼鏡,之後也陸續推出有偏光眼鏡、快門眼鏡以及頭盔式,由於都要戴在頭上,其實多少都會感到負擔,在此小編就不討論眼鏡式,綜觀來討論裸眼式的技術;裸眼式的3D技術依光源顏色、硬體設備、觀賞距離、光線折射方式分成全像式、體積式、多平面式以及2D多工式,其中2D多工式也是目前3D廠商最普遍採用的方法,成本也最低,主要就是生成視差屏障,左右旋轉移動就可看出3D立體效果,Gil手上拿的3D貼膜就是這個原理。 

【▼】另外還有一種浮空投影能顯示類3D的效果,原理是當光源射到透明片時,光源形成的折射與透射會經由45度角傾斜放置的透明表面反射影像,讓這個虛像位置落在螢幕正上方。不過這個浮空的影像屬於2D平面影像,是利用視差來形成的3D影像。 

【▼】兩條白色豎線更是窮人版的2D變3D,原理是運用錯位圖層產生的景深感加上聚焦效果,讓大腦產生3D錯覺!但是要真正裸眼看3D影像還是得靠軟硬體工具來輔助,畢竟所帶來的3D視覺可不是兩條白線可以比擬的唷~ 

【▼】說了那麼多種3D技術,Gil不免也要與大家介紹自家Threal 3D拍照手機殼的特點,除了堅固耐用的外殼配上精心開發的 "Threal" 3D App 外,拍完的3D影像還可以直接上傳到特亞科技專屬的平台上與同使用這款App的網友們一同分享,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當然還不僅於此,未來還會著重於3D 電影、3D錄影與3D手遊的開發,小編真的誠心看好Threal對未來3D的發展盡一份心力! 

【▼】Gil自家產品介紹完,總覺得少了些什麼!沒錯,就是沒有親身體驗的說明,所以也特別邀請到當前網路上最紅的女子團體-【電獺少女】的『宇恩』來與網友們分享她使用Threal 3D手機殼的心得。 



【▼】宇恩一開始也問大家對於3D的印象是什麼?是必須戴眼鏡看的3D電影,還是指的是3D列印機,或者是大家小時候都玩過的3D墊板呢? 

【▼】不論是哪種3D,能夠裸視3D才是重要的,而什麼是裸視3D,宇恩列舉了四個相關議題:一、無需配戴眼鏡;二、雙眼視差;三、移動視差;四、為什麼要用裸視3D。宇恩表示近幾年來,消費市場對3D影像期待日益升高,科技業龍頭如Intel、Google、Samsung等,皆不斷投入人力與費用來研發,除活絡3D核心技術外,同時也大幅改善硬體規格,期待讓3D技術普及於人們的生活當中。 

【▼】有在Follow宇恩的粉絲們一定不陌生宇恩是電獺少女中最常開箱各式各樣手機周邊,今日在現場也實際demo,立馬要拍出最美的照『騙』。 

【▼】不過要拍出3D影像,宇恩也提出自己拍照的心得與大家分享,主要有三點:第一是構圖巧思,也就是前後物體的距離要抓好;第二是背景不要太過複雜;第三是光源是否充足,尤其這對於喜歡夜拍的朋友來說真的很重要。 

【▼】Threal 3D App會在拍完的照片中加入左右眼距以及景深資訊,而Threal App主要分成三個介面:【首頁】、【拍照介面】與【個人檔案】。 

【▼】第一個是【首頁】的部分,主要會顯示該手機用此App拍完的3D照片,點擊其中一張照片開啟後,中間的拉Bar可以調整3D顯示的立體感,越往右拖曳3D效果越明顯;此外也可以上傳3D照片到Threal平台上,並得知自己的作品被預覽過幾次,若看見別人的好作品也不吝按讚並留言,相當的臉書化。 

【▼】第二部分是這款App的主要功能【拍照介面】,這和一般手機內建的拍照功能是一樣的,不過成像效果就有3D上的差異了。 

【▼】不過在拍照模式下,預設是開啟閃光燈模式,宇恩建議大家可以視周圍環境而定,若是在白天或是戶外是可以關掉閃光燈,可拍出較為自然的3D照片。 

【▼】第三部分是【個人檔案】的部分,主要包含個人註冊的資料、個人相簿,點選相簿後可打開自己拍過的照片等。 

【▼】更多資訊中還可以針對這張3D照片作下載、分享給親朋好友的動作,當然對方也要先安裝這款Threal 3D App才能感受到3D立體感的震撼。 

【▼】除了個人相簿外,【個人檔案】還提供照片發布情況與按讚上傳至Threal平台上的照片以及您曾經按讚的照片等資訊。 

【▼】宇恩體驗後表示3D立體貼膜不僅價格最親民,而且3D顯示也最明顯,而且配套有3D Photo立體圖片拍照App,最能幫助大家拍出最最最生動有趣、活靈活現的3D照片。 

【▼】上半場最後由Gil開放Q&A問答: 
Q1:3D立體貼膜是否會影響裸視的觀看視角?看久了是否會頭暈? 
A1:Threal 專利研發出可舒適的「裸眼」觀看 3D 內容的技術,突破傳統光場式裸視3D技術,讓使用者不會有一般配戴 3D 眼鏡時產生的暈眩或不適感,並將裸視 3D 的視角由 30 度提升到 120 度,為目前業界中的第一。 
Q2:手機本身有包膜或貼保護貼的話,是否需要精準對位? 
A2:傳統裸視的 3D 膜片需精準對位,並要求精度約在5um 內,Threal 3D 膜片不需精準對位,將精度放鬆到 100um,並做到結合硬體與軟體的外接手機殼形式,是突破業界技術的革命性產品。不過也因為如此,有包膜或貼保護貼的手機可能要先移除,才不致影響3D影像的呈現。 
Q3:別款手機拍的照片,能拿到Threal 3D App中顯示嗎? 
A3:Threal 為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同時使用手機 3D 拍照功能和顯示 3D 影像的創新商品。若其他雙鏡頭手機有安裝Threal 3D App並用其拍照的話,是可以正常顯示的(例如:iPhoneX,只差在沒3D貼膜殼),反倒是Android系統尚未釋出相關App,所以應該也沒有Android手機可裝。 
Q4:對於播放3D電影的速度為何? 
A4:Threal 的光場式裸視 3D 運算速度目前達到每秒30FPS,能即時與使用者互動,超強運算能力也是目前業界的第一名。 





【▼】接著是中場的體驗時間,每組都要拍一張富有創意的3D特效照片,並說明拍攝理念與表達意境,最後由特亞科技與電獺少女共同評分選出第一名可獲得精美禮品。 

【▼】體驗過程中,各組為了獎品想破頭,有的拍攝「Grow Life 靠過來」場地獨特的公仔,也有利用天真無邪的小朋友,到底鹿死誰手呢?誰也沒把握,但能把握的就是主辦單位所精心準備的下午茶啦~ 

【▼】首先這組大哥拍了美女公仔,背景乾淨、光源夠亮符合宇恩所說的拍照條件,其戰鬥英姿真讓人有3D迴旋的效果, 

【▼】這組同學也拍了趣味公仔,和前面大哥的差別在於前面大哥是用正視的拍法,而同學則是用下視的角度來拍攝,景深感十足,看起來更有3D的立體感。 

【▼】再來是這位媽媽拍了她小朋友的小腳丫子並以自己的雙手圍成愛心狀,從構圖到意境的表達都是一等一的讚,更用上了濾鏡效果,獲得現場最多的掌聲,再次見證母愛的偉大。❤❤❤ 

【▼】最後一組先生拍的是「Grow Life 靠過來」外頭獨特造型的煙灰缸,訴說點著煙的你,焚燒我的情懷,從一絲素淨,蠶食一館灰燼,非常有意境的一幅3D作品。 

【▼】每一組所拍出來的3D照片都非常的棒,讓評審們傷透腦筋阿,究竟誰能出線呢!?緊張緊張~ 

【▼】果然不出大家所料,冠軍由這位美麗的媽媽這組榮獲,小朋友真的是無敵,每位隊友都能獲得一台藍牙耳麥,真的超棒的! 

【▼】好禮大放送還沒完,接著開放大聲公時間,讓現場網友們分享今日體驗的心得,網友E表示這麼新奇又實用的產品,讓果粉們能夠搶先體驗,也希望Threal除了拍照外,也儘快也推出3D錄影以及直播的功能。 

【▼】網友J表示透過Threal手機殼與獨家App可以很明顯用眼睛裸視看見照片的3D效果,不用戴什麼3D眼鏡真的非常棒!雖然目前只支援iPhone用戶,但原廠已承諾今年有計畫推出Android小綠人版本,希望不久的將來,Threa能讓3D科技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最後一位Y同學提到3D 影像、影片、遊戲都需要廠商製作提供,數量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但現在只要透過特亞的技術, 無論追劇還是拍照,透過手機就能擁有3D享受。OK,電影票Get!可與宇恩一起去看電影啦~ 

【▼】活動最後電獺少女宇恩也與大家合照,親切程度男女都吃,合拍過的網友都直說這不是錯覺!不是夢阿~ 



【▼】特亞 Threal 3D 拍照手機殼包裝外殼採用亮面的彩色印刷,封面印有這個手機殼的特點,包含不用戴3D眼鏡就可以裸視看見3D效果,也能3D拍照,拍完照立即分享給親朋好友,而醒目的嘻哈舞者正從螢幕中一躍而出,惟妙惟肖的3D效果可是賣場中最容易受到消費者青睞的產品。 

【▼】這款 3D 拍照手機殼是 Threal 旗下的 T-Wrap 系列,虛中帶實的透明圓框可以知道是什麼顏色的眶(目前有紅黑兩色),而外殼形狀只支援iPhone7 Plus與iPhon8 Plus,拍照的App也僅釋出iOS版本。 

【▼】在包裝背面的地方則有說明 T-Wrap 3D拍照手機殼基本要求與運作的原理,基本上iPhone7 Plus與iPhon8 Plus都至少要升級到iOS11.2以上,配合獨家3D貼膜的手機殼與3D拍照App,實現裸視3D真的不難。 

【▼】Threal T-Wrap 3D拍照手機材質為聚碳酸酯與(PC)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橡膠(TPU)混合而成,具有高強度、高延伸性與環保的特點,產地在台灣比市面上九成是made in China來得安心多了。 

【▼】這個商品分為軟硬兩個部分,硬體部分就是這個手機殼,包含一個防撞的裝置以及一個光學膜片,這個光學膜片搭配特亞獨家軟體的部分,就可以把手機拍出來的照片呈現非常明顯的3D感。包裝內容物就一個與3D貼膜結合好的手機殼、使用說明書以及QR Code供掃描下載拍照的App。 

【▼】T-Wrap手機殼是由知名設計團隊 CRE8 所設計,外框除了基本的防滑耐摔外,並嵌入專利3D光學前面板,整體設計上好握好拿,對於即時拍照也能俐落上手。 

【▼】Threal 3D拍照手機殼本身採用TPU高分子彈性體材料、全包覆式的防震設計,相關的出孔介面,設計的絲毫不差;對於按鍵的調節也能感受到回饋力,手機殼背蓋的特殊紋路能增加摩擦力,穩固抗滑、不黏不刮手是它的特色。 

【▼】在關鍵的3D貼膜外殼上,為避免使用者裝反,所以也窩心的貼上前後貼紙的提示。 

【▼】Threal 3D拍照手機殼3D膜獨立測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BaG097-QlM 
 

【▼】不過體驗過程中發現這個3D貼膜很容易沾指紋,所以在安裝到手機上時,建議可以用絨布稍微擦拭一下,才不會影響到3D影像的觀看。 

【▼】3D貼膜外殼雖然有可能裝反,不過3D膜在小編正反交錯的測試下,發現3D照片一樣會有效果,只能說結合光學、影像處理、軟體工程的特亞科技真有一套。 

【▼】硬體安裝方式相當簡單就跟安裝一般手機殼是一樣先放入四個角落,光學膜片直接放上表面壓合即可完成。不過3D貼膜蓋在安裝時必需注意,若您的手機螢幕貼有保護貼或是全機包膜的話,建議全部撕下,因為有貼膜的厚度除了會造成與手機間有縫隙外,最大的影響就是視差造成的3D變化。 

【▼】Threal 3D拍照手機殼以各角度觀看照片效果 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t09pBIAE14 
 

【▼】T-Wrap手機殼套上您的iPhone,並到App Store下載Threal 3D App,拍完照就可以裸視看見3D影像,配合T-Wrap手機殼上專屬的光學膜片,能使照片呈現3D立體感與全景功能。 

【▼】Threal 3D拍照手機殼以各角度觀看照片效果 I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0IXeNPVGeA 
 

【▼】嘻嘻,前面提到3D貼膜外殼有裝反的可能,瞧!裝反就會變成這個樣子...囧 

【▼】目前釋出的軟體只有Threal App,不過原廠已開發出Threal 3D App 2.0 beta版,未來會開放「3D電影觀看」以及「3D錄影」功能,甚至著手計畫與手遊業者合作,真是太讓人期待有超越阿凡達3D裸視技術的誕生。 

【▼】Threal 3D拍照手機殼以各角度觀看影片效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2EVnn9YxXE 
 

除了一般的影像與色彩外,為了滿足對更真實影像的需求,更提供了立體空間的視覺感受,甚至原本2D顯示也能輕易轉成3D影片,看久了也不會暈眩。 

【▼】透過Threal Movie3D拍照手機殼播放2D轉3D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ghyf5mU6Xw 
 

【▼】Threal App主要分成三個介面:【首頁】、【拍照介面】與【個人檔案】。這也是特亞科技一條龍式的研發方向,讓「3D影像拍攝」、「3D影像處理」、「3D影像呈現」達到「個人即可操作使用」的目的。 

【▼】Threal 3D拍照App是利用雙鏡頭手機的1X、2X來拍照,從望遠到廣角,達到不同景深的3D效果。 

【▼】用拍照的方式來記錄生活,已成為一種趨勢,Threal 3D App內建多種濾鏡的功能,讓你的3D照片也可以很文青。 

【▼】而拍了好照片想迫不及待Po網給大家分享時,也只要點選照片,寫下你的心情故事,按下發布就可以讓大家一同欣賞囉~ 

【▼】曾經發布、分享的照片、按讚的歷史紀錄都可以在 Threal 3D拍照App【個人檔案】中查詢。 



  3D顯示技術,在3~5年前的確是非常夯的議題,當時科技大廠也推出過3D手機、3D電視等,的確讓人覺得3D顯示就要起飛了!不過終究抵不過現實片源的不足,就連現在的數位電視的3D頻道也是屈指可數,並且還標註著試播兩字,其內容也是一般較冷門的影片,完全只是嘗鮮階段。而體驗過3D裸眼電視或手機的朋友一定能感受到可視角不夠廣的問題,稍微偏離中心區域就會出現畫面重疊,看久了會明顯頭昏,這也是裸眼3D技術沒有興起的原因之一。今日體驗特亞科技 Threal 3D 拍照手機殼真的很神奇,先說手機殼防撞、耐摔設計讓心愛的iPhone7+、iPhone8+受到完整的保護,再來才是這款手機殼延伸出的重點~「裸視3D顯示技術」~,透過特亞專利的光學膜片以及特亞特別開發的「THREAL」拍照App從3D影像拍攝->3D影像處理->3D影像呈現一氣呵成,一鍵拍出有具立體效果的3D照片,同時激活「時間」與「空間」,讓每一張照片不只有2D的回憶,更有3D時空環境下的感動!截稿為止Threal App僅支援iOS系統,Threal 3D拍照手機殼只支援iPhone7+與iPhone8+兩款手機,對於市占率有七成的Android系統來說,特亞科技不是不推出,而是希望內部測評完善,完美推出時就能帶給消費者最棒的體驗,CEO也當場掛保證,今年一定會推出Android版本與支援更多款手機,將裸視3D技術推廣於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就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不過還是有幾點是可以讓特亞科技好好研議的部分,包含 

一、Threal 3D拍照手機殼在安裝時必須把保護貼或包膜移除,這應該會讓很多消費者心痛吧! 

二、將3D貼膜技術擴展到更大的螢幕,例如液晶電視或戶外的廣告看板等,讓3D影像產業普及於消費市場,做到如手機般人手一支,全面進化人類的影像習慣。 

三、靜態的2D照片已不稀奇,如何無痛轉移成3D以及對於動態3D的呈現,是大家很關心的議題,期待特亞科技3D錄影、2D電影轉3D電影的技術能與大家見面。 

【▼】市面上賣的手機殼很多都會與3D滿版玻璃相衝突,特亞3D拍照手機殼不光是保護你的手機,更是一款結合3D軟硬體的產品,選擇購買 Threal 3D拍照手機殼能一次滿足這兩項要求! 

「回歸初心、重新定義」,讓詮力NE-201 NAS化身為您家的小電腦~

$
0
0


還記得徐志摩經典詩詞「偶然」中的情境嗎?
這首「偶然」也被後人拿來翻唱 
其中歌詞中最有名的就是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無需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全名為網路連接儲存裝置,是一種專門為資料儲存而生的技術,它可以直接連接在電腦網路上面,對不同網路使用者提供了集中式資料存取的服務。廣義來說就是一台可連上網際網路的電腦內有儲存裝置,可對裡面的資料進行上傳或下載的動作。這就讓小編回想到大學時期在宿架設FTP的日子,其實NAS的概念就是由此延伸而來,只不過現在NAS多了基本系統核心與資料管理的包裝,簡單來說以前要自己設定的東西,現在都幫你設計好了,幾乎都是一鍵完成的懶人設計,NAS再也不是想像中要多專業的用戶才能使用了。今日要與大家介紹的NAS是詮力科技新推出的機種NE-201,這是一款內建Windows10作業系統的NAS,就是要讓使用者找回初心,重拾Windows帶來的感動讓您的資料也能漫步在雲端,以下內容分作產品外觀鑑賞、PDM操控介面以及行動App三方面來介紹,可直接點擊有興趣的篇幅來閱讀。 

▐ 本文章節 ▌ 




【▼】詮力推出的NE-201計有天空藍與雪白銀兩款,並內建有微軟Windows10,有了作業系統龍頭的加持,這款NAS後續將持續看漲! 

【▼】包裝瓦楞紙上印有ITE2推出這款NE-201的宗旨,"Going with you, Sharing with you.",無疑就是「與你分享著快樂,勝過獨自擁有」的最佳代言。 

【▼】詮力NE-201不光是NAS,只要接上螢幕、鍵盤和滑鼠,就變成名副其實的小電腦! 

【▼】今日與詮力NE-201搭配的硬碟是HGST 10TB NAS碟,這顆硬碟性能優越,也少有災情傳出,各大NAS廠紛紛採用,目前資訊月期間更是萬元有找,想入手的朋友真的要快。由於NE-201是一款2Bay的NAS,所以當組成磁碟陣列時只有RAID0與RAID1可選,就看用戶考量要大容量或是安全性為主囉。 

【▼】在包裝彩盒上也貼有NE-201的硬體規格,重點就是搭載第六代Intel Celeron 3955U雙核心2.0GHz處理器,屬於Skylake架構,能順暢播放4K影片。在產品保固上詮力也不馬虎,媲美他牌高階NAS才有的服務,整整提供了兩年全保。 

【▼】在與行動裝置的分享上,ITE2也獨家開發 PowerCloud App,跨平台能支援iOS以及Android系統。 

【▼】包裝箱內首見配件盒,在配件盒底下有兩層用來防震的科技海棉,所包覆的主體就是今日的主角NE-201了。 

【▼】NE-201本身有專屬的黑色束口袋,黑底白字印有自家Logo,說束口袋倒不如說是束口包,因為提繩夠長、束口處的縫製也相當細膩,拿來當成電競包帶NE-201參加 Lan Party 也毫無違合感。 

【▼】在NE-201配件的部分,有使用說明書、電源變壓器、電源線一條、網路線一條以及固定2.5"& 3.5"硬碟在硬碟架的兩包螺絲。 

【▼】NE-201使用的電源變壓器為國內Power大廠-全漢(FSP)所設計的,其型號為FSP060-DIBAN2,有經過多項電源安規認證,額定輸入為100-240VAC/1.5A/50-60Hz,輸出為12VDC@5A,總瓦數為60W。 

【▼】詮力NE-201本體長寬高為144(W)x122(D)x231(H)mm,而重量不含硬碟僅有1.4公斤,一體成型的鋁合金外殼,配上天空藍的消光塗層,完美呈現工藝水平的極致阿~ 

【▼】侑於市面上NAS大都以前拉式作為安裝硬碟的方式,而詮力NE-201突破傳統以下放的方式來安裝兩顆硬碟,除了保持一體成型的美型外觀外,更能節省空間,對於充當小電腦擺放在書房、當NAS擺在電視機旁都很方便。 

【▼】實在很難想像這麼一台小小的NE-201除了是小桌機之外,竟也能變身為NAS,更重要的是顏色還比很多小桌機來的討喜許多,為冷冰冰的3C產品增添質感。 

【▼】NE-201機身四個面沒有尖銳的直角,取而代之的是不刮手的曲面設計,金屬外殼雖說是一體成型,不過顏色較深的底座卻是塑料所構成,用塑料的原因是金屬外殼不易鑽孔,而鑽孔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上下熱對流的排放。 

【▼】在NE-201後方的I/O介面上,提供四組USB3.0,扣掉鍵盤與滑鼠還有兩組可以給手機充電或是外接裝置來使用。另外作為電腦使用時可透過一組HDMI來輸出影像,在網路連線的部分,提供兩組網路埠可形成網路聚合來加快傳輸速度,也可以一組當外部VPN使用,另一組作為內部區網用。最後就是電源鍵與電壓器的插座了,其中電源鍵本身內嵌有LED指示燈,開機時會發出白光。 

【▼】NE-201底座上有個 K槽孔,可配合 Kensington的防盜鎖纜來使用,底部有這台NAS的MAC資訊、產品序號與Windows10序號等,四個角落亦有防滑膠墊的基本防護。 

【▼】安裝硬碟前再來看看詮力NE-201令人心醉神迷的外觀設計吧!(看久了 "愛買"可不要怪小編阿~) 

【▼】NE-201在安裝硬碟時,首先必須準備個十字型的螺絲起子,將頂部散熱蓋的四個螺絲給卸下,卸下後可以看見內層有用兩個泡棉做緩衝,取下泡棉就可以抽出2Bay的硬碟支架。 

【▼】NE-201的硬碟支架具有金屬磨砂的質感,最大優點就是散熱快,不過固定硬碟(2.5"或3.5")還是得上螺絲,支架兩旁的白色條狀並非固定硬碟用,而是當滑軌定位來使用。 

【▼】將主機板抽起後,可以看見NE-201內部的走線狀況,包含兩組SATA的排線與電源線再加上6cmx6cm風扇的電源線,老實說空間還蠻緊蹦的。 

【▼】NE-201主機板上有蠻大一片的散熱鰭片,是作為Intel Core處理器散熱使用,配合底部的風扇作對流,可使整體溫度維持在50度C以下。 

【▼】詮力NE-201主機板正面一覽,可以自行擴充或更換的有DDR4記憶體、mSATA SSD與 Wi-Fi模組等。 

【▼】首先看到的是 mSATA SSD,這是宜鼎國際所發表的mSATA 3me3 Module系列,提供體型輕薄短小、低功耗同時開機快速,特別適合用於開機應用。 

【▼】而mSATA SSD正反兩面採用東芝的15nm Toggle DDR MLC閃存,TSOP封裝,單顆容量32GB,閃存晶片型號為TH58TFG8DDLTA2D。 

【▼】記憶體部分內建為DDR4 8GB的創見記憶體,晶片顆粒為 SAMSUNG「K4A4G085WD」,最多可支援到16GB;另外在記憶體插槽底下更可以看見MADE IN TAIWAN印在主機板上,品質有保障。 

【▼】晶片NXP P3366,主要作為HDMI/DVI的切換,不過由於NE-201只有一組HDMI輸出,就單純作為播放4K與3D影片的控制。 

【▼】在靠近網路插孔的地方可以看到兩顆Intel WGI211AT 網路控制晶片,支援兩組Gigabit網路介面,能提供 1Gbps 的頻寬與鏈路整合的功能。 

【▼】在Intel Celeron 3955U靠近電源的部分,採用安森NCP81246作為多相直流電源的轉換。 

【▼】無線網路模組採用 Qualcomm Atheros 晶片(QCNFA364A),支援820.11a/b/g/n/ac、2T2R、2.4/5GHz 雙頻、最高傳輸速率 867Mbps,並整合 Bluetooth 4.1 與 MU-MIMO 技術。 

【▼】NE-201主機板的用料有目共睹,接著就是安裝兩顆硬碟的時候了。HGST 10TB硬碟除了有7200高轉速與256MB快取緩衝的特點外,比起傳統硬碟快了20%的速率,頂級速度加上大容量,在市場上有靈活的胖子的美稱;高達100萬小時MTBF(平均無故障時間),原廠還提供三年有限保固,是硬碟中的霸主! 

【▼】所謂NAS硬碟就是有經過 24小時x7天 的耐用測試,比起一般桌上型的硬碟工作負載 5天x8小時更耐用。HGST硬碟本身具備旋轉震動感測器(RVS),可以修正磁頭讀寫功能,進而保持讀寫效率,加上內部採用氦氣填充技術讓內部結構更輕盈,氦氣使阻力與震動都相對減小,不但省電安靜,運作時更加穩定。 

【▼】裝好硬碟後,就可以帶著詮力NE-201到處征戰,即使上了uBike也沒問題,甚至到有大螢幕電視的地方,有HDMI介面一樣可以變身為多媒體播放機呢! 

【▼】在準備上電時,突然想到在使用說明書上有個勘誤說明,就是NE-201接上電源後會自動啟動,電源鍵也會隨之亮起白光。 

【▼】在關機模式下,只要插著電,NE-201依舊會消耗功率0.6瓦;而待機模式下,僅消耗近17瓦,比起桌機或動物機來說,真的節省太多了。 

【▼】NE-201本身就是台電腦,小編習慣先進入BIOS中看有什麼可以設定的。首先驗明正身一下,Intel Celeron 3955U是顆雙核心的CPU,最高時脈可達2GHz,並支援VT-x技術,L3 Cache則有2MB。 

【▼】在儲存裝置上,預設系統碟為InnoDisk的mSATA SSD,容量128GB,作為資料的磁碟陣列則由兩顆HGST HDN721010所構成,單顆容量為10TB。 

【▼】NE-201當下的運作狀態,可以發現CPU與系統溫度都維持在40度C以下,風扇平均轉速在3355 RPM,各組電壓值也都在容許的誤差範圍內。 

【▼】在Chipset的設定頁面中可知Intel處理器架構為Skylake,採用14奈米製程,另外有8GB的RAM,其頻率為@2133MHz。 

【▼】由於NE-201沒有外掛顯卡,所以在BIOS中就只能選主機板上內建顯卡(IGFX)透過HDMI輸出影像,不過好消息是詮力科技之後有可能會推出能外接顯卡的NAS,超期待的:) 

【▼】在前面有提到NE-201在電源一上電就會自行啟動的小bug,小編本來想說用BIOS的Restore AC Power Loss來修正,不過經測試是硬體開關問題,BIOS調整沒太大效用。 

【▼】BIOS中保留了PCIe的速度控制,像PCH大都採用Gen2,而外接顯卡通常就會選擇較高速的Gen3來擴充應用。 

【▼】詮力NE-201在出廠前就已經把Windows10裝在系統內,所以開機選項記得選到Windows Boot Manager! 




  Power Data Manager (PDM) 是 ITE2 NAS 所提供的網頁管理介面,不過在安裝PDM前要先設定好Windows10的相關設定,以下小編就錄製了段影片,來說明NE-201開機到設定Windows10完成的步驟。 

【▼】詮力ITE2 NE-201 NAS初次開機狀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jrYlA9xkPg 
 

【▼】雖然內建有Windows10,不過初次進入OS還是要進行一連串的初始化設定,不過最重要的有兩件事,第一就是要有一個Windows10的管理者帳號,第一個管理者帳號將會成為PDM的管理者帳號;第二是到控制台中的【電源與睡眠】將睡眠選項選擇 "永不",如此一來 NE-201就會不中斷運作。 

【▼】從作業系統查看電腦資訊,企業版Windows10是64位元OS,其版本為1703(微軟官網最新為1709),配上x64處理器能發揮100%的效能。 

【▼】Windows10三種版本的差異,與Home、Pro版相較之下,Enterprise版擁有更多的功能權限。代表NE-201想裝什麼應用程式都可以,想裝多媒體軟體、防毒軟體,甚至小遊戲都可以不用受到其他NAS廠 "市集"的限制品牌或類別。甚至也不用像其他NAS廠一樣 要裝不支援的軟體時,還要開一個虛擬機去安裝,影響NAS的效能。 

【▼】由於出廠時Windows10是安裝在SSD系統碟中,所以在電腦管理中的磁碟管理可以看見SSD分割為三區,其中就有復原並重設此電腦的分割區,至於兩個10TB的硬碟還沒分割、格式化,所以都顯示未配置。 

【▼】在NE-201中的使用者並沒有ITE2相關的帳戶,不過在群組中就可以發現還不少以ITE2開頭的群組,這些群組權限攸關設定值,不宜自行刪掉。 

【▼】先來簡單測試一下NE-201檔案傳輸的能力,小編以 NAS Performance tester 1.7進行測試,小檔案傳輸較不理想,每秒約60~70MB,而大檔案則差不多在每秒100MB上下。 

【▼】執行PCMark8性能跑分,Home Accelerated為2392分,Home Conventional為2123分。 

【▼】執行PCMark8性能跑分,Creative Accelerated為2941分,Creative Conventional為1906分。 

【▼】執行PCMark8性能跑分,Work Accelerated為3715分,Work Conventional為2443分。 

【▼】執行PCMark8性能跑分,身為系統碟的SSD為4312分,傳輸率為每秒53.19MB,組成RAID1的HGST HDD為3018分,傳輸率為每秒15.15MB。 

【▼】基本上Windows10設定好之後,就可以開啟瀏覽器到 http://start.ite2nas.com 下載IDE2 PDM,大小約30MB。 

【▼】安裝PDM過程可選一般、自訂、完整,在此小編就選完整模式來做個示範。 
 

【▼】安裝好PDM之後,會在桌面上產生一個ITE2 Center的圖示,這個工具是專為ITE2 NAS用戶所設計的NAS管理介面,能協助社群用戶分享設定、 資料備份/還原、登入ITE2 NAS與影音播放,第一次執行時會跳出詮力的免責說明。 

【▼】以前我們總是要上傳到雲端建立分享連結才能PO的FB上,但透過ITE2 CENTER 我們只要在我們的介面上就可以同時上傳、發訊息,甚至是備份資料到NAS上。 

【▼】在ITE2 Center提供的社群分享平台有臉書以及推特,除了能發佈文字類的即時動態,也可以發佈美美的照片唷~ 

【▼】小編剛打了 "ITE2 NAS IS GOOD"發佈動態,馬上就在自個的推特上出現了訊息,真的還蠻有趣的。 

【▼】再試試用臉書發佈照片來看看,先寫好文字動態再選好本機照片,確定發佈後就完成啦~ 

【▼】過程中也會遇到ITE2 PowerNAS授權到臉書的訊息,選定身分與Po文權限,之後就會以此作為發文權限,並不會再次詢問。(PS:若要更改臉書帳號的話,必須先登出舊帳號再重新授權給新帳號) 

【▼】預設的發文權限設定好之後,之後要更改就得到臉書的頁面去做修訂了。 

【▼】在ITE2 Center中的【社群設定】與【登入ITE2 NAS】都必須登入到NE-201後才行操作。 

【▼】只要在PDM網路設定中有設定DDNS,就可以用一般帳號或是社群帳戶(臉書或推特)來登入您的NE-201。 

【▼】ITE2 Center中的備份/還原作法也相當簡單,只要先新增任務,之後填入備份任務名稱、模式選擇、資料來源與備份目的地,輸入帳密後存檔即可。 

【▼】備份模式有「立即」與「排程」兩種,其中排程可以直接選擇時間範圍以及週期時間,算是相當齊全的設定。 

【▼】建好的備份任務,即使選擇「立即」模式,但還是不會馬上啟動,必須先選定後按下立即執行才會開始備份資料唷~ 

【▼】ITE2 Center的備份功能除了將您的資料定期備份到NE-201上,到了指定備份時間時,系統也會主動通知,讓您可以一鍵快速備份。在備份時,NE-201是採用差異備份的方式,因此不會佔用系統多餘的空間,非專業人員也可輕鬆上手。 

【▼】PDM 1.1.0.0 版本支援 SRT 字幕檔 ,只要將影片和字幕檔放置於同一個資料夾內,播放影片的時候即會自行讀取字幕檔。(小編以韓文為影片內嵌,中文才是SRT外掛字幕作區別) 

【▼】加字幕小編是用KODI來播放的,ITE2 Center內的影音播放器似乎還沒辦法支援。 

【▼】ITE2 Center的影音播放功能除了可倒轉/快轉、前後不同段的選擇外,還能針對螢幕大小來更改收看比例(16:9或4:3),若有加裝無線裝置,還可以將影片投映到更大的輸出裝置上,略為可惜的是沒支援外掛字幕。 

【▼】而ITE2 Center還有一個隱藏個特色「分享」,大家可以在EDGE、檔案總管找到一個分享或共用的按鈕,假設你是在檔案總管選擇了一個PDF檔,接著用這個分享按鈕 選擇用ITE2 CENTER分享,首先他會先將您分享的資訊備份到NE-201中,接著若您有選擇分享到FACEBOOK之類的社群平台上,他會將您的檔案轉成分享連結發佈出去。而如果是照片的話您就可以直接瀏覽照片。 

【▼】詮力ITE2 NAS實錄播放4K影片流暢度還算順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y5Uy-DHZl0 
 

【▼】ITE2 Center這個小工具能不必登入NAS快速幫您備份資料到NAS,也能順暢播放NAS中的多媒體影音檔,至於更細部的功能就得開啟瀏覽器輸入127.0.0.1 或 localhost來登入NE-201了,第一次登入會要求設定管理者密碼(預設管理者ID就是登入Windows10的帳號)以及語系,第二步可選擇【快速設定】或【自訂設定】。 

【▼】這邊小編選【自訂設定】會來到兩顆硬碟要如何組成RAID的畫面,由於10TB真的很大,小編就組成安全性高的RAID1,磁區容量則自訂為8888GB(發啦~),最後再開始格式化就能開始使用PDM了。 

【▼】再次由瀏覽器鍵入 localhost 或 127.0.0.1,會來到一個非常賞心悅目的登入畫面,有藍天、白雲還有一望無際的大海,讓人不禁又哼起~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登入PDM後的主畫面有種熟悉的感覺,六角形的圖示像極了電玩遊戲-機器人大戰的回合戰地圖...XDDD,四大功能分別為【設定】、【檔案管理】、【便利貼】與【ITE2小工具】,右上角能切換中英文介面與對NAS作登出、重新啟動或關機的動作。 

【▼】在【設定】的選項功能中,還細分「系統管理」、「使用者管理」「硬碟管理」「網路管理」與「個人化設定」五大項。 

【▼】在「系統管理」中能檢視NE-201的硬體資訊,包含主機名稱、CPU型號、RAM大小、產品序號等;在「系統更新」處能知道目前系統的版本,小編在兩個星期的體驗過程中,遇到過一次系統的大更新;「系統備份」則是能進行完整的系統備份,過程大約30分鐘左右;最後在「系統控制台」中提供是否允許搜尋引擎顯示於網頁內容、啟用遠端桌面、網站啟用HTTPS加密等服務。 

【▼】系統備份建議可以在Windows10最乾淨的情況之下安裝PDM後馬上執行第一次,儲存資料夾會在資料碟中的WindowsImageBackup目錄底下。這算是NE-201 還擁有獨立的備份空間,只能透過詮力設計的 PDM 介面存取資料,無法透過 SMB(Server Message Block)、CIFS等協定存取,面對無解的勒索病毒,可有效降低損害!只不過並未發現還原的選項?可能要用掛載映像檔的方式來擷取資料了。 

【▼】在使用者管理中,新增使用者可以輸入中英文(日韓不確定),這是Linux based NAS少有的設計,除了更不容易被駭之外,也更貼近亞洲人的用法。 

【▼】針對使用者的權限也區分的很明確,不用像以前在Linux底下chmod直接設定777(能讀能寫能執行)那樣麻煩,能直接勾選是否有系統管理內的相關設定權限,預設新增使用者都沒有勾選,所以要給他人權限的話,就在權限設定中勾選。 

【▼】PDM建立群組的方式也如同新增使用者一般,而且一樣可以命名為中英文名稱,甚至可直接分享到網路芳鄰,對於有區網的家中群組或是辦公室群組相信都能手到擒來。 

【▼】群組的設定上,首先先選定使用者,之後再給予唯讀或是可讀寫的權限,簡單易懂,且每個群組也都擁有各自的共享資料夾,彼此不互通! 

【▼】至於讓使用者最關心、管理者最頭痛的的容量問題,PDM在使用者管理中有配額設定,若有些人熱心上傳,就可以設定大一點,若一視同仁的話,就可以一次套用全部的使用者一樣大容量,人多時就會變得很輕鬆。 

【▼】使用者管理中的社群管理就是能允許社群中的好朋友用社群帳號來登入NE-201 NAS中,不必再另外新增使用者,這對於朋友多的管理者來說,無疑是個福音。 

【▼】在硬碟管理中,可以查看當系統碟的SSD與當組成磁碟陣列的兩顆資料碟的資訊。 

【▼】硬碟管理中的儲存空間管理頁面可以看見磁碟陣列的類型、容量與狀態等,以兩顆10TB硬碟來說,組成RAID0容量可到20TB,而RAID雖然只有10TB,但資料有雙重保障,算是以犧牲容量來達到安全性。 

【▼】在儲存空間管理中,點選任一儲存空間中的【新增分區】還可以將硬碟剩餘的容量空間進行容量分配。 

【▼】小編拖曳剩餘容量一半大小作為新增分割區的大小,建立完成後,就會出現掛載點 "D",預設系統為NTFS,容量大小為226GB。 

【▼】回到 ITE2 NAS 中的 Windows 10 作業系統畫面,也可以看到同步建立了一個 D 槽(橘框內,綠框是未配置部分)。分區建立後,若要讓 PDM 介面的資料 與 Windows 10 中的資料進行連動,記得還要到【資料夾管理】建立共享資料夾! 

【▼】而在硬碟管理中的資料夾管理頁面是針對新增的資料夾做處理,會產生在ITE2根目錄下的share,原本系統自動產品的就不做處理(例如:Public、Groups、Homes等),而新增的資料夾亦可選擇是否要分享到網路芳鄰上以及選擇使用者及其權限設定。 

【▼】最後完成前會列出清單給您確認共享資料夾的名稱以及可讀取的使用者們~ 

【▼】在網路設定上提供了有IP、Wi-Fi與DDNS的設定;在IP設定中,通常都會選擇自動指派IP,若有選購Wi-Fi模組,可到Wi-Fi設定把Wi-Fi連線給開啟,若是隱藏的SSID,則可以自行新增網路來加入,最後的DDNS設定在使用前必須先透過e-mail來註冊,前提當然也要把ITE2服務條款與隱私權政策給勾選起來囉! 

【▼】選擇【自動取得 IP 位址】時,則系統會自動取得一組可用的內部 IP 位址。不過習慣固定IP的朋友,也提供設定固定IP、子網路遮罩、預設閘道與DNS等。 

【▼】PDM的DDNS,後面網域是.powernas.com.tw,網域前面可自訂名稱,最長可設定63字元,設定完會24小時內開通,您就可以從各地透過網際網路連回家中的NE-201 NAS。 

【▼】若DDNS一直連線不行,可到自家的無線路由器作檢查;首先,進入到無線路由器的設定畫面(一般為192.168.0.1),點選上方的【進階】,選擇左方虛擬伺服器的頁籤中,開通NAS IP位址(本文的NAS IP位址為192.168.1.46)的NAT紀錄之「80」及「443」通訊埠後,點選 後,等無線路由器設定生效,就可以開始使用。※不同廠商的設定畫面皆不同,它牌設定方式可參考無線路由器之使用說明書。 

【▼】詮力ITE2 NE-201 NAS使用DDNS來登入系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cC6poa-yJM 
 

【▼】設定中的最後一項是個人化設定,主要是作社群帳號的綁定,提供有臉書以及Google+,第一次啟用時都會經過授權的允許。 

【▼】ITE2 NAS帳號綁定社群帳號之後,會在該帳號下多出臉書或是G+的圖示,之後可直接按圖示登入,不用在Keyin帳密了。 

【▼】再來回到NAS最重要的檔案管理功能上,這邊主要分為主要空間以及共享資料夾,共享資料夾就是前面【硬碟管理】有提到的資料夾管理所新增的部分,而主要空間則細分為五大項,分別是共享空間(Public目錄下的PHOTO、DOWNLOAD、MUSIC、VIDEO等)、我的空間(Homes\登入者名稱\home)、備份空間(Homes\登入者名稱\Backup)、外接裝置(會顯示外接USB的內容)與群組空間(在Group底下)。 

【▼】檔案總管本身具備播放器功能,點選多媒體影片,可直接串流播放。開啟的Video檢視器右下角的cc是可以顯示外掛字幕的。 

【▼】針對單一檔案可以建立分享連結,雖然是192.168.0.115區網的IP,但只要透過DDNS就可以直接對映,讓檔案分享更安全。 

【▼】進入到分享連結的管理中,可以知道分享者是誰、本機檔案路徑、分享連結與建立時間,若不想分享的話,是可以直接刪除的,這邊其實可以參考其他家NAS的作法,就是設一個連結過期的時間點,未來不理它也無傷大雅。 

【▼】對於單一照片的話,PDM可以分享至自家的便利貼,讓連進來的朋友們都眼睛一亮阿~什麼是便利貼?馬上來介紹。 

【▼】PDM中的便利貼其實有點像以前架設FTP時,站長公告的事項,只不過PDM變成加強版,除了文字公告外還多了照片公佈,甚至管理者允許誰想留言給誰都可以透過這好用的便利貼功能來達成。 

【▼】瞧!這是這麼賞心悅目,不過建議便利貼最多貼四張就好,貼太多張反而雜亂看不清楚,會變成反效果唷。 

【▼】NE-201登入方式除了傳統的登入方式外,還支援了第三方驗證的登入方式。NE-201使用者帳號先綁定社群帳號,透過安全可靠的OAuth 2.0 社群登入機制來登入,安全性更高,同時可降低資料被盜用的風險。 

【▼】最後是PDM中的ITE2小工具,小編在測試期間只看見ITE2 Center,也是前面有介紹過的,期待Windows10的市集內有更多詮力科技自家的App。 

【▼】PDM的基本功能大致告一段落,另外小編覺得可以透過Windows的遠端桌面來連線NAS也蠻酷的,只要在網路芳鄰中看見NE-201的代號ITE2NAS-XXXXX,點擊滑鼠右鍵的遠端桌面就可以連線,過程中會出現不信任的憑證訊息,是可以忽略或是直接安裝憑證也行。 

【▼】連線到NE-201後就可瞧見熟悉的Windows10介面活生生呈現在眼前囉~ 

【▼】詮力ITE2 NE-201 NAS可透過遠端桌面來連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JZnOL6ACp0 
 

【▼】聰明的網友們一定會說,那若本機不是Windows環境,那就不能遠端桌面連線了阿,沒錯,接下來小編覺得NE-201一定要安裝Chrome遠端桌面的外掛,因為Chrome能跨多種平台,甚至iOS/Mac也沒問題。 

【▼】要使用這功能一定要有個Gmail帳號,誰叫Chrome是Google出的呢?首先將Chrome遠端桌面的外掛加到瀏覽器,過程中會出現Chrome Remote Desktop的授權訊息,按下允許就對了。 

【▼】這時會出現兩個選項,一個是【遠端協助】,另一個就是指NE-201的【我的電腦】,由於我們是管理者,所以要選【我的電腦】來存取NE-201 NAS的資料。 

【▼】點擊【啟用遠端連線】後,會需要設定您的PIN碼,畢竟您總是不希望隨便閒雜人等來觀光您NE-201 NAS內的資料吧!這邊請輸入至少六位數的密碼,輸入完畢後就可看見NE-201遠端連線的功能已啟用! 

【▼】由於NE-201有PDM與Windows10,若其中一個設定錯了,不知如何改回預設值時,建議可以直接重設,最乾淨的做法就是回復Windows10後再重裝PDM囉~(PS:基於軟體驗證因素,需聯絡客服協助後續處理方可使用PDM管理介面。) 




【▼】PowerCloud App是讓iOS/Android裝置也能管理PowerNAS網路儲存影音伺服器的好工具,除了檔案管理(上傳、下載、刪除、複製或移動等等)外,並支援多種影片、音樂及圖檔的直接播放,讓您走到哪都能即時分享您的生活點滴。其強大功能還包含了能備份手機通訊錄,讓換手機不再遺失您珍貴的聯絡人資訊,完整幫您備份於PowerNAS網路儲存影音伺服器中。 

【▼】第一次使用區網進入設定時可選擇搜尋PowerNAS的IP位址,輸入帳密(社群帳號則提供臉書、G+與推特三種)即可登入,若是在外連線的話,就透過外部IP或DDNS來連線存取NE-201 NAS中的資料, 

【▼】PowerCloud App主選單提供「檔案管理」、「手機通訊錄備份」以及「系統資訊」三大頁面,側邊的選單則提供帳號登出與檔案傳輸狀態的查詢。 

【▼】「檔案管理」與電腦版的差異不大,一樣分成【共享空間】、【我的空間】、【群組空間】與【下載空間】,當NE-201有外接裝置時,也會顯示【外接空間】。 

【▼】檔案管理中,針對目錄處理可複製、移動、重新命名與刪除,而對檔案則除了上面四種外,還多了下載與分享,也就是說不能對資料夾做下載與分享,必須要打包成一個檔案才行。 

【▼】手機版點選+號可以新增資料夾或是選取檔案,當然透過鏡頭拍照或錄影也是小事一樁。 

【▼】針對多媒體檔案的影片能直接點擊來播放,不過小編測試了一下有些手機內建的播放器無法播,只好再安裝VLC Player App觀看。 

【▼】多媒體的照片就沒有此問題,有預覽小圖也可直接點擊來開啟。 

【▼】音樂也是可以直接播放,只不過若能支援Mp3tag音樂專輯封面或是動態歌詞那就更棒了! 

【▼】在分享的地方,PowerCloud App也不馬虎,甚至比電腦版PDM還多了手機相關的分享平台,若選定PowerNAS能將手機內的檔案上傳到遠端的NE-201 NAS中。 

【▼】在「手機通訊錄備份」頁面中,提供手機通訊錄上傳到NAS或是從NAS還原通訊錄到手機上。 

【▼】「手機通訊錄備份」預設副檔名是.bak,檔名前面會以手機型號為開頭,接續在後的是年份月份時間的順序。由於都是文字檔,所以像小編幾百人通訊錄才4KB,真的很省空間。 

【▼】PowerCloud App第三個頁面「系統資訊」,主要就是查看ITE2 NAS的型號、序號、主機名、版本、DDNS動態域名與OS,建議可顯示NAS運作的即時狀態,將會更有掌握的Fu~ 

【▼】在前面PDM章節後段有提到Chrome作遠端連線,這時就派上用場了,只要手機有Chrome瀏覽器,登入與遠端桌面相同的Gmail帳號,就可以輕易連上NE-201囉~ 

【▼】主機驗證就是遠端電腦當初設定的六位PIN碼,驗證成功就會顯示所有NE-201 NAS的使用者,選好後輸入密碼即可登入Windows10系統。 

【▼】最後想要整理檔案、韌體更新升級或是查看BT下載進度,只要登入到Windows10中都輕而易舉,甚至不必裝一些有的沒有的App,快速又省事! 




與詮力NE-201相處了兩個星期,「偶然」一曲也來到了後段...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在那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用這首歌來形容詮力NE-201,真的非常貼切!在各大NAS廠紛紛推出以Linux為核心的作業系統時,詮力科技有自己獨到的眼光,不與大家隨之起舞,看中市佔率高達八成的微軟作業系統作為核心基礎的方向,採用的Windows10更是IoT Enterprise的版本,不但功能最強大,介面最熟悉,應用面更廣,完全不受限制!而以軟體工程起家的詮力科技更推出自家PDM(Power Data Manager),完全不遜色於DSM、QTS、ADM等NAS廠的管理環境。以下小編從【外觀設計(包含硬體性能)】、【軟體應用的親民度】與【行動App的便利性】三大方向作一個NE-201 NAS的總結: 

【外觀設計(包含硬體性能)】 
NE-201的外型真的很棒,是小編看過NAS中最有質感的一款,一般市面上NAS大多以黑白兩色作為平穩的色調,看久了不膩也難,而NE-201大膽採用天空藍與雪白銀,這是連電腦機殼都極少見的配色,加上金屬噴砂的霧面質感,讓NE-201更能融入於客廳與書房之中。其次是內部設計,CPU採用Intel Celeron 3955U,x86 based硬是比ARM based來的強悍,這是一顆能播放4K解析度影片的處理器,對流風扇由下而上作熱氣的排放沒太大問題,兩組網路孔可構置成網路聚合,USB介面也提供了四組USB3.0,甚至還加上了HDMI輸出埠,真的只要插上鍵盤、滑鼠與螢幕就真的可以當成一台Windows10電腦來使用,不過電源鍵設計有點小瑕疵,就是在突然通電的情況下,即使沒有按下電源開關,系統也會自動啟動(連續通電下是正常的);在固定硬碟的安裝設計上,需使用到螺絲起子,這對於各大NAS廠都採用快拆工具來說,的確是保守了些,更由於無線模組與擴充記憶體是選購品,買了之後消費者要安裝在主機板上,這部分的體驗就有點不是很順暢,建議就直接納入標配吧! 

【軟體應用的親民度】 
NE-201專屬的PDM,沒有Linux based的恐懼,也毋須下指令,其操作介面就如同操作Windows一樣的便利,人性化的大圖示加上各種直覺性的設定,讓只要會操作Windows的用戶,第一次就能輕易上手。也許UI介面上沒有其他NAS廠花俏的效果,但中規中矩的穩定表現,著實吸引著小編,其中還可以透過微軟的Remote Desktop來遠端連線,這可是一般市面上NAS無法做到的功能。雖然很多NAS功能都可以透過Windows10內建功能來達成,但自家推出的App還是太少,若沒有推出自家NAS的相關套件的話,只倚賴微軟市集App的話,恐怕也會遇到軟體App相依性的問題,這部分也是詮力科技後續努力的方向。 

【行動App的便利性】 
PowerCloud真的是為行動裝置所量身打造的App,而且兩大平台iOS/ Android都有支援,透過PowerCloud我們可以直接進行檔案管理,瀏覽不同類型的檔案,像是圖片、音樂、影片等多媒體檢視。對於行動裝置上的拍照、錄影也可以直接上傳到遠端的NAS中,行動不受限,更棒的是還能備份與還原通訊錄。若再配合小編所說安裝行動版的Chrome遠端桌面,這樣一來就可以遠端操控NE-201所搭載的 Windows 10 系統來執行文書處理、排程下載、病毒掃描、虛擬機器、視訊監控...等應用,比起其他NAS廠一個功能出一款App,真的省事多了。 
PS目前通訊錄備份功能新版已經移除了,但還是希望未來能夠加入。 

  NE-201最大特點就是兼具了迷你電腦和NAS的特性。以往我們要備份資料時都必須從本機將資料上傳到NAS上,這部分NE-201與市面上NAS一樣都可以做到,不過也因為NE-201也是一台採用Windows 10 IoT Enterprise的迷你PC,我們只要將資料直接存放在指定的資料夾中,無須上傳,在外面就可以透過瀏覽器與行動App去檢視NAS上的檔案資料。而且不可思議的是耗電量極低,與一般桌機耗電量相比少8倍,最適合365天不間斷運作,是節能環保的唯一選擇。 

  真要說嘴的話,大概就是這台NE-201的價格了,目前平均定價都差不多在兩萬上下(已包含Windows10作業系統的授權費),以2Bay NAS而言,老實說是偏貴不少!如何降低成本?包含可與硬碟大廠推出同捆包的合作方案或是能以用戶需求來區分Windows10的版本,甚至可以讓消費者自行安裝OS,這些都是可以轉嫁消費者負擔的方式,在此提供給原廠作一個銷售上的參考。最後再來回顧幾張ITE2 NE-201 NAS的時尚造型,NE-201的功能不只是NAS,而是一台可以更自由運用的一台產品,甚至作為居家裝飾品,也能攜來生活中美好的氣息~ 







【相輔相成の震撼王者】圓剛戰神巴雷特GS333與GS335帶你進入環繞重低音的電競世界~

$
0
0


..《楔子》.. 

一天,小編正準備開箱某產品時不小心撞到了頭,只看見AV開頭兩字就昏昏迷迷的沈睡了過去
夢境中,小編似乎來到了充滿煙硝味的戰場上,因為到處都是咻~咻~咻的子彈聲
這時,一顆不長眼的子彈從小編俊俏的臉龐劃過,劃出一道傷口並滲出了鮮血
媽呀,這夢也太真實了吧!
小編左躲右閃,還要小心頭頂上方轟炸機的攻擊,好不容易找到一條壕溝跳了進去 



結果壕溝內滿滿的都是人,小編問到:你們也是開箱撞到頭的嗎?
正當所有人狐疑的看著我時,突然有位大叔大喊
弟兄們衝阿,別讓敵人笑我們嫩!
小編問了旁邊的鄰兵:他是誰? 



鄰兵告知他正是帶領弟兄們努力奮戰守下最後僅存碉堡的猿鋼隊長阿~
小編:2417的圓剛?
鄰兵語重心長地說,隊長從小就長的像猿猴,個性剛強就像金剛一樣
所以才會被父母取名為猿鋼,你竟然不知道,小心被狠K一頓
這時敵方一枚閃光彈丟了過來
小編看情況不對,趕緊抱住鄰兵撲了過去並說道:快閉上眼睛
接著就是敵方一陣的瘋狂掃射與轟炸
好不容易等到煙消霧散後,小編才看清楚周圍鄰兵的臉
小編驚訝地指著鄰兵說:你...你..你的臉
鄰兵:我的臉受傷毀容了嗎? 



小編:不,不是,你不就是大名鼎鼎的戰神史特龍嗎?
鄰兵史特龍:噓,小聲點,那只是演戲罷了,我與蓋兒都是演員,不過觀眾還是喜歡看女生,賣肌肉已經不流行了 



史特龍:現在被叫戰神的,除了巴雷特傳說之外,都沒什麼好下場,你看看國會戰神現在被酸的多慘。
小編:你剛剛說的巴雷特傳說是什麼? 



史特龍:巴雷特是猿鋼隊長的部屬,打仗從來沒輸過,人人稱之為戰神,相傳他隨身帶有兩種武器,就如同龍五身上有槍,誰也沒辦法傷害他一樣
而這兩個武器一個長的直直長長的,有如肩背的刺針飛彈發射筒 



另一個則長的像顆手榴彈,別看它圓滾滾的,炸起來的威力可以非熊震撼 



不過隨著戰神巴雷特的英逝,這兩種武器也消失於戰場中
據聞已化身為3C物品,深藏於民間3C賣場中
獲得它許可的人將能稱霸全世界,真正贏得現代戰神的稱號! 



正當史特龍講完這句話時,小編依稀聽到有道白光輕輕呼喊樵哥、樵哥,開個箱你也會睡著,快幫我去買晚餐啦~
聲音忽遠似近越來越大聲,小編驚醒回到現實面,原來是室友在旁邊靠邀
只記得昏睡前是開箱AV開頭的產品,喔喔,原來是AVerMedia(圓剛科技)的最新產品
等等,這外型一長一圓,莫非是傳說中的戰神巴雷特拿的武器?
話不多說,馬上帶大家一探這神秘的GS333與GS335所帶來的狂潮~ 

【圓剛戰神巴雷特の SoundBar GS333】 

【▼】圓剛戰神巴雷特系列共有GS331、GS333以及GS335三款喇叭,由於GS335無法單獨發聲,需配合GS331、GS333等SoundBar來使用,所以小編將GS335留到後段一起介紹。先來看看SoundBar,SoundBar顧名思義就是長長的條形音箱,最早是由Altec Lansing在1998年推出的「ADA106」,其內部包含一個立體聲效的音箱,通常放置於螢幕的上方或下方。而今日介紹的戰神巴雷特GS333也不例外,光看包裝彩盒長777mm、寬150mm、高120mm就知道這喇叭非同小可,加上紅黑配色的彩色亮面印刷,散發出強烈的電競風格。 

【▼】若與同為SoundBar的GS331相比,GS333擁有2.1聲道,總輸出功率為60W是比GS331的40W好上一些,但GS331則有較寬廣的頻率響應範圍與較為輕巧的優點。兩者皆能透過BT4.0 (A2DP、AVRCP)來與行動裝置連接,若有同捆SonicBlast GS335的話,則是會以5.8GHz的Wireless作相連。盒上印有15國語言產品介紹:  
◎為遊戲而生,打造聽覺震撼  
◎內建重低音2.1聲道音響系統  
◎60W猶如身歷其境  
◎藍牙4.0無線傳輸  
◎可透過USB進行MP3播放  
◎3種EQ音效模式:遊戲/電影/音樂  

【▼】GS333彩盒封面上印有圓剛AverMedia專屬Logo與精神標語 "Upgrade Your Attitude with Amplitude",簡單來說這台Gaming SoundBar能提升對遊戲的感官體驗。 

【▼】彩盒底部為AVerMedia公司的基本資訊、產品序號與各國安規的認證標章。GS333在台灣稱喇叭,在對岸則叫音箱,小編倒是覺得單用英文SoundBar比較適合這款產品的外型設計。 

【▼】開箱過程中可以發現內部防護非常確實,GS333前中後三端分別用再生紙盒做固定,畢竟是撞不得的東西,在本體上採用包裝紙加上塑膠套作防刮處理,本以為會與外盒相同的電競配色,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金屬藍,反差之大,真令人驚喜!(圓剛GS333共推兩種顏色,分別為金屬藍與經典黑) 

【▼】在SonicBlast GS333內部配件盒中,有電源變壓器、3.5mm音源線、RCA音源線、RCA轉3.5mm音源線,每款線材的長度適中,對於外接播放裝置極為順手,也不會太長而綁手綁腳。 

【▼】在電源變壓器的用料上,採用型號HB40-18020013SPA,輸入100-240VAC~50/60Hz@0.8A,輸出為18VDC@2A,並有抗雜訊的磁珠環,這對於播放聲音的產品來說頗為重要。 

【▼】正納悶配件盒中怎麼少了產品快速安裝手冊與遙控器時,才發現產品快速安裝手冊在戰神巴雷特屁屁底下,而遙控器則是貼在包裝內裡的背部。快速安裝手冊提供15國語系,看來打電動注重聲音的玩家遍布全球阿,而遙控器採用圓扣鋰電池,使用前要把隔離片給抽出。 

【▼】由於GS333是個長條狀的SoundBar,實體鍵在右手邊,所以手不夠長玩家會很麻煩,好加在有專屬的紅外線遙控器可在幾公尺之外作控制,手感極佳對於各鍵的掌控也挺不錯的。遙控器能對GS333作啟動/關閉電源,調整靜音、音量大小、快轉/迴轉、前/後曲目、播放/暫停/藍牙配對,另外可以還能切換來源,調整BASS強度,喇叭內建遊戲、電影、音樂等3種EQ模式,遙控器功能算是相當完備。 

【▼】GS333這位戰神體態長x高x寬為670 x 105 x 81.5 mm,其中長度約為成年男子一隻手的長。在表面配色方面,金屬藍採用藍中有黑,黑中有藍的邊框設計,簡約大方、俐落有型,雖然命名為金屬藍,但外殼並非金屬而是塑膠材質,倒是藍色的霧面烤漆,略帶有金屬的鑄壓感。在發聲的構造上,GS333正前方的網孔掛有AverMedia的商標,並內嵌有4顆2吋全音域驅動的主動單體,另外2顆3吋重低音單體則配置於在機身底部,音頻總輸出60W(12Wx2+36W),屬2.1聲道系統。 

【▼】音箱右側有實體按鍵,這些按鍵兼具有複合鍵的功用,像「電源/藍牙」,當按一下是電源開啟或關閉,而在電源開啟的狀態下長按三秒,則是啟動手機藍牙配對;「來源切換/重低音配對」,按一下為來源切換,長按三秒可與GS335重低音喇叭作結合;「音量增大/下一首歌」與「音量減小/上一首歌」,按一下為音量調整,按兩下為曲目切換。 

【▼】戰神巴雷特 GS333 SoundBar具備多音源輸入,圖中依左至右為Line-in(適用3.5mm音源線)、AUX-in(RCA)、光纖輸入、USB(MP3音樂播放)與電源端口,並可透過藍牙無線傳輸到手機、平板上,輕鬆享受來自音樂串流平台的多元音樂。而在I/O介面旁邊貼有GS333的產品標籤,上方有序號、型號、電源要求與安規認證等資訊。 

【▼】由於GS333屬於低音的SoundBar,所以在機身左側挖了一個低音反射孔,作用就是讓音壓洩放,讓低音表現更有層次;尤其低音壓的GS333產生若沒有釋壓,會混成轟隆轟隆的噪聲。在機身底部,前述有提到有2顆3吋的重低音單體向下發音,正因為向下發音,所以在兩側防滑腳座的設計上也增高有1.5公分,一方面將本體撐高,避免壓縮到低音喇叭的輸出空間,另一方面也可保護單體不被刮傷或搓破。 

【▼】GS333左右兩端的設計,左端就像砲口,右端則是控制發射的按鈕,夢醒時分,戰神巴雷特正潛伏於槍林彈雨之中,準備給敵人享受這震撼的一擊! 

【▼】戰神巴雷特GS333光有精緻的外型還不足以上戰場,在性能方面的表現又如何?就帶大家來體驗看看,小編測試環境是使用Line-in的方式連到螢幕的3.5mm耳機孔上,而螢幕是走HDMI與電腦作影音的連接。 

【▼】戰神巴雷特GS333在不同輸入模式下,中間運作的指示燈會隨之變化,像紅燈恆亮就代表插電在關機模式下、黃燈恆亮代表光纖輸入模式、青燈恆亮代表USB輸入模式、白燈恆亮代表AUX(RCA)輸入模式、綠燈恆亮則表示目前在Line輸入模式,若使用行動裝置藍牙連接的話,初期配對會顯示閃爍藍燈,配對成功後會藍燈恆亮。 

【▼】台北燈節已落幕沒關係,就來看看戰神巴雷特GS333切換不同輸入音源時,6種不同顏色的燈效變化吧! 

【▼】實測圓剛戰神巴雷特 GS333 Soundbar播放電影效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T7QIaEPPU 
 

【▼】圓剛戰神巴雷特 GS333 Soundbar播放音樂測試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_GRc5E0Mw 
 

【▼】圓剛戰神巴雷特 GS333 Soundbar播放音樂測試I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rZBf_jyd64 
 

【▼】在看電影與聽音樂的單獨測試中,小編可以感受GS333所發出的音場是相當不一樣的,尤其觀看戰爭片或是聆聽較為古典的樂曲都能將人緊緊帶入巴雷特領域,雷中之音、相中之色,環繞之聲只能說樂有盡卻意無窮~而為電競打造的初衷,GS333也沒有辜負其心,拿起遙控器切換到遊戲的EQ模式,將以天地蒼茫的震動,響揭行雲於耳間,小編試過多款類型的遊戲,以第一人稱射擊、恐怖類與格鬥類的音效最讓人激賞,尤其喜歡聽格鬥女角春麗或不知火舞戰敗的淒喊聲,小編也是不反對啦...XDDD 

【▼】圓剛戰神巴雷特 GS333 Soundbar遊戲測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L280RgJmfA 
 

【▼】圓剛戰神巴雷特 GS333 Soundbar可支援的音源有Line、Aux、光纖與藍牙等,不過大家最少用的USB輸入,倒是小編最常用的功能,是因為小編之前買太多MP3的產品了嗎...XDDD 

【▼】圓剛戰神巴雷特 GS333 Soundbar外接USB MP3播放音樂測試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3u0LDDAwkM 
 

  不過要說的是圓剛戰神巴雷特 GS333 Soundbar外接的USB似乎不能是單純儲存資料的USB,要是本身能夠播放的(MP3 playback),小編試過以一般單純儲存資料的USB放入MP3檔案,不論是FAT32或是NTFS格式,似乎音源切到USB輸入,還是無法自動播放;倒是本身可以播放的MP3,即使沒開機,接到GS333 USB連接埠上,過電後不用按MP3上的播放按鈕,依舊會自動搜尋MP3來自動播放。若圓剛原廠有方式能播放單純儲存MP3檔案的USB,還請告知。 

【▼】圓剛戰神巴雷特 GS333 Soundbar外接USB MP3播放音樂測試I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tyCwI98GU 
 

【▼】正由於有USB MP3的輸入,網路上最強的開箱阿嬤也來練練二胡,隨的著巴雷特的旋律,拉出毫不矯飾做作的天籟之音。 

【▼】若沒有USB、MP3播放器也沒有關係,直接用藍牙配對手機,一樣可以搞定無線播放的樂趣。這邊要注意GS333用藍牙播放的話,切換曲目的實體按鍵無法連按兩下達成,還是得在手機的播放介面中作切換。 

【▼】拜戰神巴雷特的賞賜,讓開箱阿嬤愛不釋手,重回三十年前的12金釵不是夢。 

【▼】最後來張圓剛戰神巴雷特 GS333 Soundbar最美的倩影吧! 

【圓剛戰神巴雷特の重低音喇叭 GS335】 

  在戰場上要打贏一場勝仗,不僅要有不畏戰的勇氣,而且還要有威力強大的武器與最強的團隊,像前陣子綠扁帽被ISIS伏擊,就是缺了強大的武器才導致滅團,是蠻讓人意外的。為避免憾事重現,戰神巴雷特GS333今日在圓剛工程師的幫助下,取得了GS335 重低音喇叭,這款具備高達 70W 輸出砲瓦的重低音喇叭,不僅是最佳拍檔也是最讓敵人聞聲喪膽的武器,馬上帶大家來認識一下。 

【▼】GS335 重低音喇叭其規格,最大亮點就是總輸出功率,而響應頻率範圍也可彌補GS333低頻的不足,整體重量約3公斤,不算重但體積真的還蠻龐大的。若您參加電競 Lan Party能雙手持攜GS333與GS335兩樣神器的話,小編真的要叫你戰神了。 

【▼】GS335 重低音喇叭本身可以想成是一個被動的武器,需要有人主動啟用它,才能發揮其威力。GS335 Wireless Subwoofer重低音喇叭可透過藍牙5.8GHz無線傳輸與戰神巴雷特系列的GS331或GS333配對。採用5.8GHz的好處是頻段非常乾淨,連線快速且穩定,可以避免2.4G設備、藍牙、Wi-Fi的干擾。 

【▼】原以為戰神巴雷特GS333提供的60W已經很足夠,但看到GS335豪氣的給到70W,小編只能瞠目結舌呆在原位,若瓦數能夠相加的話,等於60W+70W=130W,但實際上聲音屬於幅源特性,無法用量化的方式來計算,不過也算是小型電影院7.1聲道環繞音效的概念吧! 

【▼】小編室外開箱第一次遇到這麼多人前來朝拜GS335 重低音喇叭,其包裝彩盒非常大手筆,印上多國語言的產品介紹,其中特點有: 
◎專為遊戲玩家打造:戰神巴雷特GS335 是一款專為遊戲玩家打造的重低音喇叭,聲音的表現更著重於遊戲音效,高低音的細節表現得更清楚,無論是武器的碰撞聲或爆炸聲,都能搭遊戲配畫面展現出最強的震撼效果。 
◎氣勢磅礡重低音:戰神巴雷特GS335 具備6.5吋重低音喇叭,總輸出功率高達70W,能為GS331及GS333 Sondbar帶來極顯著的加分效果,搭配遊戲畫面展現出氣勢磅礡的臨場感,讓你能更沉浸在遊戲或電影的刺激氛圍中。 
◎簡易配對連線:採用 5.8GHz 無線傳輸,與GS331及GS333 Soundbar 間的配對相當簡單、連線快速且穩定。使用上可隨意將戰神巴雷特GS335 擺放於房間的任一角落,即可呈現完美的音場效果。 
◎內建音源功率放大器。 
◎音量控制介面。 

【▼】看起來非常強壯的GS335重低音喇叭,其防撞包裝採用上下雙層並加厚的八爪環保紙板所構成,內部亦有塑膠紙帶所包覆,相較於GS333來的更為嚴密。 

【▼】在GS335重低音喇叭頂蓋上貼有一層防護薄膜,薄膜底下印有顯著的AVerMedia,主要是防護塑膠鏡面被刮傷而影響整體質感。但不得不說真的很像有蓋的Mac Pro,當初Mac Pro推出時,也是被各方所酸像垃圾桶、菸灰缸、花盆,甚至放馬桶刷的容器等等,但最後人家還是賣得嚇嚇叫阿~ 

【▼】在配件的部分就比較單純,就只有電源線、說明書以及變壓器,其線長都蠻充裕的,在與GS333配對的5公尺內都能自由移動。 

【▼】電源變壓器採用FIT-POWER,亦有磁珠作雜訊的隔離,其型號為TP06-240250W,輸入100-240VAC@1.5A(Max)~50/60Hz,額定輸出為24VDC@2.5A,並經過CE、GS、UL等安規認證,能效等級達VI Level。 

【▼】GS335重低音喇叭在結構體上主要分成頭頂蓋、360º全向性圓柱體與支撐座三個部分,頭頂蓋為鏡面黑處理,即使飄下幾滴露水、昆蟲在此休憩,也不失圓潤有型的質感,在圓柱體部分是整個霧面黑的設計,摸起來的感覺帶有些許的磨砂感,而最底部支撐座是墊高的三爪鼎立,爪高約有3公分,讓底部的單體震音能夠從下而上廣面的釋放。 

【▼】在GS335重低音喇叭的控制上,是在圓柱體表面鎖上控制面板,其圓弧貼合面相當的密實,倘若不密實,音場可能會跑掉,而DC輸入則鑽孔於支撐座上,整體擺設有如畫龍點睛之妙。 

【▼】GS335重低音喇叭的控制面板,由上至下為重低音Bass調整鈕、配對按鈕與電源開關,其中Bass調整鈕表面有漂亮的同心圓設計,而強度共有9段,只能說要小心使用。比較有爭議的點是下方的DC-IN,通常面板控制會擺在正面方便作調整,而電源線輸入會埋在機身背面,可是GS335把這兩個都放在同一面,雖然不影響底部發音,但怎麼看都覺得怪,看倌們認為呢? 

【▼】在GS335底盤下藏了一個可讓聲音低沈的秘密武器,不是阿杜,而是 
6.5吋的重低音單體,是由八顆螺絲穩固鎖住,當玩戰爭遊戲或聽看恐怖片時,所傳來的爆破聲與氛圍感,讓單體表面產生微微共鳴,著實叫人感動阿~ 

【▼】延伸支撐座的一爪貼有GS335的額定電源與認證過的安規資訊, 

【▼】由於低音效果太過震撼,若沒有穩固住,整個機身會不自覺顫動,所以在三抓支撐座上都加裝了厚度3mm的防滑膠墊。 

【▼】室外開箱這次來到了棒球場,大夥對這台GS335充滿好奇心,一直詢問小編是什麼?有人猜裝運動飲料的冰桶,也有人猜是MLB來台找尋優良投手的測速器,小編只能一一解釋戰神巴雷特GS335的前世今生... 

【▼】只要有電源與圓剛戰神巴雷特GS333,GS335也可以應用於棒球場上替球員喝采,戰歌一出,強攻!強攻! 

【▼】回歸正傳,電競鮮少在室外比賽,所以小編還是將GS335帶回家慢慢享受。這次又巧遇網路上最夯的開箱阿公,阿公看到這圓滾滾的玩意兒,聞名為戰神更溢漫出他當年抗戰的情操,現代版12猛漢來也~ 

【雙劍合璧!圓剛戰神巴雷特GS333+GS335の完美結合】 

【▼】緊接著就是金釵與猛漢的結合(誤,是圓剛戰神巴雷特GS333與GS335的配對,不過在雙方配對之前,必須先說明測試環境,小編是連接電視,所以以GS333的輸入方式來說,可連接紅、白Aux左右聲道,亦可接到數位聲音輸出的3.5mm端子接座上。 

【▼】接下來就是雙方配對的方式,先將雙方電源線接上並啟動開關,再來先長按GS335上的配對鍵,此時GS335機身上的指示燈會變成藍燈閃爍。在此模式下在長按GS333上的音源/重低音鍵約3秒,即會自動進行配對,當配對成功後,指示燈會變成藍燈恆亮。進入戰車世界,準備全面開火! 

【▼】圓剛戰神巴雷特GS333只要與GS335配對過一次之後,之後只要雙方開啟電源,並把GS333 SoundBar切到藍牙配對模式後,不需再行按壓配對鈕即可自動配對成功。友人來家裡玩,對於能夠以藍牙配對來控制GS335覺得相當的方便。不過切換不同的EQ模式就得用到遙控器,若能開發相關音樂播放的App,並把遙控器功能實作上去,相信在物聯網的時代中將會更有競爭力。 

【▼】不管是電視還是電腦顯示器,其內建的揚聲器通常瓦數都不高,老實說配合PS4、NSwitch等遊戲機以HDMI輸出音效,效果常常無法發揮得很透徹,難怪很多玩家習慣外接耳機一個人沉醉於封閉的環境中,現在有了戰神巴雷特GS333與GS335高達60足瓦的加持,終於可以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讓大夥一塊玩遊戲、聽音樂甚至看電影時,能夠身歷其境,享受多媒體娛樂的聽覺饗宴。 

【▼】圓剛戰神巴雷特GS333與GS335雙結合播放重低音表現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XFw-i92mW4 
 

【▼】圓剛戰神巴雷特GS333與GS335雙結合播放重低音表現I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I9qZb6pECc 
 

【圓剛電競戰神巴雷特GS333+GS335測評心得分享】 

  近年來,圓剛科技(AVerMedia)積極布局於電競週邊商品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遊戲專屬的視訊擷取卡以及擷取盒,透過直播主的遊戲實況,通常都賣得嚇嚇叫。正因為如此看中電競,圓剛前一陣子才推出自家第一款電競喇叭『Ballista戰神弩砲』,在廣受好評之下,今年趁勝追擊,推出戰神巴雷特電競系列,旗下有GS331、GS333以及GS335三款型號,今日開箱的GS333以及GS335分別是2.1 聲道的SoundBar以及70W重低音喇叭,其中在電競場上不可輸人的外觀部分,GS333採低調又帶有流線型的外觀設計,是非常適合放置於電腦螢幕或是電視下方,能將遊戲中所有震撼場景的音效完整呈現而不佔空間,而在細長的機身右側有實體按鍵,其音量共分32段、BASS強度也有8段,配合遙控器能選擇電影、音樂與遊戲三種EQ模式,輸入介面位於背面,共提供 Line in、AUX in、光纖與 USB (MP3) 等四種,能在不同場景中來播放。相較於GS333的優美外型,GS335重低音喇叭就略顯笨重,電源輸入與控制面盤也有點不協調,不過重低音性能真的很猛,如果它會說話一定會說:『我是憨慢 但是我很實在』!兩者相輔相成,缺一就少了一點味道。以下小編把測試心得稍作整理,供大家採購前作個參考: 

【▼】小編試玩經典動作遊戲「ボンバーマン,炸彈超人」,測試環境GS333為遊戲模式、聲音大小20段、BASS4段,GS335的BASS為70%,小編覺得以前玩都沒那麼刺激,為什麼搭配戰神GS333與GS335之後就變得超好玩,尤其遊戲本身節奏緊湊,炸彈點燃與引爆的過程,發出的聲圍讓地板周圍也隨之震動,本以為會蓋掉趣味的背景音樂,但並沒有,反而營造出「時靜若處子,時動若脫兔」兩種動靜皆宜的空間感,對於MIDI BGM音樂,圓剛戰神巴雷特真的蠻適合的。 

【▼】對於第一人稱射擊的遊戲,其測試環境GS333為遊戲模式、聲音大小16段、BASS4段,GS335的BASS為40%。以CS來說,主控者不論拿刀還是拿槍甚至手榴彈的爆破音,都能突顯自然不做作的聲調,尤其每把槍從上膛、裝彈到發射都有不同味道,像沙漠之鷹屬於近距離武器,槍聲較為清脆遼闊,而後座力較強的狙擊槍傳來的聲響就較為低沈。在場景音效與敵人的腳步聲方面,定位精準更發揮了戰神巴雷特聽聲辨位的能力。 

【▼】在競速的賽車遊戲方面,其測試環境GS333為遊戲模式、聲音大小32段、BASS7段,GS335的BASS為60%,光是跑車的引擎發動聲就讓人熱血十足,彷彿置身於賽車跑道上,與對手追擊的過程中,雙方你來我往互有前後的切風聲是多麼真實,最叫人難忘的是剎車甩尾所傳出的尖銳飄移聲竟帶有輪胎摩擦的低鳴聲 ,真的臨場感十足。 

【▼】在現代音樂的表現上,就不是戰神巴雷特的管轄了,其測試環境GS333為音樂模式、聲音大小12段、BASS8段,GS335的BASS為80%,三頻中除了低音拜重低音單體之賜表現出色外,中高音表現平穩,但還算能收放自如,人聲方面的穿透力過於平緩而不夠銳利。但如果是播放單純的古典樂曲,小編自個的感受是聲音厚度磅礡不難推,樂器的細節層次與解析深度都有一定水準。可以試試蕭世達科維奇的革命op47,將Bass開到最強,真的會神遊其中,還不夠強勁的話,可試試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絕對讓您聽到忘我。 

【▼】最後在電影播放的表現上,其測試環境GS333為電影模式、聲音大小25段、BASS3段,GS335的BASS為90%,看的電影類型推薦是戰爭片或是驚悚片最能展現戰神巴雷特的重低音的延伸,尤其戰爭片像《怒海爭鋒:極地征伐》就有一段是爆破的過程,可以感受到即使在水下,爆破聲依舊非常立體。而驚悚片首推《科洛弗檔案》,片中配樂如鬼魅般隱沒消逝又突然迸出,透過GS335發出的音頻,是從腳底傳到心理,發寒程度不光是單點而是整個包覆,相當的令人難忘。 

  由於家中坪數不大,小編把戰神巴雷特GS333與GS335放在一塊,其實這是很不好的示範,容易受到雙方音波的干擾,建議兩者可以相距一公尺左右,這樣所涵蓋的音場範圍更為寬廣,音色也會有所提升,推薦給各位。最後工商服務一下目前GS333單買3990,GS335為2990,若兩項神器一次帶走才5490,真的超划算的,這些都是PChome可以查到的價錢。倒是小編日本的朋友問到怎沒出日文的說明書,小編一看還真的沒有,這會不會引起日本玩家的反彈值得關注,不過小編和他說這麼簡單的配對,連阿公阿嬤都嘛會, 

【▼】氣勢磅礡、無可抵擋,圓剛戰神巴雷特快用新台幣懲罰它吧! 

【面對空污,主動出擊】還你清淨生活,就從Dr.Air空氣醫生談起...(Dr.Air Q Cube / INT-25 怡可淨活氧機深度測評)

$
0
0


..《楔子》.. 

每年到了三、四月清明連假時,小編都會回金門看看老長官順道帶瓶高粱回來暢飲
不過最擔心的是 "霧鎖金門"!
小編還記得之前當兵時,有次返台假遇到大霧,結果飛機停了兩天才飛,當時心情可是down到谷底
所以現在出發前都會先請金門的朋友幫忙確認一下天候狀況
據金門的朋友表示,現在每天都霧濛濛的,真不知是濃霧還是祖國的善液來襲... 



小編:喂喂,你說真的還假的?我看你是眼鏡沒擦乾淨,還是電動打太多眼花了吧!
其實聽到這邊,小編不免緊張的心頭一顫
因為台灣十大癌症排行榜,肺癌每年都在提升,至今年為止已經爬到僅次於大腸癌的第二名
真的不可再輕忽下去,畢竟肺部感染了是屬於無法復原的傷害
看來去金門真的要像大明星一樣戴著口罩出關了 



還好現在口罩設計的都很密合、舒適,戴久了也不會覺得悶
而且還越作越時尚,戴久了變成口罩姬,容易被人誤會成口罩才是本體呢!
戶外戴口罩已成為全民保衛健康的新作為 



不過回到室內,若繼續戴著口罩,對於交談或吃飯的確會帶來不便
小編雖然住在天龍國,也對天龍人重視空氣品質的態度感到認同
但可不想時時都戴著氧氣罩阿~ 



這時就得靠儀器來淨化室內的空氣品質,今日要介紹的這款儀器不是別人,就是Dr.Air(空氣醫生)!
取名為空氣醫生,就是要替目前骯髒的空氣診治,還給民眾最乾淨的呼吸環境
空氣醫生旗下的產品多多,這次體驗的怡可淨活氧機其型號為Dr.Air Q Cube INT-25
以下內容以Dr.Air空氣醫生來稱呼,章節主要分為【怡可淨活氧機開箱鑑賞】、【怡可淨活氧機實機測試】、【怡可淨活氧機保養清潔】與【怡可淨活氧機試用心得】 

【怡可淨活氧機開箱鑑賞】 

【▼】在包裝外箱上可以看見Dr.Air空氣醫生五大先進淨化技術,面對這麼多專有名詞的產品,小編以往都會先上網爬文做功課,深怕別人以為我們不懂,不過這次真的太過於抽象,只好直覺的去感受Dr.Air空氣醫生與他牌空氣清淨機的差異。 
一、獨特主動式 Q-ionz 電離子技術 
二、Q-UV殺菌功能 
三、QHPA主動式殺菌離子技術 
四、Vac Q-Static可重複使用靜電濾網 
五、Q+ Active O3 Booster超氧淨化技術
 

【▼】誰適合用Dr.Air空氣醫生?這的確很重要,不然買了放在角落長灰塵也不是小編的作風,不過看到包裝列出這八種集合的涵蓋外加下方有不同國家的國旗,就不難知道Dr.Air空氣醫生幾乎是人人(全球)都用的到的阿~ 

【▼】包裝側面的這位老兄,想必這位應該就是空氣醫生了吧!在他身旁有Dr.Air的產品規格與QRCode,要follow他的網友們可直接在臉書粉絲團搜尋 "Tmax Dr.Air" 
使用坪數:最高可達25坪(開放式空間) 
機體尺寸:寬度16.5 公分 / 高度16.5 公分 / 深度17.8 公分 (長寬僅可樂罐高度) 
機體重量:1 公斤 
耗電量(W):最高21W(大約1支日光燈耗電量)。 
風扇段數:三段式可調整風扇 (附遙控器) 
保固服務:全機一年保固
 

【▼】"恭喜你選擇了清新良伴" 在Dr.Air空氣醫生包裝外箱上採把手式的設計,方便讓消費者提了就走,開箱先看到的是Dr.Air空氣醫生的使用手冊、保證卡以及相關配件,主機則是用保麗龍作安全上的固定。 

【▼】遙控器輕薄短小,大概就一根食指的長度,正面有三個功能實體按鍵,由上而下分別為電源開啟、風扇強度與模式選擇,使用的電池為CR2025鋰電池,記得使用前要將塑膠擋片給拔除唷~ 

【▼】電源供應器的部分,其型號為FJ-SW1501600UD,額定輸入為100-240VAC@0.6A(Max)50/60Hz,輸出為15VDC@1.6A。不過僅通過R45089的檢驗,並沒看到有安規的認證。倒是提供的線還蠻長的,約有250公分左右,讓Dr.Air空氣醫生醫治空氣不受「線」制! 

【▼】這次體驗的Dr.Air空氣醫生似乎有點小改版,之前在展場看到的前視網格似乎是方形的設計,這次改為六角蜂巢狀的設計,看起來更為美觀,而在機身頂部有四顆實體按鍵,功能是與遙控器上一致的,差異就在於三段風力的控制,遙控器上是循環式的切換,而機身上可直接增強或減弱風力,而且機身上的實體按鍵還會發出LED色澤(電源紅光、其餘藍光),在夜晚操控時也不會按錯。 

【▼】Dr.Air空氣醫生左右兩側的濾網,等等..Dr.Air空氣醫生不是號稱免換濾網嗎?其實應該是說Dr.Air空氣醫生是主動淨化,不是靠被動濾網技術來淨化,這個濾網主要功能是防止顆粒較大的灰塵進入機器而造成機板的損壞,一個月只要清潔一次,水洗或將表面上的灰塵用吸塵器吸乾淨即可。 

【▼】而在Dr.Air空氣醫生的機身後方貼有每台獨一無二的產品序號,另外在清潔保養上我們可以發現後蓋採下壓開闔式的面板設計,不需工具,相當的輕鬆便利。 

【▼】Dr.Air空氣醫生後蓋底下有個唯一的介面,那就是電源接頭,一般透過變壓器是吃15V,而若為車用點菸器的話,12V也可以正常運作唷~ 

【▼】至於底部與前面板部分,Dr.Air空氣醫生提供了四個角落的防滑膠墊,防止運作時跟著滑動;前面板主要是清潔風扇時會用到,也是在四個角落提供十字螺絲來固鎖,後面小編清潔保養時會再詳細說明。 

【怡可淨活氧機實機測試】 

【▼】不過在體驗之前,也要與大家區分Dr.Air空氣醫生與市面上賣的空氣清淨機有何差異?最大的差異在於Dr.Air空氣醫生集合了負離子、濾網集塵、光觸媒、超氧機與紫外線等五項功能,而一般空氣清淨機最多只結合了2~3項功能,五獅合體聖戰士就是強啦~ 

【▼】Dr.Air空氣醫生五機一體可不是喊假的,還記得體驗日當天,原廠展示了除煙與濾味的實驗,真的是有夠誇張,本來密閉的容器內,經過Dr.Air空氣醫生的除煙效果,變得乾乾淨淨,讓人不可置信,而沾有阿摩尼亞的衛生紙也是一樣,使用前刺鼻味薰得要命,使用後竟然一點味道也沒有,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 

【▼】Dr.Air空氣醫生怡可淨活氧機實際過濾煙的效果,影片中的煙霧、懸浮粒子不是被吸入Dr.Air空氣醫生機身裡,而是利用Dr.Air空氣醫生強大的Q-ionz負離子產生器,快速清除有煙霧之區域,每秒能產生百萬個Q-ionz負離子,更能將對身體有害的空氣汙染(包刮PM2.5)降至地面,還給您一個乾淨的呼吸環境。經過SGS合格檢驗,證實了空氣醫生Q-Ionz 離子技術能處理掉99.9%的PM2.5分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g1EQLDRYUA 
 

【▼】第一次開機時,首先會聽見蠻小聲的風扇運轉聲,若沒有燈號指示的話,還真的不知道運轉了沒,真的很安靜,而運轉的同時也會排出一些味道,這些味道像是塑膠零組件,還好運行了1分鐘就消失了。Dr.Air空氣醫生採用大自然的五大技術來淨化室內空氣:
一、強效型光觸媒能主動釋放Q-HA強效淨化分子H2O2.O2-.OH-等媒介來崩解細菌病毒活性並分解化學等有害氣體,最棒的是無二次汙染問題。
二、Q-UV紫外線殺菌光能徹底殺滅細菌、病毒寄生蟲、病原體等有害有機生物,並持有8000小時的續航力。
三、雙極離子具有極速除塵的效果,主要集結PM2.5懸浮微粒、毛屑、灰塵、過敏等因子,以100倍速度下拉離開呼吸上空,輕鬆脫離過敏之苦! 
四、Q+AB獨控型超氧系統能除臭殺菌,快速氧化分解甲醛、苯、TVOC等有毒氣體,破壞細菌病毒細胞壁,而且無殘留、全面淨化無死角。 
五、VAC靜電水洗式濾網有經過特殊碳化,不必再花錢更換新濾網,淨化環境也不忘作環保。 

  看到這邊,大家有注意到什麼細節了嗎?沒錯,那就是Dr.Air空氣醫生淨化空氣的方式是屬於主動式的,與一般市面上賣的被動式空氣清淨機有何差別呢?這邊恕容小編在此簡單介紹一下
主動式主要是本身會製造離子並透過風扇釋放出去,而釋放出去的離子會與空氣中的汙染源作吸附或是破壞結構來達到淨化的效果,常見的技術有負離子、*臭氧等。 *臭氧(O3)是由一個氧分子攜帶一個氧原子構成。我們呼吸中所必須的氧 (O2)是 雙原子氣體 。臭氧的第三個氧原子可從臭氧分子中分離出來,和其他物質的分子結合,從而改變它們的化學式而組成。
被動式則是利用風扇將其空氣吸入到機器中,而機器中的濾網會去阻隔汙染物來達到淨化空氣的作用,常見的技術有HEPA*高效濾網以及光觸媒。 *(HEPA濾網的標準由美國能源部設定,對粒徑在0.3μm的粒子, 過濾效果約為DOP 99.97%以上。不過在台灣悶熱潮濕的環境下,反而容易成為細菌與病毒的溫床) 

【▼】體驗過程中,總不時將Dr.Air空氣醫生不斷更換位置來淨化,拿在手中真的不像是空氣清淨機的重量阿,仔細秤重一下,才發現這台活氧機才1395克,以麻雀雙小、"五"臟俱全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Dr.Air Q‐Cube 空氣醫生能淨化將近25坪的範圍,最適合擺在開放式的空間,尤其是大家最常聚集的客廳,常常是看電視、泡茶聊是非的地方,實在應該擺一台有氧機,讓大夥空氣新鮮,才不會昏昏沈沈的。而且黑色機身有莫名的時尚感,能融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遠遠看真的還以為是無線喇叭呢! 

【▼】眼尖的網友一定發現到了Dr.Air空氣醫生有指示燈號耶~沒有錯,每個燈號都有其意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 
◎在插電未開機的模式下,在電源鍵上會發出紅色顯示告知使用者目前是通電的狀態。 
◎當開機時會進入一般模式,此時模AWAY MODE模式燈不亮,會啟動電離子與主動殺菌離子技術(Ultra Hydroxyl Module),適用於無特別異味的環境中。 ◎在一般模式下按一下AWAY MODE會進入進階模式,此時面板下方的LED指示燈會亮起綠燈,同時啟動超氧清淨技術(Active-O Booster)來循環,適用於較重汙染的環境中。 ◎在進階模式夏若再按一下AWAY MODE則為進入到遠離模式,此時LED指示燈會亮起紅燈並啟動所有技術,開始進行兩個小時的殺菌消毒模式,這時人與寵物要遠離,適用於全面性環境消毒殺菌的的環境下。 

【▼】這也很重要,必須與大家提醒的,一般空氣清淨機都是放在較低的地上,而Dr.Air空氣醫生可就不能這樣擺了,因為將Dr.Air空氣醫生擺在地上就是看不起它(誤,是沒辦法發揮它的優勢,因為Dr.Air空氣醫生是主動吹出負離子,若你擺得太低,負離子都掉滿地,自然就沒辦法抑制空氣中的汙染源,一般都建議把Dr.Air 空氣醫生放在120~150公分左右的高度,但如果是針對特定地點作清潔、除臭,就可以擺放在指向性的位置上。 

【▼】Dr.Air空氣醫生四種模式下的耗電狀況都在20瓦以下,待機模式雖符合源局的0.3W的待機標準,但若能降至0.1W以下,相信在這漲聲響起的時刻,絕對會廣受好評的。 

【▼】廁所也是重要的測試地點之一,別看小編家中廁所乾乾淨淨的,因為家中是屬於老式建築,所以沒有空調也沒有窗戶,所以當嗯嗯的時候,味道就真的han恐怖,小編忍住作測試,以上、中、下位置作Dr.Air空氣醫生的進階模式,發現放在人呼吸的中間位置是最適當的,很快就能把味道給消除。 

【▼】小編有潔癖,上完大號一定要開啟個消毒模式來釋放臭氧,因為臭氧能分解細菌與病毒,不過記得出廁所時再進行唷!因為臭氧濃度只要高於0.05ppm對會對人體呼吸道有害,不過對植物就有某些程度上的幫助,例如土壤消毒以及熏蒸可防治植物細菌性角斑病以及灰霉病。 

【▼】Dr.Air空氣醫生也可以放在棉被中,目標就是殺死棉被中的塵蹣以及黴菌,由於塵蹣是最喜歡生長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並以食用人體皮屑經黴菌分解後的物質維生,所以被動的空氣清淨機根本沒辦法吸入塵蹣,就算吸入了也不會死亡,更難保不會跑出來。不過擺放Dr.Air空氣醫生要特別注意,請把出風口朝向棉被內裡,建議可以把床單折成一座小山丘,但不能整個包覆住,必需將Dr.Air空氣醫生兩側的濾網部分給露出,同時啟動消毒模式消毒枕頭與寢具,2小時過後就有媲美無塵室的清新空氣,被子聞起來也有剛曬過太陽的味道,事實上正是微生物死掉的氣味混合臭氧的氣味! 

【▼】對於家中有養小動物(貓、狗、兔)的朋友,Dr.Air空氣醫生也能給寵物最好的呼吸環境!就以小編家中把屎把尿的兔兔而言,家中兔兔因為已經上了年紀,以往都會用便盆的,現在都愛用不用的,即使用了木屑砂,正露丸與尿騷味都還是很重,更不用說有時尿尿還會對不準,身為主人的我也看不下去,但也不忍苛責,只好藉著Dr.Air空氣醫生來協助了;小編將其Dr.Air空氣醫生擺在兔兔尿盆旁開啟進階模式,一開始的確還是有點味道,但差不多5分鐘左右就可以明顯感受到尿味漸漸散去,10分鐘後就完全無味,讓尿味真正被分解,真的很厲害。若想要根除兔兔體表寄生蟲,例如耳疥癬蟲、毛螨、穿孔疥癬蟲、跳蚤、蝨子、毛囊蟲、蠅蛆等,建議可以趁帶兔兔出去玩時,對兔籠開啟消毒模式,多少都會對兔兔有所幫助。 

【▼】夏天即將到來,Dr.Air空氣醫生不但可以清淨空氣更可以充當風扇給兔兔散熱,瞧!兔兔貴妃躺躺得多好啊~ 

【▼】那Dr.Air空氣醫生適不適合在有油污的環境下使用呢?答案是沒有問題,不過可要添購活性碳濾棉來阻絕油汙等附著物進入設備裡,使用時只要貼在原本濾網的外面即可。目前一包1200元共有有12片。

【▼】直接讓Dr.Air空氣醫生上戰場了,當然正在煮菜時是不建議開啟Dr.Air空氣醫生的,最好的開啟時機是在剛煮完菜油煙最重時或是晚上睡覺前要消毒廚房時。 

【▼】對付油煙,小編的心得是利用Dr.Air空氣醫生作兩段式過濾,第一段是把活性碳濾棉給貼上,開啟進階模式過濾個15分鐘,之後再把活性碳濾棉拿下並切換到一般模式再濾個15分鐘。若油煙太重不方便進入的話,還可拿遙控器來遠端控制,真的超級貼心的啦~ 

【▼】另外像衣櫃以及鞋櫃更是Dr.Air空氣醫生的拿手好戲,只要將風速開最大並啟動進階模式,不到一會兒,鞋子的鹹魚味消失了,衣櫃內的霉味也變成沒味了,不用再放什麼樟腦丸之類,一機統統搞定! 

【▼】最後一個測試場景就是小編的車中,小編常常在車上吃飯以及載貨,加上車內鮮少在清理,所以長年下來有不少異味,有嘗試放過芳香劑、噴香水,但只會讓味道變的更混濁,這次有了Dr.Air空氣醫生的神助,任何味道都將變得像張白紙般的純潔。不過應用在車上有兩個方式,第一就是你家有獨立的車庫,這樣從家中拉線到車上應該還OK,第二就是得靠圖中選購的點菸器來供電了,使用點菸器的好處就是可以帶著Dr.Air空氣醫生到處跑,比較不會受限於電源的影響,這條點菸器的電源線約有120公分長。 

【▼】當旁邊沒人搭乘時,可以將Dr.Air空氣醫生放在座位上或是腳底下;當旁邊有人搭乘時,也可以將Dr.Air空氣醫生擺在兩個座位中間的置物區上。當行駛中想要切換模式,按不到機身上的按鍵,就用遙控器來控制吧! 

【▼】就是這個光!在Dr.Air空氣醫生運作時,除了LED指示燈外,內部光觸媒的零件也會發出青綠色的紫外線光芒,為了讓大家看照片,小編在此作了不良示範。雖然觸媒光有經過角度設計不會直射人眼,但還是千萬不要對著紫外線燈光直接看,免得眼睛受到傷害。 

【▼】來看看Dr.Air空氣醫生中QHA主動式淨化離子模組的內部結構吧!首先蜂巢式的設計能提升觸媒催化面積,而波長254nm的紫外線燈管、金屬鍍膜以及網板都是讓離子能釋放出去的關鍵因子。若可以將光觸媒若能設計成呼吸燈效果,想必在淨化時一定更有情調~ 

【怡可淨活氧機保養清潔】 

【▼】至於Dr.Air空氣醫生要多久保養一次,這老實說要看現場環境而定,不過說明書上有每月一次與每兩年一次的保養項目作參考,什麼!每月一次只要人工清潔就好,而比較貴的耗材也只要兩年一次作更換,這叫市面上的空氣清淨機如何生存阿~ 

【▼】小編也試用了將近兩個星期,台北...你也知道的,空氣狀況不是很好,保養清潔的第一步就是拔除電源,確認Dr.Air空氣醫生面板上的POWER不是亮紅燈而是熄燈狀態,這很基本但卻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忘記拔插頭,結果被電到或是受到紫外線的光害,這些都是要小心的。 

【▼】先來清潔前面板的風扇部分,由於Dr.Air空氣醫生要將主動產生的負離子給釋出,所以風扇顯得特別重要,若因灰塵卡卡轉不動,效用就大打折扣,而且還容易發生危險。首先先將前方網蓋上的四個十字螺絲給轉開,前蓋若不好取下的話,小編心得是可以用倒的方式比較快唷~ 

【▼】接著可以看見取下網蓋的內部狀態,12x12cm的大風扇型號是YM12025,額定電源是DC=14V@0.3A,在風扇上方有兩個白色透明的鏡面裝置,左邊是遙控器接收器,右邊則是模式指示燈,皆可用衛生紙稍微擦拭乾淨,以保持光源明亮及接收順暢。 

【▼】而在風扇左邊則有兩個突起來裝置,這是電離子頭,過電就會產生負離子,小心別用手直接觸摸,清潔可用棉花棒沾酒精擦拭即可。 

【▼】最後是風扇與外蓋部分,由於12x12cm算是不小的風扇,所以要有耐心的一片一片擦拭,這邊就可以用濕抹布來處理,清潔完後風力感覺更強更猛了~ 

【▼】前面完成後就是後蓋的部分,後蓋開啟的方式前面有講就是下壓後外開,後蓋拆下後,兩旁的濾網就可順勢取下,這邊可對濾網的滑軌做清潔,讓濾網較為好放。 

【▼】Dr.Air空氣醫生專屬的VAC‐Q‐靜電式濾網採特殊材質,能用吸塵器將表面上的灰塵吸乾淨也可直接用水沖洗,等待濾網陰乾後,就能將濾網重新裝回去,重覆使用無須更換,如使用於重度汙染環境可加購活性碳濾棉來保持最好的淨化效率! 

【▼】由於超氧淨化片與主動殺菌離子模組都是要吃電的,所以在清潔這兩個項目時,就必須先移除電力連接器,紅色電力連接器是超氧淨化片專用,而白色電力連接器則屬於主動殺菌離子模組,電力連接器拆下的方式就是左右按壓後向外拔起,而且有防呆裝置,所以不用太擔心。 

【▼】將主動殺菌離子模組給拆下的模樣,對了,在保養清潔除了前面板需要工具卸下螺絲外,後蓋部分的清潔完全用不到工具,隨時想清潔都行。 

【▼】主動殺菌離子模組(Quadra-metallic-Hydro Activator module)是來自美國太空總署的高科技觸媒技術,可吸附空氣中的濕氣,加上Q-UV紫外線燈管與Q-Plasma電離子技術的加持,能分解並讓水分子飄入空氣當中及可主動分解化學、異味、細菌、病毒及霉味,QHydro-Ionization水離子活化模組還能將空氣中的灰塵及其他有害物質(包刮PM 2.5) 以100倍的速度塵落於地面上。 

【▼】清潔方式可用毛刷將其主動殺菌離子模組上的灰塵掃落即可,畢竟是耗材,若發現有燈管不亮或是光線衰減的現象時,那就是該更換了,以確保空氣品質並有效控制有機化學物質的堆積。(每部怡可淨裡含有一個QHA光觸媒模組,最佳性能平均為9000小時,建議二年更換一次,$2500/個) 

【▼】最後是超氧淨化片的清潔,由於超氧淨化片是卡在方形凹槽內,所以取下時,需稍壓中間卡榫的部分,裝回時也會有 "喀"的一聲。 

【▼】超氧淨化片就是Dr.Air空氣醫生Q+Active-Boost 渦輪高壓淨化系統的核心,透過高壓將氧氣轉為臭氧,所以盡量避免在潮濕的環境下工作。對於去除甲醛油漆味、地毯、乙烯基地板、壁紙及家具散發出的味道,Q+ Active Boost 及QHA水分活化模組會主動式出擊來減少化學異味的產生。在保養也相當簡單,只要用棉花棒沾酒精輕輕擦拭兩側,待酒精揮發後就可以裝回去。(每部怡可淨裡含有一個淨化片,若您每天使用進階模式【綠燈】或消毒模式【紅燈】,建議一年更換一次淨化片,保持除臭去味能力為最佳狀態喔!$800/個) 

【▼】清潔完後的Dr.Air空氣醫生,感覺又復活起來了,拿到公司廁所試一試,小便斗真的不用再放冰塊啦~ 

【▼】有蒸飯箱的茶水間也是常常有菜渣味,中午午睡時間擺一台,半小時候就完全無味,茶水間也變成大家茶餘飯後的聚集地...XDDD,採購同事還提議說要上簽請Boss核定耶!拜託Boss每人一台好嗎? 

【怡可淨活氧機試用心得】 

  Dr.Air空氣醫生不像市面上空氣清淨機有很多額外的多功能,例如除溼、定時、空氣品質顯示或是智慧連網等,設計初衷就是為了「把室內空氣有效的深層淨化」,所以加強了淨化程度的研發,從離子產生器、紫外線、光觸媒到臭氧殺菌模組,每一項都是精心傑作,能夠有效分解PM2.5、細菌、病毒、臭味、塵蟎、甲醛與揮發性有機物等,甚至為了不轉嫁成本給消費者,採用了可重複清洗的濾網(空氣清淨機與印表機一樣,本機不貴,貴的都是濾網耗材),真的很難得。在操作上幾乎不用看說明書,也不用臆測機身上各種按鍵的作用,簡單好用到小朋友與老人家也能輕鬆上手。大家蠻care的運轉風切聲,小編只能說三段風力切換,前兩段幾乎是無聲狀態,而最強一段的風切聲就跟電腦超頻主機所發出的聲音差不多,不會大聲到被吵醒或是無法入眠。實際使用Dr.Air空氣醫生的效果呢?這部分小編不能隨便亂說有療效,因為在台灣宣稱有療效是很敏感的…只能以小編自身的體驗來說明。小編是個從小鼻子就容易過敏的體質,從小到大父母帶我看中醫、看西醫都沒辦法根治,家中也換過不少空氣清淨機,結果效果都不顯著,主要是台灣環境真的太糟糕(因為小編去日本都不會打噴嚏(挺...)。不過過敏也有好處,從每天早上起床會不會發作就可以知道當天空氣品質好不好,近期將Dr.Air空氣醫生連續開了好幾天,小編逐漸發現垃圾桶中的衛生紙好像用得比較少哩,絕對不是因為漲價而不敢用,而是室內空氣品質逐步的在變好。外在的大環境我們沒辦法去改變,但至少室內能夠掌控兩個鼻孔進出的空氣品質。 

  空氣醫生Dr.Air Q Cube INT-25怡可淨活氧機並不屬於最近才推出的新產品,其實有在關注的人(例如小編)可以知道空氣醫生在2016年就已推出,當年神奇的淨化技術讓民眾眼睛一亮,不知是否當年宣傳不夠力還是近期空汙越來越嚴重,空氣醫生又開始熱賣並受人重視了,這更證明了一件事,好產品是不會孤獨的,伯樂總會遇見千里馬!小編與空氣醫生相處了相近兩個星期,對於空氣醫生的整體評價我給予4顆星,以下是各評分標準與小編評論: 

外觀造型: 
顛覆愈大台才愈有效的刻板印象,以25坪同等級的空氣清淨機相比,Dr.Air空氣醫生的外型相當輕巧,高度與一支iPhone一樣高,重量更只有1.4公斤不到,不論拿到客廳書房、廁所廚房甚至車上作淨化,小資女也能輕易上手,不過外型與大多數空氣清淨機相同都是方方正正的,較沒有獨特處,這部份建議可以設計成360度,讓淨化能力更全面。 

【▼】以Apple iPhone6 Plus來當比例尺就知道Dr.Air空氣醫生是多麼迷你阿~ 

【▼】連假過後出差到大陸,輕巧的Dr.Air空氣醫生絕對會在小編的行李箱中佔有一席之地。 

淨化能力: 
這部分真的不推不行,Dr.Air空氣醫生的淨化能力真的是它的強項,先不論空氣醫生能夠殺菌、消毒、除臭、去煙、去霉,更可以還給您一個乾淨的呼吸環境。其背後就是完美整合了離子機、超氧機、臭氧殺菌機、紫外線殺菌機與濾網集塵淨化等技術。還記得第一次將Dr.Air空氣醫生開機時,排出的涼風往小編臉上輕輕拂來,小編好久沒這樣深吸一口氣了,哇~是多麼清新的空氣呀!之後陸續擺在朝向兔兔的便盆旁或是廁所中以以進階模式淨化個5分鐘左右就沒有便便味道了,除臭效果特別好。Dr.Air空氣醫生能主動出擊捕捉汙染源,它不需要像龐大的空氣清淨機去塞多層濾網、馬達等零件,只需穩定持續製造淨化離子,這些離子就會釋放到空氣中,將隱藏在家中每個角落的塵蟎、細菌、病毒、揮發性有機物質一舉殲滅。 

保養清潔: 
Dr.Air空氣醫生由於沒有常常要更換的耗材,所以在清潔上就顯得特別的重要,以保養清潔的便利性來說,從前方網架、風扇、電離子頭、雙側VAC可洗式濾網到超氧淨化片,只有前方拆卸需要工具,後方則完全用不到手工具,清潔用品大概就濕抹布、刷毛、棉花棒、酒精、吸塵器等,算是蠻好保養的,而在更換主動殺菌離子模組與超氧淨化片也只要拔開電力連接器,就可以整組作替換,相當的便利 

擴充性能: 
由於物聯網是未來趨勢,本以為空氣醫生與手機放在一起是可以用手機作遠端監控,但實際上只是一個比例尺的概念,是略為可惜了些。還好電源部分還提供了汽車點火頭的擴充,不過沒設計USB供電,猜想應該是臭氧需高壓放電來產生,USB的5V應該不夠力來推動。而若你常處於油煙、多人抽菸的環境時,還可以加裝活性碳濾棉來攔截油汙、焦油等附著物進入設備中,要注意的是這兩者擴充物品都是要另外選購的 

價格優勢: 
就以小編周圍的朋友來說,大家都是眼見為憑的科技人,常誤認為空氣清淨機的濾網越髒表示吸的越乾淨,其實不然。空氣是個無形的氣體,人肉眼是看不見的,只能透過呼吸來感受是否真的有效果。大家對於不用換濾網的空氣醫生還賣到一萬八是頗有微詞的,但鮮少人知道,空氣醫生省下換濾網的錢,將其投資在淨化的科技上。可是事實就是那麼殘酷,一萬八當下就可以買到醫療級的空氣清淨機了,但長遠看下來濾網汰換的週期,加上不需要靠馬達來帶動氣流,間接省下了電費,空氣醫生是真的蠻划算的,若能訂價在降至一萬五左右,相信會更有競爭力。 

  小編在此作個總結,市面上的空氣清淨機不管是 HEPA 濾網、光觸媒、或者臭氧,各有自己的強項,小編不多加評論,只是Dr.Air空氣醫生能加以整合,這的確很不簡單。尤其Dr.Air Q‐Cube 空氣醫生適合擺放生活中的每個場景,從客廳、廁所、廚房、鞋櫃、寵物,甚至到車內都能多元淨化,還原空氣本質。別以為只有像我們過敏的人才需要Dr.Air空氣醫生,在空汙的環境下,PM2.5才不會問你同不同意才決定要不要進到你的肺裡,為了保持你我的健康,買台Dr.Air空氣醫生是有其價值的。 

【▼】現在小編外出都會帶N95口罩,在室內就交給 Dr.Air空氣醫生了。 

【▼】最後能醫治室內空氣、淨化您的肺的是誰?..是Dr.Air空氣醫生 Dr.Air空氣醫生 Dr.Air空氣醫生!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區塊鏈的超新星】培根代幣(TokenBacon)生成平台,造出屬於您自己的資產!

$
0
0



  對於比特幣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就以小編來說好了,之前對比特幣一直沒有好感,主要是因為小編電腦曾經中過勒索病毒,對於這種利用虛擬貨幣來達到自身獲利的行為有點不齒。不過回頭仔細想想,比特幣無辜的,可是為什麼抓不到用比特幣當贖金的藏鏡人呢?於是小編找了比特幣的發明人-中本驄先生的論文瞧瞧, https://bitcoin.org/bitcoin.pdf ,深入後才知道中本驄先生的初衷是要做一個能夠點對點(P2P)交易的電子交易系統,因為中本驄先生覺得現金交易應該是買賣方同意即可以進行交易,完全不需要第三方來掌控,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省去交易的手續費,(在台灣目前電子支付系統都還是透過政府或銀行來管控你的帳戶),而在這個系統中,不是以美金或是台幣來計價,而是以比特幣(Bitcoin)作為這個系統的記帳單位,迄今1枚比特幣高達583590台幣,並持續看漲中,更陸續帶動更多虛擬貨幣的誕生,這已經跨越金融與科技的範疇,你我還能袖手旁觀嗎?要怎麼入場?以下內容將為您深入淺出資產代幣的未來趨勢。 

【▼】勒索病毒之所以用比特幣當贖金,主要是看中比特幣去中心化與高匿名性的特點,更是一種點對點網絡支付系統與虛擬計價的工具。 

  比特幣之所以那麼夯,除了拜勒索病毒的影響(誤),最重要的是中本驄先生將其比特幣產出總量限制在2100萬顆左右,希望讓比特幣能夠像黃金一樣有受限制的供給,最終能夠像電子黃金一樣,能夠成為人類的交易與支付工具。而要怎麼獲得比特幣呢?除了直接購買或是好心人施捨外,最基本的就是「挖礦」,中本聰先生透過通過消耗CPU的電力和時間來產生比特幣,比喻成金礦消耗資源將黃金注入經濟。中本聰本人設計了第一版的比特幣挖礦程式,這一程式隨後被開發為廣泛使用的第一代挖礦軟體Bitcoin,這一代軟體從2009年到2010年中是非常盛行的。 

【▼】不同時期取得比特幣的方式,從早年電腦放著就有到像買遊戲代幣一樣的簡單,近年來更是人人搶當挖礦工,不過從今年開始有再挖礦的朋友一定會發現超難挖,挖了好幾個月才可能有一枚。不過隨著時間的演進,現在有有全新的玩法,那就是透過ICO來換! 

  那什麼是ICO呢?說到ICO就必須先認識區塊鏈(Blockchain),這是中本聰先生針對P2P網路上創造的無特定人可以控管的帳本系統概念,令小編驚訝的是有八成金融專業人士,竟然不太了解區塊鏈究竟是在做什麼用的,有人直接認為比特幣就是區塊鏈,這是天大的誤會,其實比特幣只是應用區塊鏈技術的虛擬貨幣其中之一來促成交易罷了。區塊鏈技術可以透過互聯網上的電腦網路,由所有參與者一起記錄所有交易(transaction),這一份 "網路交換電子簽章支票"是公開透明,所以沒有人能單獨操縱交易記錄,而這些儲存的交易數據就稱之為 "區塊",這些區塊互相連接,亦可以從中追溯各交易記錄,因此就命名為 "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具有一、訊息加密更安全;二、不可逆、不能修改數據、減少可疑交易、降低交易成本;三、.去中心管理化,加快交易速度節省時間的特色,其應用層面更廣,例如數位身分驗證、汽車租賃、線上音樂甚至替食材履歷上為食物來把關。最主要的是區塊鏈(Blockchain)能在商務網路中協助我們交易資產,資產是指什麼?資產包含實體資產,例如手機、房屋或是跑車,也可以是抽象的資產,例如債券、股票、遺囑、專利、許可證等,甚至納入了數位資產、影音圖檔等等。目前區塊鏈可分為非實名制和實名制兩種,前者如比特幣區塊鏈,後者如培根幣區塊鏈。培根幣區塊鏈目前已經做到可認許制 (Permissioned Blockchain),能配合金融監管所需的反洗錢 (AML) 與身份驗證 (KYC) 規範。 

【▼】區塊鏈提供了共享帳務的能力,對於商務網路的資產交易並不僅限於企業內部,其涵蓋範圍,一路從供應商、製造商、網路經銷到一般消費者,大幅提高商務網路內各層面的透明度。 

舉例來說,小編與你打賭 50 元明天台北會不會下雨。小編賭不會下雨,你賭會下雨。我倆會有三種情況來完成交易: 

方式一、我倆信賴彼此。不論結果有無下雨,輸家要給贏家 50 元。如果我倆是朋友,這會是一個好的交易方式。然而,即便是朋友,也有可能會賴皮不認輸而不願付錢,更何況是網路上從未謀面的網友。 

方式二、我倆可以訂定合約,如果有任何一方不願付錢,贏家可以告輸家。但要花錢花時間打官司,只為了討回 50 元,,光是手續費就高於其賭注,實在是得不償失。 

方式三、我倆找一個中立的第三者,每人分別先給他 50 元,結果揭曉後,他再把所有的錢 100 元給贏家。無奈的是,這個第三者有可能捲款潛逃或是與某一方勾結等。 

這三種方式都是現實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情況,我們無法信任陌生人,也覺得打官司勞神傷財;而要如何交易,才能確保安全、快速又便宜呢?那就只有靠區塊鏈網絡,因為在區塊鏈交易是無法被竄改或停止的! 

  區塊鏈概念懂了之後,來談談ICO吧!恕小編在此名詞解釋一下,ICO全名是 Initial Cryto-Token Offering,是指通過發行代幣方式來進行融資,也就是所謂的「虛擬貨幣融資」,它的概念類似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主要是企業透過證券交易市場(包含上市、上櫃、興櫃及公開發行等)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以供投資者認購,以期募集用於企業發展資金的過程。兩者差異在於IPO是公司募集資金發行股票,上市後亦受到金融監管機構審查和監察,而ICO則是募集比特幣、以太幣後再發行屬於自己公司的虛擬貨幣,全由市場監察,依靠投資者與項目創辦團隊之間的信任,如此一來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繞過複雜的融資法規,不受政府金融機構的監管下獲得大量資金,快速替新創企業募款,最著名的就像Block.One集資發行EOS幣。 

  聽不懂?再白話一點來說 ICO就是有一個人或公司,突然跑出來跟大夥說:我要做一個讓大家生活更美好的事,萬事都俱備,只欠東風了(錢)!大夥是否能資助敝人一把?然後所有出錢的人,會幫留一個記錄,「某某某資助了我多少多少錢」,我以後一定加倍奉還!」,ICO概念就這麼簡單! 

【▼】不同時期的數位貨幣也有不同的作用,像一代幣最著名的就是比特幣,主要作為交易來使用,進而衍伸出電子錢包、數位貨幣交易所等議題;二代幣主要應用在數位貨幣的生成平台上,著名的有乙太幣與萊特幣等;至於三代幣就是每個人都可以創建的新幣,例如培根幣、OAX幣等,代幣經濟用途就廣了,除了基本平台交易外,更可以用作服務,後續商機無限! 

【▼】基於密碼學的原理演算出來的數字代碼,不需發行機購,還可實現點對點交易的三代幣勢必需要開放原始碼,以公開的標準與監控架構來支援區塊鏈技術作為跨產業共享帳務之能力,共同打造未來的開放式架構(Linux、Java、Openstack),為客戶提供概念驗證,開放區塊鏈應用之路,迎接擁有更透明、高能見度與卓越稽核能力的未來。 

【▼】雖然現在已經進入到三代幣 ICO 的時代,但現在要建立區塊鏈比一般人想像困難,除了初期需要投入系統程式開發,加密貨幣生產維護,投資協調等大量資源外,時間約需2-3年。若沒有在2015年進場,現在進場只能說晚了一大步,而區塊鏈公司發展出ICO的募款模式,先賣加密貨幣,用收入來發展區塊鏈。讓區塊鏈公獲得了產品開發需要的資金,與基本盤作流通。最後投資者獲得了加密數位貨幣,以及這些加密數位貨幣的所有權。同時由於取得成本極低,輕易就賺取高額的價差。 

【▼】跑得快、取得先機固然重要,但正確選擇投資道路才是王道,看官們,你會選擇已經飽和的挖礦區,還是充滿夢想的ICO代幣經濟呢?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里德里希·海耶克曾提出《貨幣非國家化》一理論,被認為是經濟學的重大突破,他更是自由主義的代表。在《貨幣非國家化》中,海耶克明確表示,傳統貨幣的發行,都有發行銀行或是監管中心的存在,重點是有政府的信用保障。而比特幣、ICO呢?自由是它的優勢,但也是它的弱勢,磨合階段它會與國家機器對抗,它的目標本來就是超越政府,但國家信用也經過人民的歷史考驗,如何彌補數位貨幣的缺陷,也是政府與ICO集資共同的議題。 

  ICO過程中千辛萬苦,在台灣也難免要被監管,公司團隊的運營狀況是否透明也攸關投資風險,現在更只有區塊鏈公司能夠ICO,主要是因為很多ICO都涉嫌非法集資,真正募集到的資金,用作相關投資項目的ICO很少,而「培根代幣(TokenBacon)生成平台」就是為此而生!不但發行自己的培根幣之外,亦提供「代幣生成平台」,讓任何人都可以發行屬於自己的代幣,像PTT有P幣,哪天T客邦也出了個T幣也不一定! 

【▼】ICO是利用區塊鏈技術來發行互聯網代幣的一個作法,就如同去湯姆熊換遊戲幣一樣的道理。培根幣也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分散式計算平台來創建新的代幣。 

  至於ICO 和區塊鏈的關係有兩種,一種是專案本身並沒有使用區塊鏈的任何技術,但是基於專案所發行的數位貨幣使用區塊鏈的技術而建立。另外一種是專案本身也有使用到區塊鏈,例如以太坊、全球募資金額最高的 ICO 專案 Filecoin,要看懂這樣的專案,經營團隊通常需要有一定的技術水平,培根團隊就是其一。 

【▼】先來看看「培根代幣(TokenBacon)生成平台」的生態系吧!在這個平台底下產出的培根幣是與比特幣、乙太幣一樣能與資產市場作交易流通,而生成平台更有五花八門的代幣,每個代幣之間都是透過區塊鏈來交易,區塊鏈中交易的每個用戶都是要求實名制的,也就是說,通過正規管道「購買」或者「兌換」培根幣,基本上是實名、可追踪的。對於培根幣來說,你的email就是你接收培根幣的錢包,每一項交易紀錄都將永久保存在該區塊鏈中,流通平台將提供更透明、高能見度與卓越的稽核能力。 

【▼】而培根貸幣發行平台能解決比特幣、乙太幣交易速度過慢、要收手續費、代碼難記以及不能買實體物品的問題,培根幣未來只要數毫秒就可完成交易手續,加上0交易費與email就是代幣地址,最重要的是不用懂艱深的密碼學程式,商家自己也能發行代幣來賣商品,甚至在代幣、點數之間做轉換來增加流通性。 

  隨著互聯網所帶來的虛擬經濟,資產型態也逐漸朝向虛擬化發展,虛擬貨幣藉由區塊鏈技術來流通交易,結合智能合約將有絕對的安全性。不諱言,國內ICO產業鏈不夠完善,區塊鏈的概念也才剛起步而已,技術不成熟、缺乏監管會導致投資風險加大,政府是否支持代幣經濟也是重要的課題之一。目前培根代幣發行平台尚在募資階段,待募資到有成,還有 "項目白皮書"以及 "眾籌細則"等著要給投資者審閱,項目能不能成功也取決于很多因素,包含項目本身的質量和團隊的能力等。TokenBacon發行平台不僅期待能成為台灣第一個能將點數轉換成代幣的平台,長遠的願景更是應用於區塊鏈背後的實際應用價值。高收益相對帶來高風險,數位貨幣資產並不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如何拿捏決策、承擔風險、甚至觀察未來趨勢來避險是相當重要的,這也是 Hayek 景氣循環理論中的精華。如果您有閒錢,選擇安全係數高、收益滿意的優質資產平台,TokenBacon發行平台的確是可以先期投資的好管道。至於最後是泡沫還是夢想?小編只能說這是任何新生事物都會經歷的階段,只是現在虛擬加密貨幣的熱潮加速了這個進程罷了,區塊鏈技術的未來將持續看漲,讓我們拭目以待! 

【▼】不論有形資產還是無形資產,資產永遠不嫌多,2018年絕對是代幣經濟崛起的一年,套一句老話:「您不理代幣,代幣自然也不理你」,怕入門太難,就跟著培根貸幣發行平台一起帶您淘金吧! 

 

BMXrobot元氣口罩是您戶外對抗PM2.5的空氣清淨機,讓好空氣隨身帶著走!

$
0
0


  市面上很多空氣清淨機,絕大多數都是在室內使用,但真正危害人體的物質絕大部分都是在戶外,像汽機車排放廢氣形成的交通汙染、PM2.5懸浮微粒以及煙霧繚繞的工業環境,這些都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國內外研究發現,都市中PM2.5暴露量最高的駕駛,是腳踏車和機車,而腳踏車又因為有運動效果,吸得最多,所以別再說腳踏車是健康的運動了,實在要看當時的環境而定。當然也有沒辦法避免的事,像是跑外勤的業務、房屋建築工人,長年下來呼吸道暴露在PM2.5的環境中,向公司索賠職業病恐求償無門,所以要懂得保護自己是很重要的事!今日小編要與大家分享一個好物,就是「口罩型的空氣清淨機」,第一次聽到這名詞你可能會覺得奇怪,因為口罩就口罩,空氣清淨機就空氣清淨機阿,一個是被動的防護,另一個是主動的防護,這兩者竟可以合而為一?沒錯!日本最新上市的 BMXrobot Genki元氣口罩型空氣清淨機,標榜空汙救星,經國家認證能對抗99.7%的PM2.5,而且能主動送風不悶熱,讓您在戶外也能獨享新鮮好空氣,但是不是真的有效,就由小編體驗給各位看囉~ 

【開箱篇】 

【▼】開箱之前,先來看看 BMXrobot Genki元氣口罩型空氣清淨機一分鐘內將 PM2.5紫爆到歸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RIw-R1dl0k 
 

【▼】BMXrobot Genki元氣口罩型空氣清淨機主要分成兩大部分,一個是口罩型空氣清淨機本體部分,另一個是動感外罩的部分。基本上口罩型空氣清淨機就可以直接穿戴出門防護空氣中的PM2.5,主要有霧面黑 / 玫瑰金 / 迷彩綠三種成人款式,針對於小朋友則提供了有金黃獅 / 藍紫狼 / 黑白虎 / 灰粉貓,讓小朋友戴得開心又可愛。小編體驗的款式皆為迷彩綠,有重回當兵的美好回憶~ go go go 

【▼】先來認識一下【BMXrobot Genki】,這個品牌是曾經在台灣引進日本的BMXrobot「MAO」系列掃地機器人,當時掀起狂銷旋風,今年更推出個人化空氣清淨產品「Genki元氣」口罩空氣清淨機,為的就是將好的家庭智慧產品推進你我生活中,讓你我元氣滿滿有活力。 

【▼】包裝側邊也說明這款口罩型空氣清淨機能有效阻擋PM2.5、粉塵、花粉、細菌、甲醛、煙毒、廢氣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八種有害氣體。 

【▼】小編選的是元氣1號,產品特色有: 
1、四層濾網,有效過濾99.7%的PM2.5懸浮粒子。 
2、主動送風不悶熱,高過濾性濾網依然可以順暢呼吸。 
3、三段風速調整,每分鐘高達5萬cc的最大出風量。 
4、長效鋰電池,輕巧配戴,最長可使用6小時,效果不減。 
5、輕量設計,140克不到,簡單好操作。 
6、食用級矽膠,高度貼合臉型,貼合臉部不漏氣,確保吸入的都是經過濾網過濾的空氣。 

【▼】【BMXrobot Genki】口罩型空氣清淨機產品規格: 
● 電池類型:充電式鋰電池760mAh 
● 充電輸入電壓:5V 
● 定格功率:0.75W 
● 充電時間:2~4小時 
● 使用時間:最長6小時 
● 工作溫度:0~50度 
● 風量段速:3段速,50-80公升/分鐘 
● 產品尺寸:100x88x55mm 
● 產品重量:136g 
● 保固期限:主機12個月,耗材配件不在保固範圍內。 
● 認證標章:CE、FCC 與 RoHS 


【▼】拆封時刻!由於口罩是屬於衛生用品,所以盒中張貼了中英日韓四國語言 "一經拆封不接受退貨"的標籤,除非是機器本身的問題。 

【▼】【BMXrobot Genki】口罩型空氣清淨機標準配備 
● 元氣一號主機x1(有用防塵套包住) 
● 彈性矽膠掛繩x1(已裝於主機上) 
● 額外濾網x2(主機中已裝好1套) 
● 收納袋x1 
● USB充電線x1 
● 使用說明書 
● 保固卡


【▼】在保固的範圍中,主機有一年的保固,至於配件以及耗材則沒有保固,這部分必須特別注意。 

【▼】使用說明書正面有各部位的名稱,其中底蓋與內蓋的渦輪風扇與鋰電池必需把螺絲給轉下才能夠整個卸下,其餘部位都可以直接用手給取下。 

【▼】使用說明書背面則為細部的使用方法,包含配戴方式、啟動步驟與三段風速調整。另外關於濾網更換的方式與清潔保養的時間也有詳細說明,最後附上產品規格 
● 電池類型:充電式鋰電池760mAh 
● 充電輸入電壓:5V 
● 充電時間:2~4小時 
● 使用時間:最長6小時 
● 工作溫度:0~50度 
● 風量段速:3段速,50-80公升/分鐘 
● 產品尺寸:100x88x55mm 
● 產品重量:136g
 


【▼】噹噹!BMXrobot Genki元氣口罩型空氣清淨機現身,本體與磁吸式外蓋鋪滿迷彩色,讓小編重回特戰隊的榮耀阿~ 

【▼】歡喜體驗之餘也不能忘記來回顧一下BMXrobot Genki元氣口罩型空氣清淨機的結構圖。 

【▼】兩旁的矽膠掛繩拆卸也相當容易,只要將掛繩的金屬片向外推出即可取下。 

【▼】BMXrobot Genki元氣口罩型空氣清淨機各部位的功能,兩旁有主要呼吸的透氣孔,中間有作為充電的microUSB充電孔,而在充電孔右邊為充電指示燈號,左邊則是風扇的啟動開關。 

【▼】內罩完全貼合臉型的設計,能無縫隙的將口鼻隔離外面的空污;值得一提的是矽膠內襯與掛繩是選用食用級的環保材料,所以稍微碰到皮膚也不會過敏,平常清潔時可以使用溫水、常溫的水浸泡清洗,亦可用酒精擦拭表面,清潔過程中要小心不可將水滲透到電路板或其他電子元件內。 

【▼】另外食用級矽膠還有什麼好處呢?像符合人體工學設計,舒適服貼等同於嬰兒用品等級的親膚材質,配戴眼鏡也不起霧也真的蠻實用的。 

【▼】清潔矽膠套繩後,安裝就只要由上而下、由外至內即可安裝上去。 

【▼】矽膠套繩建議可以先試戴確認長度,然後再將圓形扣具由大至小扣進去。 

【▼】將磁吸外蓋掀起之後,可以看見外蓋內部有各120度的吸鐵,能與主體的凹槽作定位的結合。右邊粉紅色的防菌紙是四層過濾網的第一層,主要阻擋100%灰塵/飛沫/皮屑/細菌進入上呼吸道。 

【▼】而四層過濾網藍色的部分是無紡布,主要功能是過濾細菌等有害物,保護濾紙隔離水氣,有效防菌。 

【▼】那你一定會說,只有看到粉紅與藍色兩層阿,那另外兩層呢?答案就在圖片中,中間兩層分別是第二層的大顆粒活性碳,能阻擋96%的難聞氣味、機車廢氣與油漆甲醛等揮發性有機氣體。而第三層是HEPA濾網,能阻擋99.7% PM2.5進入人體支氣管與肺泡中。 

【▼】整個濾網拿下後,就可以看見底下的風扇,風扇由內建的馬達主動送風,三段風速可依個人習慣來調整。 

【▼】風扇的出風量在零靜壓實驗條件下,每分鐘測得5萬CC,相當於80瓶礦泉水,超大出風量,讓您夏天戴也不悶不熱。 

【▼】BMXrobot Genki元氣口罩型空氣清淨機所採用的電池為安全無疑的聚合物防爆充電鋰電池,電池規格為760mAh,充電是以USB 5V進行充電,充電時指示燈會亮起紅燈,充電時間大約2~4小時,充飽指示燈會亮綠燈,當充飽時可連續使用6小時之久。 

【▼】BMXrobot Genki元氣口罩型空氣清淨機介紹完之後,接下來來介紹 "動感外罩",之所以設計動感外罩,主要考量是現代人愛潮、愛時尚,老實說外觀重於防護效果,這動感外罩內有簡單的使用說明,包含配件有固定卡扣四片與外罩本體一套。 

【▼】動感外罩配戴更換說明,首先將矽膠掛繩給取下,並裝上固定卡扣,接著黏上魔鬼氈一切就搞定了!而配戴方式有蓋耳、耳下與馬尾上(女性朋友專用)。 

【▼】BMXrobot動感外罩 與 Genki元氣口罩型空氣清淨機 哥倆好、一對寶!感覺要出陸戰隊任務了。 

【▼】BMXrobot動感外罩迷彩的舖色相當真實,國防部應該配給國軍弟兄一人一套才是,口罩正前方為透氣孔,正方形的裁縫處內是魔鬼氈,是黏固定卡扣用的。 

【▼】這是口罩最外圍的魔鬼氈,是取代傳統口罩用的鬆緊帶,旁邊有清潔注意事項,包含勿使用漂白劑、勿乾洗、勿翻滾烘乾、勿擰乾、勿熨燙等。 

【▼】熊熊看,還以為是隻蝙蝠,別看內部長成這樣,其絨布材質摸起來挺舒適的呢! 

【▼】安裝步驟,將固定卡扣插於剛才矽膠套繩取下的凹槽內,記得魔鬼氈朝外,接著互黏動感外罩上的魔鬼氈,大功就告成囉~ 

【▼】開箱【BMXrobot Genki】口罩型空氣清淨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0jqpLy6XUI 
 

【實測篇】 

【▼】小編先在家中體驗一下BMXrobot Genki元氣口罩型空氣清淨機戴起來的感受,矽膠套繩不緊不鬆,不至於對耳朵造成壓迫,而內襯符合鼻樑的形狀,密封性相當不錯。 

【▼】再來單純戴動感外罩的體驗,戴起來略嫌大,鼻樑上還有一隻手指的空間,不過實際用還會加上BMXrobot Genki元氣口罩型空氣清淨機,單獨戴式沒有阻絕PM2.5的功效。 

【▼】家中空氣品質好,要測的話就要來到戶外,平常小編都習慣戴這種用過即丟的口罩,長時間下來沒有效果又浪費錢,現在有了BMXrobot Genki元氣口罩型空氣清淨機,相信一定能取代傳統口罩。 

【▼】這是小编戴上安全帽配合只有動感外罩的模樣,老實說真的還蠻有型的,動感外罩對於3/4安全帽的穿戴影響不大。 

【▼】伴隨著光陽125V1,【BMXrobot Genki】口罩型空氣清淨機即將成為小編車箱中的必備品,環島也不怕各地PM2.5的侵害了。 

【▼】接著小編將安全帽先拿下,並將【BMXrobot Genki】口罩型空氣清淨機裝上動感外罩,可以發現原本動感外罩圓弧狀的曲面變成有點小豬鼻子的造型,是還蠻可愛的。 

【▼】小編示範將【BMXrobot Genki】口罩型空氣清淨機套上動感外罩以蓋耳的方式來穿戴。這邊要補充的是「動感外罩」有通過SGS紫外線測試,紫外線防護達A級,UPF 50+,大太陽又空屋重時記得要裝上。 

【▼】小編示範將【BMXrobot Genki】口罩型空氣清淨機套上動感外罩以耳下的方式來穿戴。至於哪一種穿戴方式比較好,這就見仁見智囉,小編是比較偏好耳下的穿戴方式,因為小編是機車一族,所以還是要耳聽八方會比較安全些。 

【▼】實際戴上安全帽後,本以為會有所影響,不過看來是小編多慮了,一樣舒適不悶熱,整體的包覆感相當不錯。 

【▼】不過鼻樑與下巴還是有縫隙,那是【BMXrobot Genki】口罩型空氣清淨機與動感外罩所圍成的三角區間,對於過濾的效果是不會打折的。 

【▼】實戴【BMXrobot Genki】口罩型空氣清淨機各個角度的測試,內部風扇不受地心引力影響,一樣轉得嚇嚇叫;在這汙染的城市中,能深深呼吸一口氣是多麼珍貴阿~ 

【▼】除了平常騎車上班必戴之外,【BMXrobot Genki】口罩型空氣清淨機也很適合居家整理環境的時候使用。像小編住公寓,公寓樓梯間的牆面油漆已脫落許多,飄落的油漆灰也是很細微,呼吸道吸到可就不好玩了。 

【▼】就趁著【BMXrobot Genki】口罩型空氣清淨機強力過濾的優勢,一鼓作氣將壁癌清光光吧! 

【▼】樓梯間整好後也不忘擦上油漆,現在很多油漆都標榜無甲醛,可是細細聞還是可以聞出有機氣體的味道。 

【▼】不二話,一樣戴上【BMXrobot Genki】口罩型空氣清淨機來擦個過癮!(當天小編可是將樓梯間、家中客廳大牆給大力粉刷) 

【▼】雖然不建議口罩給其他人使用,不過只要將可拆的矽膠內襯給卸下,稍微用清水搓揉一下,就跟新的沒兩樣呢!小編家人也試著炒菜時使用,油煙雖然還是有,但真的少了很多。不過家人矽膠套繩沒轉正,是錯誤示範,轉正才能貼合皮膚,油煙也更不容易進入囉~ 

【心得篇】 

  通過國家CNS15980標準檢測的【BMXrobot Genki】口罩型空氣清淨機,是符合A級規範,也就是 PM2.5過濾性高達99.7%,比N95口罩的防護力還要好,而經紡織所消臭檢測,氨氣消臭性能達96%,這麼多的機構的評測,老實說根本不需要小編作宣傳,好就是好,事實就擺在眼前。今日小編就個人體驗的心得簡單條列優缺點,希望有意在空污環境下謀生存的人能夠作個參考: 

【優點】
1.磁吸外蓋與矽膠掛繩不論安裝還是拆卸都很方便。
2.掛繩與內襯採用食用級矽膠配戴感佳,不會怕說有塑化劑問題。
3.HEPA四層高效濾網好裝好實用,輔以內建風扇的循環功能,過濾效果再提升!
4.動感外罩有抗紫外線的功能,加上有各種顏色的搭配,讓你變成潮男與靚女。
5.整體C/P值夠高,濾網一片平均能使用兩個星期,10片也才399,讓你健康不打折。


【小小建議】
1.本產品不防水,也就是說下雨天時盡量不要使用,避免電子零件受潮而故障。不過還好下雨天時PM2.5比較少,反而要擔心的是酸雨問題。
2.希望能有自行更換鋰電池的設計,不然不能吹風循環,效果就大大降低了。


【▼】目前市面上最常用的就是棉質口罩與N95口罩,棉質口罩通風但防護效果差,而N95防護效果強,但戴起來超不舒服,現在唯一的選擇就是中間的【BMXrobot Genki】口罩型空氣清淨機,讓你同時兼具舒適與防護。 

【▼】官網也好心的貼上含明星口罩在內的四款作比較,誰輸誰贏不用小編指名道姓就很明顯了吧! 
 

【▼】目前除了有小編今日體驗用的元氣一號外,還有小朋友專用的元氣二號,甚至還有職人專用、防護力更強的元氣三號,小編一次提供給大家,歡迎大家來選購唷~ 

【▼】一般濾網看汙染狀況來更換,以台灣騎機車來說算是中度汙染,建議兩週換一次,換了每天都元氣滿滿唷 ^___^ 


濾網更換小技巧為: 
1.拆下磁吸式外蓋 
2.從濾網價中取出要更換的濾網 
3.取出一片新的濾網作更換 
4.放進新的濾網並將濾網架對準放回 
5.輕輕闔上外蓋即完成 

這麼時尚又好用的口罩行空氣清淨機要去哪買呢?以下提供網路通路給大家 
1、PChome:https://goo.gl/UfP4dx 
2、Momo:https://goo.gl/mhEsJR 
3、Yahoo:https://goo.gl/dgdx46 
4、Udn買東西:https://goo.gl/Q8EQt7 
5、Myphone:https://goo.gl/g7kPNX 
6、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mxrobot

【電競首選】大單體、大耳罩的FANTECH HG11 7.1環繞立體聲RGB耳罩式電競耳機帶給你沈浸立體、辨位精準、久戴舒適的遊戲體驗~

$
0
0


【前言】 

  電競耳機百百款,有的以聲音取勝,有的以發光為主,那有沒有兩者都很不錯的產品呢?答案有,那就是今日要與大家開箱的是 Fantech HG11 7.1環繞立體聲RGB耳罩式電競耳機。對於FANTECH®這品牌,大家可能還不很熟悉,但它是印度尼西亞原創的電競品牌,Fantech=Fantastic+Technology 是「酷炫産品」+「最新科技」的結合,於2006年成立,至今已超過十年,期間不斷研發電競週邊包含鍵盤、滑鼠、耳機、鼠墊、手把、電競椅等,憑藉著GEAR UP&WIN的口號,深獲玩家喜愛,在台灣能夠玩到,代理的聿鑫功不可沒,馬上就來看看這款電競耳機所帶來的表現吧! 

【初遇開箱】 

【▼】一天粉紅兔兔與P助在路上踢到一個巨大物品,兔兔一看不得了,是款電競耳機耶,而且右下角有這台電景耳機的特點,P助看了看包含了有舒適柔軟的耳罩、7.1環繞聲道的加持、取代3.5mm的USB輸入、科技感十足的線控盒與電競不能錯過的發光麥克風,再加上右上角有程式化的調校功能,讓粉紅兔兔的失心瘋又出來啦~ 

【▼】包裝彩盒相當大器,左邊大大的的 Fantech Logo配上透明的塑膠片,可清楚看見電競耳機本體,而右側為型號 HG11,電競耳機作到 CAPTAIN 7.1聲道,真的要逼死誰啊~ 

【▼】此時P助發現彩盒背面有各種顏色的HG11,正想說哪一款好看,才發現這是同一支耳機,顏色的變化是這款電競耳機RGB的特效阿~ 

【▼】粉紅兔兔也不惶多讓,馬上先確認一下聿鑫代理的HG11的重要規格: 
◎麥克風靈敏度:42 ±3dB 
◎喇叭單體:50mm 
◎耳機阻抗:32Ω ±10% 
◎靈 敏 度:108dB ±3dB 
◎頻率響應:20Hz-20kHz 
◎線  長:220cm 
◎麥克風收音模式:全指向 
◎接  頭:USB接頭
 

【▼】粉紅兔兔與P助不等小編就直接開箱了,耳機本身在頭帶上緣的金屬支撐架套有防塵套,可防止灰塵與頭髮油膩,當然也有簡易防鏽的保護。 

【▼】內容物就HG11電競耳機本體一組,其他沒了,也許你會問保證書與說明書呢?USB介面只要插上就有聲音,連小朋友都會,這真的不需要說明書,至於保固部分,可洽聿鑫了解一下,基本上都是一年保固。 

【▼】線材的部分,接頭處為USB2.0接頭,塑膠殼上披覆一層很薄的熱縮套管,似乎是作為延伸處插拔的保護機制,可惜沒有鍍金處理加強傳輸效果,但至少有設計抗干擾的磁環,算是表現的中規中矩。 

【▼】另外線的部分可好好討論,外表採用很像蛇皮的塑膠所包覆,成型形狀為正方體而非圓柱體,一樣有編織線不易打結的優點。 

【▼】P助:兔兔你...怎麼了...,被綑綁的兔兔表示:線長總共為220公分,可以線控盒左右來區分,左距離耳機本體為40cm,而右到USB接頭處則有180公分,算是非常長的距離,外出參加Lan Party也不用擔心不夠長的問題。 

【▼】線控盒本身有四個實體按鍵,由上而下分別是增大音量、減小音量、麥克風(開/關)與RGB效果(開/關)。按鍵外觀採弧度凹槽作按壓的緩衝,一方面也讓按壓更為精準。 

【▼】線材與耳機本體是作固定式的連接,線材是從左耳罩下緣作連接,延伸處有防拉扯的設計。 

【▼】在線控盒兩端也有防拉扯的設計,配合如同蛇皮韌性的線材,耐受性超高,怎麼扯都不會斷! 

【▼】左耳罩除了連接線材外,也掌管了麥克風的輸出,HG11的高靈敏降噪麥克風採金屬蛇管的造型,全長約有8公分,好彎曲、夠時尚,並在頭端設計有發光LED,夜晚呼叫隊友也沒有問題。 

【▼】HG11耳罩採立體海綿與皮革全包覆式設計,其厚度大概有一個五塊錢的直徑,是小編看過電競耳機中算厚的,厚歸厚,但不偏硬,柔軟程度約66%,回饋力還蠻不賴的,親自戴起來可以感受到舒適不悶汗,再戰個十來局吧~ 

【▼】HG11的大耳罩有10公分、大單體有5公分,相互合成為大面積的腔體,厚度差不多一張名片5.6cm的大小,能讓玩家沈浸於各類電競遊戲的音場與效果,讓體驗的臨場感更真實。不過耳罩本身並不能拆卸,平常清潔時就用酒精沾面紙輕輕擦拭即可。 

【▼】在HG11的耳罩外觀上,鏡面黑的金屬光澤與磨砂感的塑膠成型將5公分的大單體嵌入至交織成網的結構中,媲美X戰警的威猛氣勢,中間的Logoq頗像另一家電競廠商-狼派的Logo,整體散發出濃濃的科技感。 

【▼】HG11是款電競耳機,所以有RGB燈光效果是很正常的,不過LED也是有壽命的,不亮時就得P助修,以HG11來說還算簡單,只要把周圍四邊的一字螺絲給卸下就可以輕鬆更換了。 

【▼】HG11在頭帶的部分採懸浮式雙頭帶結構,這個結構外層由霧面金屬所打造,主要作為頭部的支撐力,而內層皮革海線,可增加配戴的舒適性。 

【▼】皮革頭帶的表面印有大大的Logo與FANTECH英文字樣,不皺、不變形、更不容易髒。 

【▼】皮革頭帶內裡與外表的材質有些許差異,外表材質比較偏耳罩材質,但又比耳罩材質略硬一些,內裡則是相對柔軟,整體厚度比耳罩小,約只有0.5cm厚。 

【▼】耳機的製造日期會統一貼在右耳罩內緣的部分,上面日期加一年就是保固期限。 

【▼】懸浮式的好處就是可預留緩衝空間,對於不同類型的頭型大小,能有效平均分配重量與調整角度,有效減少穿戴時的壓迫感。 

【▼】懸浮式雙頭帶可自動伸縮配合各類頭型,一邊可伸展3cm,兩邊共可延伸6cm,韌性相當足夠。小編頭圍60cm感覺有延伸0.5cm,戴起來不咬髮也不會有垮垮的感覺。 

【▼】在硬體關節處,也印有FANTECH公司名稱與HG11的型號,不過就僅單純當裝飾用,若能加入RGB的控制效果,可能會更有意思。 

【▼】粉紅兔兔廣播:這大耳罩的HG11戴起來真的好舒服阿~ 

【▼】(瞧兔兔聽音樂都聽到睡著了)...P助:兔兔,USB接頭還沒接耶... 

【▼】P助:接好USB接頭後,才能說話與聽到好聲音啦~  粉紅兔兔:我要用HG11來玩吃雞遊戲...XDDD 

【▼】當把HG11電競耳機USB接頭接上電腦主機後,HG11線控盒的控制圖示會亮起,同時耳罩外觀也會發出RGB的呼吸燈效果。由發光的控制圖示可以知道VOL+為音量加大,VOL-為音量減小,麥克風與RGB炫光效果,音量調整的圖示會一直亮著,而麥克風圖示容易搞混,主要是它麥克風圖示上有多一個斜槓,一般人會以為亮起是關閉麥克風,這邊剛好相反,是亮起的時候,麥克風才有作用,最後的RGB炫光效果,當亮起時是開啟RGB效果,包含耳罩外觀與麥克風前端的照燈。 

【▼】HG11耳罩外觀的RGB效果是自動呼吸燈變化,沒辦法指定特定顏色,若能在線控盒上增加循環模式來指定燈色的話,電競組隊成一個份粉紅戰隊(全部設為相同的粉紅色燈號),那就更棒了。 

【▼】先來看看FANTECH HG11 CAPTAIN 7 1 USB遊戲耳機RGB迷幻效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HvjGoTz7zM 
 

【實戰應用】 

【▼】正常來說FANTECH HG11 CAPTAIN 7.1聲道電競耳機只要插上USB就能隨插即用,但小編家中有兩台電腦,有一台Win7系統偵測不到,這時可到官網 http://www.fantech.id/page/download 選擇CAPTAIN 7.1系列下載驅動程式。 

【▼】安裝時可選擇繁體中文(好感動阿),安裝完後重新插拔一次就能自動偵測到HG11,當然也要記得將Windows播放聲音的裝置改成3-USB PnP Audio Device。 

【▼】安裝驅動程式時,也會同步安裝 CAPTAIN1 Audio 7.1應用程式,簡單來說有點像是自家的EQ等化器,主要功能有四個等化器的設定檔、聲道效果、麥克風控制與虛擬7.1聲道。其中等化器可針對不同頻率(60Hz、300Hz、1200Hz、3600Hz、12000Hz)作調校,並可開啟3D效果,讓玩家更有360度的沈浸感。 

【▼】在聲道效果的選項有劇院、浴室、客廳與走廊,劇院重低音效果驚人,浴室聽起有種像是在乾濕分離中淋水歌唱的Fu,客廳則比較偏中低音,但沒劇院感下的那麼重,而走廊的回音效果好懸,聽樂器聲很棒,但人聲會發散掉就比較不適合。 

【▼】麥克風控制頁面能設為靜音與增強增益,讓隊友聽得清晰又大聲。 

【▼】虛擬7.1聲道真的還蠻有趣的,八個位置的發聲點可自行拖曳,而且還能順時針/逆時針感受,讓聲音忽遠似近,俏皮的讓人無法捉摸。 

【▼】以射擊遊戲CS進行測試,從隊友集合時的麥克風發聲GO GO GO開始,不論是AK47還是狙擊槍,都能感受到發射時的後座強度,沒槍耍刀時的那種穿刺感,依稀伴隨著血液而劃開,腳步聲隨著鍵盤按壓或點放有明顯的區別,更別說聽聲辨位是多麼好用,敵人彷彿遇見透明死神,怎麼掛的都莫名其妙。 

【▼】微軟的經典遊戲AOE2,是小編接觸的第一款即時戰略遊戲,熟悉的開頭音樂響起..."等燈"...就知道隊友們要開戰了,還有建築物蓋好的擊鼓聲與刀劍互擊的鏗鏘聲,都能還原近真實的聲音,當特有的號角響起時,HG11簡直讓人起一身的雞皮疙瘩呀~ 

【▼】另外小編也玩了一款很愛的遊戲【孔明傳】,雖然此款比較像是戰略角色扮演,沒有特別的聲音效果,但不得不佩服日本KOEI出的BGM配樂都好好聽,很難想像有的還只是midi編曲,尤其配合遊戲劇情真的好令人懷念,從琅邪出世->三顧茅廬->赤壁大戰->永安託孤->鞠躬盡瘁,道盡孔明精彩的一生,HG11聽起來心情也會跟著起伏,值得推薦給大家響樂! 

【▼】星海爭霸2也是很經典的即時戰略遊戲,也是電競比賽常指定的遊戲,小編比較偏愛使用神族,不過偶爾也會玩玩人類與異形,用HG11來體驗,小編從神族感受到神秘的重金屬聲,人族則是偏美國大兵的搖滾風,最後異形則是能體驗各種蟲蟲的噁心感,例如雷獸發出吼聲、異化蟲會發出嘶嘶的叫聲,音效中具備了豐富的個性與情感?簡直就是媲美電影異形嘛~體驗過程中,尚未走到的迷霧區隨著接近而清晰,對於敵人的追擊也能清楚定位戰鬥位置來反擊,小編印象最深刻的是各單位的作戰音效,因為它透過聲音來描述十分的逼真,洞穴的風切聲與水中的悶覺感都十分立體,還真以為來到了戰場,雙方近戰時的槍砲、口水聲,很明顯聽得出來渾厚寫實,死傷時發出的哀嚎聲,似乎還有點殘忍呢! 

【▼】最後再來試試動作遊戲,以KOF格鬥遊戲作為體驗,在格鬥遊戲中也頗能發揮HG11的能耐,小編從男角與女角說起,男角出拳出腳都能感受到厚重的拳風和腳氣,搓出大絕招的低音效果更是非常震撼;而女角的拳腳聲音就沒那麼厚實,肘擊、飛踢比較屬於銳利而快的傷害,女角在這遊戲中的還是比較適合扮演戰敗吶喊的角色,尤其開啟HG11的3D效果,360度的環繞叫聲,高音的表現真讓人舒服阿~(誤) 

【▼】小編陸續也試過戰車世界、英雄聯盟與快打旋風,只能以大驅動單體聲動梁塵、麥克風指揮若定、RGB效果震撼群雄來形容HG11電競耳機了。 

【▼】如果你以為電競耳機都是偏低音的話,那你一定要聽聽迪瑪希版本的opera 2與 Leo Rojas的排笛演奏,聽過之後你才會覺得Fantech HG11 7.1 
環繞立體聲RGB耳罩式電競耳機不單適用於電競遊戲,就連高音人聲的表現與樂器本身發出颤音時的口風、氣息都非常完美,值得一聽再聽。 

【試聽心得分享】 

  作為電競耳機,首重音效與燈光效果,在這兩方面,Fantech HG11算是在中等之上,小編以耳機所主打的特點來一一檢視。
●搭載7.1環繞立體聲,這是屬於軟體模擬的階段,雖然是虛擬化,但營造出的效果完全不輸真正實體7.1聲道的效果,這麼說也許有點誇張,但試問大家能聽出7.1聲道、5.1聲道與雙聲道的差異嗎?小編是木耳所以聽不出差異,但能親身感受到環繞音感所傳來的的氛圍感。
●內建50mm大驅動單體,是直接影響聲音大小最關鍵的因素,一般來說越大的單體能給的音場感會越大,重低音也會比較明顯,玩重低音的電競遊戲特別有感覺。
●RGB多色燈光特效,一眼就可以讓人知道這是款電競耳機,不過效果只有自動呼吸燈,若能有更多元的變化,相信會更有看頭! 

●高靈敏降噪麥克風,收音效果因麥克風長度略短所以略為小聲,所以說話聲音可能要大聲一點,隊友才能接收到指令,好處就是比較清晰,沒有過多的雜音。
●多功能大按鍵線控設計與USB接頭設計算是蠻新穎的設計,沒有多餘的3.5mm接頭,一條線直接搞定,省去整線的麻煩。
●懸浮式雙頭帶設計,金屬支撐力夠,主管左右開合緊度,而負責上下的海綿頭帶可自動伸縮配合各種頭型,減少壓迫感,讓緊張的電競比賽中也不會失常。
●全皮革包覆耳罩有全面性的沈浸感,隔離效果佳,而立體海綿舒適而柔軟,即使在夏天,悶熱感也尚能接受,可惜沒有沒有清楚的標示左右耳。
●作為電競耳機小編給予88分,那至於把這款耳機拿來聽音樂、看電影又如何呢?立體聲音質優美,聲音表現清晰自然且沉穩,臨場感的聲音指向性也能輕易識別。
  總結來說,FANTECH HG11 CAPTAIN 7.1 USB電競耳機的C/P值相當高,也讓人見識到印度是如何設計與開發時下流行的專業電競産品,完全站在玩家角度去親身體驗,打造兼具酷炫新潮與實用性高的高品質電競耳機,以上提供給各位網友作個參考,最後有意購買者可找台灣yardiX代理唷~ 
【▼】P助遠眺著天空,難不成正在聆聽王菲的天空,透過HG11耳機7.1聲道的音場,能聽見天空疊著層層思念,放逐在世界的另一端。 


【電競滑鼠中的夜魔俠】高靈敏、多巨集、速回報的 FANTECH X11 DAREDEVIL RGB電競滑鼠帶給你滑動穩定、一鍵多工、精準不飄的遊戲體驗~

$
0
0
 



  繼上次開箱 FANTECH 電競耳機 HG11 獲得回響之後,這次小編繼續開箱 FANTECH 的電競滑鼠 X11,而好巧不巧的是編號也是11,看來小編與11還真有緣份呢!說到電競滑鼠,小編不得不提R牌的地獄狂蛇,除了滑鼠本身操控性好之外,名稱真的讓人印象深刻,而今天要開箱的 FANTECH 電競滑鼠 X11 也不容小覷,取了一個 DAREDEVIL 的名稱,有看漫威故事的朋友一定知道,這就是夜魔俠的英文嘛~夜魔俠因幼時誤觸放射性廢料,導致雙目失明,卻增強了其餘感官的能力,夜晚中身手敏捷俐落,加上紅色形象,用來形容電競滑鼠再適合不過了。本篇開箱還同場加映電競滑鼠必備的滑鼠墊,話不多說,直接進到主題! 

 

【▼】主菜上桌前,先來個黑白切開開胃!話說現在的電競滑鼠,不論光學還是雷射,幾乎桌面都不用墊東西也能操作的很順暢,不過電競是非常重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的產業,所以電競滑鼠要精準不出錯,就得靠好的滑鼠墊來輔助了,FANTECH MP44是一款精準控制型精密防滑電競專用滑鼠墊,材質由布與橡膠共同製成,在台灣要買到可透過聿鑫來代理。 

【▼】包裝彩盒上可以看見MP44是屬於橡膠底的 SVEN系列,有玩過 DOTA2 的玩家對 SVEN這英文一定不陌生,是一名能近戰、力量強的英雄,具有超強的物理力量和強大的實用能力,最棒的是他擁有豐富的武器庫,所以MP44用此來命名,有點輔助的味道存在。 

【▼】長寬分別為 440mm x 350mm的MP44包裝盒上有挖空設計,能直接摸到MP44控制型材質的手感,而編號MP44就是取長邊44cm作為代碼,而SVEN系列還有MP25、MP35與MP80等三款不同尺寸的滑鼠墊。 

【▼】FANTECH MP44電競滑鼠墊本身為彈性布料,不但柔軟,而且耐折不留痕跡。 

【▼】攤開來,馬上固定於任何表面,這就是MP44最以引為傲的防滑表面!! 

【▼】MP44在黑色表面上印有紅色 FANTECH 的大Logo,左下角則有白色的英文字體,44cm X 35cm有多大?差不多能擺下小編一個手肘的長度,滑起來無邊際的感覺真的好爽快。 

【▼】MP44正面採用精密傳感塗層處理表面,將更多光源反射回滑鼠傳感器,不但精準更能快速讀取數據讓滑鼠操控性更佳;背面的精密紋理防滑橡膠底能完美服貼桌面,最後是四周精湛的縫線邊緣能有效防止磨損。 

【▼】光是這個厚度就讓人激賞!厚度將近達到0.5cm之多,能緩衝手腕直接碰觸桌面的不適感。 

【▼】橡膠彈性布料除了柔軟抗折外還有什麼用?那就是戰敗後的紓壓,不但能讓手指放鬆,更讓人視覺療癒,讓玩家努力奮起下一場的決鬥! 
 

【▼】一般滑鼠墊可以分成速度型表面與控制型表面,MP44因為要求精準,所以是屬於有顆粒阻力的控制型表面,但小編實際滑動,速度感竟也有一定水準,同步提升移動精準度,真的蠻適合辦公、遊戲等多種性質的應用。 

【▼】來欣賞 FANTECH MP44 精準控制型精密防滑電競專用滑鼠墊 附有科技感的表面圖騰吧~ 

【▼】Kanahei旗下的粉紅兔兔與P助直接將MP44當成了野餐墊(不諱言還真適合阿~),真的是兩隻識貨的小土匪... 

【▼】飯前甜點入口後,接下來這是什麼?莫非就是期待已久的主菜?沒有錯!就是 FANTECH 的 X11 DAREDEVIL,包裝亦採用紅黑雙色來詮釋電競專用的滑鼠,有八顆巨集控制鍵是其特色,讓電競玩家不必手忙腳亂,甚至一鍵就能快速取代繁瑣的鍵盤複合鍵。 

【▼】粉紅兔兔:除了巨集鍵之外,還有六大技術,包含精準光學控制、四段變速最高能達到8000 DPI,並採用能承受2000萬次點擊的微動開關與1.8米的長度,重量輕好應用,不論上班工作或是下班娛樂多媒體都很方便。 

【▼】FANTECH X11 DAREDEVIL RGB電競滑鼠規格,其更多的功能全部都能在包裝彩盒上看到,小編簡單整理如下: 
● 16.8百萬色的RGB燈光特效模式 
● 四檔DPI一鍵快速切換,最高可達8000dpi快速移動。 
● 使用原相PMW 3325高效能光學感應器。 
● 1000Hz超高反應速率與100 IPS追蹤速率,讓高速移動時最有感。 
● 內建20GR的配重,手托設計重心平穩移動順暢。 
● 8個自定義按鍵快捷操作 
● 立體滾輪設計精準手感,符合人體工學設計。 
● BSMI認證:R41291
 

【▼】硬體有了8顆自定義按鍵,軟體也要配合才能相得益彰;FANTECH X11有自家開發的軟體讓滑鼠不只是滑鼠,還能兼具鍵盤快捷鍵的用法。 

【▼】P助表示:一般電競滑鼠大都只有左右鍵、滾輪中鍵、DPI調整鍵與側邊前後等七鍵,X11則是在側邊還多了顆G7來自訂,彷彿就像遊戲中遇到危機時的緊急救命按鈕。 

【▼】將FANTECH RGB電競滑鼠的包裝掀開後,映入眼簾的就是長寬高分別為130mm x 75mm x42mm 的 X11 DAREDEVIL,初見覺得低調,上電你就知道! 

【▼】包裝內頁也強調 X11 DPI四段變速、防滑滾輪、點擊壽命與擴充巨集鍵等特性。 

【▼】FANTECH X11 DAREDEVIL 包裝內容物有電競滑鼠本體、服務卡與三種尺寸的鼠腳貼。 

【▼】以往小編鼠腳貼磨損後,都是自己去買鐵氟龍片來黏貼多層,FANTECH X11 DAREDEVIL有多送一組,媲美旗艦等級真的很棒! 

【▼】FANTECH X11 DAREDEVIL連接線材為抗拉耐扯的編織線,全長180公分的編織線上有魔鬼氈可作捲線收納,靠近USB端有抗干擾的磁環,USB連接埠上還貼心的套上護蓋來防止氧化。 

【▼】P助就如同驗收官,要仔細瞧瞧X11夜魔俠究竟有什麼迷人之處~ 

【▼】X11主配色以霧面黑為底輔以右手大拇指的紅色區域,雖然低調沉穩,但不失電競風格外觀設計。 

【▼】滑鼠底部結合紅色的手托設計,其表面鋪滿防滑顆粒,結構上更能充分提升滑鼠平穩度及精準的移動速度,有效降低疲勞握感且提升更高耐用性。 

【▼】在滑鼠左側底一直延伸到底部有一道白色曲線,當插上USB後,這道白色曲線就會發出七色彩虹,讓人回想起無敵小戰士(黃金戰士)的變變變 阿~ 

【▼】四段DPI與立體滾輪設定,能快速選擇螢幕選項、掃描遊戲地圖或降檔以進行最精確的狙擊瞄準,高達千萬次的點擊,讓你隨時能保持最即時的響應。 

【▼】Y字形將X11分為三個區域,上半部主控左右鍵、滾輪與DPI、左半部主要倚靠手掌心並由大拇指操控側邊按鍵,右半部則作為無名指與小指頭安穩擺置的空間,其黑色圖騰紋路亦有防滑功效,讓您能輕鬆又穩固的把玩X11。 

【▼】精心設計只為你手!X11每個按鈕的位置與曲線設計都是符合人體工學,透過各種手型與抓握模型的研發測試,X11適用掌形握取方式的使用者來使用,不但舒適還很順手。 

【▼】X11流線型的完美弧度符合人體工學設計,銳利而溫柔的稜角簡直就是閃電霹靂車的原型,不對稱的外型帶來迷幻的視覺衝擊!! 

【▼】X11底部的相關資訊,有FANTECH Logo、產品序號、出廠日期與製造產地等,中間的雷射頭區域設計為長條的六角型,能透射更多光源,是蠻少見的設計。 

【▼】X11的USB連接線是採固定不可拆的出線方式,前端有防拉扯的套管設計,不過兩旁的鏡面結構還蠻容易沾黏指紋的...XDDD 

【▼】一般滑鼠左右鍵的塑膠背板離微動開關大約為2mm,而X11左右鍵離微動開關有3mm,雖然不知道反彈指壓會對操控有什麼影響,但至少比較不會因灰塵累積而卡住。 

【▼】X11採用8個自定義按鍵,提供靈活操控性能,並可自行設定快捷鍵功能,以最短的時間達到最高的效率。 

【▼】X11內建1000Hz回報率與100 IPS/20g加速度,能提供極致流暢的手感在戰場快速殲滅敵人。 

【▼】粉紅兔兔:FANTECH X11 DAREDEVIL RGB電競滑鼠 與 MP44精準控制型精密防滑電競專用滑鼠墊 兩者相輔相成,絕對是提升電競排名的秘密武器阿~ 

 

【▼】FANTECH X11 DAREDEVIL RGB電競滑鼠硬體功能嚇嚇叫,若在配上自家開發的軟體,簡直是天衣無縫,小編這次就直接當老司機幫大家上車了, https://ppt.cc/fmkHzx  

【▼】一般USB都是隨插即用,這個軟體並不是驅動程式,而是專門設定FANTECH X11 DAREDEVIL RGB電競滑鼠介面的AP,檔案不大僅3MB,卻是必裝的核心要件。 
 

【▼】X11設定介面中,主要分成四大頁面,分別為主畫面、進階控制、巨集設定與支援。在主畫面中主要能自行定義滑鼠八顆實體鍵的功能 以及滑鼠移動、滾輪轉動的各個參數,這邊自由度很高,玩家可依自個喜好來調整。 

【▼】X11進階控制頁面中,主要提供六種DPI解析度、LED顯示的RGB效果作變化。其中DPI解析度也可以自行拖曳到理想的值,最低為200,最高可到10000,小編習慣的值差不多是2000,不論快攻還是瞄準都很好用。 

【▼】Macro巨集頁面主要可作為滑鼠一鍵取代繁瑣的鍵盤複合鍵,想想格鬥遊戲中, →↘↓↙←+BorD 這麼複雜的招式,若能一鍵能完成,何樂而不為呢? 

【▼】最後支援的頁面則是重申X11重要的特點如:PMW 3325、8 Key Macro、RGB Light,其實可以加上FANTECH官網的相關連結或臉書來增加曝光度。在四大頁面中,可隨時匯入/匯出個人設定檔,當下覺得設定不對時,也可以點擊Restore來回歸預設值。 

【▼】FANTECH X11 DAREDEVIL RGB電競滑鼠底部的光學結構與一般滑鼠略有不同,比較像是雷射,也就是說當滑鼠拿起來時,光學比較不會因距離遠近而過於發散,而能保持穩定的感應。 

【▼】再回到X11主頁面中,主頁面中預設有三種模式供選擇,Mode1、Mode2差別在 Report Rate的頻率,而Mode3則是偏多媒體播放的應用。 

【▼】在按鍵定義中,以DPI來說,可單鍵增加或減少,甚至可設為DPI Loop作循環,其實設為DPI Loop相當不錯,不必怕說現在是DPI是多少,只要透過DPI的指示燈就可一目了然。 

【▼】多媒體按鍵控制中除了常見的音樂播放外,還能開啟 Media Player、Email、計算機、瀏覽器等應用。 

【▼】DPI Lock則是將DPI鎖定在固定的解析度,可鎖定值最低200、最高1100,不過再上去就沒辦法鎖定,是比較可惜些。要注意的是並非鎖定後就無法調整,若有其他鍵設為DPI+或DPI-(例如第6、第7鍵),一樣還是可以調整的。 

【▼】電競滑鼠必備的LED RGB功能,Steady選項可選固定顏色、固定亮度(亮度從5%~100%)。 

【▼】圖為FANTECH X11 DAREDEVIL RGB電競滑鼠設定為固定紅色,亮度100%的情況。 

【▼】圖為FANTECH X11 DAREDEVIL RGB電競滑鼠設定為固定紅色,亮度5%的情況,小編建議差不多60~70%是可以接受的程度。 

【▼】選擇Breathe是固定呼吸燈的效果,可自選顏色,呼吸間隔有4、5、6、7、8秒供選擇。 

【▼】【FANTECH】 X11 DAREDEVIL固定呼吸燈閃爍效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RhPCVH0X1g 
 

【▼】Neon也就是霓虹燈效果,顏色會自由變化,呼吸燈時間可從0.5秒~7.5秒作變化,真的很炫砲! 

【▼】【FANTECH】 X11 DAREDEVIL霓虹燈閃爍效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LLdNQt7uJM 
 

【▼】Macro頁面中,首先可先建立New Macro,之後給這個巨集一個名稱,可輸入中英文唷~ 

【▼】接下來錄製巨集,點選白色Start record後會變成紅色的Stop record,紅色就是代表正在錄製中,錄製的選項有三,分別是循環直到按鍵被釋放、循環直到按鍵被按下、固定循環次數等。 

【▼】當錄製完畢後,還可另外插入事件,例如增加延遲或是配合其他鍵的應用。像遊戲LOL中,Shift+L是顯示/隱藏英雄生命條、Ctrl + Q、W、E、R是技能升級快捷鍵,按住Ctrl在點選相對應的技能即可完成升級。 

【▼】巨集設定好了之後,接著就是把巨集設作實體按鍵的功能囉~先來看看Macro中有沒有剛才定義的巨集。 

【▼】果然有個 "先給個名稱"的巨集,這邊是作示範,所以取這名稱,之後建議可直接用功能來命名。

【▼】將 "先給個名稱"的巨集設定在第7鍵,之後第7鍵就不在是DPI-,而是巨集所定義的功能! 

【▼】最後記得匯出後存檔,之後 Lan Party時帶到新電腦中重新匯入,就不必再重新設定囉~ 

 

【▼】先來聽聽【FANTECH】 X11 DAREDEVIL八鍵按鈕的聲音大小,這在電競場中或是夜晚偷玩遊戲時很重要的關鍵...(嘻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QRk9kSiiMc 
 

【▼】吃雞遊戲,最能表現【FANTECH】 X11 DAREDEVIL快速移動與精確瞄準的特性。 
 

【▼】FANTECH X11 DAREDEVIL RGB電競滑鼠測試射擊遊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77SS-NL7sA 
 

【▼】P助:這滑鼠墊軟軟的好舒服,想和X11一起奮戰! 小編:只好把你當手腕墊背來使用囉~  P助:哇哇... 

【▼】鬼月就要用FANTECH X11 DAREDEVIL RGB電競滑鼠測試植物大戰殭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U4hBaCsliM 
 

 

  電競滑鼠要怎麼選,相信很多人會從DPI分辨率以及RGB燈光是否絢彩來下手,其實電競滑鼠要重視的條件更為嚴苛,包含形狀、尺寸與滑鼠握法等等,為的就是達到最佳操控性。FANTECH X11 DAREDEVIL RGB電競滑鼠擁有低調沉穩的外觀及配色,搭配RGB冷光炫彩燈效,替沉穩的外型帶來更獨特的燈光點綴效果,以RGB燈光效果來說已趨近滿分。在操控性方面,X11新穎的菱形潤邊,適合將滑鼠包覆於手掌中的「掌握」,並使用手腕或手臂來移動。這樣的握持方式,需根據手的大小來決定,但手掌大小因人而異,對滑鼠的抓握感也不同,建議親自試用才知順不順手。在重量方面,X11重161.9g,屬於偏沈的滑鼠,對於射擊類的遊戲有明顯的優勢,雖然長時間使用起來容易疲累,但通常電競一場都在50分鐘以內,是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在硬體用料方面,歐姆龍的微動開關、原相的光感應器都算是頂規,原廠將回報率與加速度都調校的不錯,性能上搭載了最高8000DPI的四段切換裝置,配合上八組自定義按鍵以及高自主性的功能鍵和滑鼠編寫程序,非常適合MMO類型的遊戲。就如同遊戲組隊一樣,有強力的戰士作前鋒,其背後一定要有法師作為堅強有力的後盾,替戰士們幫忙補血回充。今日主角是FANTECH X11 DAREDEVIL RGB電競滑鼠,強大的功能令人目不轉睛,但不能忘卻默默作為穩固支撐力的 FANTECH MP44滑鼠墊,與其說錦上添花,倒不如說是雪中送炭還來的比較實際。MP44的控制型表面有著精密傳感塗層,移動精準度大大提升,加上縫針細緻縝密有條理,能有效抗磨損,最貼心的是觸感纖細、摩擦不傷手,滑再久也不覺得累,確確實實扮演著輔助者的角色。以上就是這次聿鑫所代理的FANTECH X11 DAREDEVIL RGB電競滑鼠開箱,提供給各位玩家作個參考。 

【▼】FANTECH X11 DAREDEVIL RGB電競滑鼠開箱試用告一段落,還想知道 FANTECH 還有什麼電競產品嗎?敬請期待小編的後續開箱唷~ 

【大將們也搶著要的電競神器】FANTECH MK882 光軸RGB防水機械鍵盤帶給您取勝一瞬間的榮耀

$
0
0




  有看過動漫海賊王的網友們,對於劇中三大將一定不陌生,有讓人恨癢癢的赤犬是《岩漿果實》的擁有者,而與赤犬打過架的青雉則是吃了《冷冷果實》的男人,雖然青雉敗下陣來,但青雉讓海水結冰並在上頭悠閒騎著腳踏車《不弄濕》自己的一幕也讓人印象深刻。存在感最低的黃猿是《閃光果實》的擁有者,若不是他公務員的心態,其實小編覺得黃猿實力遠比赤犬、青雉來的強大,正所謂「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快才是王道!而電競的世界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想當初小編征戰星海爭霸時,就曾被異形的狗狗大軍給快攻,吃了悶虧。所以現在小編只要玩有累積戰績排名的電競遊戲時,都會全面武裝,有持續追蹤小編的朋友一定不陌生,小編先前開箱了FANTECH系列的電競耳機、電競滑鼠與滑鼠墊,是不是還缺少了什麼呢?沒錯,那就是電競鍵盤,電競鍵盤在電競比賽中常常會扮演關鍵的一擊,如果說電競滑鼠在遊戲中是強大的攻擊武器、電競耳機就是敵我資訊的接收器,而電競鍵盤就是充滿戰略的防護器具,三者相輔相成,是提升排名的不二法門。今日要與大家開箱的是FANTECH最新RGB電競鍵盤,其型號為MK882,是一款光軸又防水的機械式鍵盤。 

 

  對於機械式鍵盤,或許大家不是那麼熟悉,只覺得是「敲打聲很重」又「很貴不親民」的鍵盤,為什麼敲打聲會有差異,這就要從機械軸承來分析了,常聽見的有青軸、黑軸、茶軸與紅軸,除了敲打聲不同外,手感也不盡相同。這邊恕容小編簡單介紹一下,本次開箱的MK882是光軸鍵盤,光軸並非代表一種手感,光軸與前面所說的青、黑、紅、茶等軸不太一樣,光軸是透過遮蔽與通過光線來觸發,而青、黑、紅、茶等機械軸是利用金屬接點來觸發。小編在此不詳述各種軸的優缺點,就以鍵程、段落感、回饋力道來簡單比較一下(小編自個心得,不代表所有人的感受):
鍵程長至短:青軸>光軸>茶軸>紅軸>黑軸
段落感高至低:青軸>光軸>茶軸>黑軸>紅軸
回饋力道強至弱:黑軸>光軸>青軸>茶軸>紅軸
  MK882光軸鍵盤具有壽命長、穩定性高的優點,但基本上的手感小編是覺得落在青軸之下,還有機械鍵盤的每一個鍵位都是一個單獨的開關,每一個鍵位被按下都是一個單獨的信號,所以可以做到無衝突。像打CS的時候,如果按住WD往右前方跑,薄膜鍵盤是無法同時按下2來切換刀槍的。 





【▼】MK882彩盒包裝承襲FANTECH一貫的傳統《全彩印刷》,重點處還特別亮面處理,連阿楞都看得出神,也讓人一眼就可以知道這款鍵盤具有 
1、RGB全彩色澤 
2、100%防水 
3、19種背光模式 
4、防鬼鍵設計 
5、巨集功能 
6、懸浮式鍵帽文字透光處理 
7、Windows鍵鎖定功能 
8、多媒體控制
 

【▼】MK882包裝彩盒的側邊採用紅黑搭配,是十足的電競色阿~ 

【▼】MK882彩盒包裝背面有基本的規格介紹: 
型  號:MK882 
鍵盤規格:光軸鍵盤 
背光模式:RGB燈光 
觸發壓力:50G 
按鍵數量:104 
連接方式:USB連接 
尺  寸:446*208*38mm 
重  量:約991.2g 
材  質:鋁合金/塑膠 
BSMI認證:D41291 
產地:中國 


【▼】背面把鍵盤的功能也一一道出,包含簡單控制多媒體、全防水防塵塗層技術、可拆卸鍵帽清潔方便 、炫砲的背光效果、Windows鍵鎖定功能與人體工學可拆卸型手托等,除了適用Windows外,MK882也支援蘋果的Mac系統唷~ 

【▼】光軸之所以穩定耐用,很大的主因是機構較不容易受損,而且光反應速度快,比起機械軸承能有30%的精進,平常感受不到,到了電競比賽時那才真的斤斤計較呢! 

【▼】由聿鑫有限公司代理的 FANTECH MK882 RGB光軸全防水專業機械式電競鍵盤有104顆按鍵,其工作電壓為4.5V~5.3V,耗電流約在40mA~120mA左右。 

【▼】MK882本體套有防塵袋,安穩地放置在盒內,盒內的四個角落有防撞海綿能防止衝擊造成的損傷。阿楞還沒開箱完,土匪二人組的P助與粉紅兔兔已經迫不及待來把玩了~ 

【▼】MK882包裝內容物有鍵盤主體、可拆卸的托盤與使用說明書,粉紅兔兔從使用說明書可以知道裝上托盤的MK882全長為467mm,而寬度為208mm,與一般辦公室常用的薄膜鍵盤差異不大。 

【▼】P助也發現說明書另一面有所謂的Key Function MAP,也就是MK882功能鍵要如何配合Fn鍵來使用多媒體或是切換背光效果。 

【▼】MK882是USB介面,其編織連接線約有160公分,靠USB端還設計了抗干擾的磁環,而且USB端頭除了鍍金處理外,還加了防氧化的套筒,真的相當的貼心。 

【▼】MK882可拆卸的手托符合人體工學,底部四個角落除了有基本的防滑膠墊外,中間還多了一組,加上本身將近1公斤的重量,就是要讓您敲的穩固、打個痛快。 

【▼】將手托結合到MK882上也相當容易,將倒鉤的卡榫沿著凹槽放入,確認左右兩邊有同步,插入到底會有喀的一聲! 

【▼】手托能減輕手腕的負擔,但有些人就適用不習慣,沒關係,手托拆卸的方式也很簡單,只要將手托盤朝可折的方向折到底,自然卡榫就會脫落。 

【▼】如果怕手托的卡榫因施力不當而斷掉,那也可以用以下的方式來卸除。 

【▼】MK882鍵盤有標準的104顆按鍵,不過犧牲右邊一顆Windows鍵作為Fn鍵,與其他配合鍵配合,應用面更廣。 

【▼】連接的編織線,其出線方式是直接由MK882頂部側編出來,不可插拔也沒有線槽的設計。 

【▼】P助不愧是天生的觀察者,發現Fn鍵配合Esc鍵、F1~F6鍵有不同的作用,Fn+Esc鍵為開關背光功能;Fn+F1鍵為開啟音樂播放器;Fn+F2鍵為播放/暫停;Fn+F3鍵為停止播放;Fn+F4鍵為音量加大;Fn+F5鍵為音量減小;Fn+F6鍵為靜音功能。 

【▼】什麼!出現了多摩君,多摩君表示玩遊戲記得要把Windows鍵給鎖住,不然玩到激動處不小心按到就GG了。鎖定/解開的方式也很簡單,只要按下Fn+Windows鍵即可。 

【▼】阿楞也不甘寂寞,發現MK882電競鍵盤在按鍵F與按鍵J也有輔助識別的條狀設計,空白鍵也印有FANTECH的Logo,透過背光真的很炫唷~ 

【▼】電競鍵盤最常用到的方向鍵,粉紅兔兔也發現可配合Fn鍵來使用,Fn+上、下鍵是背光亮度的調整,而Fn+左、右鍵是調整背光呼吸燈的變化速度。 

【▼】實測FANTECH MK882光軸機械鍵盤調整RGB亮度與顏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xchSnhhwWw 
 

【▼】實測FANTECH MK882光軸機械鍵盤調整RGB速度變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Bou0X_Ac0g 
 

【▼】P助最後發現還有幾顆鍵能配合Fn鍵來使用,像Fn+PtrSc為切換背光模式的效果;Fn+ScrLk是當背光模式處在單色情況下可改變顏色;Fn+Pause可錄製背光效果到自訂的Fn+1、Fn+2、Fn+3等鍵上;Fn+Ins為切換鍵盤左、右側邊的LED顏色(非按鍵本身背光),真是十足的電競RGB效果阿~ 

【▼】實測FANTECH MK882光軸機械鍵盤各種RGB模式(按壓Fn+PtrSc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vRdt1GP9fE 
 

【▼】MK882屬於機械式的電競鍵盤,所以相對來說整體高度會比薄膜鍵盤來的高,底盤到鍵帽的地方約有38mm。 

【▼】來欣賞FANTECH PANTHEON MK882光軸鍵盤所帶來顆顆分明、電競並帶有科技風格的一覽圖吧!(左、右兩側的藍色勾勒可透過 Fn+Ins 來切換顏色) 

【▼】FANTECH MK882光軸機械鍵盤實測Fn+Ins鍵切換側邊燈光效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GbcmPYeuvs 
 

【▼】MK882鍵盤底部有產品型號、出廠日期、相關認證、產品序號 與 產品 QR Code等資訊,而資訊欄下方貼有一塊防滑膠墊。 

【▼】MK882鍵盤本體與手托盤一樣,都具有中間與四個角落的防滑膠墊,比較特別的是前端可將鍵盤立起來的支撐也是防滑橡膠設計。 

【▼】可將鍵盤立起來的支架,撐開約有1.5公分的高度,讓MK882呈現與手指完美的操控角度。 

【▼】由於MK882是全防水鍵盤,當入水時要如何排出呢?FANTECH也幫您想好了,在底部兩個橡膠墊旁設計有出水口,能快速將積水給排出。 

【▼】再來量量MK882光軸鍵盤的鍵程,總行程約為4.5mm,發出清脆聲響的鍵程距離差不多在2.2mm左右。在各種軸中算是比較長的,如果鍵程較短,當按下鍵時會感覺鍵盤陷入泥中,容易產生疲勞感。鍵程的長短主要是由鍵盤支架高度和回彈橡膠的有效壓縮範圍決定的。 

【▼】FANTECH MK882光軸機械鍵盤實測按鍵聲音大小,清脆爽快的段落聲如春天般的舒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H8P0IMrw_M 
 

【▼】接著拿出拔鍵帽與軸體的工具,先簡單拔除鍵帽,看看拔出鍵帽後底下LED發光的模樣,相當的迷幻。 

【▼】MK882的鍵帽長得不算方正,略偏於梯形,四面帶有鏡面感,尺寸大小適中,前端角度偏直且略低於後端,按起來挺順手的。 

【▼】MK882鍵帽表面為霧狀的磨砂質感,從內部可以看出是黑白兩色成形不破孔的透光效果,中間屬於常見的十字軸,替換鍵帽時方便不少。 

【▼】在軸體上,MK882採用光軸設計,所以軸體本身支援「熱插拔」快速更換,但僅是觸發的不同,回歸上方塑膠軸體的按鍵比較偏向青軸的手感,與傳統機械軸一樣,會依照卡榫形狀與彈簧重量不同。 

【▼】MK882單顆軸體由LED、IR、PT所組成,其中IR/PT指的是紅外發射/接收二極體,全部都具備防水及防塵塗層技術,能有效保護鍵盤不受液體及灰塵浸入。 

【▼】過電時也可以直接「熱插拔」來更換軸體與鍵帽,怕看不見,就直接用內建的RGB來照明吧! 

【▼】說到照明,當然也不能錯過MK882鍵盤上的指示燈,1代表 NumLock,A代表切換英文字母大小,↓箭頭為 ScrLk,以上都是一般鍵盤常見的指示燈號,MK882還多了個一個類似鎖頭的符號是?那就是啟動 Windows鎖定鍵 所告知的燈號。 

【▼】由於MK882是機械式鍵盤,所以都有一定高度,若沒有手托來支撐,長時間下來手腕會受傷,手托可以提升手腕的高度讓你降低手掌下部份壓力及手腕彎曲程度,不會長時間將手腕呈現弓起過大的幅度,墊著手托打字很舒服,手腕不必再懸空! 

【▼】小編以各種角度試打FANTECH MK882 光軸RGB防水機械鍵盤的畫面一覽。 

【▼】指尖碰觸到鍵帽進而壓入的手感,真讓人有種紓壓的感覺...XDDD 

【▼】平整式外型的數字鍵帶來舒適觸感,方便用戶無阻礙的操作,即使單指行使數字鍵的輸入也很輕鬆寫意。 

【▼】"Fn+4"所顯示的背光效果,亮的按鍵有Esc、1、2、3、4、5、6、Q、W、E、R、A、S、D、F、B。 

【▼】"Fn+5"所顯示的背光效果,亮的按鍵有W、R、A、S、D、左Shift、左Ctrl、左Alt、四個方向鍵。 

【▼】"Fn+6"所顯示的背光效果,亮的按鍵為所有英文字母與 [ 括號。 

【▼】"Fn+7"所顯示的背光效果,亮的按鍵有`、1、2、3、4、W、E、R、A、S、F、Z、X、C、V、左Shift、左Ctrl、左Alt、四個方向鍵。 

【▼】"Fn+8"所顯示的背光效果,亮的按鍵有Esc、`、1、2、3、4、5、6、Tab、Q、W、E、R、D、F、G、V、B、左Ctrl、左Alt。 

【▼】"Fn+9"所顯示的背光效果,亮的按鍵有W、R、A、S、D、左Shift、左Ctrl、左Alt、四個方向鍵,似乎與"Fn+5"是一樣的效果。 

【▼】FANTECH MK882光軸機械鍵盤實測Fn+數字鍵4 5 6 7 8 9的背光模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xQ8NFcn-54 
 

【▼】MK882鍵盤功能真的無可挑剔,兔兔在旁喝著清酒,看著小編開箱,小編一時尿急,先去上個廁所 

【▼】回來一看...不得了,粉紅兔兔打翻了清酒...而且濺到鍵盤上了... 

【▼】阿楞:除了正面,背面也浸酒了...鍵盤會不會醉勒? 

【▼】稍微將MK882擦乾之後,過電後一樣按鍵按壓正常,背光也是閃閃發亮。粉紅兔兔與P助表示,既然能防水,那就來做個實驗吧! 

【▼】PANTHEON為眾神之義,就以玩偶們見證防水的一刻吧!!FANTECH MK882光軸機械鍵盤實測防水效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82irUyk2RA 
 



【▼】要將MK882發揮到最神,其實還要搭配軟體的應用,一樣先到FANTECH官網http://www.fantech.id/page/download 下載 PANTHEON MK882 RGB Driver。 

【▼】小編安裝的軟體版本是V1.00.000n,有中文介面,格外的親切,但僅支援自家的MK-822鍵盤,其他鍵盤是無法套用的。軟體安裝好後,執行前請先將MK882插上電腦,不然會跳出 "請插入電競設備的訊息"。 
 

【▼】進入MK882軟體介面後,可以看見左上角Logo旁有Profile,這邊可以儲存或載入自訂的三種配置。 

【▼】而在右上角有個很像齒輪的圖示,是整個介面的設定,包含字體顏色和語系的修改。 

【▼】MK882軟體介面主要有四大頁面,分別為鍵盤自定義、背光、遊戲模式與巨集,每各頁面的功能淺顯易懂,沒有複雜的設定,第一次接觸這品牌的人也可輕易上手。 

【▼】首先先來看看《鍵盤自定義》,這個功能可厲害了,可以將MK882鍵盤上的所有鍵來個乾坤大挪移,想要單鍵功能或是複合功能都可以辦到。就以鍵盤功能設定來說,射擊遊戲常見的Q、W、E、A、S鍵一般作為單鍵移動控制,但若配合Tab或是CapsLock等其他鍵就有更多的應用了。若設定玩亂掉也不用怕,點選預設就又回歸正常了。 

【▼】《鍵盤自定義》-> 《滑鼠功能》,除了滑鼠移動是先天上的限制外,能直接模擬滑鼠的按鍵功能,例如調整DPI、翻頁功能等,真的太強大了! 

【▼】《鍵盤自定義》-> 《巨集功能》,能選取列表中自個創建的巨集指令,包含重發模式的設定有播放一次、播放多次與再按鍵時停止的控制。 

【▼】《鍵盤自定義》-> 《連擊鍵》,這對於玩雷電真的超好用,只要壓住就能連發,想當初之前的很夯的Click、Click、Click,有此神器加值的話,點贏日本不是夢。 

【▼】《鍵盤自定義》-> 《啟動程式》,能以捷徑方式一鍵開啟各類應用程式或是以瀏覽器開啟網站位址。 

【▼】《鍵盤自定義》-> 《多媒體鍵》,能播放或停止曲目、調整聲音大小、開啟首頁、電子郵件、我的電腦與計算機等,這些功能在電競鍵盤中算是很基本的。 

【▼】《鍵盤自定義》-> 《Windows快捷鍵》,對於Windows系統常用的功能,例如:Ctrl+C為複製、Ctrl+X為剪下、Ctrl+V為貼上,這些附合件都可以設定單鍵來完成。不過若能有 for Mac 的那就更棒了! 

【▼】《鍵盤自定義》-> 《禁用》,簡單來說就是該按鍵失效,有點類似防鬼鍵的設計,可讓你在遊戲中不誤按而跳出。當然若你家有小朋友會偷玩遊戲,可將MK882所有鍵設為禁用,被禁用的按鍵會顯示藍綠色,屆時怎麼按都沒反應,小朋友就不會沈迷於電玩了...>///< 

【▼】在背光頁面的模式選擇上有靜態恆亮、單點亮、單熄滅、繁星點點、漫天飛雪、百花爭豔、動態呼吸、光譜迴圈、彩泉湧動、多彩縱橫、隨波逐流、峰迴路轉、一觸即發、一石二鳥、漣漪擴散、川流不息、重巒疊嶂、斜風細雨、來回穿梭與自訂,高達20種的切換,真讓人眼花撩亂,而且針對這些模式還可以作顏色、方向、速度與亮度的微調,自由度相當高。 

【▼】舉例來說以多彩縱橫模式來看,就可以改變LED顏色,看要全彩或是指定單色都行,顯示方向也可以上下變化或是單一方向行進。 

【▼】在選擇自訂模式時,配置器可依照個人習慣來配色,像小編常用到W、A、S、D與方向鍵,就可以勾選起來(螢幕會同步亮起白框),夜晚玩遊戲時就更不容易按錯鍵了。 

【▼】最後是巨集指令的頁面,這邊新增巨集的方式相當簡單,第一步就是給新巨集一個名稱,例如招式名稱;第二步按下開始錄製,這時可直接按壓鍵盤輸入↓↙←+B/D,延時若太快可新增延時或是固定延時,最後停止錄製即可完成。若要單鍵使出招式,記得要到鍵盤自訂義頁面中指定巨集。 

【▼】而過程中可以插入滑鼠事件,包含滑鼠的左、中、右鍵甚至滾輪等,都可以設定是按下、彈起或是上下滾動時作用。 



【▼】香港人的遊戲小作,全新的系統和圖形設計有別於前作,並繼承前作的混戰型以及角色,更支援八個玩家同時遊玩,遊戲共有24名角色,可選擇鍵盤或手柄的輸入設定操控角色,亦可以透過控制設定更改按鈕設定。由於遊戲有很大的耐玩度,控制簡單,而且有很多招式都可以互相接駁,因此它一直廣受玩家擁戴。玩家可以控制上、下、左、右、攻擊、跳躍、防禦七種基本指令動作,還可使用連續技以一般攻擊、招式攻擊、道具攻擊三種互相配合,以及任何模式都可對電腦玩家作出指令。四個玩家可供在同一電腦控制,最多可以同時有八個玩家或電腦利用兩部電腦通過IP連接聯機對戰,LF2多連器2.0更提供多部電腦連入同一主機來進行遊戲。 

【▼】FANTECH MK882光軸機械鍵盤實測小朋友齊打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bnPGHoSE2w 
 

【▼】3.5磁片必玩的經典遊戲:~皮卡丘打排球~ 

【▼】FANTECH MK882光軸機械鍵盤實測皮卡丘打排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8hl6CC9CCU 
 

【▼】2008年3月18日發行。全標題為「《格鬥天王'98-最後之戰-》(THE KING OF FIGHTERS '98 -ULTIMATE MATCH-)」。《格鬥天王'98》的增強版本,將背景部份翻新和新增一些沒在98登場的《大蛇篇》人物。家用機則於2008年6月出品,增加了BGM,遊戲模式,圖片集等。整體穩定度與平衡性,為全系列作中最高水平的作品,在各地區間人氣,至今依舊高居不下位於系列的最高榜首。 

【▼】FANTECH MK882光軸機械鍵盤實測格鬥天王KOF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YQZ54O-Zr4 
 



  FANTECH PANTHEON MK882機械式鍵盤外型俐落有型不花俏,鍵帽、軸體做工品質相當不錯,在細節上都處理的很細膩,不論表面處理、透光度還是RGB多彩燈光秀,都讓人感受到有一定的工藝水準。富有質感的手托盤,不但流線而且還符合人體工學,營造出FANTECH獨特的電競風格。 

【▼】阿楞還在發呆嗎?雖然你與 Hello Kitty是好朋友,但你是阿宅,當然不能選擇少女心的鍵盤阿,要選一定要指名FANTECH MK882。 

  細節上,MK882採用鋁製面板搭配ABS鍵帽設計可輕鬆拆卸清潔內部,上蓋與鍵帽似乎上了一層霧面UV漆,觸感較為生硬,文字部分做透光處理可將背光清晰呈現。剛使用時質感非常的棒,但久了容易留下指紋,所以必須常擦拭才能保有美觀,但也還好,因為MK882採用防護塗層技術,具備防水及防塵效果,有效保護鍵盤不受液體及灰塵浸入,也就是直些用水沖洗也沒有問題的啦!當然泡過水後,必需要等到水都乾了後才能使用唷~ 

【▼】有了防水塗層的加持,再也不怕飲料的侵襲,想喝什麼就喝什麼,鍵盤也不用套上防水墊了。 

  在手感部分,光軸是以獨特光柵切割方式來觸動按鍵,所以沒有機械的金屬接點,也因此在按壓時非常順暢,能以最快的響應時間(0.2ms)提供零延遲、零誤差且提升將近30%的響應速度!不會因機械軸金屬接點磨擦而有個阻力乾澀的狀況,直上直下的感覺更為真實,按壓力道也相當平均不會有忽重輕飄的感覺;軸體聲音較青軸安靜,敲擊清脆、手感超優,也有很強的節奏感與回饋力,適合盲打,更是電競遊戲玩家不可或缺的優質配備! 

【▼】鍵程高有高的手感,鍵程低則會帶來泥澇感,不過端看個人的使用習慣囉~ 

【▼】多摩君表示:只要有Fn鍵作輔助,也在不用很多的實體多媒體鍵了~ 

  在遊戲實戰部分,小編什麼遊戲都玩,不過現在的遊戲大多要配合滑鼠來使用,所以小編特別選了只用鍵盤就可以Play的遊戲,以皮卡丘打排球來說,只會用到Enter鍵以及方向鍵,和其他電競鍵盤相比,操作時感覺更靈活迅速;而小朋友齊打交與KOF格鬥天王是屬於有招式的遊戲,配合FANTECH獨家軟體的巨集功能,一鍵就能發出大絕招(作弊),比起搖桿搓半天還來的好用。不過由於是電競鍵盤的關係,鍵帽上只留下英文字體,並沒有注音與倉頡符號,這對於有些遊戲要 Key in 對話來說的確有些影響,MK882各方面的設計都有濃濃的電競風,RGB多彩燈光設計,可自訂調整按鍵的燈光模式,提供多方面視覺效果;全鍵無衝突設計,同時敲擊多種按鍵不卡鍵衝突,適用LOL等需同時使用多按鍵的電競遊戲。很多地方都是為選手、玩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這種精神是很多廠商所做不到的,這也是為什麼我自己體驗了那麼多款周邊最喜歡的品牌是FANTECH的原因。 

【▼】P助表示:以往電競用鍵盤會在A、S、D、W與方向件標示不同顏色,現在有了自訂背光,也可以達到相同效果唷~ 

  FANTECH電競週邊如鍵盤、滑鼠、耳機等,小編算是有參與在其中,可以感受到FANTECH不斷在精進,不管是硬體方面的加強還是軟體小細節的修正,都讓電競產品變的更科幻也更人性化。就以RGB多色混彩可自訂背光模式來說,一般效果有七、八種就很炫了,可是MK882硬是有高達19種的變化,讓人見識到FANTECH對於產品的用心與堅持。雖說台灣電競市場還沒那麼快打入,不過就小編觀察,最近幾個大論壇上都陸續掛有FANTECH的廣告,看來行銷有在努力,出貨量大增也是指日可待了!如果對這把有興趣的朋友,建議可以到有展示的店家敲敲看,這樣會比較清楚知道手感的差異。 

【▼】MK882抗扯耐拉的線真的很粗加上多種背光效果,能讓人不喜歡嗎? 



【▼】這次由聿鑫舉辦的電競活動,小編也獲得了FANTECH電競衣與電競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就來看看吧!第一眼看到FANTECH電競衣,真的很像先前中華職棒誠泰Cobras隊的球衣,胸前兩道弧線,正代表FANTECH的電競產品都是以符合人體工學的角度去設計,兩個手臂也貼有FANTECH的LOGO,紅黑相間顯得非常霸氣! 

【▼】小編身材中等,喜歡穿比較寬鬆的衣服,所以選的Size是XL,材質是聚脂纖維,具有透氣、快乾、防霉的特色,左胸前印有Gaming Gear,證實了電競衣也是遊戲裝備之一唷~ 

【▼】也許FANTECH在當地有贊助電境隊伍,所以衣服背面為TEAM FANTECH,上方還印有類似Counter Strike 絕對武力 的圖示,翻過來也毫無違和感。 

【▼】這次小武哥義不容辭的也來幫忙站台,瞧!小五哥的身材真是讚,完全就是職棒球員嘛~ 

【▼】背面也來一張,這次不演鬼武者了,改演賭神續集了...XDDD 

【▼】再來看看電競帽,配色真的很像日本職棒讀賣巨人隊,正面為FANTECH的橘紅色LOGO,背面為黑底白字的英文字體,不像棒球帽有長長的帽沿,戴起來清爽有型。 

【▼】電競帽內裡一覽,素色帶有透氣孔,邊緣逢有FANTECH標籤,並沒有設計鬆緊帶,所以調整大小的方式必須要用扣的唷~ 

【▼】FANTECH電競產品真的好用,價格又實在,期待有新的產品陸續分享給大家 >///< 

【眼睛一亮的護眼神器!】Bridge(普立奇)eye Light 護眼機(EL-1701)讓你紓壓眼部隨身帶著走~

$
0
0
 

【 前言碎碎唸】


  科技日新月異,不只帶來了生活上的便利,就連同工作型態、生活娛樂也因科技而有不同的呈現方式,但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完全都是要靠 "眼"來執行或是享受。簡單來說,上班工作時你寫code、後製繪圖,都是要用到雙眼,而下了班想放放鬆打個電玩,身體放鬆了,但 "眼睛"卻還在工作,一天下來,眼睛真的只有晚上睡覺時才會夠真正放鬆、舒緩!雖然市面上有很多葉黃素的保健食品,但總不可能一直吃,若能有一個產品不受時間、地點所限制,能夠隨身攜帶作眼部的按摩,那該有多好?實不相瞞,今天就是要來向大家開箱這款護眼機(EL-1701),讓您的靈魂之窗獲得解放~ 

【▼】說到普立奇(Bridge),大家一定還很陌生,小編也和大家一樣,所以特別 Goole了一下這品牌,不 Goole還好,一 Google 則淚流滿面、雙膝不自覺跪下。因為該公司執行長為了母親眼睛問題,開啟了研發眼部保健產品的契機,將自身專長與創新應用結合,經歷漫長的路程,克服重重困難,終於成功幫助母親找回雙眼的舒適自在。如今,更期許能貢獻自己的結晶,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很令人感動呢!而普立奇(Bridge)目前只專心在護眼的產品上,之前有推出兆利護眼罩搭配S500就榮獲好評,這次再度推出更攜便的 eye Light 護眼機,其型號為 EL-1701,要讓你 「View the world in a beautiful way」、「Health care of your vision」,懶得翻譯沒關係,台灣話就是「眼睛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眼睛若顧得好,人生就是彩色的!」 
 

【▼】在eye Light 護眼機的包裝彩盒上印有這台EL-1701的重要特點,包含了有紅外線眼杯、外出攜帶盒與能使用USB充電。 
 

【▼】Made in Taiwan就是愛台灣啦!微笑MIT值得信賴,讓你美麗看世界、愛你的眼睛更健康~ 
 

【▼】eye Light 護眼機包裝左側印有製造年份、產地與產品內容物,右側則有產品注意事項:1、此產品屬於保健用途用,並非有治療效果;二、本產品不適用對象如眼睛動過雷射手術、罹患青光眼或白內障、眼壓異常、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患者等,所以沒有以上狀況者,最應該馬上入手一台作眼睛保養! 
 

【▼】eye Light 護眼機產品內容物除了本機之外,不能忘記的還有產品使用說明書、產品保固卡等。 
 

【▼】台灣之光的普立奇,對台灣人就是讚,原本保固一年期限的,現在只要完成QR Code的滿意度調查表就再延長保固期三個月唷~ 
 

【▼】前面有提到 eye Light 護眼機 EL-1701不適用的對象,而最適用族群有哪些呢?包含七歲以上、長期使用3C產品、學生、上班族、司機等高度使用眼族群。孕婦的話,建議可以洽詢眼科醫師。 
 

【▼】EL-1701產品說明書上除了產品介紹外,還有用久了要更換矽膠薄膜的方式,千萬別太高興而小心弄不見了...XDDD 
 

【▼】eye Light 護眼機 EL-1701現身!大家可以看見普立奇貼心的地方,就是附上了收納盒,讓你出門旅遊搭火車、飛機都能好好享用它。 
 

【▼】收納盒中附上酒精棉片、護眼棉片以及矽膠薄膜等三樣耗材,其中護眼棉片為嫘縈棉不織布材質,屬於一次性拋棄式使用,共有50片能使用兩年。 
 

【▼】而兩片裝的矽膠薄膜裝的塑膠袋似乎是裝錯了,拿到護眼棉片的包裝袋...XDDD,不過矽膠薄膜裝可用酒精棉片直接擦拭,所以除非漏氣或是真的太髒,不然可以用很久很久。 
 

【▼】由於 eye Light 護眼機 EL-1701主打隨身攜帶的概念,所以內建鋰電池,當然就是要用microUSB介面來充電囉~ 
 

【▼】所附上的變壓器型號為BX-0501000,額定輸入為100-240VAC、50/60Hz,輸出為5V@1A,電源安規認證略鮮少了些,記得第一次充電請先充電六小時以上。 
 

【▼】eye Light 護眼機長寬高尺寸為19x8x7cm,顏色方面目前只有珍珠白,白色意味純正、清潔和高科技產品的簡潔。白色也與醫院,醫生習習相關,所以推銷醫療產品時可以用白表示安全。有網友詢問未來有沒有可能出多元的色彩,就待原廠商榷評估看看囉~ 
 

【▼】在 eye Light 護眼機左側為可充電的microUSB介面,下方貼有產品標籤,標籤上有產品序號並可知 EL-1701功耗僅5瓦而已,當充飽電時,可待機五至六天。右側則貼了BRIDGE eye Light的LOGO貼紙。 
 

【▼】將eye Light 護眼機插上microUSB充電線進行充電時,機身前方面板會出現紅色指示燈,當充滿時會熄滅。 
 

【▼】因應每個人頭型大小不同,eye Light 護眼機在頭帶的部分,後方有約五公分左右的魔鬼氈作鬆緊度的調整。 
 

【▼】若五公分的魔鬼氈還不能調到理想的大小,那就得從兩旁扣具作伸縮束帶的放縮及縮緊,兩種方式絕對適合成年人與學齡中的小朋友一起使用。 
 

【▼】在eye Light 護眼機面板中央的圓鈕就是開關兼具有模式切換的功能,單鍵操作夠便利,長按三秒可開機或關機,開機後預設會進入輕柔模式,再次按壓一下則會切換到舒壓模式,總共有三種模式(輕柔模式->舒壓模式->深層模式)作循環,每種模式結束時皆有提示音。 
 

【▼】第一次穿戴 eye Light 護眼機可能會不知道哪邊朝上或朝下,還好普立奇夠貼心,只要想著上方有按鈕,下方有凹槽,那就不會戴反了。 
 

【▼】eye Light 護眼機是使用有工研院認證的遠紅外線粉原料,具有醫療等級的矽膠材質,無毒不過敏。 
 

【▼】遠紅外線粉有什麼好處呢?它是一種奈米複合材料,與適當之材料結合,並於適當環境條件下持續放射遠紅外線能量,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其離子化反應可改善慢性疾病,對於眼睛能深層的舒緩呢! 
 

【▼】eye Light 護眼機專利眼罩設計,有浮動眼杯及眼距調整設計,由於雙眼是同步調整的, 所以左右眼距共有4公分可調整。 
 

【▼】移動 eye Light 護眼機的眼罩作眼距的調整時,要記得把定位鍵給鬆開,調整好再將其定位,這樣眼距才不會因拿取時撞到而變動。 
 

【▼】好了,馬上就來試戴,eye Light 護眼機的白色護框,可水洗、酒精/蒸汽消毒,清潔超便利,在此就用內附的酒精棉片來擦拭。 
 

【▼】第二步就是放上護眼棉片,可以看出蛋形,比較橢圓的部分朝內,較尖長的部分朝外。 
 

【▼】第三步就是戴上 eye Light 護眼機調整眼距囉,雖然本體不重只有320克,但體積較為龐大,第一次戴會感覺不太好戴,不過試過幾次之後,就能輕易穿戴了。 
 

【▼】調整好眼距之後,再來就是確認紅外線護框有沒有服貼整個眼睛的部位,感覺必須有戴泳鏡的FU~(也就是說不能太鬆) 
 

【▼】緊接著就可以長按開關三秒鐘進行開機戴到頭上,或是先戴到頭上再開機都行,剛開機時會輛白色LED燈兩次後進入輕柔模式。 
 

【▼】BRIDGE普立奇 eye Light 護眼機EL-1701護眼運作模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R9iUv59To 
[embe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R9iUv59To[/embed] 

【▼】輕柔模式的時間為8分鐘,其動作為推推吸,正前方的LED會顯示藍色,此時並沒有音樂的輸出。
 

【▼】對了,有戴隱形眼鏡的人,使用eye Light 護眼機前要先取下隱形眼鏡唷!另外原廠也建議不要平躺使用eye Light 護眼機,因為正負氣壓會因地心引力的關係加重,若再加上平躺讓頭後無做緩衝,間接會造成眼睛的壓力,反而會造成反效果,不過將棉被堆成小山斜躺小編覺得還OK。 
 

【▼】舒壓模式的時間為10分鐘,其動作為推放推放,正前方的LED會顯示綠色,此時有音樂輸出,是森林中的鳥鳴聲呢!。 
 

【▼】BRIDGE普立奇 eye Light 護眼機EL-1701綠色舒壓模式 推推吸+鳥叫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NHM39mqo4A 
[embe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NHM39mqo4A[/embed] 

【▼】深層模式的時間為12分鐘,其動作為吸吸吸推推,正前方的LED會顯示黃色,此時也有音樂輸出,是潺潺流水聲,聲聲入人心阿~ 
 

【▼】普立奇 eye Light 護眼機EL-1701黃色深層模式 吸吸吸推推+流水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S9-rFoKKk8 
[embe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S9-rFoKKk8[/embed] 

【▼】眼睛部位的穴道真的很多,透過全球唯一正負氣壓,經正負氣壓交換變化過程,可舒緩眼壓、改善清除疲勞。 
 

【▼】原廠也提供了中醫觀點有說明各個穴道的作用,讓眼睛紓壓放鬆,所以眼罩力道最好平均在眼睛周圍。 
"魚腰"作用功效:鎮驚安神、明目利竅、疏風清熱、通絡止痛 
"攅竹"能改善視物不明、眼臉跳動等不適症狀 
"睛明"功能為調減眼壓 消除疲勞作用 
"四白"功能為改善流淚.眼睛癢痛的不適感、預防眼疾 
"絲竹空"作用功效:疏風清熱,明目安神等 
 

【▼】不過有時真的按得太舒服,一不小心就會隨著音樂進入夢鄉,是真的很讓人放鬆的好物阿~ 
 

【▼】上了年紀的老爸,還是喜歡看紙本的報紙,不過紙本的報紙不像網頁版的可以放大縮小,看久了也很吃力,就讓老爸試試 Bridge(普立奇)eye Light 護眼機(EL-1701)吧! 
 

【▼】 Bridge(普立奇)eye Light 護眼機(EL-1701)特殊設計能完整貼合所有臉型。當然給不同人使用時,除了調整眼距外,建議內部的護眼棉片要記得更換唷~ 
 

【▼】老爸對於 eye Light 護眼機感的體驗覺還蠻鮮的,也很慶幸老爸這把年紀了沒有眼睛不適的症狀,希望 eye Light 護眼機能照亮每個人的視野呀! 
 

【▼】喜歡愛追劇的老媽,最近也狂追古裝劇-延禧攻略,一直看下去怎得了,馬上借她使用eye Light 護眼機來舒緩眼睛周圍的穴道。 
 

【▼】老媽試戴的感受是很有沈浸感,能感受到舒壓模式中的鳥兒吱吱喳喳叫,光聽愉悅的唧唧又啾啾,就讓人身心同步放鬆。 
 

【▼】最後使用完 eye Light 護眼機也只要長按單鍵三秒鐘就會有結束聲響與顏色作識別,這次關機LED顯示的是紫色! 
 

【 eye Light 護眼機試用心得分享】


【▼】普立奇雖然是取Bridge直接英翻中,但也承襲了Bridge的字義(橋),成功搭起了科技與健康的橋樑。 
 

  第一次穿戴浮動式正負氣壓設計的護眼機,感覺很新鮮,戴上後有如X戰警中的獨眼龍,眼睛部位會發光呢!以外觀來看,eye Light 護眼機設計得有點像VR裝置,戴在頭上老實說有點沈,雖然不建議平躺時使用,但坐挺挺的的撐上10分鐘,頭還是會不自覺朝下。若能採用更輕的材質,將320克減重到200克以內,相信頭部的負擔是還可以長時間承受的。在操作上,eye Light 護眼機以單鍵設計作為開關與三種循環模式的切換,輔以LED色彩顯示主機狀態,簡易又快速。按壓的力道上,直覺就是比起市售的震動式護眼機還來的有力,雖然有輕柔、舒壓、深層三種循環模式可選擇,不過第一次吸的感覺,真的感覺到眼球都快被吸出來了,是還蠻震撼的。像小編平常寫文寫累了,就拿eye Light 護眼機來舒緩一下眼睛,將眼部周圍穴道如魚腰、攅竹、睛明、四白、絲竹空,五大穴位按摩放鬆,加上內建情境音樂的功能,讓人分不清是身歷其境還是進入夢鄉了呢! 

【▼】今後有了 eye Light 護眼機,不論看書還是看電影,都讓你展眼舒眉、放眼世界! 
 快速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  詳細發文規則
   
  
 
 
 
 
上傳 上傳壓縮檔請先把數張圖片壓縮成 ZIP 格式檔案
 

【眼睛一亮的護眼神器!】Bridge(普立奇)eye Light 護眼機(EL-1701)讓你紓壓眼部隨身帶著走~

$
0
0
 

【 前言碎碎唸】


  科技日新月異,不只帶來了生活上的便利,就連同工作型態、生活娛樂也因科技而有不同的呈現方式,但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完全都是要靠 "眼"來執行或是享受。簡單來說,上班工作時你寫code、後製繪圖,都是要用到雙眼,而下了班想放放鬆打個電玩,身體放鬆了,但 "眼睛"卻還在工作,一天下來,眼睛真的只有晚上睡覺時才會夠真正放鬆、舒緩!雖然市面上有很多葉黃素的保健食品,但總不可能一直吃,若能有一個產品不受時間、地點所限制,能夠隨身攜帶作眼部的按摩,那該有多好?實不相瞞,今天就是要來向大家開箱這款護眼機(EL-1701),讓您的靈魂之窗獲得解放~ 

【▼】說到普立奇(Bridge),大家一定還很陌生,小編也和大家一樣,所以特別 Goole了一下這品牌,不 Goole還好,一 Google 則淚流滿面、雙膝不自覺跪下。因為該公司執行長為了母親眼睛問題,開啟了研發眼部保健產品的契機,將自身專長與創新應用結合,經歷漫長的路程,克服重重困難,終於成功幫助母親找回雙眼的舒適自在。如今,更期許能貢獻自己的結晶,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很令人感動呢!而普立奇(Bridge)目前只專心在護眼的產品上,之前有推出兆利護眼罩搭配S500就榮獲好評,這次再度推出更攜便的 eye Light 護眼機,其型號為 EL-1701,要讓你 「View the world in a beautiful way」、「Health care of your vision」,懶得翻譯沒關係,台灣話就是「眼睛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眼睛若顧得好,人生就是彩色的!」
 

【▼】在eye Light 護眼機的包裝彩盒上印有這台EL-1701的重要特點,包含了有紅外線眼杯、外出攜帶盒與能使用USB充電。
 

【▼】Made in Taiwan就是愛台灣啦!微笑MIT值得信賴,讓你美麗看世界、愛你的眼睛更健康~
 

【▼】eye Light 護眼機包裝左側印有製造年份、產地與產品內容物,右側則有產品注意事項:1、此產品屬於保健用途用,並非有治療效果;二、本產品不適用對象如眼睛動過雷射手術、罹患青光眼或白內障、眼壓異常、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患者等,所以沒有以上狀況者,最應該馬上入手一台作眼睛保養!
 

【▼】eye Light 護眼機產品內容物除了本機之外,不能忘記的還有產品使用說明書、產品保固卡等。
 

【▼】台灣之光的普立奇,對台灣人就是讚,原本保固一年期限的,現在只要完成QR Code的滿意度調查表就再延長保固期三個月唷~
 

【▼】前面有提到 eye Light 護眼機 EL-1701不適用的對象,而最適用族群有哪些呢?包含七歲以上、長期使用3C產品、學生、上班族、司機等高度使用眼族群。孕婦的話,建議可以洽詢眼科醫師。
 

【▼】EL-1701產品說明書上除了產品介紹外,還有用久了要更換矽膠薄膜的方式,千萬別太高興而小心弄不見了...XDDD
 

【▼】eye Light 護眼機 EL-1701現身!大家可以看見普立奇貼心的地方,就是附上了收納盒,讓你出門旅遊搭火車、飛機都能好好享用它。
 

【▼】收納盒中附上酒精棉片、護眼棉片以及矽膠薄膜等三樣耗材,其中護眼棉片為嫘縈棉不織布材質,屬於一次性拋棄式使用,共有50片能使用兩年。
 

【▼】而兩片裝的矽膠薄膜裝的塑膠袋似乎是裝錯了,拿到護眼棉片的包裝袋...XDDD,不過矽膠薄膜裝可用酒精棉片直接擦拭,所以除非漏氣或是真的太髒,不然可以用很久很久。
 

【▼】由於 eye Light 護眼機 EL-1701主打隨身攜帶的概念,所以內建鋰電池,當然就是要用microUSB介面來充電囉~
 

【▼】所附上的變壓器型號為BX-0501000,額定輸入為100-240VAC、50/60Hz,輸出為5V@1A,電源安規認證略鮮少了些,記得第一次充電請先充電六小時以上。
 

【▼】eye Light 護眼機長寬高尺寸為19x8x7cm,顏色方面目前只有珍珠白,白色意味純正、清潔和高科技產品的簡潔。白色也與醫院,醫生習習相關,所以推銷醫療產品時可以用白表示安全。有網友詢問未來有沒有可能出多元的色彩,就待原廠商榷評估看看囉~
 

【▼】在 eye Light 護眼機左側為可充電的microUSB介面,下方貼有產品標籤,標籤上有產品序號並可知 EL-1701功耗僅5瓦而已,當充飽電時,可待機五至六天。右側則貼了BRIDGE eye Light的LOGO貼紙。
 

【▼】將eye Light 護眼機插上microUSB充電線進行充電時,機身前方面板會出現紅色指示燈,當充滿時會熄滅。
 

【▼】因應每個人頭型大小不同,eye Light 護眼機在頭帶的部分,後方有約五公分左右的魔鬼氈作鬆緊度的調整。
 

【▼】若五公分的魔鬼氈還不能調到理想的大小,那就得從兩旁扣具作伸縮束帶的放縮及縮緊,兩種方式絕對適合成年人與學齡中的小朋友一起使用。
 

【▼】在eye Light 護眼機面板中央的圓鈕就是開關兼具有模式切換的功能,單鍵操作夠便利,長按三秒可開機或關機,開機後預設會進入輕柔模式,再次按壓一下則會切換到舒壓模式,總共有三種模式(輕柔模式->舒壓模式->深層模式)作循環,每種模式結束時皆有提示音。
 

【▼】第一次穿戴 eye Light 護眼機可能會不知道哪邊朝上或朝下,還好普立奇夠貼心,只要想著上方有按鈕,下方有凹槽,那就不會戴反了。
 

【▼】eye Light 護眼機是使用有工研院認證的遠紅外線粉原料,具有醫療等級的矽膠材質,無毒不過敏。
 

【▼】遠紅外線粉有什麼好處呢?它是一種奈米複合材料,與適當之材料結合,並於適當環境條件下持續放射遠紅外線能量,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其離子化反應可改善慢性疾病,對於眼睛能深層的舒緩呢!
 

【▼】eye Light 護眼機專利眼罩設計,有浮動眼杯及眼距調整設計,由於雙眼是同步調整的, 所以左右眼距共有4公分可調整。
 

【▼】移動 eye Light 護眼機的眼罩作眼距的調整時,要記得把定位鍵給鬆開,調整好再將其定位,這樣眼距才不會因拿取時撞到而變動。
 

【▼】好了,馬上就來試戴,eye Light 護眼機的白色護框,可水洗、酒精/蒸汽消毒,清潔超便利,在此就用內附的酒精棉片來擦拭。
 

【▼】第二步就是放上護眼棉片,可以看出蛋形,比較橢圓的部分朝內,較尖長的部分朝外。
 

【▼】第三步就是戴上 eye Light 護眼機調整眼距囉,雖然本體不重只有320克,但體積較為龐大,第一次戴會感覺不太好戴,不過試過幾次之後,就能輕易穿戴了。
 

【▼】調整好眼距之後,再來就是確認紅外線護框有沒有服貼整個眼睛的部位,感覺必須有戴泳鏡的FU~(也就是說不能太鬆)
 

【▼】緊接著就可以長按開關三秒鐘進行開機戴到頭上,或是先戴到頭上再開機都行,剛開機時會輛白色LED燈兩次後進入輕柔模式。
 

【▼】BRIDGE普立奇 eye Light 護眼機EL-1701護眼運作模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R9iUv59To
[embe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R9iUv59To[/embed] 

【▼】輕柔模式的時間為8分鐘,其動作為推推吸,正前方的LED會顯示藍色,此時並沒有音樂的輸出。
 

【▼】對了,有戴隱形眼鏡的人,使用eye Light 護眼機前要先取下隱形眼鏡唷!另外原廠也建議不要平躺使用eye Light 護眼機,因為正負氣壓會因地心引力的關係加重,若再加上平躺讓頭後無做緩衝,間接會造成眼睛的壓力,反而會造成反效果,不過將棉被堆成小山斜躺小編覺得還OK。
 

【▼】舒壓模式的時間為10分鐘,其動作為推放推放,正前方的LED會顯示綠色,此時有音樂輸出,是森林中的鳥鳴聲呢!。
 

【▼】BRIDGE普立奇 eye Light 護眼機EL-1701綠色舒壓模式 推推吸+鳥叫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NHM39mqo4A
[embe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NHM39mqo4A[/embed] 

【▼】深層模式的時間為12分鐘,其動作為吸吸吸推推,正前方的LED會顯示黃色,此時也有音樂輸出,是潺潺流水聲,聲聲入人心阿~
 

【▼】普立奇 eye Light 護眼機EL-1701黃色深層模式 吸吸吸推推+流水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S9-rFoKKk8
[embe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S9-rFoKKk8[/embed] 

【▼】眼睛部位的穴道真的很多,透過全球唯一正負氣壓,經正負氣壓交換變化過程,可舒緩眼壓、改善清除疲勞。
 

【▼】原廠也提供了中醫觀點有說明各個穴道的作用,讓眼睛紓壓放鬆,所以眼罩力道最好平均在眼睛周圍。
"魚腰"作用功效:鎮驚安神、明目利竅、疏風清熱、通絡止痛
"攅竹"能改善視物不明、眼臉跳動等不適症狀
"睛明"功能為調減眼壓 消除疲勞作用
"四白"功能為改善流淚.眼睛癢痛的不適感、預防眼疾
"絲竹空"作用功效:疏風清熱,明目安神等
 

【▼】不過有時真的按得太舒服,一不小心就會隨著音樂進入夢鄉,是真的很讓人放鬆的好物阿~
 

【▼】上了年紀的老爸,還是喜歡看紙本的報紙,不過紙本的報紙不像網頁版的可以放大縮小,看久了也很吃力,就讓老爸試試 Bridge(普立奇)eye Light 護眼機(EL-1701)吧!
 

【▼】 Bridge(普立奇)eye Light 護眼機(EL-1701)特殊設計能完整貼合所有臉型。當然給不同人使用時,除了調整眼距外,建議內部的護眼棉片要記得更換唷~
 

【▼】老爸對於 eye Light 護眼機感的體驗覺還蠻鮮的,也很慶幸老爸這把年紀了沒有眼睛不適的症狀,希望 eye Light 護眼機能照亮每個人的視野呀!
 

【▼】喜歡愛追劇的老媽,最近也狂追古裝劇-延禧攻略,一直看下去怎得了,馬上借她使用eye Light 護眼機來舒緩眼睛周圍的穴道。
 

【▼】老媽試戴的感受是很有沈浸感,能感受到舒壓模式中的鳥兒吱吱喳喳叫,光聽愉悅的唧唧又啾啾,就讓人身心同步放鬆。
 

【▼】最後使用完 eye Light 護眼機也只要長按單鍵三秒鐘就會有結束聲響與顏色作識別,這次關機LED顯示的是紫色!
 

【 eye Light 護眼機試用心得分享】


【▼】普立奇雖然是取Bridge直接英翻中,但也承襲了Bridge的字義(橋),成功搭起了科技與健康的橋樑。
 

  第一次穿戴浮動式正負氣壓設計的護眼機,感覺很新鮮,戴上後有如X戰警中的獨眼龍,眼睛部位會發光呢!以外觀來看,eye Light 護眼機設計得有點像VR裝置,戴在頭上老實說有點沈,雖然不建議平躺時使用,但坐挺挺的的撐上10分鐘,頭還是會不自覺朝下。若能採用更輕的材質,將320克減重到200克以內,相信頭部的負擔是還可以長時間承受的。在操作上,eye Light 護眼機以單鍵設計作為開關與三種循環模式的切換,輔以LED色彩顯示主機狀態,簡易又快速。按壓的力道上,直覺就是比起市售的震動式護眼機還來的有力,雖然有輕柔、舒壓、深層三種循環模式可選擇,不過第一次吸的感覺,真的感覺到眼球都快被吸出來了,是還蠻震撼的。像小編平常寫文寫累了,就拿eye Light 護眼機來舒緩一下眼睛,將眼部周圍穴道如魚腰、攅竹、睛明、四白、絲竹空,五大穴位按摩放鬆,加上內建情境音樂的功能,讓人分不清是身歷其境還是進入夢鄉了呢! 

【▼】今後有了 eye Light 護眼機,不論看書還是看電影,都讓你展眼舒眉、放眼世界!


 快速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  詳細發文規則

   


 

 



上傳 上傳壓縮檔請先把數張圖片壓縮成 ZIP 格式檔案
 

【引領潮流、萬眾矚目】英特爾x捷元x微軟 攜手打造最 Crazy 的電競派對

$
0
0
 

  2018在賽車界中最令人振奮的新聞,莫過於大家最熟悉的F1車神-舒馬克回來了,雖然詳細健康情況不公開,但在他2019/1/3日50歲的這一天,仍然受到各界車迷們的祝福!此時,無獨有偶的在電境界,也捎來讓玩家瘋狂的好消息,那就是捷元宙斯機又再度進化了!打著希臘眾神之王的名號,捷元宙斯機自從2006年捷元推出第一代以來,至今已超過10年,在自有品牌的電腦市場中,也獲得不少玩家的指名與肯定。這次捷元推出的宙斯機和以往不同,著重在政府主推的電競產業上,因此獨顯用料更高檔,記憶體與硬碟不只容量大更要高時脈,而處理器當然就得用CPU龍頭的Intel,取名旗艦電競9Z,就是採用Intel第9代Core i處理器,速度之快、效能之猛,讓玩家大呼過癮,也因此獲得英特爾極限大師錦標賽(Intel Extreme Master,簡稱IEM)的認證,成為台灣站指定品牌之一。今日為了顯現宙斯機的速度,特別與微軟合作,移植Xbox經典遊戲《極限競速:地平線4》到PC平台上,看看今日能否誕生新一代車神,這場引領潮流、萬眾矚目,由三大廠商 英特爾 x 捷元 x 微軟 攜手打造的電競派對,馬上就由小編帶大家來目睹最 Crazy 的時刻~

▐ 本文章節 ▌ 



【▼】最CRAZY(虧雞)的電競派對,這次由T客邦與捷元電腦共同舉辦,時間選在星期五的下班時刻,加上地點位於台北西門町的意舍酒店,距離熙來攘往的捷運西門站僅約5分鐘步行路程,悠哉的走上誠品武昌店,享受 「視覺、聽覺、味覺」所帶來的活動體驗‎!

【▼】這次捷元電腦為狂熱派玩家催生出最極致首選的宙斯機,內部搭載了劍指遊戲王座的INTEL第九代處理器,8核16緒的性能,玩起微軟的極限競速 Forza Horizon 4,相信定能將對手拋到看不到車尾燈的境界。

【▼】針對 Forza Horizon 4這款遊戲,正式從 Xbox One 平台移植到 PC電腦平台上,完全相容於 Windows 10 版本,活動開始前還有小小的記者會,重點就是家中沒有 Xbox沒關係,現在在電腦上也可以玩的到囉~

【▼】這次報名人數眾多,大家都是為了第一名的獎項前來摩拳擦掌、試試手氣,還好T客邦活動小組已整備齊全,讓眾玩家順利報到外還取得得一本當期的Pchome雜誌呢!

【▼】走入「聽吧」,超過300條牛仔褲的背景牆面、以復古黑膠唱片製成的垂簾、別有風味的裝置藝術,彷彿置身於70年代充滿電影與音樂的時光中,喚醒那段遺失在西門町的記憶。

【▼】四人競速的會場已經全面打造好,由四台32吋大螢幕所拼成的電視牆,加上圖馬思特賽車座椅的方向盤、Xbox手把等,最重要的是配上強悍的捷元電腦主機,頓時將「聽吧」變身為賽車競技場!

【▼】由於電腦輸出聲音太小聲,為了讓現場玩家更有臨場感,還搬來了音控設備,不論賽車催油門的波浪聲,換檔的噗嗤聲,還是排氣噠噠聲都栩栩如真,微軟Forza Horizon 4這款遊戲擬真度真的令人驚豔不已。


【▲▼】在活動開始前,會先進行四場的初賽,每組挑前兩名晉級,而眼前的這個大螢幕回 Live 直播第一名賽車手的視角,真的超刺激的啦~

【▼】賽車選手一一報到,誰能接下舒馬克「車神」的稱號,誰就能獲得捷元旗艦宙斯機一台!

【▼】不過賽事中也發生了小插曲,就是有選手的電腦會延遲,很可能以幾秒之差就被他人捷足先登阿,...這對於捷元電腦來說豈不打臉自己,馬上派員檢查,結果是顯示卡設定上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遊戲中有許多細緻的畫質調節選項,玩家可以更改各向異性過濾、陰影、動態模糊、環境貼圖、靜態幾何體、動態幾何體、MSAA、SSAO、反射、擋風玻璃反射、鏡面反射、車輛細節層次、可變地形、屏幕空間反射、鏡頭暈影、粒子效果等數值,還可以調節FXAA、夜間陰影、色盲選項、視場角等高階設定。遊戲還支持30fps、40fps、60fps、120fps或無限制幀數選項。當然一定要將處理起超線程給開啟,如此就可以順順地保持60fps的幀數。

【▼】經過專業人員的調校,每台車子(電腦)如同蓄勢待發的獵豹,一聽到倒數的聲響,就要立即展開追擊~玩家一臉輕鬆,倒是後面的觀眾看得非常緊張呢!

【▼】小編手癢也來試試,操作方式有純手把控制與方向盤(含底盤的剎車及油門)兩種,小編非專業車手,為避免失控還是選了手把作操控...XDDD,進入賽道後,車手們猛踩油門,賽車同時飛速衝出,經過第一個彎道,也是最容易出事的彎道時,很明顯可以感覺到賽車車尾在擺動,不忘觸及彎道上的檢查點,大伙身體也隨著跑車左右晃動,有種坐雲宵飛車的FU~

【▼】經過第一輪的廝殺競賽,初賽第一名由這位技術高超的網友一馬當先,把其他賽車手遠遠地甩在後方,獲得晉級的機會,初賽就讓人High翻全場,也讓人見識到捷元宙斯機的強悍!

【▼】實錄 捷元Genuine虧雞電競派對【極限競速 地平線4 Forza Horizon 4 賽車錦標賽】​
https://youtu.be/rhmnO9p5RZU
 



【▼】初賽告一段落,過程實在太High,大家的心情需要平復一下...所以水水的主持人將大家拉回現實面,要準備工商服務一下囉~


【▲▼】替大家講解的是 Genuine捷元自有品牌事業企劃部副理 Jalen,帥氣有型的 Jalen 開場前說明捷元是全球第一B2B2C(Business To Business To Consumer)多元通路服務公司,希望大家在選購品牌電腦時能夠多家比較,並請多多支持捷元這個自有品牌唷:)

【▼】「台灣各地都有捷元」,這可不是口號,Jalen表示捷元在全台共有八個營運據點、三大發貨中心與三大客服中心,在各地更有100多家捷元店鬧授權維修中心與7000多家的服務經銷商,以「在地化、重服務、好安心」的經營理念替大眾服務,為的就是全方面服務北中南的朋友,讓服務隨處可見。

【▼】Jalen自豪的說,捷元以「專業的品牌代理通路商」立足,代理了國內外知名品牌的軟硬體(例如微軟、Intel、AMD等),並以靈活的行銷手法,獲得市場民眾與原廠的一致好評。

【▼】捷元於1996年成立自創通路品牌 "Genuine",推出過個人電腦、筆電、網通商品、商用伺服器與各式周邊,而本身也是系統商品的生產製造商的捷元,其生產線通過ISO9001:2000/14001國際品質認證,並協助過BenQ、大同等知名大廠代工過。最棒的是捷元BTO服務,特色一是以玩家需求來選配硬體,特色二是品質保證性測試,從收單到出貨全在捷元位於內湖科學園區的廠房在地組裝,100%MIT在地組裝製造,符合國內外各項安規認證、相容性測試,是坊間DIY電腦無法做到的。

【▼】擁有全國物流倉儲管理服務的捷元,每日約有百台班車在北中南全省跑透透,要將貨品準確並準時送達到客戶手中。

【▼】捷元在全省北中南佈署三大維修中心,內有上百人的技術團隊,當有物品發生問題時,靠著專業客服與維修技術團隊,能即時報修,從送修->完修到取回只要三個工作天,真的比送原廠還要快!

【▼】現場展示的捷元宙斯機,是旗艦9Z電競款,主要重點是搭載了Intel Core i5-9600K最新處理器,輔以16GB DDR4超頻記憶體與RTX 2080 8GB獨立顯卡,光是這樣就能讓 Forza Horizon 4 跑的嚇嚇叫,更何況還有 SSD 與Intel Optane Memory的加持,Jalen 說的讓台下玩家迫不及待要體驗了。

【▼】而除了桌上型電腦之外,捷元還與 Intel® 共同推出 NUC 8電競骷髏頭,小歸小但採用的 Intel 第八代i7-8705G處理器性能可不輸電競主機,尤其採用高速M.2介面的SSD是其特色,讓尺寸只有211(W)x 39(H)x 142(D)的NUC 8I7也很適合帶去 LAN Party一較高下唷~

【▼】桌機、準系統都有了,豈能少了筆記型電腦,這次捷元趁著年終也推出自家ZEUS 15R筆記型電腦,就是要讓您新的一年換新筆電,讓您工作、娛樂兩相宜。這台在2018年資訊月可是賣的嚇嚇叫,主要是筆電市場中唯一具備BTO服務做客製化的電競筆電,價格可依照您的硬體需求作入門到進階的調整。

【▼】最後Jalen也告訴大家好消息,就是捷元與微軟合作,只要購買捷元電腦指定機種,就可加碼獲得【極限競速組】,包含了為微軟 Game Pass一個月遊戲序號與微軟 Xbox控制器+Windows電腦連接線。買一送三,就如同 Jalen 比的四,真是有夠狂!


【▲▼】上半場的捷元介紹告一段落,接著是中場休息時間,同時也開始進行 Forza Horizon 4 的預賽。



【▼】主辦單位知道大家都是下班直接殺過來,所以都沒時間吃飯,所以中場時間特別準備了豐富餐點「拾福青果」,好吃清爽不油膩,吃飽了才有力氣拚戰阿~

【▼】小編趁著預賽還沒輪到的空檔,來看看會場還擺出了什麼好康吧!首先是三款圖馬思特的電動方向盤。說到創始於1993年的圖馬思特(THRUSTMASTER),是一家專注於賽車遊戲周邊的公司,公司以「激情、品質和創新」為價值理念,協助遊戲玩家部段追求和突破極限。活動現場依左至右分別展示了 TS-XW Racer Sparco P310 Competition Mod、TM Leather 28 GT方向盤與 TMX方向盤力回饋,三款都相容於PC Windows10平台,想要在台飆速不挨罰,那就得在家中好好購置一款基準方向盤。

【▼】首先看到的這款方向盤是THRUSTMASTER TMX RACING WHEEL力回饋方向盤,28cm 的直徑大小,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無論大朋友小朋友、男女老少都能完美適應所有的賽車遊戲。

【▼】這款方向盤特點還有以兩種橡膠材質全包覆方向盤把手,能讓你270°~900°大幅度旋轉不滑手,加上傳動系統帶可調節力回饋,讓您在賽車時感受到每一個細節的變化。目前套裝還附有阻力漸增式剎車踏板,價格差不多在NT$6500上下。

【▼】再來中間這款是 TM Leather 28 GT方向盤,支援 PC 電腦、PS4、PS3、XBOX ONE等平台,方向盤的結構與汽車標配方向盤完全相同,外框為聚氨酯材質 (為了增強觸摸彈性和舒適度) ,內箍為鋼 (為了改善駕駛感知和力回饋效應的傳輸),重量僅1千克,打造超靈敏的力回饋體驗!

【▼】小編試握了一下,整個方向盤採用正品手工縫製皮革精製而成,加上可拆卸的GT風格方向盤,真實又逼真的手感,讓人愛不釋手。目前平均價格約在NT$6000上下。


【▲▼】現場最後一款方向盤是THRUSTMASTER TS-XW Racer Sparco P310 Competition Mod,是與SPARCO合作推出的1:1產品,直徑31cm,符合人體工學設計,適用於所有遊戲駕駛風格 ( GT/F1/NASCAR/Indy/公路賽車),各種路線及各款車型,亦十分適合於任何模擬賽車比賽使用。目前這售價也是三款中最貴的,高達NT$25000左右。

【▼】第一眼看到THRUSTMASTER TS-XW Racer Sparco P310 Competition Mod可以發現它並不是類圓型的設計,而是有點像是扁長狀。不說你可能不知道,這種扁長狀的設計源自於方程式賽車上的,好處可讓腿部空間更寬裕,上車不易撞到方向盤,上下車更加方便!現在一比一移植到運動電競上,真的很過癮!

【▼】高質感真絨面皮革包裹著全金屬設計方向盤,外型酷炫更顯專業,觸感舒適、手感更逼真,表面有比較大的摩擦力,靠著形狀的設計,也能更貼合手型。

【▼】這款方向盤不只外觀特別,內部Turbo Power電源採用無翅片設計的環形形狀:能有86%的效率,還配置了40-Watt 無刷馬達,並以專利散熱嵌入電機冷卻系統中,該電機能夠在長時間的電子競賽中支持密集使用而不會降低性能,確保玩家以更精準更快速敏銳的反應去應付持久的電競賽事。

【▼】再來美美的Show Girl帶我們來到今日的主角-捷元宙斯機,誇張威猛的黑色機身比對 Show Girl的白色身軀,整整佔了2/3的身長,形成強烈對比,而從左側的透明面板可看到機殼內滿滿的電競風,從顯示卡、記憶體到散熱器都發出絢麗的RGB光源,也讓人更期待裡面的用料。

【▼】紅黑配色的電競機殼似乎是捷元與迎廣(IN WIN)共同客製的的機殼,上方面板採斜切設計嵌入了開關鍵、重置鍵、耳麥孔、兩組USB2.0與兩組USB3.0,方便玩家操作及使用,而前機身大量採用網狀設計,兼具科幻與散熱功能,內部並配置了3個5.25"與多個3.5"、2.5"混合的磁碟槽,裝傳統硬碟或SSD都沒有問題,最下方印有銀色字體的 Genuine捷元 Logo,相當的吸睛!

【▼】不過用料好就直接反映在價格上,捷元宙斯機-旗艦9Z-電競不含稅要價 NT$ 88,900元,好處是五年硬體保固+五年人工免費+五年到府收送,換算下來其實還蠻合理的。
 

【▼】機殼內部擺置了有 Intel處理器、空冷散熱裝置、RGB LED燈超頻記憶體、顯示卡、硬碟(WD黑標 2TB 3.5吋SATA+英特爾Intel 760P 512GB)、硬碟加速器、光碟機、電源供應器後,發現空間還蠻充裕的,對於空氣的對流散熱很有幫助,未來亦可作為擴充水冷的考量。

【▼】捷元宙斯機-旗艦9Z-電競的心臟就是這一顆啦~Intel® Core™ i5-9600K,藍光配色符合Intel的風格,這顆為6核心6執行緒,基礎時脈一樣為3.7GHz,Boost超頻最高4.6GHz,快取記憶體為9MB,TDP 95W,6核心最高加速時脈可以達到4.3GHz。第九代處理器依然沿用第八代 Coffee Lake 的 14nm++ 製程技術,但仍在時脈與核心上做改進,並解決了前幾代 Meltdown Variant 3、L1 Terminal Fault 在硬體保護上發生衝突的小Bug。

【▼】獨立顯卡本以為是MSI GeForce RTX 2080 VENTUS 8G 顯示卡,但仔細看有三個散熱風扇,那就是微星最頂級的 GeForce RTX 2080 GAMING X TRIO 顯示卡。獨家引流扇葉設計能加大風流方向的角度,圓型的邊緣降低風的噪音,而龍鰭扇葉更能減少風阻讓導入的大量氣流往下引導,散熱效率再提升。常見輸出介面有1*HDMI(2.0b) / 3*DP(V1.4) / 1*USB Type-C。

【▼】由於CPU、顯示卡都屬於蠻會發熱的元件,雖然現在是冬天感受不到熱氣,但到了夏天可就很慘,所以為了散熱在機殼前後端分別掛上12吋的大風扇,配合電競燈光秀,相當的令人著迷。

【▼】在顯示卡RGB呼吸燈下方的地方,可以發現Turbo M.2龍紋碳纖維散熱片,合理懷疑就是微星MPG Z390 GAMING PRO CARBON主機板,頻寬更大,讓高速SSD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最底下的則是電源供應器,採用的品牌是艾維克(EVGA)650W N1,除了提供OVP、OPP、SCP、OCP、OTP多項保護外,更提供優異的電壓輸出品質與低噪音輸出,是宙斯機源源不絕的關鍵。

【▼】主角看完了,也來看看周邊配角的部分,尤其打電動最不能忘記搖桿,這次會場展出了三款XBOX的搖桿,就是要讓大家一起把玩~依左至右分別為《絕地求生》Xbox One 限量版手把、Xbox One Elite 菁英無線控制器、XBOX ONE 特別版無線控制器(闇影銅)。

【▼】先來看看XBOX ONE 無線藍牙控制器 Copper Shadow(闇影銅)特別版,特別版有更優異的舒適度及質感,搭配接收距離可達 10 公尺的藍牙技術,讓你在 Windows 10 電腦與平板都可盡情享受無拘束的遊戲體驗。

【▼】此款控制器結合了時尚流線的設計、金屬漸層的塗裝與防滑握把,精準的方向鍵與高度靈敏的D-PAD 提供更細膩、更順暢的控制,還能自訂對應按鈕,底部的3.5mm 的立體聲無線耳機插孔可讓您使用相容的耳機,玩遊戲更具臨場感。

【▼】再來是Show Girl手上這款白色的Xbox One Elite菁英無線控制器,性能更佳且更舒適,完全不須任何工具即可連接或移除快撥鍵。

【▼】攜帶硬殼也相當有質感,大空間除了擺放手把外,內還可裝載 USB線、耳機、AA電池與香菇頭拆換配件等,相當的好用。

【▼】Xbox One 菁英無線控制器,最特別的是有個鑽石刻面的十字鍵,利用可互換的按板及橡膠菱形握把,使用微力扳機鎖更快地射擊,傳來香菇頭的振動回饋,讓玩家可以流暢的進行遊戲,實現更好的控制力。

【▼】Xbox One Elite菁英無線控制器底部亦能使用內含的 2.7米 USB 線,實現有線USB連接來傳輸資料。音訊方面也有3.5mm立體聲耳機插孔,相容 Xbox One 立體聲耳機適配器和所有其他原廠 Xbox One 控制器配件。

【▼】最後一款手把是《絕地求生》Xbox One 限量版手把,雖然不是吃雞專用的防油款,但這款一樣出色,手把外觀採黑色數位迷彩設計,左搖桿表有藍圈圖飾,右搖桿則有瞄準視線範圍,完全以遊戲主角作為呈現,身歷其境的FU真的很爽快。

【▼】刻復版的風格,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愛,不過最重要的就是在最終生死戰中存活下來吧~

【▼】這次的PUBG限量版手把還有個特殊的新設計,在RT鍵(多了紅色叉叉)與 LT鍵的表面都改成了橡膠材質,也是Xbox One控制器中第一個有這樣貼心的設計,目的是為了防止玩家們太緊張,造成手掌流汗使得手指滑動不好操控。


【▲▼】價格同為NT$1890,您要選左邊的好呢?還是右邊的好呢?抑或更高級的 Xbox Elite無線控制器白色特別版呢?(NT$4,299)(小編是指搖桿,不是妹子啦~)

【▼】在剛剛介紹XBOX手把的時候,眼尖的朋友相信一定要看到這台筆電,沒有錯,這台筆電就是捷元自有品牌 ZEUS 15R BTO電競筆電,主打單鍵RGB背光機械鍵盤與極窄邊框的15.6吋FHD IPS螢幕。目前市售含稅價約在54,900左右,和宙斯機一樣獨家附贈XBOX手把與微軟一個月的遊戲序號,只不過保固略縮為兩年。

【▼】身為電競筆電一定要能看得遠、打得快。ZEUS 15R系列採用15.6吋FHD窄邊框設定,讓遊戲時的視野範圍更感遼闊,RGB光學機械鍵盤回饋力道佳,更具備了零延遲、高反應,可輕鬆享受快速觸發、耐打、優質手感與炫砲的燈光效果。

【▼】由於ZEUS 15R機身作那麼輕薄(23mm),所以散熱就特別的重要,內部搭載兩組直徑54mm的高密度渦輪風扇,配合四出風口皆採大範圍鋁製散熱鰭片,熱流從右側30度出風口排出,讓整體機身溫度都能維持在40度C以下,維持強悍的性能。


【▲▼】ZEUS 15R電競筆電外型高質感,AC面由鋁鎂合金打造,重量不到2.1公斤,輕盈程度連女生也能隨身攜帶,是一台符合工作商務與影音玩樂的電競筆電。

【▼】接下來要介紹的可就厲害了,別看它是一台小小的準系統,它可是捷元嘔心瀝血的產品,NUC 8I7電競骷髏頭,系統搭載第八代 Intel® Core i7-8705G(3.1GHz)65W 處理器,還內含4GB高頻寬記憶體的AMD獨立顯示晶片,能提供高效能處理與繪圖能力,就連4K視訊編輯也沒問題的唷~

【▼】NUC 8I7電競骷髏頭也可BTO量身打造,配到旗艦等級大約要價NT$38,900(含稅),當然也有送微軟XBOX手把與遊戲序號。

【▼】回想起來,最早出現骷髏頭的產品是Intel推出的SSD 730,現在連準系統都有了,真的是吉祥物,有趣的是捷元NUC 8I7電競骷髏頭可個人化設定骷髏 Logo 各部位的色彩,今天想要頭顱變黃色、眼睛變綠色都可以亂調的唷...XDDD

【▼】晚上如果帶這台NUC 8I7電競骷髏頭去電競趴,相信一定是眾人注目的焦點!(動滋..動滋..動滋)

【▼】捷元NUC 8I7電競骷髏頭正面配置了電源鍵、红外線接收器、SD 讀卡器、一個 USB 3.1 Gen2、一個 USB 3.0、一個 HDMI 2.0 端口、一個 USB Type-C、一個耳機/麥克風二合一接孔。機身也盡量佈滿散熱孔,讓產生的熱氣能迅速排出。

【▼】捷元NUC 8I7電競骷髏頭背面配置了一個音频光纖孔、一個电源孔、兩個 Thunderbolt 3、兩個 mini DP、兩個 RJ-45、四個 USB 3.0 與一個 HDMI。常見的介面都有備到,算是相當的完善。


【▲▼】看完會場多項的捷元產品後,Jalen也來到展示區和大家介紹正在運行的宙斯機,跑 Forza Horizon 4特效全開也不延遲,看似龐大的體積,運作起來竟如此靜音,真的太神啦~

【▼】捷元宙斯機標配所附的鍵鼠與耳機也不是隨隨便便的,鍵盤為曜越拓荒者 MEKA PRO青軸LED背光機械式鍵盤,其中全鍵防衝突防鬼鍵功能在玩遊戲特別好用,而滑鼠是曜越復仇者NEMESIS RGB電競滑鼠,其專利滾輪按鈕切換系統,對於FPS/RTS/MOBA/MMO等遊戲有良好的追踪度。

【▼】而電競耳機選用了曜越克諾司CRONOS RGB 7.1專業電競耳機,結合了麥克風,能夠融合所有遊戲情境。這款耳罩能平行90度旋作平貼式的配戴,也能垂直向內做90度旋轉收納,不僅大幅提升了攜帶的方便性,同時也更加符合最適合玩家配戴的位置!

【▼】電競一場下來可能都有40分鐘以上,若不舒適可是會影響戰績的。曜越克諾司CRONOS RGB 7.1專業電競耳機頭條採用萊卡材質布料與3段式頭戴設計,能減緩玩家在長時間配戴耳機所產生的頭部壓力,而25mm的耳罩採用高柔軟度海綿與透氣性網布讓耳朵能獲得最舒適的配戴效果。

【▼】沒有報名到比賽的網友也沒有關係,直接和電腦對跑,一個人享受四季變化的系統,隨著時間的流逝,體會到不同的英國風情~

【▼】網友:馬上就要上預賽了,拜託再讓我練一會啦!



【▼】預賽沒好好練習,小編果然被淘汰了,不過令人想不到電玩已經能做到這種地步,賽道中充滿令人眼花撩亂的美麗事物與超凡多樣性的大地,也讓小編大開眼界了,而這麼令人驚艷的畫面,其幕後團隊就是微軟,接下來就是作業系統的龍頭-微軟來與大家 Say Hello ~


【▲▼】由微軟XBOX行銷協理Evan Chang帶來「微軟遊戲大未來」的主題。

【▼】眾觀微軟遊戲平台XBOX,總是打不過PS與NS,所以2019年微軟有新的展望,那就是要將Xbox One主機、Windows10 PC、雲端遊戲體驗三位一體,讓大家在不同平台上都能夠玩的到。

【▼】這次也因為Windows10的關係,強化了對遊戲的體驗,讓Xbox遊戲能夠延伸到Windows領域,包含50款經典遊戲的支援,進而擴展更多的遊戲族群,給您 Play Anywhere的服務。

【▼】Evan表示為擴展Play Anywhere的服務,微軟從更多軟硬體來支援,包含Windows10以及XBOX手把周邊,甚至以低價月費暢玩150款經典遊戲,讓微軟遊戲生態圈更趨完整。

【▼】這次在Xbox One和Windows 10上的開放世界競速遊戲《極限競速: 地平線4》就是由微軟發行,除收錄超過450款車款,也將帶來全新的動態季節系統、伴隨而來的物理效果,勢必打破《極限競速:地平線3》玩家超過900萬的紀錄。

【▼】微軟自己內部也統計這款是微軟史上銷售最迅速的作品(上市首週突破200萬套),其原因不乏獲得許多遊戲評選的大獎,而遊戲特色更是絕無僅有, 例如支援百種語言、可在4K高解析度下流暢跑60FPS,優化Xbox One支援 Play Anywhere,並首創開放式的賽車世界,經典的XP桌布也能在賽事中看到唷~

【▼】Forza系列有個很優(ㄗㄨㄛ\)秀(ㄅㄧ\)的系統就是倒轉功能,可以讓時間倒回幾秒前,讓玩家可以預知前方路線與障礙,虛擬世界中就不太要鞭啦~

【▼】很多玩家表示這次的錢(分數)很難賺,那是沒有抓到技巧,像有跳台處就要重踩油門直線飆速,享受一躍而出的凝結瞬間,從天空無重力向下衝,飛的越高分數則越多,小技巧提供給大家。

【▼】這次遊戲中的車款高達450多種,不乏有價值上千萬的跑車、很夯的特斯拉電動車以及貨出的去、人進得來的發財車,甚至還有氣墊船來攪局,只差沒有戰車了(先生,這款遊戲不適戰車世界唷),讓遊戲充滿無限想像。不過像Mitsubishi(三菱)就因為授權問題沒有納入,略為可惜,期待資料片出來能夠看到更多日系車款。

【▼】Evan精彩的解說告一段落,大家對於Forza Horizon 4是不是更了解了呢?馬上就要開始進行第三回合的競速比賽~

【▼】這次晉級就可以進到準決賽,簡單來說就是都會有獎項可領,大家無不摩拳擦掌。

【▼】就連實況的音控小組也緊張的調校設備,深怕有一個不小心,結果影響到最後的勝負。

【▼】能晉級到準決賽的網友,都有一定的實力,就比誰比較不容易失誤了,一有小小的失誤很可能就從第一變到最後,好刺激阿~

【▼】從初賽、複賽到決賽,捷元宙斯機一夫當關,絲毫沒任何的頓感,讓選手們都能「贏的光榮、輸的服氣!」

【▼】最後準決賽到底鹿死誰手?誰能取得虧雞王的名號?甚至可以直接抱回捷元宙斯機,就看下面的實況錄影吧~

【▼】實錄 Genuine捷元虧雞電競派對【Forza Horizon 4 極限競速 地平線4 賽車冠軍決賽戰】​,能晉級的選手們都非等閒之輩,加上初賽、預賽、決賽跑的場地都是同一個,其實,超越自己比超越別人來的重要。
https://youtu.be/CGsnENcrOcw
 



【▼】榮譽時刻總是殘酷的,因為獎品總是限量的,恭喜四位得到潛力車手獎,由為微軟Evan頒發職業車手大福袋,內有Jay魔幻實驗室USB、IP3/T09 PC stick與Ed Hardy老虎刺青街頭旅行後背包,真的非常大包!

【▼】第三名的朋友獲得技術車手獎,是THRUSTMASTER TMX RACING WHEEL力回饋方向盤,瞧,多麼開心啊,因為寬大踏板組屬於阻力漸增式剎車踏板,每個踏板傾度均可調節,相信夠讓他在家過過賽車癮了~

【▼】第二名優秀車手獎是Genuine捷元入門宙斯機標配,包含CPU採用第六代Intel Core i7-6700 / 記憶體為4GB DDR4 / 1TB SATA硬碟 / GTX730-2GD5獨顯 / Windows10 Hone / Office365個人一年訂閱版 / DVD燒錄機等。


【▲▼】由捷元大家長Jalen來頒獎,第二名的選手對於捷元宙斯機把玩Forza Horizon 4的心得表示,主機很穩不熱當,透過獨顯出來的遊戲畫面非常精緻,尤其舒適的 Sparco賽車椅搭配THRUSTMASTER力回饋方向盤讓人有如坐進賽車般的真實。

【▼】第一名最佳車手獎是Genuine捷元旗艦宙斯機標配,包含CPU採用第六代Intel Core i5-6500 / 記憶體為8GB DDR4 / 2TB SATA硬碟+120G SSD / GTX970-4GD5獨顯 / Windows10 Hone / Office365個人一年訂閱版 / DVD燒錄機等。


【▲▼】一樣由Jalen來頒獎,對於得到冠軍的選手心情很平靜,似乎把勝負拋諸在腦後,獨自享受開著跑車漫步於英國的街道上,也可能因為無所求,所以才能進入「車神の領域」,獲得冠軍自己也覺得是其他選手的讓賢,真的很謙虛。

【▼】冠軍選手對於勝出的關鍵歸功於捷元宙斯機強悍的性能,也表示賽車場上路遙遙,從沒有人在第一圈轉彎處,就取得比賽勝機,但是很多人就輸在這裡。勝利的人生就像完美的過彎道,直線加速才是真正的能耐,真正的賽車不在於賽車本身,而在於賽車手,賽車就是你意志的化身,如同一支拉滿弓的箭射向終點。

【▼】越看冠軍選手越眼熟,似乎在電視上有看過,原來冠軍選手竟然是去年台北市長候選人-「蜂蜜檸檬」吳蕚洋先生的公子阿(現場驚呼連連),虎父無犬子,當然免不了要來唱一首老爸的成名曲「愛江山、更愛美人」,台下網友們鼓掌叫好阿~( ^_^)/

【▼】沒有報名競賽與沒晉級的朋友也不用灰心,T客邦與捷元也準備了豐富好禮供大家抽獎,像時尚潮流的Ed Hardy老虎刺青街頭旅行後背包就由這四位朋友包辦 (✪‿✪)ノ


【▲▼】最後的抽獎大禮為Win10系統的 Logah 平板電腦 Hello Kitty Grace 10 Light 2in1,這台可是主持人與 Show Girl心目中的逸品呢,恭喜這位網友獲得 。^‿^。

【▼】「捷元虧雞電競派對」在光陰如梭下一瞬即過,讓大家在星期五的晚上玩的特別盡興,很快的三個小時活動來到了尾聲,就來張全體大合照慶祝活動大成功!(圖為T客邦提供)
 



  有別於傳統工商時間的產品體驗會,這次T客邦與捷元電腦以crazy(虧雞)作為電競趴的主題,引吸來自台灣各地英雄好漢齊聚一堂飆速競技、於遊戲中展開追逐,為的就是一采宙斯的面貌,小編覺得太適合不過了,除了有吃有玩不打緊,還讓你用Intel 第九代電競主機玩遊戲玩到爽,玩到第一名還直接送你價值五萬多元的宙斯機,這實在是太瘋狂了!而且巧妙的將宙斯機的性能比喻成風馳電掣的速度與賽車迅雷不及掩耳的電光石火作結合,只見一陣風、一道光影,讓人從遊戲的真實體驗中,加深《捷元宙斯機-電競旗艦 9Z》的印象。除了屬於桌機的宙斯機之外,捷元在電競筆電與電競準系統上也推出《捷元 ZEUS 15R BTO筆記型電腦》與《捷元 NUC 8I7電競骷髏頭》,加上捷元獨家『BTO量身訂做』的服務,讓不同玩家能夠依照自身的需求來選購,DIY的自由度相當高。現場也展示出應用在賽車遊戲中的手把、方向盤等,這些可是跑車帥氣甩尾的秘密武器呢!而微軟《極限競速:地平線 4》是一款跨平台(Xbox、PC)的賽車遊戲,在遊戲中你可以體驗到獨特的英國美景與駕駛賽車的致命快感,這次拜捷元宙斯機之賜,讓這款遊戲的精緻畫面重現眼前,遊戲設計師一定非常感動m(_ _)m。因為一般電腦若不夠力,一般人為了遊戲順暢常會把特效關掉,這對於遊戲本身來說是相當可惜的,而今日宙斯機憑著強大的性能,讓這款遊戲的細節發揮的淋漓盡致,不犧牲特效亦不用超頻,光標配就夠讓你如臨現場、身置其中阿~ 

【▼】參加完捷元虧雞派對後,回到家真的意猶未盡,腦海中盡是跑車如脫韁之野馬般,飛速向前衝的畫面,馬上開啟微軟的Windows10,點選Xbox的服務,立馬下載 Forza Horizon 4來試玩。

【▼】試玩版有很多限制,包含車款、地圖等,最好直接購買正式版,如果您是第一次玩,小編建議您可以先看看遊戲的評價再決定是否購買。挖靠,Forza Horizon 4竟然是滿分五顆星,比前幾代還要高分,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

【▼】有時還會遇到官網的限時優惠,只要一千初就能在家與三五好友們盡情飆車,大玩甩尾特技,就跟你說玩電玩的小孩不會變壞嘛~

【▼】Forza Horizon 4這款遊戲也支援Xbox Game Pass服務,可免費試用14天,不想試用的話,一個月費用只花您兩杯飲料的錢,絕對讓你玩到出神入化,台灣車神換您當。

【▼】小編玩了半天發現不對,因為排名都墊底...原來是(技術差)少了Xbox手把的支援與宙斯機的順暢,快過年了,快和小編一起入手吧!

  每年農曆新年就是小編最忙碌的時刻,因為小表弟們每年都想叫小編幫他們組一台可以打電動的超酷主機,從原價屋挑料,小至記憶體,大到電源供應器、機殼等,下單到組裝測試,前前後後也要花上個三天左右,裝不好或不穩定還會被嫌,小編這個老好人已經累了,今年就直接推薦他們「單一品牌,專業代理」的捷元宙斯機吧!值得一提的是捷元宙斯機小編我從第一代看到現在,經過多年的淬鍊,真的改變很多,先不論內部元件,光從機殼外觀就可以感受到從書呆子變成了時尚潮男,而遊戲的對戰,現在也流行同時錄製開直播,效能上絕不妥協。在這個求新求變的世代,能抓得住消費者的心理才是王道。讓捷元好產品賣得出去、玩家想要的軟硬體能進得來,大家一起在2019年發大財~ 

【▼】文章最後附上當天派對主持人、Show Girl美麗的倩影,期待咱們下次再相見。



【是喜•是樂•是生活】禪意中の音樂大師 DIKE DS603 藍牙喇叭~讓你一機多用,好好聽!

$
0
0




當世界的轉動速度越來越快
您是否曾有一股衝動,想遠離這個煩囂俗世
好讓腦袋關機、喘口氣,就算只有一下子
現代人嚮往活出生活新態度
不僅讓身心獲得解放,也能消彌社會上的暴戾之氣
雖然夢想看似難以達成
但其實比你想的還要簡單
為您介紹這坐落在城市中的創意之作
一切都是為了追求更便利、更愜意的生活方式


【▼】一日之計在於晨,但在夢想時分,誰又想從美夢中被死板的鬧鐘聲給驚醒過來呢? 

想想踏進家中,玄關間藍牙展開
熟悉的樂曲繚繞全室
映入眼簾的是深色木頭鋪成的平靜禪風
溫和色調,讓人瞬間卸下肩頭緊繃壓力
空間雖有限,但框不住無"線"的你
傳統音樂融入科技元素,怎能不愛它呢!
馬上向大家來介紹這個以金黃香木調,襯以天然的柔和外型
放在哪裡都能舒心景致的 DIKE DS603 多功能藍牙喇叭 


▐ 本文章節 ▌ 




【▼】今日幫大家來開箱的Seafood是粉紅兔兔,要帶領大家進入禪之領域~說到DIKE不得不簡單工商一下,他們是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團隊,有德國精緻的工藝,也有日本素雅的風格,更有著丹麥開創性的設計理念,DS603就是團隊完美整合的創新產品,能滿足你我對生活品味的追尋。包裝箱採用全彩印刷,簡單俐落的造型、清楚明確的功能,讓粉紅兔兔大聲呼喊:Created For Life! 

【▼】來看看DIKE DS603的性能規格吧! 
喇叭數量:兩顆3吋外加低音振模 
輸出功率:10W*2 
喇叭阻抗:4 ohm 
頻率響應:50Hz-18KHz 
訊噪比:80dB 



  三吋大小的單體,就先天上來說是比較適合中低音的頻段,尤其三路分音更加強了節奏感強的重金屬搖滾,而輸出功率10W的喇叭,因沒有接前後級的擴大機,所以阻抗落在標準的4 ohm上下。頻率響應範圍在50Hz-18KHz,雖沒有特別寬廣,但也都在人耳適聽的範圍內;倒是喇叭訊噪比達80dB,算是相當不錯的音色等級。 

【▼】DIKE DS603有通過歐盟ROHS與NCC的認證,產品保固期為一年,以發票購買日期開始算,包裝箱上都有委製商(磐達電子)與進口商(邁司科技)的相關資訊。小編曾購買過他們家的其他週邊,品質上來說算優,C/P值也算高。 

【▼】DIKE DS603配件有喇叭本體、遙控器(附鋰電池)、3.5mm音源線(約80公分)與使用說明書(兼保證卡)。 

【▼】所附的音響接頭為兩環三節式,能傳輸雙聲道音效,而除了一年保固之外,原廠更提供了終身售後服務,就是要讓你的產品不致成為孤兒。(太港動啦...(≧▽≦)) 

【▼】喇叭這麼平易近人的物品,當然不容許有任何的有害物質,DIKE原廠特別還把DS603送去檢驗,從電路板、變壓器、線材、單體到外殼完全符合標準,讓人使用上無後顧之憂。 

【▼】粉紅兔兔:P助快來看DIKE DS603是一款All In One的喇叭唷~有支援無線藍牙、有線AUX裝置連接、USB隨身碟、TF(microSD)記憶卡,最棒的是本身還是數位時鐘,讓美妙的鬧鈴聲叫你起床。 

【▼】P助表示:您看看這細節,DS603渾厚扎實的身型搭配質感滿分的線條,這可是老師傅用精湛手藝與長年經驗所累積而成,不當喇叭也能視為木工藝品。 

【▼】粉紅兔兔:DS603在箱體的緣邊角設計了圓潤R角,輔以微突的金屬網罩做為單體上的防護,完美呈現了復古又現代化的音響意境,耍文青、要品味,選DS603就對了! 

【▼】DS603大面積的自然紋路,流露出伐過的印記與年輪歲月,令人回想起歌手何韻詩【木紋】一曲中的情緣意長,化不淡阿~ 

【▼】土匪二人組的粉紅兔兔和P助,正在打量如何將高度130mm的DS603藍牙喇叭從小編身邊給搬走(粉紅兔兔:P助你搬左,我搬右,呼呼)...XDDD 

【▼】才搬不到一會,粉紅兔兔已經躺平,這時P助才發現兔兔的屁屁好性感(大誤),是DIKE DS603的寬度竟然與兔兔的身高一樣長。 

【▼】那到底是多寬呢?客廳、書房能否放的下呢?相信這也是廣大網友們所關心的,DS603寬度為325mm,約略可平放兩支手機的大小。 

【▼】在深度方面,平放一支iPhone6 Plus還有空間,經粉紅兔兔與P助實際量測有200mm。 

【▼】在DS603前視面板的部份,以深色木框為底,嵌入近半公分的操作介面,有顯示更有實體按鍵,讓你除了聽好音樂之外,還可以看的見與摸的到,這感官太驚人了。 

【▼】數位時鐘以藍色的冷光色調作為小時、分鐘的識別,顯示時間軸的下方還有模式顯示燈號,當切換模式時,該模式燈號會亮起。 

【▼】在實體按鍵上,依左至右提供了POWER、MODE、PLAY、VOL-、VOL+,這邊要特別說明的是POWER是切換時間模式(待機)到音樂模式,並非將電源關掉,而在音樂模式下,實體MODE、PLAY、VOL-、VOL+鍵才會有作用。 

【▼】當DS603切換到音樂模式(有藍牙、TF、USB、AUX可選)時,若選藍牙模式,則藍牙符號會亮起,而在時間模式下,若有設定鬧鈴功能,鬧鈴燈號會亮起。鬧鈴音量共分為六段,當時間到啟動之後,1~10秒為音量5,11~20秒為音量10,21~30秒為音量15,31~40秒為音量20,41~50秒為音量25,51~60秒為音量30,鬧鈴音量由小漸大,讓人不至於被驚醒,算是蠻貼心的人性化設計。 

【▼】實測DIKE 禪聲 DS603 多功能木紋藍牙音響之鬧鐘功能 
https://youtu.be/-JWrQN-nFOg 
 

【▼】在DS603箱體背面的是各種輸入模式的介面,包含有藍牙發射器、連接3.5mm端子的AUX插孔、TF/microSD記憶卡與USB插槽;而前述有提到面板的POWER鍵是切換時間模式與音樂模式用,真正要切斷電源的開關是設計在此。 

【▼】箱體背面貼有禪聲-多工能一體式藍牙喇叭DIKE DS603的基本資訊與產品序號,電源似乎只能吃AC110V,額定電流約0.3A,額定功率共20W,220V的朋友可能需要一個轉接器來降壓。 

【▼】DIKE DS603除了在正面箱體上有兩顆3吋揚聲器之外,底部還有什麼機關呢?有的,底部有個號稱秘密武器的低音振模,能讓重低音更沈、力道更通透、潛伏更為遼闊~而且加上四枚用十字螺絲固鎖的矽膠角錐,除了防滑、耐刮之外,還能減少箱體與桌面的接觸面,直接減緩重低音所帶來的振動,提升音質的穩定性。 

【▼】這次追求完美的多摩君,也突然現身表示:木紋貼皮有膨脹的跡象,貼合處也有明顯的接痕...太..太挑剔了吧! 

【▼】前面土匪二人組的粉紅兔兔與P助想要搬走DS603去享受,結果搬到半途就放棄了,原因就是DS603夠厚重,將近有3公斤。對有玩喇叭的發燒客來說,喇叭首選一定要重,因為木板厚就不容易產生諧振,簡單來說就是用料實在啦~ 

【▼】DIKE DS603可以用面板按鍵作控制,但如果像現在天氣那麼冷,躲在被窩中很懶得去按,那就得靠所附的遙控器囉,這遙控器是吃鋰電池的,其電池型號為CR2025,小編有試過CR2032一樣可以,僅供大家參考就好。 

【▼】瞧P助已經搶奪遙控器要準備試聽了... 試聽前總是要把音源輸入與音樂格式給確定,免得不能播放就尷尬了,以USB和TF/SD卡來說,最大僅能支援到64GB,64GB是怎樣的一個概念呢?小編以一首歌3MB~5MB來計算,大約可放入10000首歌,別再說64GB很小了。至於DIKE DS603支援那些格式?就屬網路上最常見的MP3與WMA囉! 

【▼】DIKE DS603所附的遙控器,經過小編的驗證,最遠距離為5公尺,角度以30度為最佳,控制的方式也很直覺,首先小編先在圖上標示了幾個符號和框框,①是時間模式與音樂模式的切換,而②是休眠模式,能讓LED面板完全不亮,但②僅運作在時間模式,無法在音樂模式下運作。同樣的在粉紅色框內的按鈕,是只有在音樂模式下才能夠操作,包含時間、鬧鈴與重置設定,各種模式任君選擇,其中BT(藍牙模式)需搭配PAIR鍵來使用。小編在此偷偷告訴大家遙控器的控制比按音箱上的實體按鍵還來的方便許多,真心不騙,你一定要試試。 

【▼】實測DIKE 禪聲 DS603 多功能木紋藍牙音響之休眠模式只能在待機模式下運作 
https://youtu.be/V4DA6lvWuis 
 

【▼】正所謂團結力量大,DIKE DS603終究還是被一大群土匪給搬到床邊來了,瞧他們聆聽著DS603播放出的天籟之音,真的好療癒阿~ 




【▼】情境一:首先看到的是第一代iPod shuffle,這是由蘋果公司設計跟販售的iPod數位音樂播放器,本身有3.5mm耳機孔,也可以作為存資料的隨身碟,以往小編使用時都是戴耳機聆聽,但老機退而不休,現在結合DIKE DS603,更能實現賈伯斯當年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美聲境界。 

【▼】情境二:早期USB本身常含有MP3播放的功能,但隨著手機、平板的盛行,現在幾乎快消失不見了,當把沒有MP3播放功能的USB插上DS603,就相當等於把TF/microSD記憶卡插上DS603上,唯一的優點就是可比USB隨身碟有更寬廣的靠壁距離。 

【▼】情境三:一般正常都是將喇叭躺平橫放,但土匪卻說擺直豎才能發揮其性能,原因是DIKE DS603底部有低音振模,對封閉的大地播放難免有會有回振糊糊的現象,但若將低音振模朝著開放式空間播放,勢必會擴張整個音場,就不必拘泥在音響正前方想享受囉,至於前方擁有的兩個對稱全音域單體則不受影響,是不是真的有待商榷,但聽起來似乎還有點道理呢! 

【▼】情境四:奶奶最喜歡邊聽音樂邊打毛線,不過這種舊式的CD音響很容易挑片,一挑片音樂播不出來,奶奶就會很緊張,以為弄壞了,久而久之就比較懶得用了。 

【▼】後來改用有支援MP3的CD隨身聽來播放,挑片問題是解決了,但CD隨身聽通常都是接耳機,老人家也嫌麻煩聽不清楚,這時就可把耳機輸出接到DS603的AUX,想要多大聲就有多大聲。(~你在大聲什麼啦~) 

【▼】現在小編就直接將CD轉成MP3放進USB隨身碟或記憶卡中,並插上DIKE DS603,現在老人家有它陪伴超開心,在寒冷的冬天裡也能感受它溫暖的音色,來首【冬天裡的一把火】照亮它吧! 

【▼】情境五:傳統VS科技,爺爺很喜歡聽廣播,他最喜歡一個天線造型的收音機,可聽AM與FM頻道,不過有一次電池漏液造成故障,他還念舊的保留了下來..,現在有了DIKE DS603要如何幫他圓夢呢? 

【▼】由於DIKE DS603並沒有內建AM/FM TUNER模組,所以小編以不用的手機,利用AUX連接到DS603上,一樣可以聆聽廣播唷~ 

【▼】若手機沒有收音機功能的話,可安裝 FM收音機 App,或是手機連上線上收聽廣播電台也是可以的。 

【▼】實測DIKE 禪聲 DS603 多功能木紋藍牙音響之AUX接線至手機播放FM頻道 
https://youtu.be/WQgkhkcLbw4 
 

【▼】情境六:DIKE DS603 AUX好用的地方還真不少,就以弟弟的小電腦來說,音量輸出不夠力,玩起遊戲真的很痛苦,那就來幫他接到DS603看看吧! 

【▼】先將3.5mm連接線兩端串接後,再將DS603切換到AUX Mode,這時玩起弟弟最擅長的CS,不論刷刀的帥勁、衝鋒槍的連發到狙擊槍的後座力都能身歷其境的感受到震撼。 

【▼】實測DIKE 禪聲 DS603 多功能木紋藍牙音響之打電動效果-I 
https://youtu.be/7xvq4GfvQYk 
 

【▼】DIKE DS603藍牙喇叭的重低音,讓粉紅兔兔聽聲辨位的戲碼又再度上演了,大夥要小心別被爆頭了阿... 

【▼】實測DIKE 禪聲 DS603 多功能木紋藍牙音響之打電動效果-II 
https://youtu.be/qRO_y3wKEZ8 
 

【▼】情境六:AUX的提供,對於一些老舊或是喇叭不夠力的裝備來說真的很給力,但小缺點就是有線,好在DS603還有無線的藍牙連接,能讓你享受音樂不受 "線"制。 

【▼】DIKE DS603以手機藍牙連接後可接收手機的電話音訊與媒體音訊,只不過DS603本身無MIC,還是得從手機的麥克風來說話。 

【▼】不僅Android手機、平板支援,DIKE DS603當然也可以吃蘋果的iPhone與iPad囉~ 

【▼】而能播出各種美妙的樂曲,想必DIKE DS603一定很耗電吧?這是大家的疑慮,在此小編實測給你看,在只顯示時間的待機模式下,竟然僅耗電2.7W,真的好省電。 


【▼】開啟音樂的各種模式下,小編以聲音Vol=15作為標準音量,AUX模式下功耗為3.7W,藍牙模式下功耗為4.1W,USB模式下功耗4.7W,而TF記憶卡模式則約有4.9W。測試過程中USB與記憶卡模式明顯聲音比較大聲,而AUX和藍牙模式因會牽涉到播放裝置的音量,所以小編統一設為50%,功耗比較少,所以聲音相對也比USB與記憶卡模式小聲許多。 

【▼】實測DIKE 禪聲 DS603 多功能木紋藍牙音響之四種模式切換 
https://youtu.be/AKm0W2EM2vs 
 

【▼】若是以單一模式來看,TF記憶卡模式當 Vol=15時,功耗約4.9W,但把音量加到Vol=30(Max),功耗就有8.4W,也夠大家開趴同樂了! 

【▼】最後情境就以看電影來做個結尾吧!以DS603來播放電影,老實說低頻稍嫌不足,有點Run不開,但因為樂器分離度夠,較適合歌舞劇類的片子。當然若以投影機外接DS603來播放的話,可能是另一種音樂饗宴了~ 




【▼】小編〈以S.O.S d'un terrien en détresse〉這首歌作為中高音的測試,這首歌原唱是Daniel Balavoine,但小編是聽迪瑪希的版本,發現DIKE DS603中高音表現得也不錯耶,但在極高音的部分就會有點生澀,整體音色上表現算乾淨,定位音場如樂器演奏、觀眾騷動聲都還蠻到位的,兩端的延伸性較少,屬於全放給你的一種感受,細節解析如歌手喉嚨內的抖音、齒音,會讓你誤以為真的有人在你面前唱歌!唱到最後一句:像孩子一樣,安然睡去,柔美中音真叫人流連往返。 

【▼】DIKE DS603播放中高頻,通透的讓人像要細細回味~ 

【▼】第二首歌來聽聽〈愛江山更愛美人〉,這首歌被蜂蜜檸檬推廣人吳蕚洋唱紅,但小編這次來聽聽原唱李麗芬的版本,麗芬姊的嗓音屬於有點滄桑帶有英雄豪邁的唱腔,正適合中低音的DIKE DS603,透過DS603小編能聽到低頻渾厚紮實、氣勢磅礡的音場,麗芬姊聲音的層次感、細緻度及高低頻的延伸,都讓人驚艷不已,有讓人感嘆人生短短幾個秋呀 不「聽」不罷休阿~ 

【▼】第三首歌LEO ROJAS 的〈‎SPIRIT OF THE HAWK〉,有濃濃的印地安曲風,人聲作為輔助,完全是排笛的演奏,透過DIKE DS603可以直接聽見屬於「個人劇院」的臨場感,而從劇院中有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千峰百嶂,中頻耐聽、不會悶,低音較為Q彈,分離度好一些;在稍微複雜的場景,例如老鷹與灰狼的穿插副旋律,清楚但不會過度強調,擴散性佳,大概3公尺內的近場聆聽距離和擺位是不會讓人感受到壓力的。 

【▼】最後一首歌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歌曲,皇后樂團的〈We Will Rock You〉,小編第一次聽到這音樂是NBA的中場時刻,據說當初採用了阿卡貝拉的形式,只使用「跺腳,跺腳,拍手」作為音樂節拍,最後竟成為流行樂曲,,讚嘆創作者是天才呀~這首看似簡單的節奏,從DS603播放起來有些許音染的箱音現象,大動態的低頻表現有點暈開,不過人聲咬字發音仍舊相當清晰,可以很明顯分出主唱們與合音的聲音,只能說頑皮的DS603也是會挑歌的。 

【▼】透過DIKE DS603播放,真的很震撼,鼓聲、電吉他的結合,真是讓人好想打籃球阿~ 

【▼】實測DIKE 禪聲 DS603 多功能木紋藍牙音響之綜合測試 
https://youtu.be/N1r-L1_2Ft4 
 




噹噹!
正所謂「出家人不打誑語
一位修行的人不能說謊話、說大話甚至吹牛的話
主要修的就是一個『真』字
這句話拿到音響界,亦同樣適用
今日小編體驗了DIKE富有濃厚禪風氣息的DS603藍牙喇叭
才發現原來喇叭在生活上也能兼顧品味與功能
以這個價位來說,真的是還蠻超值的
初開箱時,聲音還有點悶,粗聲且毛邊多
Run了一個星期後可以感受DIKE DS603三頻聲色越來越貼近真實
有些喇叭雖然構成元素沒那麼高級,卻自然呈現出特殊的音染及韻味
DIKE DS603就是這麼神奇的一個喇叭
以下小編就以外觀、功能和音質三方面作個優缺點的彙整
供有興趣購買的朋友作一個全面性的參考資訊 

①外觀工藝:精湛工法融合古典與現代的簡約造型,配上天然木紋呈現自然的美,稍有弧度的收編R角讓人神迷,摸起來的觸感更是舒服。看到厚實的木質箱體,小編就眼睛一亮,不多說先推一個,DS603在箱體的選材上,採用高密度合成纖維板,能提升腔體內部的共振效果,精準呈現音效,整體散發出淡雅又和諧的風韻。 

②多工性能:即插即用,不需安裝任何軟體,從藍牙、USB隨身碟、TF記憶卡到AUX連接,都能讓你聽見品味,人家餐廳是活魚三吃,而DIKE DS603可是和牛四嚥呢! 

③音質表現:對稱式雙低音輻射單體,無雜音更乾淨 ,雖然沒有標榜可達Hi-Fi等級,但實際聆聽下來,真的不輸有Hi-Fi等級的喇叭,Run個幾天可以感受到木頭的溫暖質感,原木低音輻射單體,爆發力十足,最適合詮釋中低音曲調的音樂。 

  總而言之,作為聽純音樂用途,這款喇叭還蠻推薦的,中規中矩的表現,對於小空間又要好聲的人是個很好的選擇。 
但好還要更好,小編就未來可精進之處與大家分享,期待原廠能推出第二代 
①內嵌麥克風或NFC,可呼叫AI語音助理播歌或是感應播歌。 
②可內建鋰電池避免因停電而造成時間錯亂、鬧鐘亂叫。 
③鬧鐘的音樂可自由選定、更增彈性。


【▼】起床還想聽一成不變的鐘聲嗎?推薦您DIKE DS603多功能藍芽音響,清耳悅心讓你 Hear The World  

~ 我的城市輕旅行,G-RO Hero is my partner ~

$
0
0


..《楔子》.. 
本篇文章沒有前言介紹,更沒有落落長的引言,就直接進入到故事大綱(X)葉配主題(O)吧! 



【▼】故事是這麼開始的,這一天才從國外回來,才發現家門口有個大箱子,上面寫著G-RO,這...G-RO該不會就是曾經在Kickstarter募資平台上狂募兩百多萬美金的G-RO登機箱吧!瞧我不在的這幾天被退貨了好幾次,只能說管理員真不識貨阿,以包裝紙箱來看,跟小編出國的登機箱差不多大,若是跟拖運的行李箱相比,就顯得嬌小許多。 

【▼】到家還來不及整理行李,就先立馬看看登機箱,G-RO Hero的魅力真是無法擋,從紙箱拿出時,本體套了一層寫著G-RO防塵套,看的出來很多人體驗過了,小編最後一梯體驗,所以顯得有點皺皺的,不過不影響,重要的是登機箱阿~ 

【▼】要看到G-RO Hero登機箱的真面目還真不簡單,首先你得先將內附的不織布收納袋給掀起,這個不織布收納袋也別有特色,除了有大大的G-RO英文字之外,還有G-RO登機箱外型酷似數字8的 Logo,而收納繩兩端縫有小片壓皮,裝飾外更能讓收納繩不脫線。 

【▼】以正面來看G-RO Hero屬於20吋左右的登機箱,大小35.56公分寬 x 55.88公分長 x 22.86公分深,是剛好符合登機的標準尺寸。箱體很多處(正面收納袋、拉桿、把手等)都可以看見G-RO的英文字,看來對自己的品牌很有信心阿,不過由於體驗的箱體本身是深色底,所以他人要離很近才能看清楚。而表面材質為彈性尼龍( Ballistic Nylon),這種材質除了重量輕、韌性強,還能抗蟲、抗霉,作為登機箱還擁有高耐磨與抗撕裂的特性,觸感較一般布料來的平滑,伸縮性與皺褶回復性良好。 

【▼】從G-RO Hero登機箱頂部可以大致預覽整個功能的配置,第一印象就是收納袋比市面上的登機箱還要多阿,這對於像小編東西很多的使用者來說,真的超好用。而充電座也是亮點之一,現在很多防盜包都有設計,但在行李箱上面還是很少見,這應該也會是未來趨勢。 

【▼】G-RO Hero登機箱在頂部與側邊都有手提把手,內為金屬鋼片的伸縮軟管,高柔韌性能承重,並讓彎曲角度更大;而外部磨砂手感的PP材質不黏不沾讓手感更舒適。 

【▼】專屬的充電座有橡皮掀蓋,下雨天能有基本的防水,掀蓋後可以看見清楚的標示1(右)和2(左),其中USB PORT1會接到中間層的紅色USB接頭上,另一個USB PORT2則接到黑色USB接頭上作區別。 
 

【▼】從G-RO Hero登機箱背部預覽,可以發現清楚的超大雙輪,而橫提登機箱會用到的防滑膠墊也貼心的設計了兩個,中間則是兩個收納袋與名片夾的區域。 

【▼】在名片夾上方有這款G-RO Hero登機箱的身分ID,旁邊還有G-RO官網的 QR-Code。 

【▼】在海關鎖部分就是經過TSA認證的密碼鎖,TSA指的是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 (U.S.Transportation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的縮寫,旁邊會附上紅色菱形標章。,預設密碼為000,並採上下兩層的雙扣設計,拉鍊全採用日本知名YKK拉鍊,好拉不卡頓。 

【▼】【實測】G-RO Hero登機箱內外層海關鎖測試 
https://youtu.be/-baLJpM98_E 
 

【▼】日本YKK拉鍊佔世界市場占有率約45%,是拉鍊界的龍頭,,G-RO Hero登機箱內層的左右拉鍊可以開到蠻底的,讓內層外蓋能完整掀開。 

【▼】G-RO Hero登機箱左右兩側外觀與獨特的雙向大輪,可以發現輪子設計是嵌入在箱體兩側,不會占用到登機箱內部空間,其中雙向大輪在輪胎上有明顯的紋路,正是代表著能適應各種地形的象徵阿~ 

【▼】小編開箱,小P助也來偷瞄,明顯發現輪框略凸出於箱體一些,這可是G-RO Hero登機箱能夠省力爬階的秘密關鍵,讓您可以在比輪框小的階梯上,直接靠著階梯將G-RO拖拉上來。 

【▼】六吋的粉紅兔兔表示:和我一樣高耶!G-RO Hero登機箱的大輪子直徑(藍色部分)有20cm,差不多成人男子的手掌大小。 

【▼】【實測】G-RO Hero登機箱大輪順暢度 
https://youtu.be/_WyUHVCa1Sg 
 

【▼】粉紅兔兔表示拱型的腹部設計完全防刮防水,即使走在海邊或雪地上,也不怕弄濕唷~ 

【▼】來看看外層收納袋的部分,這邊小編所說的外層,是沒有透過TSA海關鎖的,分成上下兩層,下層較上層寬廣,長度約有30公分,可放入10吋平板,收納袋的內裡圍內摺式的,雖有彈性,但比較沒辦法整個掀開,至於YKK拉鍊上印有G-RO的 Logo,相當有質感。 

【▼】上層收納袋範圍就比較小了,長度只有12公分,但放手機、小型遊戲機都沒有太大問題,值得一提的是這邊採用的內裡比一般刷毛更透氣舒服、摸起來更加柔軟。 

【▼】再來介紹G-RO Hero登機箱中層的部分,這層可透過TSA海關鎖來上鎖,內有一個是網格收納袋、一個能放4.7吋小手機或筆的插袋,兩個放行動電源的固定袋,加上前後深度的空間,大大小小共有六個空間可使用。 

【▼】像外出旅行必備的清潔組,因屬於瓶瓶罐罐,就很適合放在透明的網格收納袋中,好辨識又好拿。 

【▼】在這層內裡中,也特別提到G-RO Hero登機箱有多項獨家專利,詳情可上 https://g-ro.com/pages/patents 

【▼】這層也發現配件部分,包含了有尼龍吊繩與TSA海關鎖的使用說明書。 

【▼】這款TSA海關鎖,其型號為TSA15062,材質為ABS,尺寸9.4 x 3.2 x 1.6cm,重量為47.5克, 

【▼】預設密碼和大家一樣,出廠都是設為000,並沒有附上海關鎖的鑰匙,不過鑰匙似乎雷同於TSA007,有TSA007鑰匙的朋友可以試試看。 

【▼】配件部分還有八顆螺絲,這是作為維修時的備品,哪些地方會用到呢?包含像行動電源走線的支撐點位置與海關鎖背面的支撐板。 

【▼】前述有提到,在G-RO Hero登機箱頂部的USB充電座有數字標號,紅色是1,黑色是2可以區分,這時若你行動電源有支援快充功能就可以接上紅色,之後外部接上標示1的就是快充,算是蠻好辨識的。 

【▼】由於各大航空公司行動電源不能託運,其主因就是怕行動電源在託運過程中摔到、壓迫到,所以放到隨身登機箱中亦要固定好,G-RO Hero登機箱在這段做的很徹底,採用了韓國WJ扣件,按壓也有小技巧,就是要按靠G的地方才能夠解開。 

【▼】內附的尼龍吊繩還蠻強韌厚實的,只要兩個金屬掛勾勾在頂上的扣環上,形成一個圓圈,就可以吊掛任何東西了。 
 

【▼】背部的收納袋屬於三層式的結構,有網格的上層部分拉鍊設計得比較短,彈性網格中可以放入水壺或是雨傘之類的物品,而另一邊則拉鍊較長,為不透明的設計,可於下層放入衛生紙或是較為隱私的東西。 
 

【▼】像護照或是機票就可以放在拉鍊比較長的下層位置,由於是在G-RO Hero登機箱的背面,所以拖拉時是面向自己,安全性也比較高。(不過護照、機票建議還是放在身上,尤其去義大利等地中海國家) 

【▼】三層中間的片名夾空間夠大,還可放入悠遊卡、電話卡甚至火車票,本身具有鬆緊帶功能,最常能伸縮長度為10公分。 
 

【▼】G-RO Hero登機箱上的伸縮拉桿為鋁合金材質,輕巧堅固,不易變形。它比一般登機箱寬,並且有三段卡榫,因此可以根據需求來調整,當收納至最短時,金屬能完全收入專屬的強力塑殼中,防止狀歪或生鏽。 

【▼】G-RO Hero登機箱伸縮拉桿最長可以延伸至110公分,讓你拖運時不會撞到自己的腳後跟,真是太貼心了。 

【▼】拉桿把手上的按鍵刻有G-RO Logo,只要輕鬆按壓,就能平穩的調整高度且易於操作。 

【▼】再來看看G-RO Hero登機箱容量最大的內層部分,原包裝有使用一個空氣包作緩衝,可以讓G-RO Hero登機箱看起來較為堅挺。箱內若擺放容易散掉(滾動)的東西時,建議可加上隔板來固定。 

【▼】內部多格網袋為可拆式吊掛設計,物品很容易整理放置,要讓您放好放滿。網格一面可放乾淨衣服,除了不容易皺褶外,也可以作為其他物品的緩衝保護用,網袋後面可以放不想被看到的物品,例如穿過待洗的內衣褲等。 

【▼】內層布料的構成也由 Nylon & Polypropylene 材質所混合而成。 

【▼】粉紅兔兔開心的表示:好大的空間阿,我可以進入裡面住嗎? 兔兔,等等,小編我還在開箱耶~

【▼】內層內裡也是可拆卸的設計,未來有髒污都可以拆下來清洗。 

【▼】側邊有個網格袋,可以放.....喂喂,P助你怎麼給我當作搖籃躺在上面了嘞,這可是要放雨傘或水壺用的呢! 
 

【▼】就以G-RO Hero登機箱內層空間來看,光長袖衣物就可以放入一個星期的量,上面還可再放一台筆電,而且衣服可以壓,充當緩衝再適合不過了。 

【▼】最後上面在擺個常喝的水與常看的雜誌,這樣一個輕旅行應該也相當愜意吧~ 

【▼】來張動畫示意G-RO Hero登機箱內部有多大度量吧! 
 

【▼】G-RO Hero登機箱外層下方的收納空間,小編實際應用擺了iPad mini2發現還有空間,索性直接擺上更大的10吋HP平板與外接鍵盤,真的空間不嫌大,只怕你東西不夠多。 

【▼】在外層上方的收納空間,大小剛好可以放下一台 NSwitch,大膽懷疑,設計G-RO Hero登機箱的人一定有在玩 NSwitch 對不對! 
 

【▼】而G-RO Hero登機箱中間層面的主要功能是擺放行動電源,所以收納空間會被稍微佔掉一些,比較好的建議是擺一顆容量大的就好,剩下空間就還可以擺其他相容尺寸的物品,必要時還能扣起綁帶防止晃動。 

【▼】由於旅途難免會有碰撞,沒遇到用丟的海關算你運氣好,其實把 NSwitch 擺在外層,還是會怕撞到,比較安全的方式是放到中間層,前後都有包覆性,讓貴重的3C物品獲得保護。 
 

【▼】還記得G-RO Hero登機箱背面的收納區域嗎?有名片夾之外還有兩個收納袋,有網格的較短,但能放入一支手機沒問題,臨時要用也不怕找不到。 

【▼】旅途最怕暈車、暈船、暈機還有上廁所找不到衛生紙,G-RO Hero登機箱背面較長的收納袋方便好拿,就容小編拿來放衛生紙以及嘔吐袋吧! 



【▼】今日的輕旅行,小編將騎著小噗噗玩遊台北,可是G-RO Hero登機箱放得下嗎?一擺剛剛好,但若有拉出擴充拉鍊的話,恐怕就放不太下了,這張圖其實有點錯誤示範,因為防滑膠墊擺反到上面來了。 

【▼】正確示範應該要把G-RO Hero登機箱的防滑膠墊給朝下,這樣G-RO Hero登機箱側邊就不會直接碰觸機車腳踏板。(因為小編機車前踏板常有喵喵噓噓阿...) 

【▼】將小噗噗停好後等待火車,將G-RO Hero登機箱放在月台,讓人憶起余光中先生的《鄉愁》,鄉愁曾是一張火車票,火車站,是異鄉遊子鄉愁的起點與終點~ 

【▼】去程小編是搭乘比較便宜的電聯車,以往鮮少用到置物架,今天帶了G-RO Hero登機箱出門,一定要來擺擺看,一擺上去不得了阿,竟然這麼苗條 >///< 

【▼】不過由於G-RO Hero登機箱的大輪子是直接接觸地面的,所以當登機箱內部不重時或急煞時,輪子是很有可能會滾動的,為怕危險的話,還是立在自己座位旁吧! 

【▼】回程小編搭的是較貴的普悠瑪,座位後方就有一個置物區,將G-RO Hero登機箱擺在這不怕左右滑出,若是萬向輪的登機箱就難說了。 

【▼】今天第一站來到台北植物園,這裡也是很多畫家會來取景作畫的地點,小編作畫不行,就隨筆寫寫記事當個文青吧!目前荷葉開得很茂盛,但蓮花倒是還未綻放,可能還要等溫暖一點吧。 

【▼】當然也要來張與G-RO Hero登機箱合拍的照片,好用值得推薦。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輪子要設計的那麼大呢?主要就是要讓它把重心給壓低,讓您在不平穩的地方依舊能夠好拉好推。正所謂藍天綠地,今日植物園是綠地,沒有藍天的話就用G-RO Hero登機箱大輪來取代吧! 

【▼】草皮、石頭混合的道路,一點也難不倒G-RO Hero登機箱,說走就走。 
 

【▼】植物園內其實有很多奇珍鳥類,時常會看到有人架著大砲在捕捉,其實G-RO Hero登機箱拉桿的高度不輸腳架,將拉桿調至理想位置,靠著G-RO Hero登機箱享受悠閒的下午時光。 

【▼】整個植物園很像迷宮一般,完整逛完大約要花上兩個小時,園中有二級古蹟欽差行臺、市定古蹟台北植物園腊葉館、仿日式木造平房南門町三二三、十二生肖植物園區、裸子植物園區、多肉植物園區、圓形溫室(仿自紐約植物園溫室)、植物名人園…等不同的植物生態園區,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部分大王椰子樹幹上還留有二戰的砲彈痕跡。小編雖然拖著G-RO Hero登機箱,但感覺就跟平常散步一樣沒特別慢,只能歸功於順暢無比、適用各種地形的超大雙輪。 

【▼】對於G-RO Hero登機箱的超大雙輪,大家可別當作萬能的唷,就以爬階來說,若階梯比輪框低都還算好拉,但如果今日階梯高於輪框,那就不會特別省力了,建議直接用手提的吧。至於原地旋轉也不是G-RO Hero登機箱的的優勢,主要限受於大輪先天的旋轉半徑也大的關係。 

【▼】【實測】G-RO Hero登機箱上樓梯測試(裝輕物近15KG) 
https://youtu.be/FQoxI5DvXOw 
 

【▼】【實測】G-RO Hero登機箱旋轉半徑試轉 
https://youtu.be/S5DZiaWZHx8 
 

【▼】第二站來到自由廣場,明明寫著自由,但在新聞上卻是爭議不斷,小編很喜歡藍白色主建物搭配兩旁音樂廳的橘紅配色,真想不透這麼美的建築怎麼會有人想要拆掉,途中遇到國外來的朋友也推著行李箱,瞧他們好奇往小編這邊看,就知道G-RO Hero登機箱顯眼的超大雙輪多麼吸睛阿~ 

【▼】沒有錯今天就是要來挑戰主建物的階梯,你們知道共有幾階嗎?這可是由緣由的唷,答案就是89階,正是代表蔣介石享壽89歲。 
 

【▼】喔……為什麼這道階梯這麼長!還好階低比G-RO Hero登機箱輪框低,在行進間能把背包吊在拉桿上,減輕旅行中的重量負擔。 

【▼】呼呼,終於拖著G-RO Hero登機箱上來了...一點也不累(汗),終於能體會蔣公所說「生活的目的在於增進全體人類之生活」的精髓了。 

【▼】登頂之後,小編繼續逛逛,只能說周圍風景真的很美,連粉紅兔兔什麼時候跟來看,小編都沒注意到...瞧!粉紅兔兔還會把拉桿調至適當位置靠著享受。 

【▼】粉紅兔兔:兔奴,G-RO Hero登機箱不是有擴充拉鏈嗎?偶屁屁太大了,幫我拉開好嗎? 

【▼】說不過粉紅兔兔,小編將G-RO Hero登機箱再度提升,從原本22.86公分深變 29.21公分深,咦!怎麼箱體鼓鼓的? 

【▼】口圭!是兔兔和P助的土匪大軍阿,塊陶阿...原來土匪二人組早已躲在G-RO Hero登機箱中,小編一時不察,竟然被召喚了同伴前來助陣。 

【▼】【實測】G-RO Hero登機箱到底可以容納多少娃娃呢? 
https://youtu.be/WbG-SVAFt3U 
 

【▼】 這次助陣的共有九隻粉紅兔兔與三隻P助,大陣仗讓路人以為小編將寵物塞到登機箱虐待呢...(OS:G-RO Hero登機箱明明很寬敞) 

【▼】接著就是土匪兩人的傑作時間了,畫家兔兔竟然可以拉開外層收納袋將自己埋入其中,G-RO Hero登機箱收納袋如同百寶箱一樣深;而長條 P助把玩桿拉也不遺餘力,看看以後P助會不會長高到110cm...XDDD(110cm是拉桿最長距離) 

【▼】這時小編的手機發出了快沒電的警告聲,立馬透過G-RO Hero登機箱的充電座來充電。 

【▼】由於G-RO Hero登機箱只有提供充電座,所以充電線要自己帶,若充電線線太長可以捲在拉桿上。由於線長可以用在邊打手遊邊充電時使用。 

【▼】適當長度的話可以將手機放入背面的收納袋中,較為美觀又便利。 

【▼】若是短線的話就只能將手機平放在G-RO Hero登機箱頂部了,這種情況比較適合休息追劇時使用。 

【▼】最後一站就是松山機場了,松山機場周邊有個行李箱的裝置藝術,沒記錯的話,高雄駁二藝術特區也有一座。人生中的每一趟旅行,到最後總是要打包離開,行李箱裝的是一件件的人生回憶,述說著每個人生不同階段的旅途。 

【▼】其實裝置藝術用霧面的想法很好,若G-RO也能出一款霧面登機箱,相信定能媲美RIMOWA Off-White 系列。 

【▼】擺在一起才知道G-RO Hero登機箱有多猛了,大輪幾乎跟裝置藝術的輪子一樣大了,而延伸到天際的拉桿,不但寬且長,完全伸展時還比箱體還要長呢! 

【▼】其實平放G-RO Hero登機箱可以發現箱體是有點往前傾的,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頭重腳輕,尤其側邊把手提起來更是如此,與圖中裝置藝術的行李箱後傾是相反的,前幾次用會覺得不太習慣,讓G-RO Hero登機箱倒了好幾次,後來發現只要拉桿有拉高到某個程度,並把比較重的物品放在底部,讓它的重心向下,這樣子就比較不容易歪斜崩塌。 

【▼】同樣都把海關鎖設計在右側,不過G-RO Hero登機箱是雙向鎖,能防護箱體內外層的拉鍊,並經過TSA的加持唷~ 

【▼】搭乘捷運的手扶梯下去,電梯坐上來,G-RO Hero登機箱完全無障礙,即使不能平移,也能後拉和前推。 

【▼】【實測】G-RO Hero登機箱大輪除了後拉外還可以往前推 
https://youtu.be/QLbLJ6inOWI 
 

【▼】遇到捷運出口,想直接感應,但掛在名片夾中的悠遊卡似乎伸縮線沒那麼長,只好取出作感應,期待G-RO Hero登機箱之後可以改版加長。 

【▼】機場周圍廣告真多,不乏有推薦行李箱的,但看來看去還是G-RO Hero登機箱最順眼。 

【▼】這邊的階梯就差不多與G-RO Hero登機箱輪框一樣高了,來試拉看看。 

【▼】【實測】G-RO Hero登機箱上樓梯測試(裝重物近30KG) 
https://youtu.be/-ccvmiyHhZY 
 

【▼】這一天正好發生華航機師大罷工...有沒有那麼慘阿... 
 

【▼】還好最後有排到替代的班機,不然輕旅遊又要泡湯了。 

【▼】坐飛機必備的頭枕可以套在G-RO Hero登機箱的拉桿上,也可以吊掛在前端的掛鉤上。 

【▼】別人搶到插座不用怕,有了G-RO Hero登機箱,它也能成為你的隨身電源。 

【▼】候機無聊,撐起G-RO Hero登機箱拉桿就化身為平板架,接上內建的USB電源座,最適合一邊充電一邊看動漫打發時間,功能性十足。 
 

【▼】由於上機前都要把液體的東西給倒掉,這時登機箱有專門放水壺的地方就很重要,G-RO Hero登機箱在箱體背後的收納袋就可以容納一個水壺的大小。 

【▼】一般登機箱,如果臨時要拿什麼東西時,都必須要讓箱體躺平才能將東西拿出來,而G-RO Hero登機箱本身有很多外層的設計,所以可以直接從外面拉開拉鍊來取出,但是像登機比較重要的護照、機票等就不太建議放在前方,比較建議可以放在拉桿下方的內袋中。這次輕旅行究竟會飛到哪呢?大家可以猜猜看,給個提示好了,把G-RO Hero登機箱的超大輪子整個塗成紅色像什麼呢? 

【▼】看到日式建築,不用說到哪個國家了,重要的是在古色古香的房間內,G-RO Hero登機箱依舊顯眼。而且小編在清潔時還發現G-RO Hero登機箱的超大輪子還不容易卡頭髮,只要用清水擦拭即可。 

【▼】雖然屬於航空等級的塑料,表面防潑水、底部完全防水,但箱體上偶有傷痕,這些傷痕卻是每個體驗網友每趟旅程的紀錄阿,小編就曾經看過有人行李箱上面貼滿了各國貼紙與條碼,蔚為奇觀,相信這款G-RO Hero登機箱定能成為經典。 

【▼】女王大人來到敗家天堂,G-RO Hero登機箱隱藏式多段式拉桿,可依身高做調整,單手即可操作。大好機會豈能放過G-RO Hero登機箱空著回去呢?買了直接丟進去最快了... 

【▼】【實測】G-RO Hero登機箱左右旋轉測試 II 
https://youtu.be/G7XqBFY7dZg 
 

【▼】在他鄉也能遇到知音,雙方打個招呼吧! 

【▼】G-RO Hero登機箱應該與土匪二人組合作推出聯名款,相信定能搶得更兇。 

【▼】像在國外就常看到明星代言行李箱的廣告,C羅就曾經代言美國A牌行李箱,G-RO這一塊市場還需要再努力。 



  大家都知道行李箱的第一指名莫過於RIMOWA,RIMOWA在業界地位崇高,是行李箱中唯一擁有超過百年歷史。若有常飛德國的朋友,回國一定會帶一個回來,因為RIMOWA對消費者來說,已經深深烙印「德國製造工藝」的好印象,旗下的行李箱均使用铝镁合金或高科技聚碳酸酯材料打造,優質材料加上卓越技術,非凡設計的RIMOWA 行李箱的確令人一見難忘。不過台灣價格也很令人吃驚,常常真有點不知道是買精品還是行李箱了。今天小編以RIMOWA來和G-RO比較,絕對沒有說誰好誰壞,不會說我今天體驗G-RO就全說G-RO的好,因為兩個品牌小編都覺得很棒,就如同名車有賓士和BMW,一個重視穩定安全,一個追求時尚速度,以下比較內容就純小編自己的感受供大家參考吧! 

【▼】首先是RIMOWA登機箱,這尺寸與G-RO Hero登機箱差不多大,在頂部的把手部分印有RIMOWA的品牌 Logo,雖然 G-RO Hero登機箱也有印上,但兩者有視覺上的差異,兩者把手皆是黑色,但RIMOWA箱體有不同顏色作搭配,更凸顯對比色,而 G-RO Hero登機箱目前箱體還是以深色居多,顏色變化大都在輪子上,這部分視覺的強烈感就沒有RIMOWA來的強烈。 

【▼】【實測】RIMOWA登機箱表面塑料耐撞度 
https://youtu.be/oPCgBUF9j44 
 

【▼】在海關鎖的部分,同樣經過TSA的認證,以位置來說,RIMOWA登機箱位於頂部,而 G-RO Hero登機箱位於側邊,以海關作業程序來說,一般登機箱都是透過運輸帶傳送,所以登機箱不會立著高高的,而是躺著居多,這個 G-RO Hero登機箱就有比較好的設計,而且G-RO Hero登機箱有上下兩段式,可快速解鎖上內外層。當然RIMOWA登機箱也有優點,密碼字體比較清楚明確,在TSA海關鎖底與箱體間有個硬隔板(G-RO Hero登機箱是將硬隔板鎖在中間層),對於要上鎖比較有支撐力,不會偏軟不好扣上。 

【▼】【實測】RIMOWA登機箱TSA海關鎖測試 
https://youtu.be/lIQQkwBjdek 
 

【▼】RIMOWA箱體正面的 Logo,就如同小編所說,對比色明顯清楚,但也有很多仿冒的寫成 RENOWA,大家可要看清楚阿~ 

【▼】如果說輪子是登機箱的第一生命,那麼拉桿就是第二生命了,因為沒有拉桿就只能推的,對於使用者來說就不適那麼方便了,以RIMOWA登機箱來看,這款是屬於較為輕量式的單桿拉桿,但是由於支撐只有一點,所以控制會比較吃力,拉桿放背包也容易倒, 反而是這款在收納時有彈簧扣具,能讓拉桿固定的更好。而G-RO Hero登機箱採用的是一體成形式拉桿,具有三段式可以根據身高進行調整,握把處都是塑膠,與铝管額外做固定一體成形的拉桿沒有分層也很少接縫,堅固又耐用。 

【▼】【實測】RIMOWA登機箱拉桿伸縮能力 
https://youtu.be/-IxhN6ibYKw 
 

【▼】基本上登機箱是屬於隨身行李,所以有很大機率會做開啟的動作,RIMOWA登機箱是屬於橫向五五開闔式,而G-RO Hero登機箱為直向九一開闔式,五五開闔式使用者要特別注意箱內物品要綁好,不然臨時開啟時,東西掉的滿機都是就尷尬了。以這個角度來看的話,G-RO Hero登機箱是比較便利的。 
 

【▼】登機箱的核心-輪子,RIMOWA登機箱是四輪雙輪,可360度旋轉、承重性較好、雙倍穩定性、耐磨。但如果行李較重,一半的輪胎較薄易卡縫、迴轉半徑大需要用力。而G-RO Hero登機箱則採用兩顆大輪,適合在石子路和地攤上行走,一般無306度旋轉,只能斜拉較吃力。 

【▼】【實測】RIMOWA登機箱萬向輪滑動順暢度測試 
https://youtu.be/ZQ3dWRwwRRY 
 

【▼】【實測】RIMOWA登機箱萬向輪推拉滑動 
https://youtu.be/7ppXi_iqu08 
 

【▼】內裡的部分,RIMOWA登機箱採用比較溫馨的米黃色,對於出國旅行有加分的作用;而G-RO Hero登機箱內裡屬於鐵灰色,對於常工作出差的商務族來說,這是再熟悉不夠的顏色了,加上G-RO Hero登機箱有多層收納空間,對於常用的東西可以分門別類,這部分G-RO Hero登機箱真的不錯。 

【▼】RIMOWA登機箱內裡 Logo標明了 GERMANY Since 1898,Made in Zzech Republic,這狠狠打了Made in china的G-RO Hero登機箱...不過說真的,現在大陸品質也沒那麼不堪,只是台灣人民族性使然吧! 

【▼】RIMOWA登機箱不愧是大廠,連內裡布料都印上 Logo 來防偽,兩者的內裡透氣度都相當不錯,拉鍊同樣好拉,布料都可以拆卸做清洗。 

【▼】接下來是這款就不是登機箱了,是必須託運的RIMOWA中型行李箱,這款是小編朋友很久以前買的,特點是拉桿鍵用顏色作識別,而箱體前方也有同G-RO Hero登機箱的掛繩裝置,吊掛紙袋都很便利。 

【▼】RIMOWA中型行李箱有的款式也有兩個TSA海關鎖,不過小編還是比較喜歡G-RO Hero登機箱二合一的海關鎖設計。 

【▼】四個角落有金屬套角作保護,海關怎麼摔都不怕,這對於行李箱設計來說是不錯,但由於登機箱不會經過託運,所以以登機箱來說是增加重量的設計...XDDD。 

【▼】RIMOWA中型行李箱開闔的結合處採用金屬關節,強固性真的沒話說,但G-RO Hero登機箱也不惶多讓,採用的塑料為航空等級的唷!倒是RIMOWA登機箱不像行李箱一樣有設計橡膠止滑墊,蠻可惜的。 

【▼】RIMOWA中型行李箱底部金屬片由鉚釘做固定,而G-RO Hero登機箱底部為耐衝擊的聚合物板,能完全防水。 
 

【▼】【實測】RIMOWA中型塑料外殼行李箱萬向輪滑動順暢度測試 
https://youtu.be/D_p9d0eh_l0 
 

【▼】最後看看這款RIMOWA大型行李箱,有沒有讓人特別驚豔之處,同樣與RIMOWA中型行李箱一樣有掛繩裝置。 

【▼】RIMOWA大型行李箱在箱體上有印上獨一無二產品ID,可作為以後維修證明之用,當然也可以防止偽冒、贓物的流通。當然最好的方式都改成G-RO Hero登機箱用QR-Code掃描。 
 

【▼】RIMOWA大型行李箱上的斑駁撞痕,正是見證您旅行的種種回憶阿~ 

【▼】以前的海關鎖是屬於倒扣式的經典設計,內部有卡榫可設定密碼,現在較小型的行李箱為了輕巧大部分都把這種設計改掉了。 

【▼】RIMOWA大型行李箱採用鋁鎂合金,擁有材質輕、耐震抗摔的特點,經典的平行溝槽設計,呈現高貴奢華的鈦金傳奇。 
 

【▼】專屬的Multiwheel降噪形四輪系統,具有八個滾珠軸承,可以360度輕鬆旋轉、移動自如。以往RIMOWA Topas系列有兩輪的設計,現在改款後,兩輪不復見,若是兩輪相比的話,G-RO Hero登機箱的雙輪整整大上好幾倍阿~ 

【▼】【實測】RIMOWA大型鋁製行李箱萬向輪滑動順暢度測試 
https://youtu.be/379Y3LFct6o 
 

【▼】RIMOWA大型行李箱,箱內為非對稱式的設計,行李箱兩邊的深度不一樣,而且因為四個角落有防護,所以會吃掉一些空間大小。 
 

【▼】RIMOWA大型行李箱與G-RO Hero登機箱都有內襯可調式網隔板,透氣防潮,隔板本身由拉鍊做收納,由魔鬼氈做固定,可根據個人需求拆卸,提高機動性。 
 

【▼】行李箱內襯布是藍色的,比較不容易髒,上面還印有 RIMOWA 字樣,裡面可以放文件、較平的小物品等。相較起來G-RO Hero登機箱多收納袋就更方便了。 

【▼】身為行李箱龍頭的RIMOWA,市面上不免很多行李箱爭相模仿,像這款雖然有鏡面箱殼,不過實摸的質感就差很多。 

【▼】外層拉鍊的平整度不高,且縫線處理不良,材質為價格便宜的ABS,強度只能說一般。 

【▼】海關鎖扣住時,竟然把TSA紅色認證給擋住,不知道在想什麼!? 

【▼】無段式拉桿,好處可以在任何想停頓的地方固定,高度調整較為自由,但長度略短,拖行時較為吃力。 

【▼】【實測】他牌萬向輪滑動順暢度測試 I 
https://youtu.be/m84aWEObhuw 
 

【▼】【實測】他牌萬向輪滑動順暢度測試 II 
https://youtu.be/C2A-7MCqaT4 
 

【▼】圖內右邊是小編現在正在用的登機箱,你看看跟左邊的G-RO Hero登機箱相比,拉桿長度真的差很多。 

【▼】而且G-RO Hero登機箱表面的布面材質具有防潑水的特性,水珠滴在上面短時間都不會滲入,若再配合本身所附的收納袋,基本上能保護箱內物品不濕掉。 

【▼】兩款登機箱背部的設計就更明顯了,左邊是金屬直接接到下方,若淋到水不擦乾,很容易生鏽斷掉不能用,而G-RO Hero登機箱是可以縮進塑管內,耐用性大增。 

【▼】輪子的部分更不用說了,直徑大小簡直差了十倍之多,G-RO Hero登機箱又有顯眼的顏色,要選那邊,答案呼之欲出。 

【▼】這個是上次小編出國被海關撞壞的輪子,一般行李箱比較容易受損的地方在箱底與輪子,而G-RO Hero登機箱反而是在輪子上緣處,可能先前體驗的朋友帶G-RO Hero登機箱上下樓梯吧... 



  幾十年來,行李箱的外型似乎沒有太大變化,主要受限於航空公司的安全要求,也許方方正正的外型才適合在飛機上擺放,這種被 "定型"的感覺,就好像被人認作 "你這個人,一生成就大概只能到這裡",說真的,小編真的不喜歡這種感覺。頂多有變化的大概就是輪子的數目與使用更輕更耐用的材質。而今日體驗的G-RO Hero登機箱,就讓小編我大開眼界,突破傳統思維、大膽又新穎的創新設計,讓大輪子的登機箱油然而生,也證明當初在Kickstarter平台上資助者的眼光是雪亮的!G-RO Hero登機箱小編我體驗了大約一個星期,這期間從走路到大眾交通工具的搭乘,都在在感受到G-RO Hero登機箱的便利性,以騎機車來說,G-RO Hero登機箱可放在機車前腳的位置,這對於喜歡趴趴走的人來說真的很方便。像小編一個人住外面,有時接到公司凌晨要出差,等不到計程車時,就直接騎機車殺到機場了,機動性真的很高。再者搭乘火車或捷運時,座位上的置物架都能放的下,更不用說飛機上更大的置物箱了,因為G-RO Hero本身就是一款登機箱,尺寸介於20~22吋中間,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建議的最佳登機箱尺寸為55x35x20公分,重量一般航空工淤都規定10公斤以內,所以只要重量不超過,基本上都可以隨身上機;而走路是最能測試出登機箱的能耐,很多地形是人很難走,但不見得是不好拉,這次小編也帶著G-RO Hero登機箱行遍大江南北,從石板路、泥巴路、山路、沙地、水泥地、樓梯、地毯到草皮等,只差沒有雪地了,可以感受到G-RO Hero登機箱的好拖拉。以選購登機箱的要項來說,小編我給的分數如下: 

整體外觀:四顆星 
G-RO Hero登機箱最顯眼的莫過於有顏色的大輪子,光是小編拉出去走在路上,就吸引到不少正妹們竊竊私語說:「喂喂,你們看,那個輪子好大好圓好可愛唷!」,小編可以感受她們熾熱的眼光隨著G-RO Hero登機箱的移動而發生讚嘆聲,小編帶出去的還只是天空藍,要是攜出的是夢幻粉,妹子們恐怕都要高潮尖叫了。不過箱體表面依舊為布料,若東西擺的不均勻會有凹凸不平的現象,一致性的平整度恐怕就要使用者自己去考量了,這邊小編給予四顆星。 

收納空間:四顆星 
以一般登機箱來說,大概都在22吋以下,而G-RO Hero登機箱也剛好在這個尺寸範圍內,相比之下沒有優勢,但G-RO Hero登機箱還有擴充的設計,這次小編出國,幫人帶的東西比較多,就把擴充拉鍊給拉開,容量從原本的37公升直升到40公升,擺下兩台平板不成問題。而G-RO Hero登機箱有一系列的收納袋也值得讚許,方便把不同大小尺寸的物品分門別類放在適合的位置,讓小編能清楚的知道物品擺在哪邊,像這次出關就被海關抽檢到,海關打開後東翻西找,若是以前的行李箱恐怕就亂成一團,改成G-RO Hero登機箱後,雖然還是有翻過的痕跡,但至少擺的位置還在,算是比較欣慰的地方,這項目小編給予四顆星。


拖拉性能:四顆星 
這邊小編主要討論拉桿與滑輪,不論行李箱或是登機箱,有好的拉桿和輪子就會讓人想要帶出門,不輪轉的旅行箱即使外觀再好看,旅途上對你我來說都是個累贅。G-RO Hero登機箱有獨家專利的超大輪子,輔以鋁合金拉桿,拉桿重心需與質心取得平衡,拉桿越長施力點才會越好拉。兩者相輔相成,不但符合人體工學,在拖拉時感覺更輕更好帶動,拖拉上小階梯也會比較省力。體驗期間還遇到阿伯跑來用台語跟我說:少年耶,這買菜很好用喔,爬樓梯夠有力!斜拉性能的確是G-RO Hero登機箱的優勢,但是如果您常要 "載重平推"或是 "有限空間內360度旋轉"的話,那麼就不是G-RO Hero登機箱所擅長的動作了,畢竟這些動作的確少見,小編還是給予四顆星的評價。 

重量限制:三顆星 
重量限制對於常從國外買東西回來的人真的很重要,小編就曾在機場遇到地勤人員與乘客為了一公斤而爭論不休,所以登機箱本身的重量就得斤斤計較了。G-RO Hero登機箱在還沒有裝東西時,原重就有4.2公斤,比起PC(防彈玻璃)材質的24"行李箱還要重,所以能登機的重量就變成只有5.8公斤了,所以說G-RO Hero登機箱是一款適合輕旅行或是常常需要短程去國內外出差的商務人士來使用,想要批貨或敗家的,還是建議乖乖拖運就好,小編還是給予三顆星的評價。 

安全防護:四顆星 
G-RO Hero登機箱在用料方面,採用了日本YKK防爆拉鍊、TSA兩用海關鎖、外部掛鉤,尤其還把行動充電設計於箱體上,更是貼心的表現,小編給予四顆星的評價。 

行銷宣傳:三顆星 
這項目特別拿出來討論是因為G-RO Hero登機箱在台灣真的曝光度不夠,像小編接觸網路那麼久,也才在Kickstarter平台看到,要不是有體驗機會,小編還不知道G-RO Hero登機箱已經在台灣上市了呢!,小編給予三顆星的評價。現在感覺比較欠缺的是能讓消費者體驗的實體店面與產品代言人,相信找對位置和人選,貨出的去,人進得來,自然就能發大財了~ 

  最後要提的是,頗受消費者喜愛的德國RIMOWA行李箱,是每個人去歐洲必買的"豪華"旅行箱品牌,為什麼說豪華呢?實在是台灣價格高得嚇人,一個小小的登機箱就要價一萬五以上,更不用說更大尺寸的行李箱等級了。RIMOWA行李箱之所以「貴桑桑」還這麼受到青睞,除了設計工藝沒話說之外,超輕物料與售後服務也是一絕。但從去年開始,小編朋友就發現換了代理商之後,拉桿故障報修,等了一個多禮拜還是沒人回應,後續維修卻相當差勁。希望G-RO在台灣正式開賣後能注重售後服務,標榜輪子保固十年,框架保固五年的承諾可不要隨便說說。


【▼】其實G-RO Hero登機箱是可以塞進大型行李箱中的。 

【▼】這對於要敗家的朋友來說真的很方便,出國只要拖運一個行李箱就好,回來原本的衣物可以放到G-RO Hero登機箱中,而大型行李箱就可以擺入採買的物品了。 

【▼】這麼多的土匪看著小編是怎樣?難道又要再出國一次...這又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 

創業最省成本、不可欠缺的印表機,HP連續供墨 Ink Tank Wireless 419開箱試印!

$
0
0



  人人想創業,但創業可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除了要有一點小資產之外,廣告文宣更不能少,而說到廣告文宣那就要想到印表機了,因為總不可能花錢去外面印,外面印一張兩元,要印一定量數才會有優惠,可是怎麼比都還是遠比印表機還來的貴,今日要與大家介紹的印表機是業界龍頭品牌HP所推出的新機種 Ink Tank Wireless 419,以下簡稱"419",這新機種特色是採連續供墨,印一張成本能降至一元以下,以往連續供墨都要拿去外面給外面廠商改機,現在完全釋出,加上還有HP Smart Print App的支援,隨處可印可掃描,馬上來看看列印表現吧! 

【HP Ink Tank Wireless 419印表機硬體開箱】 

▼ 粉紅兔兔:兔奴,你今天又要開箱什麼嘞?兔奴:是HP印表機阿,這台印表機可厲害了,不但能有線USB連接外,還可WiFi無線連接,更獲得節能之星的標章,尤其連續供墨能印高達8000張彩色頁面與15000張黑白頁面唷~ 

▼ 打開包裝箱內可以看見一些注意事項,包含墨水瓶不要倒著放,供墨區的蓋子要對準蓋正,和一般印表機一樣,有附上實體光碟片驅動程式以及使用說明書與保固卡,保固方面,軟體媒體為90天,印表機本身(含列印頭、墨水頭)為一年或印了30000頁,墨水瓶因屬於耗材,所以正常不保固。 
 

▼ 整體可以看見"419"印表機本體用保麗龍緊緊包覆,可避免碰撞,在配件部分有列印頭,而電源線/傳輸線、墨水頭則是用了另外紙盒包裝。 

▼ HP列印頭生產地是馬來西亞,黑色墨水型號是M0H51A,三色彩墨型號是M0H50A,都是 for Tank System(連續供墨)使用。 

▼ 紙盒內有電源線、傳輸線與五瓶墨水(紅*1、黃*1、藍*1,黑*2)。 

▼ 電源線含蠻粗的,插頭處有防塵套作保護,在連接印表機端,可正反兩插,上印有 Longwell製品,能支援125VAC@2.5A。USB傳輸線一頭為Type-A,另一頭為Type-B。 

▼ 三色(M、Y、C)墨水瓶與黑色(K)墨水瓶,三色的容量較少為70ml包裝,而黑色有170ml,畢竟在列印上黑色還是主流。 
 

▼ 將"419"印表機從箱內取出,發現主體還包了層膜作整體的固定,真的佩服HP原廠的用心與貼心。 

▼ "419"印表機側邊的墨罐蓋,上面有顏色與英文字母作識別,基本上最好是擺平的,免得在安裝墨水時會溢出。 
 

▼ 小編迫不及待想要列印了,撕下三色墨水瓶上的封口,掰開上蓋,將墨水瓶對準墨罐噴嘴,使墨水填充至標線處,最後用力按壓期關閉。小編是比較性急,一次安裝四瓶,空間是夠,但還是比較建議一瓶一瓶安裝,三色基本上都會倒光,而黑色墨水還會剩下一些供後續補充使用。 

▼ HP Ink Tank Wireless 419印表機安裝連續供墨水 
https://youtu.be/j5pquu5jLsY 
 

▼ 取下包材、膠帶與兩片固定紙板,再接上電源線與傳輸線。 
 

▼ 按下電源鍵,電源鍵會發出白光代表啟動中,這時列印頭警示燈會亮起橘色燈號,很明顯就是還沒裝上列印頭嘛~ 

▼ 打開位於"419"印表機下蓋的部分,等待列印滑動架移動中央,停止後轉動橙色把手,下壓藍色卡榫將它打開。 

▼ 這時橙色塑膠可取出丟棄,如圖所示,有時孔洞中有墨水,要小心別沾到了。 

▼ 安裝列印頭也很簡單,先拔下列印頭頂部的塞子。 

▼ 然後使用拉片撕下貼在金屬觸點上的膠帶。 

▼ 將列印頭往內推,直到卡入定位,用力闔上藍色卡榫,並關閉列印頭擋門,最後關閉正面擋門。 
 

▼ 接著拉開進紙匣,放入一般白紙並依照適當大小調整導板,一次大約可擺下二、三十張沒問題。 

▼ 紙張輸出時是從下方出來,所以也要記得把出紙匣與延伸架給撐開。 
 

▼ 按下重新開始鍵三秒,閃爍的P會變為A,等待校正頁列印。 

▼ 校正頁列印主要以藍˙黑兩色作為解析,不論多粗多細的線條都能清楚列印。 

▼ "419"印表機本身還兼具有掃描器(紙張大小為10x15公分)的功能,一開始也要將校正頁放在玻璃面板上。 

▼ 按下彩色影印後會完成列印頭校正,這時會出現HP ePrint雲端行動列印,只要將要列印的文件寄到這個信箱,就能隨時隨地列印了,簡直取代了傳真功能,真是創業不可欠缺的好用途。 

【HP Ink Tank Wireless 419印表機軟體設定】 

▼ 在硬體安裝好之後,接下來就是軟體驅動設定的部分,這邊可以先到HP印表機的設定網頁(https://123.hp.com),為什麼取名為123,相信就是告訴大家步驟就是那麼簡單吧!由於HP是印表機的龍頭,所以旗下有很多型號的印表機,可以先在搜尋欄中輸入型號,之後會出現相對應的驅動程式,點擊下載後安裝。 



▼ 安裝軟體過程中,有相對應的圖示作說明,主要是希望達成無線列印的目的,其中還可以額外安裝產品改善計畫與 HP Photo Creations,這可將相片變成日曆、書本或賀卡等等,在家印就可以在加盟店取貨,真的超方便! 







▼ 安裝好軟體之後,接著就是設定上的選項,連線選項分成自動設定與手動設定,選擇自動設定就幫你一鍵搞定,在此小編我選擇手動設定示範。 

▼ 第二步是選擇無線連接或是有線USB連接,當然不確定時可以先選稍後連線,在此選無線連接作示範。 

▼ 雖然是選擇無線連接,但一開始還是要先以USB纜線先進行設定。 



▼ 經過程序跑完之後,就會看到無線網路名稱(SSID)列表,選擇家中的後輸入WPA2-PSK密碼,最後在拔除USB連接線即可。 





▼ 到了這一步,是選擇這台印表機的用途,看是個人或公司用,主要還是提供HP作為市場調查吧! 

▼ 最後也別忘了對這台印表機進行註冊的動作,因為如果發票不見的話,官方會以原廠出廠時間來算,所以建議還是註冊比較有保障。 

▼ 安裝好之後,會在程式集中找到HP的目錄,裡面有HP Ink Tank Wireless 410 series & HP Photo Creations 兩大項,HP Ink Tank Wireless 410 series主要就是機器本身的相關列印、掃描設定等,當然墨水不夠也可以從這連結去購買 。 
 

▼ 其次是HP Photo Creations,這套免費軟體可讓您輕鬆建立相簿、日曆、拼貼、賀卡,以及其他可在家中列印或運送給您的紀念品,內有超過 1,800 張的高品質美術設計圖、1,300 個可放入的圖形、可放入的文字方塊、自訂字型、邊框以及許多相片編輯工具,慢工細活地自行設計紀念品,讓生活充滿回憶! 
 

▼ 前面有提到,可寄到專屬列印e-Mail之後,列印之前會先收到由hpeprint寄來的信件,要注意的幾個點是:印表機有開機並以連線,附件總數目不能超過10件,且大小不能超過10MB。 

▼ 小編以寄照片來說,若是直接把圖貼在信中,這是印不出來的,要把照片當成附件才可以印出來,只不過預設列印大小要看個人需求作調整,不然像小編所印的照片就變成1/4 A4大小了。 

▼ 總而言之,信件中只能列印出文字,若有圖片摻雜的話,建議還是先轉檔成pdf格式較沒有問題。 

▼ 基於手機已成為人們隨身必備的物品,所以HP特推出行動列印,能讓您隨時隨地列印、掃描和共享你的 HP 印表機!HP Smart 使列印變得前所未有的簡單,並將您需要的工具置於彈指之間,目前支援android與iOS,特點有: 
I、直接從應用程式設定和管理 HP 印表機 
II、檢視印表機狀態並在外出時傳送列印 
III、直接從行動裝置列印、影印、掃描和共享文件和影像 
IV、使用行動裝置的相機來建立高品質掃描,然後預覽/編輯/儲存為 PDF 和 JPEG 
V、直接從應用程式訂購耗材並獲得支援 

▼ 第一次進入時,要開啟Wi-Fi讓手機與印表機都在同一個區段內,若怕2.4GHz的環境干擾太多,應用程式設定中可以設定為5GHz Wi-Fi,立即新增印表機吧! 

▼ 預設會自動搜尋同一個網段內,除了一般網路搜尋之外,還可以用點對點的Wi-Fi Direct作連接。 

▼ 當連接好之後回到主畫面,就會看見 HP Ink Tank Wireless 419印表機已經在上頭了,主要功能頁面有好多個,包含列印相片、相機掃描到電子郵件、列印FB相片、取得墨水匣、印表機設定、列印文件、個人化設定等。 

▼ 預設的功能並沒有全部開啟,記得點選"個人化設定",將所有功能一次打開,列印、掃描一次到位! 

▼ 以"列印照片"來說,可以直接從手機內向不直接列印,也可以從線上照片如FB、IG上的照片來列印;至於"列印文件"中,可針對手機內的PDF或以手機鏡頭進行掃描後列印,線上列印的空間則支援Google雲端硬碟與Dropbox。 

▼ 小編以"列印FB照片"進行示範,登入FB後會搜尋你所有FB的相簿,即使有些是廣告打卡分享的,也都會出現,選擇其中一個相簿內的相片後,預覽無誤後就可以直接列印了。 

▼ "取得墨水匣"的選項中,會連到HP官網,並自動偵測使用的印表機及其墨水,想要買就可直接增購,超級方便的。 

▼ 在"印表機設定"中,有很多的偏好設定,在支援的墨水匣中可以看看是否有安裝好。 

▼ "印表機設定"->"從其他裝置列印",可以從123.hp.com安裝軟體到其他裝置進行列印,快寄封信給客戶,接單就從現在開始。 

▼ 在"印表機設定"->"紙匣與紙張設定"中,可針對紙張格式、紙張尺寸與類型作選擇,以"419"印表機來說最大就是A4,而當開啟"靜音模式"時,列印速度變慢些。 

▼ "印表機設定"->"列印報告"中,可直接列印印表機狀態、示範頁面、網路設定、列印品質與無線測試報告等,包含校正印表機、清潔谮字頭也都在這作處理。 
 

▼ 印出無線網路測試結果來看看,診斷結果相當的詳細。 

▼ 如果覺得不想列印紙張,當然也可以直接用觀看的方式,點選"印表機設定"->"印比教資訊"或"網路資訊",都可以作為Debug的判斷。 
 

▼ 其實印表機設定到這邊,已完成九成,若你還想更進一步或還原初始值時,可以到"印表機設定"->"進階設定"中做選擇。以前買連續供墨的人,真的是要有點常識,且有點維修印表機經驗,現在都幫你設定好,真的有夠懶人化了。 
 

▼ 再來示範一下從雲端硬碟列印的步驟,首先也是選擇支援的檔案類型,預覽無誤後就可以列印。 

▼ 不過可能有些人畫面會跳出以下訊息,告知您缺了HP Print Service,這也是一個App,安裝好後自動執行,沒有開啟的選項。 

▼ 小編以列印PDF檔來說,首先選擇複本數,再來選擇是否全部列印或是頁面選擇,色彩模式、紙張大小和方向就依個人需求而定了;其他選項中則是針對相片或文件進行品質、無邊框和縮放比例的設定。 
 

▼ 小編選擇自動列印,看看效果如何?基本上只能說堪用快速,還有解析度稍低(需調高)、成色稍差、印痕不平均的小缺點。 

▼ 而行動掃描也是一絕,使用手機鏡頭就可以掃描,而且會自動辨識掃描,掃描後可成為PDF或JPG格式,方便儲存於手機或是共享給別人。 

▼ 手機掃描的選項尺寸有A4、4X6英寸、5X7英吋與身分證大小供選擇,且掃描完還可以調整大小,最後可透過HP Ink Tank Wireless 419印表機印出所要的張數。 
 

▼ HP Ink Tank Wireless 419印表機也有實體的掃描玻璃板,掃描尺寸只要在A4以下大都沒問題,不過解析度最高只能調到300DPI,對於高畫質的照片恐怕就沒辦法看得很細節,期待能用韌體更新方式,將其解析度至少要600DPI。 

【HP Ink Tank Wireless 419印表機試用心得】 

  小編試用了兩個星期,深覺HP這台Ink Tank Wireless 419印表機也有它的優勢,就是以列印成本來說黑色單張可以壓到0.065元,而彩色為0.2元/張。除了列印成本之外,小編也針對小編之前用過的HP雷射印表機與HP一般噴墨印表機作比較,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列印速度:HP雷射印表機 > HP一般噴墨印表機 > HP Ink Tank Wireless 419印表機 

列印頻率:HP Ink Tank Wireless 419印表機 = HP雷射印表機 = HP一般噴墨印表機 

墨水防水程度:HP雷射印表機 = HP一般噴墨印表機 > HP Ink Tank Wireless 419印表機 

文字圖表表現:HP雷射印表機 > HP一般噴墨印表機 > HP Ink Tank Wireless 419印表機 

圖片高解析度: HP一般噴墨印表機 > HP Ink Tank Wireless 419印表機 > HP雷射印表機 

色彩飽和度:HP一般噴墨印表機 > HP Ink Tank Wireless 419印表機 > HP雷射印表機 

列印文件保存時限:HP雷射印表機 > HP Ink Tank Wireless 419印表機 > HP一般噴墨印表機 

  此外,HP Ink Tank Wireless 419印表機能雙面列印(但非自動),不能雙面掃描與單機文件管理略為可惜,畢竟一分錢一分貨。但HP Ink Tank Wireless 419印表機一樣能支援HP Smart App,算是相當實用,尤其有時人在外,手機鏡頭能直接變身為超強掃描器。HP Ink Tank Wireless 419印表機對於初期要創業的朋友來說,常印廣告DM、財務報表、報價資料,真的很值得,推薦給大家作給採購的參考。

春季電腦展之之捷元宙斯盃極限競速總決賽~給你高潮不斷的感官刺激~

$
0
0
 

  2019春季電腦展有別於以往在世貿舉辦,今年特別選在有文青風格的華山文創園區,為的就是讓民眾一改電腦展只是肥宅聚集的印象,這次結合了美麗生活節,以多元、互動的展示內容,呈現給民眾,這包含了有職人市集、達人分享與機器人競賽等,其中最後一天還有壓軸的電競比賽,事不宜遲,馬上帶大家回顧當天精彩的內容。 



▼ 會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這個名為「水上咖啡杯」的VR體驗,戴上VR眼鏡如同遨遊長灘島般的 VR 虛擬實境技術,是由「TripMomentVR 時刻旅行樂園」結合線上旅遊媒體「時刻旅行」與 VR 虛擬實境技術團隊「VRMoment」,自主開發內容,打造出世界首間 VR 旅行體驗館,將科技與內容結合,創造旅行產業的新方向。 

▼ 好大台的無人機!厲害了,這可是ArkLab飛行學院,致力於透過開放原始碼與硬體裝配所研發出來的,能大幅降低技術門檻,實現做中學、學中做的自創者精神,拉近天空與你我距離。 

▼ 逛呀逛,逛到了這活動舞台,也是今天下午的重頭戲,不過由於來得太早,工作人員還在布置會場呢,要給玩家們一個難忘春季電腦展! 

▼ 這次的春季電腦展,其實展出的廠商不算多,很多都是委代理商作宣傳,但我竟然看到了熟悉的攤位,寫著「 Genuine捷元電腦 」,霎時真是感動,攤位有位大叔,讓我們近距離探訪看看。 

▼ 原來這位大叔正在把玩微軟最新的極限競速-地平線4,看大叔用心選車的模樣,一眼就知道是位老司機,選了台BMW真是太專業了! 

▼ 為了讓民眾也能夠體驗電競快感,捷元電腦攤位大手筆地擺出 Philips FHD 曲面液晶顯示器 328C,這款顯示器特點就是畫面刷新率高達每秒 144 次,比一般顯示器快 2.4 倍。若畫面速率太低,畫面上的車速飛奔看起來會像定點跳躍,難以操控自如。 

▼ 老司機就是老司機,現場一黑一白的捷元Avbody G15A與頂級宙斯機分別把玩,性能好不好問大叔最清楚。 

▼ 微軟XBOX遊戲機一直以來拼不過SONY與任天堂,不過手把卻意外受玩家青睞,主要有有蘑菇頭,握起來舒服,玩起來比較不會累,價格更海放其他兩家,難怪網路上常被人戲稱是被遊戲主機耽誤的手把廠商阿~ 

▼ Genuine捷元電腦現場擺出兩台最新桌機與兩台32吋螢幕供民眾體驗,比起很多廠商只由工讀生拉客,真的實在多了。 

▼ 最實在的還有美女站台囉,這次捷元宙斯盃攜手微軟的極限競速,特邀請到兄弟啦啦隊之一的凱蒂 Katy來代言一日店長,業績頓時翻紅了不少 ^____^ 

▼ 現場有捷元電腦自家出的多媒體鍵盤,型號為KB-2016,現場試打了一下,符合人體工學的角度,觸感靈敏不誤觸,底盤還有導水孔與防水設計;而滑鼠其型號是GM-2017,屬於三鍵式光學設計,不但符合人體工學,其完美流線,讓手掌能夠精準掌握任何游標。鍵鼠雖然沒有電競炫麗的RGB風格,但以耐用度和價格來說,絕對C/P值破表。 

▼ 豎立在凱蒂 Katy身旁的就是白色機殼就是搭載的處理器英特爾第9代Core i5-9600K,提供3.7GHz/9MB L3 Cache 6核心,以及配上NVIDIA RTX 2080 8GB顯示卡,就可感受到其極致效能;另記憶體為16G DDR4 RGB RAM,還附有512G SSD加上2TB硬碟,玩起微軟最新的極限競速-地平線4也是迎刃有餘。 

▼ 機殼是捷元電腦與 InWin 合作客製化的產品,由103系列魔改而來,貼有 Intel 與 Win10的認證 ,利用條紋印刷搭配俐落結構設計,打造出酷炫的電競感,而帶有Addressable LED燈光效果的 Genuine logo,呈現出炫麗的七彩視覺。 

▼ InWin-103機殼能相容 ATX、Micro-ATX、Mini-ITX主機板,其前置有電源鍵、HD Audio與兩個 USB3.0 連接埠,右側以六角蜂巢切割為一半,兼具美感與散熱功能。 
 

▼ 頂級宙斯機就是不一樣,光原價屋整體規格查詢,均價至少破11萬,但捷元電腦開出佛心價只要99,999元,而且還可BTO量身打造,廣受玩家喜愛。 

▼ 快拆玻璃側板為透明設計,可以看見機身內部用料都是一等一,像 Intel core i9處理器、發光記憶體、RTX 2080 Ti獨立顯卡等都有燈光效果,只要輕拉兩側的扣件提起側板即可輕鬆拆卸,配合電競的RGB燈光秀,兩個大大的風扇轉呀轉,真的好紓壓呀~ 

▼ 機殼外部的介面也是蠻豐富的,配合代表龍紋指標的微星電競主機板,更顯得這台頂級宙斯機尊爵不凡的身價。 

▼ 喔喔,這位也是高手,選了一個超難的世界地圖作挑戰,究竟黑色王者的Avbody G15A能否達到他的要求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 Avbody G15A外觀機殼採用 InWin 303C,精心設計的獨立風道為機殼內部提供全面優化的散熱效能,有效的來加速排熱,而標配為搭載第9代Intel® i5-9400F處理器,並配備 Windows 10 Home 作業系統、8G DDR4 2133MHz記憶體、 1TB WD硬碟與 Intel® Optane Memory 16GB,現在買還額外贈送AOC 23.8吋液晶螢幕與EPSON 印表機,不只對影音玩家來說超值,一般小型工作室也是非買不可的組合。 

▼ InWin 303C極簡外型也有驚喜,就是在前置的I/O面板會亮起迎廣所創新設計的 ”Neon”,讓玩家自由選擇獨特專屬的燈光,隨心變幻多樣色彩,而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中依然方便操作,關閉電源時,也能藉由燈光來確認關機狀態。 

▼ 主機板採用微星 B360M PRO-VH,其輸出入介面有 
◆ 顯示輸出:1x HDMI / 1x DVI-D 
◆ 擴充插槽:1x PCIe 3.0x16 / 2x PCIe 3.0x1 
◆ 儲存插槽:1x M.2 / 6x SATA 
◆ USB插槽 :6x USB 3.1 Gen1 / 6x USB 2.0 

▼ 目前捷元電腦提供 Avbody G15A三年保固(3-3-1)三年零件/三年人工/一年到府收送,算是3C通路代理商的首選。接著在逛完桌機之後,旁邊原來還有捷元筆電系列,依樣執行著 Forza Horizon 4,看起來性能不輸桌機唷~ 

▼ 這兩台皆為 ZEUS 15H,同屬電競等級的NB,其特點有: 
◆ Intel®第8代處理器i5-8300H / i7-8750H處理器 
◆ GTX 1050 4G / GTX 1050Ti 4G 
◆ 雙硬碟:M.2 PCIe插槽+2.5吋7mm插槽 
◆ Sound Blaster Cinema 5音效更給力 

▼ ZEUS 15H上蓋印有宙斯的英文 ZEUS,而且字體還有點閃電的樣子,電競常用的按鍵W、A、S、D,也可以看出長得不太一樣,兩旁有特殊的雷電條,開起RGB燈光效果就知道厲害了! 

▼ 這台ZEUS 15H FHD IPS面板螢幕厚度在1cm以下,算蠻輕薄的,並有內建視訊鏡頭,所以要開電競直播也是很方便的,燈號方面有電源燈、硬碟燈 與 作英文大小寫識別的 Capslock 燈。 

▼ ZEUS 15H電競筆電,左側邊依左至右分別為 RJ-45網路孔、USB2.0連接埠、麥克風與耳機孔。 

▼ 右側方面為兩個USB3.0連接埠與 6-in-1 讀卡機(MMC / RSMMC / SD / mini SD / SDHC / SDXC)。 

▼ 頂部介面則有 Mini Display Port x2 (1x Mini DP 1.2,1x Mini DP 1.3)、 1 個 HDMI output (with HDCP)、1 個 USB 3.1 Gen2 (type C) 與電源接頭(19V@7.89A),一手拿起約為2.3公斤,以筆電來說,算在可接受範圍。 

▼ 底部散熱區域設計得很到位,網格內有大大風扇與散熱金屬鰭片,操了一陣子Forza Horizon 4,溫度在四十度左右不燙手。 
 

▼ 兩台型號分別 GNB15R8300-50T(i5-8300H/1050Ti) 與 GNB15R8650-60(i5-8660U/1060),主要差別在CPU與獨顯的配置。 

❤ 2019春季電腦展之捷元電腦攤位產品展示-電競筆電之閃亮亮鍵盤模式 
https://youtu.be/vOh6eIcpi8g 
 




▲▼ 電腦展會場大致逛過一圈之後,活動終於要開始了,合辦的T客邦的美女群負責選手的報到,可以看到桌面上今日獎項,優勝者可將捷元宙斯機直接帶回家。 

▼ 若來不及參加網路報名,沒關係,也開放現場報名,讓現場人滿為患阿,大家都想試一試手氣呀~ 

▼ 由於報名人數眾多,所以在活動正式開始前,會先進行初賽,看來大家都是揪團而來。 

▼ 初賽以四人對比,獲勝的前兩名可晉級下一輪的複賽。 

▼ 今日美麗的活動主持人一邊實況初賽結果,另一方面也要再次感謝 Genuine捷元電腦 與 微軟 共同舉辦的精彩活動。 

▼ 由於要晉級複賽還少一隊,這時主持人就現場徵求想玩的朋友,真的大獎不怕送,就怕您不來報名。

▼ 義勇軍們也組合一隊,年齡從國中到社會組都有,正所謂「男人的浪漫」是不分年齡的,一點也沒錯 (≧▽≦) 

▼ 「一起狂飆、競速、High翻天」,這才是大家心目中的春季電腦展的口號呀~ 

 2019春季電腦展之捷元宙斯盃極限競速總決賽-I 
https://youtu.be/dPk_KDvqw0Y 
 

▼ 初賽結果告一段落,活動即將正式開始,由今日活動主辦的捷元電腦和大家工商一下。 

▼ 由Genuine捷元自有品牌事業企劃部副理 Jalen和大家 Say Hello,一身勁裝打扮的的 Jalen 開場就說捷元宙斯盃極限競速活動,從去年到今年,產生了北中南各地的冠軍,今天終於要拚個你死我活,希望大家好好玩、快樂玩。 

▼ Jalen 深知大家想要目睹精彩的比賽過程,並沒有太多的工商話語,反而獲得台下玩家們的仔細聆聽。 

▼ 一致好評的捷元電腦是全球第一B2B2C(Business To Business To Consumer)多元通路服務公司,Jalen 希望大家在選購品牌電腦時能夠多家比較,並請多多支持捷元這個自有品牌唷:) 

▼ 為了讓現場玩家更有臨場感,會場還搬來了價值近百萬的ALLEN&HEATH GLD-80數位調音台GLD80系統的混合系統控制台,不論賽車催油門的波浪聲,換檔的噗嗤聲,還是排氣噠噠聲都順風而呼阿。 

▼ 比賽舞台架設的很壯觀,燈光、音效完全不輸國際的電競比賽,讓台下親友團也奮力加油。 

▼ 複賽更為刺激,原本的種子選手在這時也要開始上場熱身了,瞧!主持人關注的眼神就知道比賽是瞬息萬變的,一轉眼可能就跟不上了。 

▼ 種子選手果然不是省油的燈,完美的跑線,幾乎沒有失誤過。 

▼ Jalen 看著刺激緊張的複賽,難道 Jalen 手癢也想要現場參賽? 

▼ 台中代表果然不負眾鄉親的支持,勇猛的晉級總決賽第一名! 

▼ 沒有晉級總決賽的朋友也很開心地跑完全程,這就是運動家的精神所在。 



▼ 複賽選出八位選手晉級總決賽,總決賽開始之前先來個小休息,讓選手平復一下心情。各選手相互討論戰術,並對現場準備的捷元宙斯機、大螢幕、仿賽車1:1的座椅、方向盤都好心動,都希望能在家中擺一台...XDDD 

▼ 還記得北中南競賽時,才使用32吋螢幕,這次總決賽以四台32吋大螢幕拼成電視牆,加上圖馬思特賽車座椅的方向盤、Xbox搖桿等,現場化身為極限賽車場! 

▼ Philips 飛利浦這台43吋液晶顯示器(436M6VBR),不但有驚人的原生 4K UHD高解析,還有獨家HDR│Ambiglow 流光溢彩技術,讓選手駕駛在英國的湖泊旁、山谷中還是城堡周圍時,能邊欣賞四季變幻的絕美風景。 

▼ 捷元電腦與THRUSTMASTER合作,按7:10 比例打造可拆式 458系列方向盤,擁有 900度力回饋,使用最新雙帶無刷式馬達,無摩擦結構,自然超靜音,同時支援XBOX ONE及PC使用。 

▼ 配合的金屬腳踏板為T3PA-PRO,油門為線性油壓、煞車為2段油壓,感覺非常舒適且容易拿捏力道,個人覺得好控制、有融入感,但選手們好像都用把手居多。 

▼ 每一台主機都是 Genuine捷元宙斯機旗艦-5S,這台外型符合電競玩家的驚豔設計,是與 InWin GRone合作的機殼,上置配置了風扇 (渦輪加速/靜音) 轉速切換開關、電源開關、重開機鍵 / 硬碟指示燈、耳麥與四組USB連接埠。超高效能、酷炫外型,各路好手一定能飆出新紀錄! 

▼ Genuine捷元宙斯機旗艦-5S擁有絕佳的擴充空間與全景式觀景窗,散熱風扇能裝到10顆,強大風流和優異的散熱性。讓ZEUS發出熯天熾地的烈焰之火。 

▼ 主機板是微星的MPG Z390 GAMING系列,常用的介面都有,包含 Intel Turbo USB 3.1 Gen2、Intel LAN、DisplayPort、鍍金音效接口等,結合中性色調的 RTX2080Ti 11G獨顯,讓紅、黑、灰、銀交織成形,當主機板上呈現多彩繽紛的 RGB效果時,會更加滿足選手對於遊戲不停歇的渴望以及電競無極限的再創巔峰~ 

▼ 捷元宙斯盃極限競速比賽對陣終於來到了決賽,33、40、10、32、36、25、20號選手將會有一人可以拿到無以倫比的《最佳車手獎》。 

▼ 決賽開始了,選手們收起笑容,開始認真起來了,這才是真正的電競比賽。 

▼ 攝影師捕捉選手們的拚戰時刻,誰說只有認真的女人最美麗,認真打電動的男生也很帥勁好嗎? 

▼ 《不打不相識!》成功晉級下一輪的兩名選手,即使雙方不認識,但也相互擊掌給個鼓勵阿~ 

▼ 現場觀眾、親友團,甚至一旁加油的ShowGirl都非常緊張,鹿死誰手呢?待我們繼續看下去... 

 2019春季電腦展之捷元宙斯盃極限競速總決賽-II 
https://youtu.be/XzpuGY3yevU 
 

▼ 2019捷元宙斯盃競速總決賽成績終於出來了,這位不是剛在現場臨時報名的網友嗎?太厲害了,他以減少失誤的戰略,獲得了第三名技術車手獎,獎項是市價要 $13,800 的 Genuine 捷元 Avbody N3050-8P-MO-標,搭載 Intel® Celeron® 處理器N3050 (2M 快取記憶體,最高2.16 GHz)、2.5吋 SATA3 500GB 硬碟、 DDR3L 1600MHz 4GB記憶體,在此恭喜他! 

▼ 亞軍選手好眼熟,該不會就是那美妙歌聲(人生短短幾個秋~),沒錯,他就是去年捷元宙斯盃台北站的冠軍,看他開車真的很舒服,變換車速如行雲流水般流暢,甩尾過彎真的風馳電掣,贏得優秀車手獎,真的實至名歸,獎項是 Genuine 捷元 Avbody 6i5SYH-8P-MO-標,內部搭載i5-6260U雙核心處理器、128G SSD與DDR4 2133MHz 4GB記憶體,(市價:$22,500),也恭喜他! 

▼ 真的「失之毫秒,差之千里」,這次總決賽大家車距都好近,僅差幾秒就與冠軍失之交臂,沒辦法聽見電競好歌聲了,好可惜呀,不過亞軍人也很大方,與大家一起拍照同樂。 

▼ 噹噹!我們的冠軍終於誕生,是由我們這位靦腆的弟兄給拿到最佳車手獎,獎項更是令現場觀眾羨慕的 Genuine 捷元 宙斯直播機_OL (市價:$36,900),內部搭載了 KabyLake-S Core i5-7500 3.4G、DDR4-3000MHz 16GB記憶體,1TB大硬碟並附加 Intel Optane Memory 32GB,讓大容量硬碟也有SSD的快速,而且還有獨立顯卡 GTX1050ti 4GB,冠軍有此捷元直播機,配合Win10把玩 Forza Horizon 4,就可以每天開實況競速,讓網友目睹冠軍車手的風采~ 

▼ 俏皮的主持人當然也要來訪問一下冠軍車手是怎麼跑的,冠軍笑說是後面車手一直超不過去,在後面頂它,結果就被頂上冠軍了,真的很幽默耶...XDDD 

▼ 其實冠軍也表示自己有好一陣子沒玩微軟極限競速系列了,這次為了捷元宙斯盃的活動,有在家偷偷練了一下,不過家中設備不敵現場捷元宙斯機那麼強力,玩起來都卡卡的,這次能到現場實際體驗,真的有夠爽快,冠軍以穩健的跑風與可靠度極高的技巧,拿到讓人無話可說榮耀,再度恭喜他! 

▼ 除了前三名之外,有晉級複賽(四到八名)的選手,都可獲得【潛力車手獎】,Ed Hardy Backpack CAMO Tiger_Ping (市價: $2,600),別小看這老虎圖騰的背包,它可是結合美國知名刺青大師 Don Ed Hardy 獨特的經典龐克元素,並以大空間收納,全掀開口設計為特色,可放13吋電競筆電,背起來呈現出追求自我的藝術風格。 

▼ 最後得獎的選手來張大合照,有台北代表、台中代表和高雄代表,北中南全員到齊,未來微軟有舉辦 Forza Horizon 世界各國比賽的話,這些人絕對是台灣最強的團隊! 

▼ 美麗的主持人也不忘提醒現場朋友還有徵文活動,將今日精采的比賽過程 PO文分享到合辦的T客邦平台,捷元電腦也是會選出前三名致贈不輸冠軍車手的大獎唷~ 



  好久沒參加過這麼大型的電競活動了,真的有夠 High,捷元電腦這個活動從去年就開始在全省北中南各地舉辦,活動不但與英特爾、微軟攜手合作外,這次更藉由春季電腦展的場地,與T客邦共同在華山舉辦了捷元宙斯盃極限競速總決賽,北中南的菁英都到齊了,但冠軍只有一位,小編雖然也有報名參加,但一時疏忽撞牆導致往回衝...XDDD,真的有夠尷尬的,可是玩得開心最重要,得失心太重的話就失去這活動的意義了。這次再度操控旗艦宙斯機,感覺跑的更順了,上次在台北站似乎有發生顯示Driver的問題,這次完全解決,讓選手們可以公正的贏得比賽,可見得捷元電腦的5-5-5保固可不是喊假的。在展覽攤位上,捷元電腦也展出了頂級宙斯機(桌機)、Avbody G15A(桌機)與 ZEUS 15H(筆電),每台都搭載了 Intel core 第九代處理器,而且都內建微軟 Windows10作業系統,不論工作還是娛樂上,都能表現出不錯的性價比。這場活動算是春季電腦展最壓軸的一刻,高性能的捷元宙斯機所帶來的影音感官,替春季電腦展畫下美麗的句點。 

▼ 今日戰利品,百家授權維修中心的捷元電腦,隨時為您服務! 

▼ 有香車就要有美人,最後附上當天活動辛苦的主持人與SG,期待下次再相見~ 

【好空氣放得出去,髒空氣吸得進來】以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為例,談談如何選擇心目中的空氣清淨機

$
0
0


  市面上空氣清淨機的品牌少說也有五、六十種,要怎麼挑,這可真是難倒了消費者,總不可能一台一台買回家測試吧!市面上常見的過濾功能有 HEPA濾網過濾、紫外線殺菌、靜電板集塵、活性碳、光觸媒、臭氧或負離子等。如果能一台機器能把這些功能合而為一的話,相信一定是最強大的機種,但直接跟你說:不太可能!因為每家都有自己的強項,基於訴求不同、成本考量,能有三效合一的機種,幾乎就能過濾約九成九的PM2.5、甲醛、細菌或塵螨等,想要真正達到滿分,老實說沒有那必要性。也有人會從數據下手,這些數據包含了有 CADR、適用坪數、過濾微粒子大小、耗材費用、省不省電等,這些數據很多都是一體兩面的,像高CADR就有可能挾帶音量的問題,而使用坪數也和你的荷包有關,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今日和大家開箱的是仲博科技推出的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有沒有效?小編不敢隨便亂推薦,就自身使用的心得與大家分享之,以下內容感謝大家賞文。 

▼ 在開始介紹之前先來看段影片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4uqnf-Ps 
 

  從影片不難知道,現在空氣究竟有多髒,絕對髒到讓你不可置信,也許我們大人已經被殘害到麻痺了,但小朋友是最無辜也是最敏感的。所以選擇一台「有效的」空氣清淨機比選擇「高價的」空氣清淨機來的重要。所以了解空氣清淨機的構造、組成是很重要的,一般來說空氣清淨機不外乎進氣、過濾、出風三步驟,達到這三步驟不難,但有沒有設計到位就很重要了。首先是進氣和出風,這裡面用的風扇馬達一定要夠力,不然髒污吸不進來,新鮮空氣排不出去,那就等於空氣清淨機廢了一半,再來是最重要的淨化功能,淨化功能有幾道也是重要的指標。 

▼ 公司老闆有錢,買了一台瑞典的B牌空氣清淨機,這台淨化技術就有前置濾網+負離子+HEPA+活性碳+光觸媒五大功能,但唯一敗筆就在於用了HEPA濾紙,因為HEPA一定要常常檢查,髒了就要換,但很多人都常常忘記清,一來容易滋生病霉菌,且除塵效果會越來越差,原本高數據的CARD值自然下降的很多,真的變成Blue了... 

▼ 公司還算乾淨,看不出很嚴重的差異,另外一個案例就嚇人了,是小編友人工廠的HEPA空氣清淨機,他說買來三個月就沒清過...這呼吸下去來得了,太恐怖了! 

▼ 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擁有七道過濾,每層過濾的物質都不一樣,從第一道初濾網到最後一道的負離子產生器,每道僅僅把關,讓出風口都是好空氣。 

▼ 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第一道初濾網功能是濾除大顆粒灰塵、寵物紛飛的毛髮等。 
 

▼ 而在第一道初濾網旁邊的就是第二道的靜電集塵器,上下有兩個開關旋鈕,旋開後可取出本體。雙核心集塵箱主要作用為吸附微塵(99.9% PM2.5、花粉、汽車廢氣),去除異味(99%甲醛、二手菸)、將臭氧分解生成氧氣(0.0013ppm),效能加倍更顯著。 

▼ 比HEPA濾網還棒的就是靜電集塵器的保養維護與耗材的費用,靜電集塵器可水洗、永久使用,省下一筆耗材的費用。其中當靜電集塵器吸到大顆粒灰塵或空氣中過潮時,而發出電路短路劈啪的聲音,這乃是正常現象。 

▼ 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高壓靜電集塵箱作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JFoprUJcBw 
 

▼ 靜電集塵器能將灰塵微粒(最小0.01微米顆粒)主動吸附在一根一根的金屬棒上,可直接拿去水洗重複使用,避免二次汙染,淨化了PM2.5、TVOC反應、細菌、甲苯甲醛,讓過濾的好空氣繼續往下一道前進。 
 

▼ 靜電集塵因採用金屬絲防電技術,所以清洗時要注意部要弄斷金屬絲唷~ 

▼ 至於第三道就是可濾除空氣中的甲醛、異味的活性碳模組,這也是可以輕鬆拆卸的,但不可水洗,多孔徑結構增加吸附面積,强化吸附有害氣體的能力。 

  基本上能拆的模組就三道,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後面的四道,包含催化還原空氣臭氧為氧氣的臭氧/光觸媒複合模組、去除空氣自然菌的UV燈、負離子產生器以及最後加速進氣流動、循環快速的DC風扇。七道過濾,層層把關,清新空氣,讓您有所感受! 

▼ 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尺寸為390x235x838mm,屬於扁長型,而重量有14.7公斤,老實說體積蠻大的。不過淨化最重要的數據CADR有390m^3/h,而 CCM(Cumulate Clean Mass,累計淨化量)則是P4最高等級,對應淨化顆粒物的總重量能達12000mg以上呢!換言之就是凈化器的持續凈化能力,數值越高,說明濾網使用壽命越長。 

▼ 下面來簡單開箱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的其他要項,包含外觀、操控、性能等。 

▼ 淨化模組直接裝在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本機上了,而所附配件包含清潔刷和使用說明書。 

▼ 首先可以看見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機身底下的產品資訊,額定功率為30W,最大音量為66dB(A),CADR與CCM屬中上等級,目前由中租集團子公司仲博科技負責開發,而「C」代表Customer,「R」為以客為尊服務形象代表仲的人字邊,表徵仲博以至誠為提供客戶的服務精神與態度,是一個代表客戶至上的服務品牌。 

▼ 電源線的設計由右側出線,有設計固定捲線處,不過並沒有設計線槽,有時電源線拉一拉容易卡到。此外底部有方向滾輪設計,能平行移機、活動自如,但沒有使用萬向輪,是略為可惜了些。 

▼ 在兩側有內嵌凹槽設計,可以雙手抬起整台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不過重量略重,女生還是用推的就好。 

▼ 富有質感的黑色觸控面板,依左至右功能為定時設定、光觸媒殺菌(紫外線)消毒模式、電源開關、風扇調整(可自動偵測或手動切換)與夜間模式(音量低、無光害)。 

▼ 面板顯示的部分,有定時時間、風量指示、開啟UV+TiO2 與 自動偵測顆粒物與 GAS氣味等,基本上圖示夠大,遠遠就能看清楚定時倒數與風量大小。 

▼ 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面板操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pvWvTuqKJ0 
 

▼ 也許大家會覺得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體積有點大,那是因為最初設計是 for 15坪的室內空間,半小時內能淨化乾淨。若您的空間沒那麼大的話,像五坪的房間就只要花10分鐘淨化,最高等級的 CCM(累計凈化量)淨化效果,不是喊假的。 

▼ 來實測一下音量程度吧!先說這是用手機App進行測試,只能看出比對性,並非就是實際的聲音大小。圖為開風力開到最強的第三段,其平均音量為79dB (包含了環境下的自然噪音)。 

▼ 圖為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開風力開到次強的第二段,其平均音量為68dB (包含了環境下的自然噪音)。 

▼ 圖為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開風力開到休眠的最弱段,其平均音量為64dB (包含了環境下的自然噪音)。 

▼ 若沒有人在睡覺,其實我是建議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不要用AUTO,直接開到最強的第三段,讓顯示燈號迅速變成乾淨的綠燈! 

▼ 當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開強力淨化,自然耗電就會比較多,但仔細一看才25.1W,比它額定的30W還要小,真的有夠省電的。 

▼ 圖為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開風力開到休眠的最弱段,顯示符號變得更暗了,幾乎快要看不見了,其平均功耗為6.9W。 

▼ 圖為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開風力沒有開機的情況下,完全沒有顯示,其平均功耗為0.8W。 

▼ 擺放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的位置也很重要,不能擋住入風口與出風口(至少離牆15公分),像我就喜歡擺在很多鞋子的地方來除臭,打造一個安全無毒又健康的環境,跟惱人異味說掰掰! 

▼ 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進風柵位於機身左側,吸力如何關係到整體的淨化能力,就如同另類的吸塵器,這張圖是自動風量,可以看見為面紙都被緊緊的吸附住,算是蠻夠力的。 

▼ 在出風柵的推出風力上,除了考慮風力要大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關鍵,就是風向不能對著地上吹,因為對著地上吹會把掉落的灰塵微粒再度揚起,這樣就沒有淨化效果了,可以看出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的出風是向上吹拂的。 
 

▼ 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吸力測試,當風力置於最弱段時,音量最小聲,但相對付出就是吸力上的表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SxrTluTVQ 
 

▼ 話說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有自動偵測異味的功能,那就拿出香水來測試看看吧,這可是考驗異味/光觸媒複合模組的淨化能力。 

▼ 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噴上香水試試反應,大約香水噴出五秒後,空氣品質指示燈馬上從綠燈變為紅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uUP7Yh_ceo 
 

▼ 當按下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的光觸媒殺菌(紫外線)消毒模式時,其內部的UV燈會亮藍光,不過由於被直流風扇、出風柵給擋住,要喬一下位置才能看得清楚。 

▼ 在清潔方面也很簡單,將白色外蓋向外拉,就可以打開了,一般1~3個月清潔一次即可。 

▼ 白色外蓋下方是與本機黑色凹槽作固定,中間還有磁吸裝置作定位,所以當上方拉開後,直接把白色外蓋上提即可整個拿起。 
 

▼ 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拆機自動斷電,蓋上後回復之前狀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kZ_CuhepBM 
 

▼ 第一道的初濾網在抽取處有設計橫溝,方便指甲摳住來取出,一般較大顆粒的灰塵都會先被這邊給過濾掉。 

▼ 因為是較大顆粒的微塵粒子,可以用外蓋內緣所附的小毛刷作簡單清潔。 
 

▼ 第二道靜電集塵器上下有固定旋鈕,記得取出時要切到解鎖處。 

▼ 這個靜電集塵器可以整個拿去泡水或水沖,在金屬縫隙處可用提供的刷子深入其中來刷刷刷。 

▼ 若太髒的話,建議放電絲組件也可拆下來清潔,拆下只要沿著溝槽頂一下即可退出,裝回也只要壓回即可。 
 

▼ 最後裝回若出現紅色閃爍的 "CLEAN CELL",就要注意是否有模組沒有安裝好,可再檢查一下囉~ 

▼ 廁所也是值得擺放一台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的,只要確認進風、出風保持一定距離,就能將尷尬的便便味一掃而空了。 

【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試用心得】 

  生活在都市中,沒有過敏原真的很難,常常一起床就開始擤鼻涕,衛生紙的用量不言而喻,今日這台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家醫科的醫生雖然見證過,但是不是真有其功效,相信大家也很期待。所以有把機器推到房間試用看看,想不到效果還蠻顯著的的,醒來後也不會一直流鼻涕了。小編幫大家體驗了兩個星期,老實說時間有點短,如果再將體驗期程拉長,將更能看出其功效。以下是小編體驗的心得彙整成條列式,方便給大家作個挑選空氣清淨機的參考。 

一、鏡面觸控面板科技時尚,機身方方正正,收納時(相對於圓柱狀)也不會浪費空間。 
二、七重過濾讓不同大小的微塵粒子受到阻絕、吸附和分解,去味除臭,效果有一套。 
三、重視規格的朋友,CADR、CCM表現絕不讓您失望。 
四、雙核心集塵箱主動吸附灰塵,比被動式的HEPA濾網來的積極,而且不易阻塞,持久不衰退。 
五、每天使用24小時,一個月電費不到五十元,再加上集塵濾網可重複清潔,性價比真的很不錯,是值得推薦的好機種。 



▲▼ 公司有一台P牌放在角落,這台有顏色加上數字可作為空氣品質的判斷,感覺很科技,但使用久了,有異味才會探頭去看是什麼顏色的空氣品質,數字太遠就算了吧,還是以顏色作為判斷較為習慣。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以顏色紅(重度汙染)、橙、淺黃、綠(潔淨)作為空氣品質的指示,直覺性的判斷環境污染程度,讓你清楚看的見。 



  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除了指示燈告訴空氣品質外,當灰塵過大或有異味時,面板也會自動顯示 DUST 與 GAS,綠藍就是目前狀況乾淨,如果因為開門窗或家中煮東西讓空氣變得比較糟時,就會自動變成紅色,如果風扇選擇自動模式的話,就會自動偵測汙染源程度而變速運轉。最有感的就是公司靠近大馬路,而且時不時會飄入菸味,根本抓不到是誰抽的問題,現在有了這台,五分鐘煙味就淡了非常多,10分鐘就完全沒煙味,真的沒在給你誇張的! 

▼ 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經過國際SGS的認證,懸浮粒子PM2.5>99.9、甲醛去除綠>99%、臭氧可分解到0.0013,不論大人還是小朋友、甚至寵物都能感受到呼吸健康空氣所帶來的與眾不同。 
 

▼ CR智慧雙效空氣清淨機總是默默工作,夜晚模式雖然吸力沒有很強,但相對聲音小,靜音運作,完全不影響睡眠,對於有小嬰兒的環境中,不容易驚喜是最安心的選擇。 

未來可精進部分: 
一、宣傳終身0耗材,但其實異味/甲醛模組濾網還是要固定更換,容易讓消費者誤解而產生糾紛。 
二、建議風口導風片可以改成手動調整角度的,畢竟每個家庭房間高度不盡相同,有的有和室,有的有鋪木地板,能手動調整的話會更有彈性。 三、無法以App連線作控制,未來是物聯網(IoT)時代,能遠端控制是未來趨勢。 
四、底下輪子直行好推,但轉彎不順,建議可以裝萬向輪。 

【釋放自由的聲音】XROUND AERO 與 XPUMP讓你遊戲、音樂、電影 一次到位!

$
0
0


  小編算是很喜歡打電動的玩家,但喜歡玩不代表技術好,很多遊戲只是想嘗鮮,主要能紓解上班時的苦悶心情。雖說是嘗鮮,但小編對於打電動這檔事可是非常要求的,從眼睛看的到的燈光效果到耳朵聽得到的聲音細節,硬體上絕不容馬虎,這也是向電競產業致敬的態度。以往打電競遊戲,都習慣戴上聲光效果十足的全罩式電競耳機,不過最近天氣太熱,常常玩不到一場賽制,耳朵就受不了了,加上又笨重,只好暫放書房牆角了....。心想,怎麼可以讓「在夏天不能玩遊戲」這種事情發生呢?於是小編就開始找非耳罩式的電競耳機,在尋找的過程中,小編也喜歡逛逛日本Makuake、美國KickStarter等募資網站,因為這些網站常有意想不到的創新產品,果然老天不負苦心人,讓我找到一款由XROUND團隊所開發的產品「AERO」...等等,這團隊竟然在台灣!是由資深音訊演算法專家與聲學工程師共同創立,目標是「重新定義聆聽體驗」,這麼狂傲的的產品,豈能放過評測的機會,以下就是木耳小編不客氣的評測文,畢竟「抽象の聽」是很見仁見智的,還請原廠海量包涵。 
 

▼ 市面上耳道式耳機還是以音樂聆聽為大宗,專為遊戲出的耳道式耳機相對少,各有優缺點,不建議拿聽音樂的耳機來玩遊戲,更不建議把遊戲耳機拿來聽音樂,因為電競遊戲強調聲音定位和音場,而單純聽音樂的話就著重在人聲與樂器的表現上。 

▼ 今日評測的AERO具有Hi-RES Audio的認證,其阻抗、靈敏度在水平之上,頻率響應在20Hz-40KHz,真正主打的是鍍鈦振膜的8mm單體、鋁合金腔體外殼、99.9純銅導線,就是要讓聽者有 UNLEASH THE FREEDOM OF SOUND 的 FU~ 

▼ AERO其型號是XA-01,內容物除了AERO本機外,配件部分附贈了兩款不同聽感的耳塞(每款都有大中小三種 SIZE)、收納盒以及使用說明書等等。 
 

▼ 包裝彩盒的背面有「AERO」耳機的特點說明,包含具有專利的空氣力學技術、高頻強化技術能創造寬廣音場,保留聲音結像感,呈現出絕佳音樂聽感,而高解析外磁鍍鈦單元更能精準傳達遊戲空間的方向感。 

▼ 整體耳機重量僅有13.3克,相較於耳罩式電競耳機,真的輕太多了!這邊叮嚀一下原廠(英霸聲學科技),額外貼的標籤寫的型號為XA-02,與側邊寫的規格XA-01有出入,若是只看型號購買的人很可能會買錯,還是得注意一下。 

▼ 富有質感的產品保固卡位於盒內,和一般市面上產品一樣保固為一年,但只要上網登錄後還可以再延長半年保固唷~ 

▼ 包裝彩盒也別有巧思,以神秘的藍與黑兩色構織成掀蓋式的磁吸設計,讓開箱的人處處都是驚喜。 
 

▼ 掀開外蓋後,可以看見幾個項目,包含說明書放在外蓋內裡的紙夾內,硬殼收納包以及AERO耳機實體。 

▼ 說明書以英文、中文和日文為主,內容算是說明的很詳盡,連耳機各部位功能都提到了,甚至還貼心的提醒避免戴太久而影響聽力,當然開車、騎車時更不要戴。 
 

▼ 硬殼的收納包為單開設計,其中一面印有公司(XROUND)的 X Logo,一手即能掌握,未來外出旅遊時能將耳機在內的耳塞等等一同放入。 

▼ 擺放耳機採用一橫一直的方式,讓人可以一眼盡觀耳道式耳機的側面與背面,左右聲道沒有英文字L或R作識別,而是以耳機背後的白點和紅點作區別,紅色英文為(Red),剛好就是右邊(Right),同R好記,小編不負責的記法分享給大家。 
 

▼ 前面有提到AERO內附兩款特殊耳塞,這是利用空氣力學與聲學原理設計出不同硬度,一款是AERO EAR TIP、另一款是VOCAL EAR TIP。 

▼ 以橘色為主的AERO EAR TIP,特別使用雙層耳塞架構內外不同厚度的設計,提供低音震撼力大的聽覺感受。而全黑設計的VOCAL EAR TIP,是專為人聲強化的耳塞,使用硬度20度TPE軟膠材質,提供中高頻細緻、層次感分明且音場寬廣的音色。 
 

▼ 預設會先把中等尺寸的AERO EAR TIP給套上耳機,在與線材連接處,小編也發現AERO透過三角形溝槽並加熱縮套管來走線,可減少過度拉扯造成的接觸不良問題;接下來是AERO耳道式耳機厲害之處,可透過分解圖來說明。 

▼ 獨特的空氣力學應用有三,首先是專利單體空氣導流設計,使用專利單體空氣導流調音材質,能提供穩定的高低頻氣流,抑制40%多餘共振,使振膜準確運作達到高低頻表現最佳化,並強化耳機瞬態反應,讓聲音的層次感與清晰度能一耳了然;更精準的全頻段響應,讓整體聲音表現更平均,更適合不同類型的音樂。 
 

▼ AERO前腔小巧設計讓配戴更舒適、導音孔設計降低多餘低頻共振,讓聲音更加分明。 

▼ 由於高頻散逸會影響細節量感、空間感,所以AERO利用空氣力學原理二,應用到延伸的空氣路徑上,研發出特殊渦輪空力阻尼,有此阻尼後整體失真下降10%,可避免人耳覺得刺耳的頻段,保留更多的高頻細節,讓聲音更耐聽。 
 

▼ AERO後端設計成渦輪狀不光是好看,還有增進音質的實際功效,輔以調音材,讓進氣量大時低頻量跟著變多,進氣量小時振膜的高頻振動穩定,聲音會比較清亮。 

▼ 空氣力學應用三是具專利的高頻強化技術,由於高頻細節是提供聲音方向感的關鍵,所以AERO特使用專利SPCC鉻鋼導音管,使99.9%高頻音波皆能被反射與傳遞,高頻能量不散逸,比一般塑膠導音管提升100%,提供更棒的聲音結像感。 
 

▼ 在線控盒的部分(含麥克風),是在右聲道的連接線上,正面印有XRound的英文字。操作上面由於只有一個實體按鍵,所以只能作為來電通話的接聽與掛斷;若你是用蘋果產品,播放音樂模式下,短按兩下可切換下一首、短按三下為切回上一首、短按兩下並長壓控制鈕可快轉歌曲、短按三下並長壓控制鈕可倒轉歌曲。 

▼ 在3.5mm「四段線式」耳機端子上有鍍金處理,除了防氧化,小編覺得還有讓人聲比較暖活些的功效。AERO使用較粗的六芯線材,重新設計插頭,強化隔離,每條線路都有各自熱縮套管,增加抗串音干擾,聲音表現更立體! 

▼ 全長120公分的AERO,在開發歷程中,不斷進行著測試、比較與製作樣品的過程,就是為了讓AERO能成為泛用性極佳的耳機,能提供優異音質、舒適的配戴感,重新定義對耳道式耳機的體驗感~ 
 

▼ 一般耳機大都是抑振性較差的塑膠外殼,多餘共振較多,AERO使用高硬度鋁合金外殼,硬度高、重量輕盈,優異聲學抑振性、減少不必要的共振,讓聲音更清楚。而束線用的魔鬼氈不是直接套在線上的,捲開來就會落下,鬆線時可要小心別掉不見了。 

▼ XROUND三維聲學工程調音打造出的AERO,不同於一般耳機,僅針對頻率、響應,二維的角度來調整與呈現耳機聽感。其"聲音殘響消退速度",即代表不同頻率的時間延遲會造成不同的聽覺感受,低頻線性的散逸能提供Q談低音,中高頻的低延遲可以降低刺耳的聽感,高頻殘響的消退速度能提供更明確的方向感,增加時間量測CSD、HIRES獲得維度數據,能更細膩的調整出高性能耳機。 

▼ AERO內部使用高階外磁鈦單元,包含鍍鈦振膜與純銅音圈;在振膜上使用比一般鋁合金抗拉強度高上200%的鈦,利用鈦高強度的優點,使瞬態反應佳、相位準確,提供綿密細節,符合Hi-Res標準。純銅音圈的驅動力能完整驅動單體,並提供豐厚的低頻層次感,較傳統內磁系統,高出400%控制力,有效控制單體,讓耳機聲音更為細膩。 

▼ 穿戴耳道式耳機,有人說至直接賽入耳朵就好(線自然垂洛式),也有人以倒著的方式來穿戴(線繞於耳朵上方),不論倆一種方式,AERO在穿戴上還算舒服,不刺痛也不咬耳,隔音效果有八~九成。一開始就拿來聽,其實並不是AERO最好的狀態,大概連續RUN個50個小時,AERO對於各種音樂就能駕輕就熟了(低音更鴻渾、高音更清晰),不論用手機看youtube影片或是聆聽音樂、廣播都有在水準之上。 
 

▼ 今日重點戲來了,就是以AERO耳道式耳機來取代小編的耳罩式電競耳機,先插上 NSwitch 的耳機孔中,看看表現如何? 

▼ 將AERO插上 NSwitch 主機後,螢幕上會顯示耳機圖是以及大小聲,基本上沒有聲音過小的問題,以遊戲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來說,希卡之石關卡的主題音樂也有了配器與旋律上的變化,這是一般電競耳機難以達到的氛圍。 
 

▼ 總整一下AERO在聲音分離度、低頻震撼感、人聲細膩度、音色層次感、空間方向感的表現上都較他款耳道式耳機來的好,在有人聲與樂器的混曲上,聲音分離度讓我能發覺藏在人聲底下的樂器聲;低頻的震撼是屬於比較緩的,快節奏的鼓聲反而效果沒那麼強烈;人聲的細膩度是小編覺得是AERO最強的地方,不論電玩中的對話還是音樂中的男女聲,都能擬真出現在你周圍;音色層次感表現的中規中矩,三頻的延伸感及細節都有到位,但還不夠毒;空間方向感能推出非常廣闊的音場,並且能維持一定的密度,真的是360度的環繞在你頭頂上而非只是站在你面前而已! 

▼ 市面上平價的耳道式耳機通常只考慮到單一使用情境,而萬元高階耳機,音樂細膩,能兼顧遊戲表現,但價格卻是一般耳機的數倍。今日開箱的AERO(不要唸成oero)不同以往的聲學設計,達到音樂、遊戲兩用的耳道式耳機,高C/P值將重新定義耳機聆聽體驗! 

▼ 或許XROUND AERO不是十全十美的耳機,但以耳道式電競耳機來說,這個價位已經蠻對得起它的身價了,如果覺得有些遺憾,接下來介紹的東西,絕對能再將AERO再發揮30%的功力!那就是 XROUND 新推出的 XPUMP PREMIUM 3D智慧音效引擎,其實有在關注 XROUND 的網友一定不陌生,XPUMP PREMIUM這款算是 XPUMP 的加強版,3D智慧音效處理器從G1升級到G2,是一台能提供環繞聽感的音效處理器,透過內部專利的XROUND音訊演算法,使用一般電腦喇叭、耳機,遊玩遊戲、聆聽音樂,便可體驗環繞聽感。還不知道厲害的話,先來看看以下兩則影片的效果。 

▼ XROUND effect demo - SPEARKER MODE -The Crew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18&v=YKVdJy3bGwo 
 

▼ XROUND effect demo - HEADPHONE MODE - Call of Dut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1&v=vMgNZM8YJx4 
 

▼ 從遊戲影片可以看出當啟用 XPUMP PREMIUM 後,整個氛圍進入到3D環繞的立體聲道中,是真的非常神奇阿~馬上來開箱看看內容物有哪些?首先包裝彩盒一樣採用兩個三角柱體構成的長方體,表面貼有指向性膠帶,正面有個聲波符號,光從外殼還真的猜不出是什麼東西呢! 

▼ 側邊印有 XPUMP PREMIUM 的四大特點,包含: 
1.兼具耳機與喇叭兩種模式,讓您怎麼廳都能身臨其境 
2.具有3D環繞音場增強技術,動態模擬音場 
3.體積小,方便攜帶,動靜皆宜讓你隨時享受震撼感 
4.不限時間、不限地點,音樂、電競,想怎麼用較怎麼用 

▼ 保固方式一樣有一張保固卡,上面有序號,官網登錄後可延長保固到18個月。 

▼ XROUND 之 XPUMP PREMIUM 開箱小驚喜 
https://youtu.be/NYMJi7_ZqQc 
 

▼ 開箱時的跳動音符讓人印象深刻,展開包裝彩盒後,發現XROUND貼心的將 XPUMP PREMIUM 怎麼連接都畫出來給你了,按圖施工、保證成功! 

▼ 另一面的三角柱體上印有XPUMP PREMIUM各實體功能鍵作用以及必備的輸出入介面。 

▼ 這就是XPUMP PREMIUM全部的幫裝內容物了,包含收納袋在內,有XPUMP PREMIUM本體、一米長的的USB訊號線與一米長的AUX音源線,最後還有個說明書。 

▼ 使用說明書為中英日三國語言,有功能介紹、USB數位音源輸入圖以及電源充電說明。 
 

▼ 一米長的AUX音源線,其線材標號為E326510,線徑26AWG,能耐溫80度C與耐壓300V。 

▼ AUX音源線兩端皆為3.5mm鍍金端子頭,可以當音源輸入也可以當輸出音源來使用,其外殼金屬上印有 XROUND 公司英文名,相當有質感。在USB訊號線方面,是屬於microUSB介面,插入方向為90度角,能將線材順著XPUMP PREMIUM本體上作收納。 

▼ 土匪兔兔這次發現這好物,直問這是DAC?還是擴大機、等化器呢?相信很多網友也有這疑問,其實XPUMP PREMIUM是智慧型音效處理器,能將DAC、擴大機、等化器整合在一起的音效裝置唷~ 

▼ P助仔細瞧瞧 XPUMP PREMIUM,其尺寸為9.2 x 2.7 x 1.55cm,由鏡面黑加上霧面效果,機身真的很美。 

▼ XPUMP PREMIUM在輸入端有數位式的microUSB音訊接頭,同時也作為主機充電之用,在輸出端則是常見的類比3.5mm AUX音訊接頭。 

▼ 除了有數位式的microUSB音訊接頭外,XPUMP PREMIUM也增設了類比式的3.5mm AUX音訊接頭,就是要讓新舊裝置都能透過 XPUMP PREMIUM,來發揮出3D環繞的效果。 
 

▼ 在XPUMP PREMIUM側邊的實體開關依左至右為音量增強、音量減小、電源開關兼具模式選擇(左:喇叭模式,中:關閉,右為耳機模式)。 

▼ 只要使用microUSB連接線就可以對 XPUMP PREMIUM 進行充電,不過原廠附的線材其接頭為90度安插,線可以順順的理,充電時指示燈會發出紅光,充滿後會熄滅,充飽時可連續使用7小時,並可邊充邊聽。 
 

▼ XPUMP PREMIUM 連接方式很簡單就是串,數位式的就用USB連接線的 TYPE-A 端接到來源輸出端,microUSB端就接到 XPUMP PREMIUM 機身上當輸入,而 XPUMP PREMIUM 輸出就透過3.5mm AUX音源線接到播放裝置上,最後按下位於表面的圓形按鈕即可啟動 XROUND 專屬的智慧音效引擎開關。 
 

▼ 連接要接的裝置後,記得要切換喇叭或是耳機模式,最後按壓效果鍵,開啟XROUND效果,當燈號沒亮,代表效果未開啟,當燈號白燈代表細節模式,環繞效果開啟,低音比較沒這麼重,適合撥放音樂、電競使用;燈號橘燈代表劇院模式,環繞效果全開,低音量感充足,適合觀看電影,玩恐怖遊戲...XDDD 
 

▼ XROUND技術在喇叭模式下,能有效地創造聆聽甜蜜區。透過空間串音干擾消除,提聲喇叭方向感,並透過球型環繞技術,塑造並擴大音場場表現創造聆聽甜蜜區,進而提升聲音定位感與豐富度。小編以家庭劇院必備的 Sound Bar 來播放WW,並將 XPUMP PREMIUM 的環繞效果全開,可以明顯感受到聲音更立體,音場深度的幅員更遼闊了~ 

▼ 如果同時連接數位USB訊號與3.5mm類比訊號,XPUMP PREMIUM會優先撥放數位的USB訊號。平常家裡的電視、喇叭組起來,大概只能補足電視喇叭瓦數的不足,根本稱不上是影音享受,這次接上XPUMP PREMIUM,讓家中的老設備也能變身為媲美電影院的影音劇院。 

▼ 透過機身上的LED指示燈,可以知道目前的使用狀況,顯示白燈代表電源開啟,接收的是類比音源;黃燈也代表電源開啟,接收的是數位音源。當紅燈閃爍時代表目前處於低電量的情況,需馬上進行充電! 
 

▼ 當用於電腦或筆電時,會自動安裝驅動程式,連接成功後,對桌面喇叭點右鍵,選擇音效,播放裝置會出現XROUND XP-02,請將此裝置設定成預設裝置,錄音裝置也是一樣設定方式。 

▼ 今年PC上的遊戲大作,莫過於生化危機二(重製版)以及拳拳到肉的真人快打,XPUMP PREMIUM 套用在這兩款電競遊戲上,呈現出一種嶄新的互動3D定位音效,根據遊戲中交互動的場境、聲源變化而輸出相應變化的音效,產生圍繞聽者的極其逼真的3D定位音效,帶來真實的聽覺體驗。暴君到來的序章,將死亡的氣息,偷偷的蔓延開來;離奇、恐怖的招式,那是什麼?!...啊啊啊... 
 

▼ XPUMP PREMIUM連接於手機,並搭配 XROUND 自家的AERO,讓原本音效就不錯的HTC手機更錦上添花,運用HRTF音訊處理技術(頭部相關傳輸函數)提升耳機的音場與方向感,再加上XROUND的球形環繞音場,來讓耳機有環繞的聽感。 

▼ 透過專利的演算法,從低頻道高頻及時重建聲音細節,讓發燒客們有沉浸式的聽感,不論玩手遊、開Spotify聽音樂,還是電影中的爆破效果都有極度的加強。 

▼ 在 NSwitch 上使用 XPUMP PREMIUM 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使用3.5mm端子插於NSwitch的耳機孔上,使耳機能加強音場的深度與細節,讓耳機用戶也能夠擁有能有劇院般的聽感,強化遊戲與音樂體驗。 

▼ 第二種方式就是選購 XROUND自家推出的 Type-C to microUSB高解析度傳輸線,全長有50公分。 

▼ 市面上有相似的產品,但原廠在金屬接觸面有作24K鍍金處理,不易氧化;線材並採用1mm厚度尼龍編織作強化,不易打結,抗拉扯能力更是一流。 

▼ 端子外殼為鋁金屬殼,堅固耐磨,並印上XROUND Logo,線材外徑有4mm粗,能確保音質無損輸出。 

▼ Type-C端子目前越來越盛行,相容的裝置也越來越多,包含PC、Macbook、NSwitch以及支援 USB OTG音訊輸出的 Android裝置。掌機推力本來就弱,但透過 XPUMP PREMIUM 的輔助,連背景音樂都很讓人驚艷啊~ 

▼ 接法就直接將串接:Nintendo Switch >> Type-C to MicroUSB訊號線 >> XPUMP PREMIUM >> 輸出裝置(AERO耳機),接上時 NSwitch螢幕上會顯示USB音效的符號。 
 

【體驗心得分享】 

  首先先談談AERO,耳道式耳機很吃感覺,AERO重量輕盈,長時間配戴無壓力,舒適不緊蹦,加上攜帶性高,很適合通勤、運動使用。先不論AERO專利空氣力學的 Know How(包含空氣導流、特殊渦輪空氣阻尼、低失真高解析鍍鈦單元、高頻細節強化)與用料情況,就單純以個人感受來論述,AERO在小編體驗不同環境後,深感是一款萬用型的耳機,價格也很親民。雖然在表現上沒有專職耳機的犀利,但廣用程度真的很高,如果說同等價位的專職音樂耳機,在音樂層面上拿到90分,那在電競可能只有20分,總分只有110。反之XROUND AERO各方面都很平均,音樂、電競都能取得70分,總分是超過專職耳機的。當然AERO也有擅長的使用情境,以聆聽音樂來說,AERO適合現場演唱或是搖滾古典樂;應用在遊戲上,AERO空間方向感精準,且聲音聚實,遊戲類型適合第一人稱射擊遊戲與格鬥等動作遊戲等;拿來看電影、youtube影片,由於AERO音場廣闊,動態細節多,使用AERO並搭配XPUMP PREMIUM效果更佳,AERO是一款兼顧配戴、方向定位、隔音、解析的入耳式耳機。至於好不好推,有些人認為只要是靈敏度高的就好推,有的說是低阻的耳機好推。那到底什麼樣才是好推?以規格來看 
擭取的功率=1² /20=50mW
輸出的聲壓=103+10log50=103+16.989=119.95(dB)
接近120dB,推力算是在前段班,小音量就能把解析力和柔順感給發揮出來
三頻的表現上,由於有XROUND三維聲學的工程調音,高頻方面柔順不刺耳,清新帶有甜甜的回彈感
中頻最能表現出音色的層次感,外磁系統讓人聲細膩度更棉,延伸滑順且空氣感十足
推薦這首曲目 Vishnu - Original--E.S. Posthum、Cyberworld--X-Ray Dog
低頻表現上,能感受到鈦的剛性與PET韌性所帶來的震撼感,有著足夠的力道和些微的擴散,人聲稍退營造出不錯的空間感
推薦這首曲目 Beyond The Veil - Lindsey Stirling (Original Song) 

  再來說說能讓聲音解析度和飽滿度提升的 XPUMP PREMIUM,適合使用情境以遊戲來說,適合低頻穩重且充滿能量感的賽車遊戲或是恐怖遊戲;觀賞電影時,適合動作電影、大場面爆破的場景;單純聽音樂,適合十分飽滿的流行樂、厚重爵士樂與 LIVE樂器演奏。XPUMP PREMIUM USB連接方式讓大多數裝置都能支援,如PS4手把、SWITCH、手機、電腦、黑膠唱盤 CD機,部分裝置有RCA(紅白線)輸出,透過RCA轉3.5接頭就能連接。不過以3.5mm輸入要注意,類比輸入有其極限,音量輸入範圍超過處理器處理範圍,會抓不到訊號,聽感上會有會有爆音聽感。未來以USB作為音訊已是趨勢,使用USB輸入,音量處理範圍比3.5mm輸入大上許多,相對在音質比3.5mm類比輸入優秀許多。目前最有感的就是擁有一個非常不錯的層次感與力道,加上相容性高,市面上平價喇叭或耳機都能感受到不紊亂,深具清晰與音場縱深的表現,該有的厚度力道和下潛都足夠。當然 XPUMP PREMIUM最值得一提的是它可以讓用戶可以不必透過杜比、DTS專有格式或特殊設備與軟體,輕易達到3D環繞效果,輕鬆體驗到聲音所能爆發的潛力與震撼,是一台值得您親耳體驗的優質一體機!

【2019印表機首選品牌】HP Smart Tank 515連續供墨印表機,讓你智慧列印不求人!

$
0
0

 



列印這檔事,看似不起眼,但真正緊急時,就會變得很重要!
相信大家在大學時代,一定會發現學校附近有很多的影印店
一到期中考、期末考的時候,都是人滿為患的狀態 



因家大家都一樣,都是要影印紙本筆記、影印考古題等
不過小編已經過了那個年代,現在好像都是觀看電子檔居多
不過實際印出來,還是比較有感覺些,不然3C螢幕看久了,眼睛也吃不消
影印店的好處就是印大量可以很便宜,一張可能不到一元
但缺點就是要排隊,若是碰上選舉印傳單時,那就更難等了
若是印少量資料,是可以到小7或是全家便利商店去列印
不過價格上就不親民了,黑白A4一張兩元,而且印多也沒優惠...XDDD 



最好的方式就是找有印表機的朋友印(誤)...是買一台印表機才對
老實說現在一台堪用的印表機並不貴,貴的是墨水或是碳粉夾
不過自從各印表機大廠推出連續供墨之後,這個現象都從此改觀
今天小編要與大家介紹HP最新 Smart Tank 系列
讓你不論在工作還是學業上,助您一臂之力~ 

▼ 藍底白字是HP的特有招牌,這次 Smart Tank 515 也是無線版本的 All-in-One 的機種。 

▼ HP Smart Tank 515包裝彩盒上的懶人包,特別告知 All-in-One 包含列印、掃描和影印等功能,而黑白/彩色列印速度達 11/5 ppm,保固更提供有三年之久呢,夠在學學生用到畢業了~ 

▼ 由於現在行動裝置的盛行,所以HP也有專屬的App,讓您手機/平板也能直接列印,超方便! 

▼ 開箱首見配件盒,中間擺放四罐不同顏色的墨水瓶,左右隔層內分別擺放電源線以及彩色與黑色的列印噴頭。 

▼ 當然說明書以及保固的相關資料也少不了,值得一提的是現在都沒有附實體光碟片,都是直接從網路進行安裝。 

▼ 全部配件如圖所示,聰明的您看看有沒有少了什麼東西呢?沒錯!就是少了USB TYPE-A公對TYPE-B公的連接線。 

▼ 噴頭算是印表機的心臟了,HP黑色噴頭與三色噴頭都是馬來西亞製,原廠鋁袋包裝的噴頭,因為是真空包裝可以保存很久,不會受潮、不會氧化。 

▼ HP Smart Tank 515在電源線插頭上附有防塵蓋,另一端為美規2孔式八字尾扁平線。 

▼ 墨水瓶一字排開,可以明顯看到黑色墨水瓶容量明顯大一圈,畢竟黑色還是佔了列印的大宗。 

▼ 再來準備開箱主機的部分,主機有使用防塵套做防護,而最貼心(麻煩)的就是貼了很多的膠帶,可避免零件因撞擊而造成的脫落。 
 

▼ 來張型號的特寫,確定是HP Smart Tank 515沒錯,坦克級大印量,讓您無拘無束輕鬆印! 

▼ 出紙夾的部分,可拉出約10公分,而且還全部拉開時,會挑出一個約23度的彈板,讓輸出的作品不會直接掉到地面上。 
 

▼ HP Smart Tank 515前面板的墨水指示區,能清楚知道各色所剩的墨水容量。 
 

▼ 前面板可下掀開來,方法就是將前面板左右兩側突起的卡榫向自己的方向推即可開啟。 
 

▼ 下掀開來的前面板,可看見墨水注入區,加注墨水的方式也很簡單,只要將各色的上蓋輕鬆扳開就會彈起,接著把墨水倒著灌入連續供墨的容器內。 

▼ 這是HP Smart Tank 515前面板掀開後的內部結構,通常只有安裝噴頭或是卡紙時會特別注意,其餘時間就讓它乖乖運作就好。 

▼ 還記得 HP Smart Tank 515 是 All-in-One的機種吧,上面板就是負責掃描以及影印之處,上蓋尺寸就差不多比A4大一點點,面板左上角上有指示區域,A4空白紙張對齊就可以印出或掃瞄出完美的作品。 

▼ 在 HP Smart Tank 515 機身側邊有啟動延長的保固連結,記得需在購買後30天內啟用 https://ssl.www8.hp.com/h41268/live/index.aspx?qid=28634。 

▼ 接著可先接上電源,無方向性電源孔在機身後方,額定是100-240VAC@700mA/50-60Hz,上方還是有保留USB TYPE-B母座作設定。 
 

▼ 機身後方還貼有這台 HP Smart Tank 515 的身分ID,可知 HP Smart Tank 515 內部型號為SNPRC-1804-01。 

▼ HP Smart Tank 515 電源開關本身內嵌有LED,當按下時會顯示白光。 

▼ HP Smart Tank 515 雖然沒有像HP Smart Tank 615機種有觸控螢幕,但一樣有兩吋的螢幕顯示提供訊息,像出現CMYK的墨水訊息時,就代表沒有墨水。 

▼ 話不多說,馬上開啟三色與黑色墨水瓶,GT53黑色墨水有135ml,而其他三色 (GT52) 容量為70ml,小心拉開別沾到手了。 

▼ 當把瓶蓋的封膜撕開後,再裝回瓶蓋,之後倒著插入主機的墨水匣中,滴的速度蠻快的,不過建議可以等泡泡全部消失後再拿起來,這樣比較好清又乾淨。 
 

▼ 裝完墨水之後,CMYK訊息不見了,出現的反而是兩個噴頭未裝的訊息,馬上來安裝吧! 

▼ 首先安裝噴頭需將機身前面板打開,而且是在通電的情況之下,這樣控制噴頭的軸承才會移到中間來。接著把橘色裝置向右轉=>抽出,這個橘色塑膠片就沒有特別用途了 可直接拿去回收。 

▼ 全新的噴頭上有幾個注意事項,第一就是橘色部分的地方都要移除掉,第二就是金屬接點有膠膜也要撕掉,完成兩步驟才可以安裝。 

▼ 藍色的蓋板是壓闔式,按一下彈起,再按一下就固定,所以在彈起的情況下將金屬接點接觸面朝內卡入,會有咯的一聲,相當簡單的。 
 

▼ 基本上到這個地步之後,就不會出現墨水與噴頭的提示訊息了,接著把紙張放入紙匣區,HP Smart Tank 515 的紙匣區有蓋子設計,平常不用時可蓋上防塵,而藍色裝置是調整紙張大小用。 

▼ HP Smart Tank 515 的標準列印尺寸為A4,但在列印檯面上還有8.5X11吋、5X7吋 與 4X6吋的標示,讓放照片紙時有個對應也不錯。 

▼ 想不到 HP Smart Tank 515 通過的安規還蠻多的,像 UL、EAC、NOM、CE、MCMC、SSC認證等,品質真的有保障。 

▼ 第一次列印時,建議可以讓 HP Smart Tank 515 先執行一次校正頁,這樣對於之後的列印會比較正確無誤。 
 

▼ 彩色/黑白影印也執行一次校正,可以和影印出來的作品對照一下,幾乎是一樣的那就沒問題了。 
 

▼ HP Smart Tank 515本機硬體連線沒問題後,接著就是用戶端的設定了,小編以一般PC安裝WIN7作業系統來示範,首先先到 https://123.hp.com/tw/zh/ ,這邊可輸入型號作搜尋,找到後可下載導引程式,
 

▼ 過程中記得印表機要插上電源,而且有放入就緒的紙張,若可以的話,小編是建議第一次設定可以接上 USB Type-A TO Type-B的線。 

▼ 若找不到印表機,有幾種可能,最有可能的問題就是無線網路的設定上,印表機沒有在你的相同網域內。 

▼ 連線印表機時也會確認您的機種,由於 HP Smart Tank 515 沒有觸控功能,所以小編選右邊沒有觸控式控制台的選項。 

▼ 噴墨和雷射相信不會選錯,因為 HP Smart Tank 515 是連續 "供墨"的機種。 

▼ 最後導引程式會要您選擇是否安裝應用程式或只是想裝基本驅動程式就好,這邊小編選完整,容量差了將近180MB。 

▼ 應用程式幫含了I.R.I.S OCR、HP Photo Creations 與 HP Smart Tank 510系列的產品改善研究等。 

▼ 最後不免有個例行性的授權合約,大家參閱就好,繼續下一步。 

▼ 當最後完成就可以從行動裝置上列印了,當然前提是要先安裝HP專屬的App【HP Smart】,目前Android與iOS都能支援。 

▼ 由於小編前面是用有線方式進行印表機的設定,當設定好之後,可以再到印表機助理中的工具去調整為無線,選擇和家中相同的 Wi-Fi、SSID、WPA密碼等,連線即可完成。 
 

▼ 不光是WIN7,就連WIN10也是一樣可以享用 HP Smart的服務,可啟動 HP Connected 並存取 HP ePrint 和 HP Instant Ink 等服務。像智能任務除了能夠列印外,也能發送電子郵件消息或附件,甚至將列印或掃描作業保存到雲存儲帳戶,如Google Drive或Microsoft OneDrive等網路資料夾中。 
 

▼ HP Smart 應用程式可助你設定不只一台新的 HP 印表機,並將現有的 HP 印表機連線至無線網路,並管理舊有的 HP 印表機,以及共用、監控與訂購耗材。 
 

▼ 相關設定選項中有查看印表機狀態、檢查墨水量並訂購耗材、印表機狀態報告、列印品質報告等報告。點擊網絡資訊可查看打印機的 IP 地址、Wi-Fi Direct 名稱和網絡狀態等信息,也可開啟印表機的嵌入式 Web 服務器 (EWS)。 
 

▼ 使用 HP 嵌入式 Web 伺服器 (EWS)能從電腦(而不是從產品控制面板)管理列印功能,功能包含下列七大項。當產品連線到以 IP 為基礎的網路後,HP Embedded Web 伺服器即可運作。 
1.檢視產品狀態資訊 
2.判斷所有耗材的剩餘使用壽命,並訂購新耗材 
3.檢視與變更紙匣組態 
4.檢視與變更產品控制面板功能表組態 
5.檢視與列印內部頁 
6.接收產品與耗材事件的通知 
7.檢視及變更網路設定 
 

▼ 為讓行動族能夠隨時列印,HP也在行動裝置上推出相對應App,不論在iOS的Store或是Android的Google Play上搜尋"HP"都有一堆App。不過有一些是第三方開發的,這次我們要裝的是 HP Smart (HP AiO Remote)這個App。 

▼ 首次登入可以看見經典的藍白色,同意隱私權聲明後,就可以進到主畫面,而進到主畫面之後,會要求連接與 HP Smart Tank 515相同的Wi-Fi網路。 

▼ 除了連接與 HP Smart Tank 515相同的Wi-Fi網路,亦可透過 Wi-Fi Direct直接對連,比電腦設定上還要簡單。 

▼ HP Smart App主畫面相當精簡,上方有通知欄位,可以查看智能任務的活動,而應用程式設定則可以登入HP帳號,增強列印的功能唷。 

▼ 而點擊 HP Smart Tank 515圖示可進入印表機的設定畫面,選項包含印表機的狀態、報告資訊、靜音模式、隨處可連回列印或是從其他裝置列印等。 
 

▼ 列印報告中可以查看 HP Smart Tank 515的列印品質狀態、無線網路設定資訊以及相關Web存取報告等。 

▼ 在App主畫面滑到下方有個"個人化",可以依個人需求將功能打開或隱藏,包含列印、掃描和影印等功能。 

▼ 依個人需求將功能打開或隱藏,整個畫面看起來也更清爽了! 

▼ 來看看實際列印出來的作品集吧~黑白背景凸顯出紅色的雙層巴士,色澤分明,相當的逼真~ 

▼ 小嬰兒各種睡覺的表情,有喜悅、有嘟嘴,那粉嫩吹彈可破的膚色,讓人很想啾一口。 

▼ 義大利旅遊時拍的比薩斜塔,在空間上的設計從藝術上角度是獨一無二,從HP Smart Tank 515印出更是「代表了人類創造精神的傑作」! 

▼ 不只是實際的人物或風景很在行,HP Smart Tank 515 就連卡通的CG人物畫也相當震撼人心。 

▼ 正面全印滿,背面一樣呈現全白,不會有暈染的情況發生,墨水的控制量算是蠻到位的。 
 

▼ 手繪草稿、設計藍圖或是海報翻印,精細的解析度讓人不可思議。 

▼ 不用等美國爸爸賣我們 F-16V,自己看圖造出 F/A-18F 吧~ (戰鬥機各部位的英文字體雖然小,但不會模糊在一起,反而相當清楚) 

▼ 再來說說 HP Smart Tank 515 具有無邊框彩色列印,一般列印都會在列印周圍留下白色框框,讓人有種被框住的感覺,有時候還要裁切,是相當麻煩的。 

▼ 只要在 HP Smart Tank 515 列印內容中選擇開啟無邊框功能,就可以使用無邊框列印。 

▼ 不過像小編出現了衝突,就是代表要無邊框功能時,紙張類型不能夠是一般紙張,必需將紙張類型改為相片相紙。 

▼ 將列印選項的紙張類型改為HP相紙,這樣一來就能以全頁相片來列印。人家是青春不留白,而HP是邊邊不留白呢~ 

▼ 這邊也工商一下HP專屬的相片紙,為10x15cm,換算成吋為4x6,像素可達1200x1800,印出來的作品更有珍藏的價值。 
 

▼ 實測HP SMART TANK 515彩色極精緻無邊框列印解析度4000X3000 速度平均五分鐘一張 
https://youtu.be/YiR9UcGUenM 
 

▼ 無邊框的列印作品有明顯的立體感,著實讓人驚豔,不受拘束的感覺真好,更能讓紙張充分利用。 
 

▼ HP Smart Tank 515 所印出的作品,連麻豆身上穿的蕾絲洋裝,一條條紋路都明顯可辨,超誇張的。 

▼《韓國女團》不論穿搭黑白色調還是繽紛色澤,飽滿色彩的 HP Smart Tank 515 絕不會讓您失望。 
 

▼ 以往用其他廠牌的彩色印表機印人像,都會有白白的一層霧狀,而 HP Smart Tank 515 印出來的作品彩色真的擬人化,您看看這口紅的潤澤,真的太寫實了~ 

▼ 小編收藏已久的美女圖,這次不放在手機中、電腦內,一次全部列印出來觀看才過癮,您說是吧! 

▼ HP Smart App中還有直接從 Google 雲端硬碟、Dropbox列印,常見的 pdf、jpg都有支援,不過Office相關的副檔名似乎沒辦法支援列印,不知是否要本機端安裝可預覽Office的App才能列印。 

▼ 若是喜歡在臉書和IG曬照片的朋友也有福了,HP Smart App可直接從這兩個社交網站直接列印照片並分享或納到智能任務中。 

▼ 分享工具就看你的手機內有安裝什麼App吧!常見的 Gmail、Line、臉書都可以分享。 

▼ 相機掃描、相機掃描到電子郵件或相機掃描到雲端,其實都是指同一件事情,首先將要掃描的物體以手動或自動拍下照片,拍完也許照片會變形,但不用怕,可透過自動調整來編輯成最適合的尺寸大小。 

▼ 掃描完可列印,當列印成jpg時,非常適合無邊框相片的列印,而列印成pdf時,適合原始大小和多頁雙面列印的檔案。 

▼ 當選擇自動掃描時,把物體放在藍色框框內,被掃瞄的物體就會自動判別為選取,相當的便利。 

▼ 而 HP Smart Tank 515 除了可以透過 HP Smart App進行相機掃描列印外,別忘了 HP Smart Tank 515本身也是個實體的掃描機,將要掃描的物品放在掃瞄平台上,一樣可透過App做控制。 

▼ HP Smart App掃瞄功能中,掃描設定的來源就是掃描器玻璃板,而顏色可選彩色或黑白,解析度最高到300 dpi,在尺寸的部分可自訂,也有常見的4x6吋、5x7吋與A4等。 

▼ 其實也不一定要開啟 HP Smart App,有的手機連接印表機不需要任何設置,即可列印。首先,需要的是網路印表機。然後,印表機和手機必須在同一網絡(為了手機可以在網絡中訪問印表機)。在手機上面打開要列印的文件,點擊內容或更多,一般是手機螢幕上面的「···」的虛擬按鍵,然後就可以看到「列印」功能選項,即可打開列印功能進行文件的列印。 

▼ 不過可能有些人畫面會跳出以下訊息,告知您缺了HP Print Service外掛程式,很多印表機大廠都有自己的服務,選擇 HP 就對啦~ 

▼ 安裝好後自動執行,之後就可以進行列印的相關設定(例如列印數目、頁面範圍、色彩模式、紙張大小、方向、品質、無邊框與縮放比例等)。 

▼ 手機內的卡娜赫拉桌布真的好可愛,直接從手機列印也行,最喜歡的粉紅兔兔與P助讓你一次擁有。 

▼ HP SMART TANK 515彩色列印完淋濕測試暈開程度 
https://youtu.be/w5p10hXXsvo 
 

▼ 一次印太多土匪,分送給朋友或貼在辦公室牆上也是相當療癒的唷~ 

【HP Smart Tank 515使用心得】 

  HP All-in-One 的 Smart Tank 515 印表機,真的蠻適合個人家庭、SOHO族或是微型創業公司來使用,整合型設計的自動墨水感測器,能隨時掌握墨水量,其墨水噴頭能夠列印近萬張的大印量,直接降低每頁的列印成本;而速度和色彩也是列印的重點,速度上彩色平均 5 ppm,黑白最高達 22 ppm,且列印品質更深遂、字體更清晰、色彩更飽和,重要的是不容易暈開,可長時間擺放不退色。無邊框彩色列印也是這次機種的重點,即使高印量也能完美不中斷。而針對手機用戶也提供裝置連結,可透過 HP Smart App 可使手機列印、掃描、上傳雲端來完成智能任務等,是一台C/P值很高的連續供墨印表機。 

▼ 前不久才買了一台 HP Ink Tank 419 作為列印的好幫手,現在再度添購了一台 HP Smart Tank 515 生力軍,未來兩台連續供墨輪流交換列印、掃描與影印,這就是《一個便當吃不夠,你可以吃兩個阿~》的極致呈現阿!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0
0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技術早已深入你我生活之中,有越來越多的物聯網裝置供消費者選用,包括連網的車輛、家庭/工廠自動化、連網的可穿戴裝置、網的健康監控裝置,以及遠程監控裝置等。近年來,人工智慧(AI)與IoT彼此間更為緊密,兩者融合而出現的新應用型態「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已在傳產與科技業中漫延開來。很多產品都主打智慧功能,身為全球網通領導品牌的D-Link友訊科技當然也不落人後,繼EAGLE PRO AI智慧路由器後,又隆重推出居家安全的守護者,也是友訊智慧家庭的新成員~DCS-8635LH 2K QHD 四百萬畫素旋轉式戶外無線網路攝影機~看到這邊就有兩個亮點,第一是高達2K四百萬畫素解析度;第二是戶外旋轉型。其中戶外型攝影機真的不好做,因為要考慮環境因子太多,日曬雨淋是基本,防水防塵等級的考量,若是靠海邊還要考慮抗鹽霧

,當然這又是另一個層級的產品了。D-Link全新DCS-8635LH這次還帶來什麼令人期待的新功能呢?就由小編帶大家來嘗鮮吧~

▼ 首先看到全彩印刷的包裝彩盒,包裝正面可以明顯的看到DCS-8635LH榮獲多項國際大獎,包含2021德國iF產品設計大獎以及2021德國紅點產品設計大獎,這可是當今全球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設計競賽之一。主要是產品設計(product design),傳達設計(communication design)以及設計概念(design concept)的競賽,每年吸引了超過60個國家、一萬件作品投稿參賽,能成功脫穎而出,還取得紅點 Winner 大賞,正是DCS-8635LH高品質設計的象徵。除了外觀卓越之外,還擁有IP65防塵防水認證,內部功能也攜來了
2K QHD超高解析度、AI偵測、人體追蹤、以及360度全景視角的電動旋轉鏡頭等功能,是相當適合在戶外環境使用。此外DCS-8635LH也是D-Link網路攝影機少數通過Onvif Profiles S&T認證與經 HEVC Advance 平台授權的機種,這可是目前監控產業的重要國際標準,未來整合NVR、NAS可不能少呢!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DCS-8635LH針對戶外環境也增加了玻璃碎裂的判別,以及-25度C~45度C的適應溫度,甚至還有車輛偵測,不愧是【真】戶外機種。此外透過D-Link專屬的mydlink App可平移與縮放監控範圍,並支援WPA3加密,讓遠端監控畫面更安全。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彩盒左側為 DCS-8635LH 全機針對戶外設計(包含從支架、鏡頭、警笛、記憶卡槽到戶外配件)的說明。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彩盒右側為 DCS-8635LH 全機細部規格,包含影像、聲音、儲存、電源、尺寸、運作溫度、網路連接方式、應用程式支援等。這邊比較要注意的是無線網路需求至少要具備2.5Mbps的速度才能即時連線監看不lag。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彩盒底部有本機製造號碼、UPC通用碼、MAC資訊與D-Link技術諮詢管道,而最重要也是消費者最關心的保固則是寫在彩盒頂部,為3年保固呢!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立馬抽出 DCS-8635LH!內部環保紙板具備緩衝功能,主機因有鏡頭所以多使用一層防塵套作保護,文件則有繁體中文&英文兩種快速安裝手冊以及產品售後服務資訊等。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對於監控產業的24/7,這不是分數也不是日期,它表示「一天24小時,一星期7天都營運」,Protected by mydlink 也就是D-Link全天候提供保護服務(24 hours a day, 7 days a week的縮寫)。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D-Link DCS-8635LH 所有配件一次擺出,左邊為攝影機主機、中間為戶外安裝配件、右邊則是電源轉接頭。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電源變壓器為AMIGO所生產的AMS159A-1201000F,其輸入電壓為100-240VAC~50/60Hz@0.5A,輸出要求為12VDC@1A,平均耗電為12W,有經UL、VI、LPS、SAFETY MARK等安規認證,其中四米長的電源線也讓人蠻吃驚的!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變壓器輸出接頭為圓柱體,而輸入端提供兩種規格的轉接頭,一種是標準台制,另一種為英規,都是可以自由拆卸更換,出國應用時也更方便。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DCS-8635LH雖然是一款無線網路攝影機,但除了無線Wi-Fi訊號連接外,還可以直接透過有線網路來連接,這是確保戶外環境下也能有絕佳的網路品質。以往有線的產品RJ-45連接器都是設計在機身中,DCS-8635LH以線延伸出100公分,再透過磁珠將電力與訊號分離,直接將RJ-45連接器設計在網路線的末端。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DCS-8635LH延伸線末端的網路孔及電源輸入(DC-IN)皆為防水設計,網路孔有防水橡膠、電源孔插入後旋轉半圈即可防止脫落。一般戶外場景不會直接裸露,而會將其埋入管道
或線橋線架中做處理。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線材採用FUXINDA E470257 AWM STYLE 20276 VW-1 耐溫80度C,電壓為30V,配合磁珠作為屏蔽措施使用。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DCS-8635LH可採用壁掛、吊掛的方式來安裝,圖為底部安裝底盤,上下邊緣處有凹槽方便出線,可與配件中固定底盤做結合,內部也印有一些資訊,包含NCC、FCC、CE、RoSH認證等。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DCS-8635LH攝影機出線處套有標籤,印著 S/N資訊 與 MAC 位置,關節處可使用一字螺絲起子調整攝影機俯瞰角度。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而在DCS-8635LH攝影機底部有揚聲器輸出孔及 microSD 記憶卡槽,並使用防水塞子作防護。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將防水塞子掀起,底下為microSD 記憶卡槽與重置鍵,記憶卡最大支援到 256GB 儲存容量。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有別於戶外攝影機都是槍型或球型,D-Link DCS-8635LH 為白色圓柱體的造型,一般人不仔細看,還真的不知道這是攝影機呢!在D-Link Logo下為主鏡頭,帶有1/2.7” Progressive CMOS sensor,具焦距: 3.3mm與光圈: F2.0,左下角為電源指示燈,右下角為內建紅外線濾光片切換器(ICR),可達7公尺的夜視距離。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配件包有壁虎、螺絲和重置針,其中壁虎作用是固定於牆面當中,當底盤固定後,再將攝影機對準卡榫旋入螺絲固定即可。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電源線上出線或下出線,就看家中的環境而定了,有些房子在裝潢時,就會預留插座在天花板上,這時建議以上出線為主,若是只有下方插座的話,那就建議直接以下出線連接即可。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俯瞰角度的關節處可使用一字螺絲起子將其全部拆下,讓DCS-8635LH可應用於懸吊環境或是用束線帶直接固定於柱體上。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針對裸露在外的線路,D-Link雖然有防水措施,但如果網路線是扁平式的話,防水配件可能就不太能夠適用。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組裝套件基本上要注意的就只有安裝順序及方向,首先先確定網路線於攝影機端將其圓蓋套入;第二步再接著套入防水橡膠環,第三步再將塑膠圓柱整個套入網路線,並壓緊防水橡膠環與圓蓋作旋緊動作,最後再結合於攝影機延伸線材的RJ-45接頭上。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網路線有專屬的固定設計,雖然不是軍規等級,但簡單牢靠,要小心的是放入防水膠環時,容易被周圍的塑膠條卡到造成斷裂,這是小編安裝的小小心得。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接著就先上電來試試,上電時左下角的電源指示燈會亮起橘色燈號,DCS-8635LH本機也會自我測試進行左右環繞。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DCS-8635LH在待機監控時,平均耗電約4.6W上下,只有在內部馬達在旋轉時會耗電比較多,瞬間達11W左右。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上述是DCS-8635LH攝影機硬體安裝簡介,有了硬體基礎,軟體才能夠正常運行。而D-Link專屬監控軟體為mydlink App,目前支援Android與iOS。若您是電腦版的話,也能透過瀏覽器連到 https://tw.mydlink.com/cameraPortal 輸入帳密也可以監控唷~這邊就以Android版的mydlink App做示範,版本為V2.5.0 Build437,主畫面主要呈現為攝影機的當下畫面,若之前有新增過D-Link攝影機,這邊都可以一起做收容,而左邊列表是相關的環境、排程及裝置設定等選項,後續會一一介紹功能。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第一步必須先加入攝影機,可直接掃描DCS-8635LH機身上的QR Code,會進入安裝畫面,一開始消費者須先確認要用無線連接或是有線的乙太網路,在此小編以無線環境做示範。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裝置選好連接Wi-Fi後,針對DCS-8635LH可另外命名,例如可取名陽台、車庫或工廠後門等有意義的名稱,以利後續不只一支攝影機時,可透過mydlink App來管理。此外當攝影機有觸發事件時,都可以連動撥打電話給指定聯絡人馬上應處,避免災情擴大。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因每款攝影機的功能不一樣,mydlink App加入攝影機之後,就要建立符合場景的規則與動作通知,目前DCS-8635LH在功能上是最齊全,所以觸發事件和動作幾乎都有納入。配合戶外場景,DCS-8635LH建議安裝於2~2.5公尺的高度,這樣攝影機涵蓋範圍是最廣的。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mydlink App也提供DCS-8635LH的安裝指南,包含壁掛及柱體安裝,其中柱體安裝可用束帶來固定,App中也提供水平儀供施工時使用。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一般攝影機大家都習慣24小時不間斷錄影,但有時為了個人隱私會把攝影機給關閉,但關閉還要拔電源或網路線實在麻煩,這時就可透過mydlink App的情境模式讓系統自我判斷。例如在家時就可切換隱私模式、外出時可配合開啟電子圍籬的GPS來切換至監控模式,居家安全和個人隱私一次滿足。在觸發的事件上DCS-8635LH提供了"偵測到人"、"偵測到動作"、"偵測到車輛"、"偵測到玻璃破碎聲"及"偵測到聲響大於80dB";連動的動作則有行動裝置的"推播通知"、"錄影至記憶卡中or雲儲存"及"警報聲響開啟"。(PS:觸發事件"偵測到人"與"偵測到動作"只能擇一選擇,"偵測到玻璃破碎聲"及"偵測到聲響大於80dB"也是只能擇一選擇。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情境模式中也可以設定自動化規則及其排程。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當DCS-8635LH攝影機觸發事件時,會自動推播至行動裝置上,點選即可觀看即時的影像畫面,並可直接在手機端截圖觀看,過往的歷史紀錄也可在"事件與影像"中取得DCS-8635LH的所有事件,包含離線、恢復上線、偵測到人、聲等,當有錄存至儲存媒體時,會有當下的錄影畫面做預覽圖的呈現。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在mydlink App中,可以點擊DCS-8635LH攝影機,此時會進入監控畫面的操控,亦可由畫面中右上角判斷目前狀態是即時、記憶卡中或雲儲存空間的歷史影像。當點擊全螢幕時,行動裝置會以橫向作呈現,細節讓您看得更清楚。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全螢幕的畫面呈現,左上角有年/月/日/時間以及是哪支攝影機的畫面,右下角不免也要擺上自家D-Link的Logo,高達2K畫質的解析度看起來真的很舒服。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在監控畫面的操控上,可以開啟聲音,這邊的聲音指的是攝影機端環境的聲音,而快照是會把當下的錄影機畫面截圖成jpg至您的行動裝置上,錄影也是錄下當下畫面至行動裝置上,副檔名為.mp4。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傾斜移動的功能就是用手機移動來控制攝影機,功能是還蠻炫的,不過小編手殘操作起來速度往往無法精準控制,常會轉過頭。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DCS-8635LH攝影機具備警報器功能,聲音可以為傳統警鈴也可化身為兇猛的狼犬,若宵小還是不怕,那就直接透過攝影機的麥克風與對方溝通吧!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使用麥克風的畫面,點選下方麥克風後會出現綠色大麥克風圖示,此時要壓住才能通話。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解析度選擇有720p以及1440p,倒是沒有看見1080p,建議可以納入,在畫質與容量間多一種選擇。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720p V.S 1440p大家肉眼看得出差異嗎?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攝影機預設"的功能就有點像是快速轉到要看的地方,共可以設定五個預設點,方式很簡單,首先先將要看的位置移至中間,長按底下的預設位置按鈕即可完成設定。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隨點即移"功能一開始會先針對攝影機進行全景的掃描,之後與上述 "攝影機預設"功能 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差異就是到位的速度。"隨點即移"速度會慢些,但好處是可以點選全景縮圖上的任意位置來即時監控。簡單繞口令就是點到哪、移到哪就看到哪!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最後操作的選項是"全面監控",此功能能將攝影機完成整個視野的一個完整監控週期,可以想成是警衛在管區內巡邏,週期分成慢、正常和快三種,適合在範圍寬廣的區域來使用。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D-Link DCS-8635LH 2K QHD 四百萬畫素旋轉式戶外無線網路攝影機全面監控慢和快的差異
https://youtu.be/d6HGgvP1f7Y



▼ 監控畫面的操控告一段落後,接著來看看mydlink App主畫面左邊的功能選項有哪些?若要新增多台DCS-8635LH攝影機可透過新增裝置來掃描QR Code安裝。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裝置設定中,可以針對每台攝影機作重新命名、重新開機,控制攝影機麥克風、狀態LED燈、ONVIF協定開啟與否,並清楚知道這台DCS-8635LH韌體為1.01.05(3.6.5-b01)與MAC ID資訊等,細部的功能設定下面會一一介紹。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隱私模式也可以在此作啟用,啟用後會關閉即時視訊及影音偵測;移動和人體偵測可以設定攝影機是否要自動追蹤至視野外,另外靈敏度的地方,可以從0設定到100,0是真的沒有效果,大於1就有效果了,和100差異在於偵測網格較粗,寧可靈敏一點,不要Loss掉才是攝影機的目的。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儲存位置可選擇D-Link雲錄影或SD記憶卡中,錄影類型有事件發生才錄或是持續錄影兩種,而錄影畫質也分標準解析度(720p)及高解析度(1440p)。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自動返航是當攝影機閒置60秒時會自動回到預設點,避免攝影機因開啟追蹤功能追蹤到底而轉不回來;警報器響鈴的時間也可設定30、60與90秒;而微光模式開啟後會讓夜拍呈現彩色視訊。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攝影機左右旋轉控制可選擇滑動或是點擊的方式,來控制攝影機的左右轉動或上下傾斜角度;另DCS-8635LH支援ONVIF功能,能允許其他系統(例如NAS、NVR軟體)控制這台攝影機,以增加使用彈性。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針對儲存環境,若覺得記憶卡256G不夠時,是可以付費訂閱雲錄影,預設提供的免費方案為3支攝影機、錄影天數1天、剪輯片段50則、以720p解析度錄影。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若免費真的不夠,可至進階方案免費試用14天,再不夠就再參考下列方案。
基本:攝影機上限3支,以FHD錄影7天,剪輯片段100則,每月NT$80。
進階:攝影機上限5支,以FHD錄影14天,剪輯片段500則,每月NT$160。
專業:攝影機上限10支,以FHD錄影30天,剪輯片段1000則,每月NT$310。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 語音控制部分,支援Amazon Alexa以及Google助理,以說話控制mydlink智慧裝置,是還蠻多可以玩的,最後新聞與優惠也可點閱,會有意外的驚喜唷~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使用心得分享】


由於小編家不是透天厝、也沒有工廠實地安裝,索性把D-Link DCS-8635LH 2K QHD 四百萬畫素旋轉式戶外無線網路攝影機以懸掛方式架設,以束線綁在柱體上作左右走道的監控,測試環境有限還請見諒。測試過程中也歸納出多樣化AI偵測技術的原則來和大家分享之。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首先人體偵測的部分,邏輯的判斷很棒,不論時白天還是夜晚都鮮少有誤判的情況,而與人體偵測互斥的動作偵測,白天表現可圈可點,但在夜晚的表現上,有時會沒有偵測到,是值得再觀察一下。聲音偵測的部分,有玻璃破碎偵測、大於80分貝聲響偵測,先說玻璃破碎聲,此偵測真的還蠻穩定的,像小編有拿玻璃瓶敲打未破,是沒辦法觸發偵測的,要真的打破玻璃才能偵測到。聲音大於80分貝的偵測總覺得較為敏感,有時突然一個聲音(可能不到80分貝)就會偵測到,猜測機器內部應該有放大器作音頻的放大。車輛偵測的部分,由於會偵測車子的外型大小,小編以小孩玩的車車作測試,試了多次僅成功一次,看來還是要以真車+配合距離才能正確偵測,以上是偵測事件的說明。


▼ D-Link DCS 8635LH 2K QHD 四百萬畫素旋轉式戶外無線網路攝影機人體偵測
https://youtu.be/r9mtKDljBQc



▼ D-LINK DCS 8635LH 2K QHD 四百萬畫素旋轉式戶外無線網路攝影機動作偵測
https://youtu.be/0HElfrA4Xtg



▼ D-Link DCS 8635LH 2K QHD 四百萬畫素旋轉式戶外無線網路攝影機聲響偵測
https://youtu.be/DLwr0UjKeYQ



▼ D-Link DCS 8635LH 2K QHD 四百萬畫素旋轉式戶外無線網路攝影機車輛偵測
https://youtu.be/LmazjRm-Xc8


再來談談DCS-8635LH本機的外觀設計,一般市售戶外型需考量戶外環境(車庫、花園、陽台、倉庫)等日曬雨淋環境的防塵防水,都設計的大大一支槍或一陀球。D-Link DCS-8635LH打破傳統,在造型上以白色圓柱體,加上特殊360度旋轉設計是真的蠻美型的,更讓人驚訝的是小小體積內,竟能有這麼寬廣的監控範圍與高解析度來日夜清晰監控,除了因應居家安全意識外,更展現出D-Link產品工藝設計的深厚實力與設計思維,難怪每年都可以拿到國內外精品獎的殊榮。攝影機影像採用最新H.265編碼標準,錄影檔案附檔名為.ts,大幅降低所需網路頻寬及儲存空間,並且支援多元儲存方式,可將連續錄影影像存放至記憶卡(路徑為\md-lrc\DCS-8635LH-25BE\0底下)或支援ONVIF的裝置(如NAS、NVR等),或是將事件錄影檔案放在記憶卡或雲儲存,增加錄製和串流視訊影片的使用彈性。而為了影像畫面穩定不延遲,採用無線Wi-Fi雙頻或有線乙太網路連接達到雙重極致,操控上更只要透過手機安裝D-Link專屬mydlink App即可輕鬆完成遠端監控的目的。隨著民眾越來越重視居家安全,網路攝影機已成為民生必需品,D-Link友訊科技此次推出旗艦新機種DCS-8635LH無線網路攝影機,為戶外視訊監控帶來全新感受,勢必成為物聯網家庭監控的最強防線!


▼ D-Link DCS 8635LH 2K QHD 四百萬畫素旋轉式戶外無線網路攝影是全方位雲端守護者阿~
【智慧監控的首選】D-Link戶外防水無線網路攝影機DCS-8635LH襲來~宵小偷兒們,小心啦!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0
0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市面上無線藍牙耳機品牌何其多,就算是同一家廠牌也有走高階、走平價的產品線
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這款耳機品牌是EDIFIER(漫步者)力孚國際代理
此品牌特點主要以噪訊比(S/N Ratio)不小於85dB而受用戶喜愛而聞名
開箱的TWS NB2是EDIFIER最新推出的無線藍牙耳機,穿戴型態為耳塞式
主打Hybrid 複合式主動式數位降噪,表現是否能媲美耳罩式
以下開箱就由筆者替大家體驗看看吧!


▼ TWS NB2包裝採純潔的白色,似乎在說明透過產品播放音樂,能乾淨的濾除雜音。依左至右有六大特點分別是支援藍牙5.0、專屬App操控、複合ANC技術、降噪模式切換、32小時的電力支援與IP54的防水防塵。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彩盒背面定有藍牙規範,包含HFP、HSP、A2DP、AVRCP、BLE等,另外耳機迷最注重的規格如頻率響應為20Hz~20KHz、音壓為94dBBSPL(A)、阻抗24歐姆等。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盒裝底部貼有公司QC、序號貼紙,並經過歐盟RoHS、CE、BC、FCC認證,另外QR Code是耳機專屬App,有Android與iOS版本可下載應用。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方便手提的地方貼有TWS NB2真無線主動降噪耳機的電源需求,耳機本身充電需求為5V@60mA,而充電盒為5V@1A,台灣主要由力孚國際代理進口,產品有問題的話至少不會變成孤兒。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TWS NB2彩盒內部還有一個仿皮的包裝盒,上面印有EDIFIER Logo,相當有質感。由於是藍牙傳輸,一般距離差不多在10米左右,使用時間會依有無開降噪而影響,開降噪可使用7+18hr,關降噪可使用9+23hr。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先不論音質的話,外觀開啟有一種打開精品的感覺,低調奢華設計融合生活品味~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就連配件也有專屬的包裝並印有圖示,依左至右為不同大小的耳機套、充電線、使用說明書以及收納用的帆布袋。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TWS NB2電池盒必須使用Type-C介面的充電線進行充電,而提供的SML耳機套為通用矽膠單凸緣耳塞,柔軟舒適的矽膠材質,彈性極佳足以撐大使用,而能帶來絕佳的隔音效果,佩戴起來既舒適且不容易滑動,讓聲響停留在密閉的空間之中。有不同尺寸(大、小)加上本體套上(中)的總共三對。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充電盒外觀設計頗像黑曜石更添神秘感,正面印有三條長短不一的橫線,這即是EDIFIER品牌Logo,細節加分!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皮革壓的耳機盒大小約一個成人手掌的1/3,前側邊有微凸設計,方便使用者掀開使用,另外在後端有Type-C的充電介面,旁有並有充電指示燈,正反兩插不怕插錯。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當掀開充電盒時,充電盒開機其中間的指示燈會閃爍亮起綠燈,代表等待藍芽連接配對,闔起來時就關機,但會持續對耳機充電到飽。現在無線藍牙耳機,幾乎八成都中國製,對岸技術已超過筆者的想像了...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打造科技美型,重新定義3C的時尚風格~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充電盒內有個實體開關,點兩下能為左右耳機自動配對,長押三秒為對行動裝置藍牙配對。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EDIFIER TWS NB2真無線藍牙耳機在中央美背區域也有其觸控功能,當有來電時左右耳只要雙擊兩下,就能進行接聽或掛斷;當播放模式下要切換降噪模式時,可以雙擊左耳的美背即可達成;右耳在播放模式下雙擊是暫停/播放功能;最後三擊左右耳也不同,左耳三擊切換遊戲模式,右耳則是切換下一首歌。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耳機和充電盒上面都印有L(左)、(右)的字樣,不怕放錯與戴錯。掀起外蓋時,如果 LED 閃爍三下,意味著你有超過 70% 的電池壽命。閃爍兩次表示電力在30% 到 70%),閃一下表示電力少於(小於 30%)。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進行充電時,要將耳機金屬接觸點接觸到充電盒上的金色凸點,基本上擺放上去就會因磁吸作用而自動結合,挺牢固的。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EDIFIER TWS NB2真無線藍牙耳機的細部觀察,漂亮的槍金屬灰色桿看起來非常前衛,底部有漫步者標誌。耳機本體有兩顆麥克風,並以光感應器作為入耳檢測功能,戴上它就會自動播放音樂,摘下自動暫停、再戴上又恢復播放。外觀設計有卸壓孔,不會長時間在真空環境下聆聽而感到不適。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據所知採用的聲音處理晶片為Besttechnic BES2300YP,搭配 10 毫米動態驅動器入耳式設計 雖然音質提升有限,但仍然能夠應用於日常工作中。以往ANC主動降噪技術主要有前饋式、反饋式以及複合式。

前饋式將降噪麥克風置於耳機外側
麥克風收到外部噪音後,晶片處理並產生反向聲波訊號

反饋式是將降噪麥克風置於耳機內側
麥克風收到耳罩內的噪音後,晶片處理並產生反向聲波訊號

複合式:EDIFIER TWS NB2真無線藍牙耳機
結合了前饋式與反饋式,將降噪麥克風置於耳機內外兩側
麥克風收到耳罩內外的噪音後,晶片處理並產生反向聲波訊號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充電介面改為Type-C之後具雙向插拔可插拔一萬次、並可支援雙向充電(最高100W)與音訊傳播。第一次使用前記得先充電,充電過程中充電指示燈會亮起紅燈,充飽後能使用8小時以上。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快速開箱
https://youtu.be/yuKmjszExW0



▼ 藍牙連結很快,從電池盒取出到你戴上第一個耳機的時候已經連線完成,耳機舒適度也很棒,耳機提示語音為大陸女聲,耳機操作為觸碰,但實際感受應為"敲擊"。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正所謂降噪耳機,就是可以降低周遭噪音提升聆聽品質的耳機。但需注意所有的抗噪耳機,主要是能夠消除持續性的噪音例如搭飛機、火車時的持續性噪音,對於旁邊的人突然說話,抗噪的效果就比較有限。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專屬App連接操控為Edifier Connect,使用時會掃描附近藍牙產品並要求開啟定位。若是有疑慮的網友就直接實體操作吧!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手機開啟藍牙也可以順利找到Edifier TWS NB2裝置,連接後可播放媒體音樂,並可設定絕對音量,讓手機音量與耳機保持一致。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Edifier Connect App主畫面會呈現左右耳機的電量,並可以直接切換降噪、環境聲或遊戲模式。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在App中可直接對耳機作關機或是設定定時關機,定時關機時間為10、30、60、90分鐘。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耳機提示音量就是耳機切換模式時會發出的女聲,這邊維持預設值即可。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入耳偵測部分可關閉該功能,也可以設定為取下暫停音樂 & 戴上續放音樂或是取下暫停播放戴上無動作等。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敲擊靈敏度也就是實體操作要切換模式時的使力程度,筆者習慣調敏感一點,但敏感相對也會帶來誤觸的機會。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斷開藍牙、重新配對和恢復出廠設定都是在無線藍牙配對有問題時或是換手機時會用到的功能。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此外Edifier Connect App也會幫自家產品來個工商時間,有興趣的網友可以點擊到官網,看看有沒有最新品或是限時優惠唷:)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 這款App不支援台灣民眾註冊,不過不影響使用,行動裝置在使用時也可以透過下拉頁面切換不同模式或是開啟App進入作相關設定之用。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使用心得分享】


所有的主動式抗噪耳機的聲音,都是經過計算後產生的,因此對音質一定會造成影響
好一點的主動式抗噪耳機,都有開關,可以啟動或關閉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就是這麼一款主打降噪的耳機,並有開關可隨時切換
首先就先來談談降噪的效果
筆者現役降噪耳機只有同價位的MPOW X3降噪來作比較
降噪真的神,比起現役有更好的噪音處理包含隔離與被動聲場,即使降噪也不損及音準度
但對於超高音及重低音的降噪表現就尚可,仔細聽會有些許的風噪聲,也許是筆者測試在下班車水馬龍的環境太過混亂所致
如果在辦公室環境配上音樂中等音量就聽不太出來
降噪與環境音之間的區別很小,兩者都是針對環境聲音做處理
環境音讓環境音進入,讓我們聆聽背景聲音
降噪則是隔絕或過濾環境音,讓我們聽不到背景聲音
使用環境音模式,可在公共場所避免不好的狀況發生
個人覺得搭大眾交通工具時最能發揮其效能
在關閉降噪模式、關閉環境音與關閉遊戲模式的音質表現,調音偏暗,低音偏多過於濃厚
人聲清脆,但高頻解析力略嫌不足,如果對音質要求非常高
建議還是找個安靜的地方,關掉耳機的主動抗噪功能,享受音樂吧~
再來整體穿戴感是好的,長時間穿戴也不覺壓力
在交互性的表現上,這款耳機有支援專屬App,可設定入耳拔耳的音樂開關行為、耳機提示音量、敲擊靈敏度以及定時關機時間,只可惜按鍵不能自行定義,不然就更完善了!

EDIFIER TWS NB2 真無線藍牙耳機,帶你感受徜徉於音樂,紓解生活壓力~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0
0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不論企業用的機架式NAS (網路儲存伺服器) 亦或家庭用的簡易NAS

最主要功能莫過於將使用者的資料集中存放,透過網路就可以存取檔案

在企業中,NAS多半做為資料備份使用

而用於一般家庭之中,除了備份外,多為看中NAS多元又豐富的影音功能

加上數百種附加套件,讓玩家能以自由且安全的方式儲存、取用、備份及分享檔案

不過綜看市面上的NAS,從無到有的系統安裝,其實已經非常簡單

照著說明書設定安裝一定能成功,但...就是有人不敢動手DIY,深怕用壞機器

也擔心購買的硬碟是否有相容性問題、組RAID要如何設定等問題

這也不能怪消費者,畢竟大家都習慣了雲端空間給的服務

如iCloud、Google Drive、Dropbox等

這些服務幫你,讓你不用擔心底層的建置

還記得在18年前,我收到邀請信可以申請了一個Gmail信箱,容量有1GB

這數字在現在看來真的很小,甚至無法容納一部4K畫質的電影

但在當時可是非常震撼,同時期微軟的Hotmail信箱更是只有2MB

颯爽登場的1GB免費信箱在當時真的吸引用戶註冊,第二年甚至增加到2GB

當時容量還會每秒增加,雖然後來增加的速度變慢,現在都固定在15GB

以15GB在現在行動裝置盛行的時代來看,真的不算大

光拍照、錄影隨隨便便就超過,除非就只是收收信也許還可以

基於此,身為全球儲存設備(NAS)龍頭群暉科技,近日推出新產品 BeeStation

產品主打方便無腦好上手,介面親人易操作

熟悉Google雲端硬碟和相片的用戶必能無縫接軌

馬上帶大家來體驗 Synology BeeStation 嘗鮮趣~

Synology BeeStation產品外觀及配件


▼ BeeStation包裝上承襲Synology環保愛地球的概念,把全彩包裝產品圖使用貼紙來取代,把成本真正用在產品上,這也是消費者真正所需要的。貼紙上定義BeeStation為個人私有雲,並標記有4TB容量大小,包裝右下角印有Synology Bee系列的產品logo,相當有特色。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由於算是網路設備,包裝上除了貼有序號貼紙外,亦貼有產品的mac資訊。而命名 Bee 主要原因是可以備份來自不同裝置 (手機、電腦) 的檔案、照片等,把所有珍貴的資料集中管理就如同蜜蜂從各處嗡嗡嗡採花蜜回到蜂巢(Station)一般呢!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產品的相關規格資訊及安規認證一覽無遺,型號為BST160-4T,搭配核心處理器為 Realtek RTD1619B Quad-core@1.7GHz,記憶體提供有 DDR4 1GB,介面有 USB 3.2 Gen 1( Type A ) x1 和 Type C x1 方便隨身碟備份應用,更重要的是有3年保固,真的很重要!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開箱主機和配件分作兩盒,配件內有電源變壓器(附可拆卸插頭),、RJ-45乙太網路線,線長都在150公分左右。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電源變壓器為翌勝電子,通過UL、UKCA、TUV、PSE等安規認證,額定輸出為12VDC@3A,插頭為可拆卸式。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比較特別的是還有IEC 60950-1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資訊技術設備,簡稱 I.T.E ),對於觸電、機械及熱的危險、幅射危險 等危險更有防護能力。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提供的網路現為CAT.5e的標準,以家用距離不會超過100M來說,確實已夠用。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配件介紹完,來看看 BeeStation 主機,主機重約820克,體積148x62.6x196.3mm,以1Bay的NAS來說真的很輕巧,放在桌上如同外接式光碟機大小般。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BeeStation 主機正面無任何按鍵,僅下方有一顆指示燈來顯示目前機器的運作狀態。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左右側面分別刻有代表Bee Station的logo,六角蜂巢狀頗讓人印象深刻!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主機後方為主要為電源開關及相關連接介面,由上而下分別為電源鍵、重置鈕、USB3.2 Gen 1( Type A ) 、 USB3.2 Gen 1(Type C)、GbE網孔及電源插座。重置鈕按了檔案會如何?Synology在系統有做了一些安全性上的考量,即使硬碟沒有損壞,被重置也不用擔心,把BeeStation 重新安裝,資料仍會被安穩保存唷~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BeeStation 頂部設計為主要的散熱出口,因主機內部無散熱風扇,所以使用時別把散熱格柵給遮擋唷~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細看格柵設計,前後以流線造型塑造自然對流的效果,而外殼也是圓弧設計,可避免碰撞到邊角而受傷,夠貼心!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在BeeStation底部兩側設計有C型橡膠墊,墊高約有4mm,可減少硬碟共振與加強止滑功能。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主機底部也是格柵狀的散熱設計,透過格柵間可看到內部電路板的零組件及散熱鰭片,冷空氣從下吸入,由上排出熱氣,中間貼有產品相關資訊,有型號、容量、電源需求、認證標章、MAC及機身序號等。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最後再來回味一下BeeStation入花叢的各角度美照吧~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外觀簡單介紹後,就準備要上機測試,測試前先要詳讀,Synology BeeStation所提供快速安裝指南。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快速安裝指南提供了有兩種方法設定 BeeStation,第一種方式是透過手機掃描 QR Code來設定,第二種是透過瀏覽器輸入專屬的網址 ( https://portal.bee.synology.com/setup )來設定。若要下載完整的產品使用手冊,亦可掃 QR Code 連至 ( https://sy.to/BeeStationManual )來下載。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在設定階段時,平均耗電不到5瓦,而正常運行時,平均耗電約在7.3瓦上下,當然有硬碟讀寫時,耗電會更高些。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軟體設定前,電源線和網路線要先確認有沒有接妥,網路線接妥按下後電源鍵,一般會亮起兩個綠燈,尤其上面綠燈會隨著資料存取而閃爍燈號,同時間也會有嗶聲來提示開機,第一次開機電源指示燈會呈現橘色呼吸狀態,代表系統內部正在設定大概5分鐘會呈現恆亮,接著就可以連接裝置來設定。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手機或電腦都可輕易設定的Synology BeeStation


以手機掃描QR Code或電腦瀏覽器輸入 https://bee.synology.com/zh-tw/BeeStation 可連至 Synology Bee系列商品的頁面,這邊我們先選擇BeeStation中的下載。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在下載頁面中,可以看見有各個平台(Windows10以上、Mac)BeeStation會用到的應用程式,包含BeeStation電腦版及行動裝置用的BeePhotos、BeeFiles等,事不宜遲,馬上安裝!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安裝過程中皆有提示,連線、啟動、登入序號,一次搞定。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安裝完後,即可進行登入,這邊登入可採Google帳號或是Apple來授權憑證來登入,亦可註冊Synology專屬帳號來登入,這時基本上就可以看見MyBeeStation已在線上,下一步指定電腦本機要存取的資料夾後,可直接開啟瀏覽、編輯、儲存BeeStation的檔案,且只有開啟或設定離線可用的檔案才會占用電腦上的空間。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其實現在用手機還比使用電腦還方便,Synology BeeStation透過行動裝置來安裝、設定更是簡單,圖為行動裝置安裝設定的畫面。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設定好之後,筆者是有收到Synology的新版系統已下載完成的訊息,建議前往系統設定->更新來安裝BSM1.0-65162以加強系統安全。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MyBeeStation簡單來說就是Synology針對Bee系列產品所推出的電腦版桌面程式,透過桌面程式可以直接以瀏覽器開啟BeeFiles或BeePhotos專屬連結、設定本機同步資料夾或是相關日誌診斷匯出等等,是不可或缺的小幫手。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點擊像齒輪圖示的設定選項,可以管理多台BeeStation或Synology帳戶,例如MIS要管理多台NAS等,在BeeFiles頁面可指定本機資料夾來進行同步備份的工作,資料圖示旁會有個雲朵,代表資料與BeeStation連結中,在您開啟它之前,都不會占用電腦的空間。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在"我的電腦"頁面中,可針對電腦上的資料夾同步或備份至 BeeFiles 或 BeePhotos。其中BeeFiles:適合檔案大多為非媒體檔案,建議選擇此選項。
BeePhotos:適合檔案大多為媒體檔案 (例如:相片及影片)。
同步至 BeeFiles (雙向同步):檔案變更會同步至電腦及 BeeFiles,比較偏主動概念
備份至 BeeFiles (單向同步):此資料夾中的檔案會備份至 BeeFiles。若有需要,也可自 BeeStation 還原內容,屬於被動的手動備份。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為確保可在 BeePhotos 中正確顯示及使用 BeeStation AI 辨識HEIF或HEVC媒體檔案,建議從微軟官方安裝 HEVC 視訊延伸模組及 HEIF 影像延伸模組讓 Windows 10 裝置讀取和寫入使用高效率影像檔 (HEIF) 格式的檔案。若不安裝延伸模組,在 BeePhotos 中檢視此類相片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且因為系統需花額外的時間處理媒體檔案,也可能影響 BeeStation 的一般存取及其他作業。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這邊值得注意的是資料夾不要選擇系統資料夾,免得無存取權限,導致同步或備份失敗。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一般正常檔案都可以同步備份,但還是有所限制,例如隱藏檔案,如圖就是因為檔案名稱或屬性問題、附檔名不支援或其他系統設定的同步規則,導致未同步。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設定"頁面中,主要是針對BeeStation的介面、檔案衝突時的處理判斷作選擇,也能設定自動更新本軟體,目前筆者測試是1.0.0-157版。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透過MyBeeStation連線到BeeFiles網頁,一映入眼簾,有沒有很熟悉呢?與 Google的雲端硬碟有九成像,甚至還多了USB備份和外接硬碟的功能呢!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以Google雲端硬碟來說,右上角點點為Google應用程式的總成,BeeStation也是相同概念,把BeeFiles和BeePhotos納入旗下,還多了個系統設定,想必未來一定有更多支援BeeStation的軟體。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首先在系統設定的部分,儲存空間可以看出4TB硬碟,實際可用3.48TB,保留系統約占3.12G,並列舉BeeFiles及BeePhotos所占空間。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由於BeeStation可與親朋好友共同分享照片、檔案,使用者設定中最多可設定到八人(含本身共九人),一個小家庭已經撮撮有餘了!且這些使用者不一定要擁有BeeStation主機,只要受到邀請,即可使用連結來共用BeeStation,讓每個人擁有可儲存檔案的私人空間,無限制容量,大家用的開心就好。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當邀請的對方加入後,可以於儲存空間看見對方所使用的容量,但內容有隱私保護,彼此之間是看不見的唷!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不過當管理者刪除掉該帳戶,系統會詢問是否刪除檔案或者是移轉檔案,移轉後才會知道檔案內容是什麼,基本上安全性有一定程度的防護。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系統設定中的系統,除了可查看系統資訊外,亦可自訂IP並提供三組NTP服務,比較特別的有硬碟休眠,可讓閒置20分鐘的硬碟休眠節電,算是蠻貼心的。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在"備份 & 還原 "的頁面中,支援外接硬碟及 Synology 專屬的C2服務,C2 安全可靠的雲端基礎架構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保護資料,無論資料是個人使用、還是商業應用,都能安全無虞。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把 BeeStation資料備份到外接硬碟中,可以設定備份的目的地、設定排程以及對備份內容進行密碼加密。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更新頁面可更新三種軟體,筆者測試版本分別是 BeeStation 1.0-65162、BeeFiles 1.0.1-10409、BeeStation 1.0.1-10015,把自動更新啟動,就會於背景執行更新動作,不影響系統操作。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在進階設定中,主要提供通知、技術支援和本地存取服務,通知設定是當BeeStation發生硬體上的告警、錯誤時,能發信給您的 Synology 帳戶;而Synology技術支援更是厲害了,提供SSH遠端存取的服務,直接讓Synology工程師直接連線到你的主機上進行分析及維修,這真是太神奇了,傑克!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本地存取分本地帳號與SMB服務,本地帳號可以當網際網路中斷時,亦可使用區網連線到BeeStaion上,而SMB就有點像是掛載BeeStation視為本機電腦,可透過檔案總管對檔案、資料夾做處理。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開啟SMB服務,檔案總管看到的BeeStation如下,各個資料夾的命名大概可區分雲端服務、電腦端同步資料夾、BeeStation我的檔案區、BeePhotos檔案區以及外接USB裝置等。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看完系統設定完後,來看看管理帳號有哪些功能,在總覽處可以設定個人偏好的語言選項、安全登入等,若有註冊其他Synology NAS產品,也可以在此統一管理。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個人資料主要就是註冊的相關資訊,基本上用預設值即可,比較重要的是安全性建議,建議可以全勾選起來接收重大漏洞及安全事件的相關通知,讓NAS/SAN/網路通訊、影像監控、雲端服務更安全。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在安全性頁面中,除了有最近登入的安全性活動歷程與目前連線裝置資訊外,還提供了多種安全機制,包含雙重認證、Synology Secure SignIn核准登入、FIDO2/WebAuthn認證安全金鑰、電子郵件OTP(一次性密碼登入)等。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裝置設定頁面區分NAS & VDSM 及 Bee Series,只要有登錄過的產品,會自動分類,其中屬於NAS還可以透過Synology專屬QuickConnect,讓您可以隨時隨地存取您的裝置。但值得一提的是上方註冊延長保固按下後,出現不適用Synology 帳戶設定的所在位置(台灣),不知是怎麼一回事,可能原廠看到可以說明一下!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操作介面的設定,這邊可設定顯示介面語系、日期與時間格式,版本控管上限可到8個,最長保留時間可設成永久,可依使用者習慣設定之。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BeeFiles在新增處,可新增資料夾、上傳多筆檔案或是上傳資料夾三種(當然也可以以滑鼠直接拖曳過去),手機版BeeFiles App更可直接拍照/錄影上傳至BeeStation,最左下方會呈現目前儲存空間已使用容量及總容量資訊。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不論是檔案還是資料夾,標題前方都有個星號,是可以用來加註重要檔案的,其實也算是另類的篩選資料,可對其所選執行開啟、取得分享連結、複製、移動、重新命名、查看資訊、下載等。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除了加星號可以快速篩選出重要的檔案外,若覺得只有一種星號篩選還不夠,更可以用標籤來篩選,提供12種顏色的淡、中、深,共36種讓你作更多種變化。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在BeeFiles"我的檔案"中,若刪除檔案是會被移到BeeFiles的資源回收桶中,而在本機電腦中同步的檔案被刪除時,是停止該項目同步,兩者差異不同要注意。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在雲端服務是筆者最愛的功能,支援Dropbox、Google雲端硬碟及微軟的OneDrive,好處是可以與雲端服務自動同步,完整備份、無痛轉移 So Easy!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以Google雲端服務作示範,必須先授權給Synoogy Cloud Sync,同意相關合約條文後,就可以進行檔案間的同步動作了,這邊同步可選單向或雙向,單向是Google雲端硬碟同步至BeeStation。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在USB備份部分,只要在BeeStation上插上隨身碟,就可以選擇自動備份,當有檔案衝突時,可兩個檔案都保留或覆蓋,讓備份不會中斷詢問,備份開始即完成時,皆有提示兩聲嗶聲。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而在USB備份下的外接硬碟又有何差異呢?USB備份算是把USB內的資料夾完整備份到BeeStation內,而"外接硬碟"的功能除了可以查看USB資訊,如檔案系統(支援的檔案格式包括 ext3、ext4、FAT32、NTFS、Btrfs、exFAT 以及 HFS+ 等)、總容量及使用空間等,是可以針對單一檔案作處理,比較像是檔案總管的概念。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而針對資料夾或是檔案,可以進行檔案分享,分享選項除了連結之外,亦提供密碼保護以及過期日,讓檔案分享更有保障。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對於有加過星號的檔案或資料夾,不用特別篩選,直接至"已加星號"的頁面即可全部列出,也可配合標籤二次篩選更便利。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BeeFiles選項中最後一個為資源回收筒,會把刪除的檔案先暫放於此,可手動立即清空,或等30天後自動全部清除。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OK,以上就是BeeFiles的類別選項,馬上來上傳檔案備份,檔案上傳主要會分成幾個步驟,分別為等待中->準備中->上傳中->完成!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來看看上傳常見的檔案,是否能夠預覽,經測試 Office 系列除了WORD(doc、docx)需下載外,其餘皆可預覽,htm無法以網頁型態呈現,是以文字檔內容展現,但實測行動裝置上的BeeFiles App,除了doc檔案無法直接瀏覽器開啟外,其餘docx、htm都能正常開啟。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基本上電腦版和手機版的BeeFiles功能上大同小異,在手機版多了快取管理,可以讓檔案以離線瀏覽,也能快速預覽HEIC縮圖,並保留副本於手機上,算是比較特別之處。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Synology BeeStation 的功能特色包括簡單的設定步驟、可有效的管理個人檔案資料、免訂閱的相片備份服務以及可備份雲端以及外接資料功能。連上 https://portal.bee.synology.com 後,若不知如何移轉相片,還有提供教學呢!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前述BeeFiles主要功能是管理文件檔案,將專案、個人計畫和其他重要文件都保存於指定地方。而BeePhotos是主要針對照片、影片作管理,兩者共用BeeStation的空間,但管理是分開管理的,也就是說在BeePhotos上傳的照片,會存在BeeStation的Photos目錄內,而不會存在BeeStation的PFiles目錄內。BeePhotos管理照片真的有一套,除了區分相片、影片外,針對拍攝的日期、人物、地理位置也會自動排列,AI演算法真的很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從BeePhotos開啟照片,在右上角有分享、放大、檢視資訊、刪除、相機等一般資訊,更多則有拍攝的相關參數。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在相簿內,會自動區分"最近加入的"、"人物"、"主題"、"地點"、"標籤"、"影片"六大項,而自已新增的相簿則會建於下方。整體操作介面和Google相片有8成的相像,熟悉Google相片的使用者應該很好上手。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以人物大頭照分類來說,BeePhotos判斷演算法目前還沒辦法與Google相片相比,相同的人會有很大機率判斷成不同人,而且雕像也會誤判,雖然可以手動合併相同人物,但希望後續軟體更新,讓判斷能再更精準。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主題由系統AI自動判斷,雖然不能說100%定義一樣,也應該有8成相仿外型、動作或概觀,大家可以參考看看。地點應該是由照片EXIF所抓取的資訊,準確性應該有百分百。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在標籤的定義上,可以一張照片或影片定義多個標籤,例如小朋友名字、年齡就可以一起標註,屆時要依小朋友年紀來篩選或列出小朋友名字都很方便。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BeePhotos也提供連結分享的功能,這邊要提一下權限,並非網際網路上的任何人都可以看到連結內容,而是要有Synology帳戶的才能夠看見,若能分享到社群平台FB、Twitter、IG的話那就更貼近大眾日常了。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將特定相片、影片,或是相簿勾選之後,分享除了相片外,亦可分享影片,一次分享多個檔案超方便,透過建立連結分享給親朋好友觀看或下載,另外也能設定存取用的保護密碼,或是加入可存取時間限制,過期自動取消分享,不擔心駭客入侵而流出私密影片。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有時家庭聚會或三五好友隨意聚聚,一定會拍照,但每個人拍照角度不盡相同,很可能有些人就沒入鏡到,有了BeePhotos共享空間的協助後,除了幫大家節省訂閱費外,還可建立相片請求,打上主旨、建立相簿連結,即可分享給親朋好友來上傳聚會當天不同人拍的照片,共同紀念!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另外在BeePhotos相片在下載時,可區分原始檔案與壓縮版JPEG,筆者測試解析度2432x1824的原始檔案佔2.878KB,而壓縮版JPEG解析度變成1707x1280,檔案變成446KB,但重要的是檔案開起來看不出差異,可能要用8K顯示器看才會有差吧...XDD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而BeePhotos在電腦版和手機版又有何差異呢?主要手機版多了快取設定,可在網路不穩時,加速相片瀏覽的速度;此外信任連線也是加強隱私的管道,只不過憑證授權有期限,不知原廠更新時是否會同步更新。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不過BeePhotos目前僅能針對相片做簡單的轉向,並不能做一些特效,例如:動畫、美術拼貼等,希望軟體更版後能有這功能加持!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Synology BeeStation 個人專屬私有雲體驗心得】


每個人想必都有Google帳號,旗下Gmail、相簿、雲端硬碟都是非常日常的服務

但也分別佔用不少空間,以筆者來說,平常使用Gmail收發信,mail老實說不會佔大多空間

反而是相簿、雲端硬碟才是吃空間的殺手

一旦空間滿了,是連Gmail是無法收發信的,這時就要去刪除過久用不到的冷資料或舊照片

但刪除的速度遠比不上新照片、新檔案生成的速度...

當儲存空間快用完,就可能需要升級手機、電腦、甚至加值雲端空間來獲得更多的儲存空間

大家還記得2021年6月1日這一天嗎?

這天Google雲端儲存空間把以高畫質備份的新相片和影片都會列入容量計算

也就是說間接取消了相簿免費儲存容量

或許是真的用戶數超過Google預期,有不得已的苦衷

還是其實是Google的養套殺計畫?不得而知

但可以舖梗舖了18年之久,讓所有人都已經離不開Google時,再殺個大家措手不及

螢幕前的你是否只能容量月費買下去當作代價,還是要另謀出路呢?

當然可以花了近萬元來買NAS主機跟硬碟,來解決被Google養套殺的狀態

但如果你像筆者平常電腦用量不高,只是平常手機隨意拍拍或是覺得設定很繁瑣的消費者

或是備份資料大都為值得紀念珍藏的文件 (如久久翻閱才調出2~3次)

那今日介紹的 Synology 群暉 BeeStation 真的很適合你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BeeStation為何精簡?因為屬於1-Bay NAS,開機置系統Ready僅需2分半

內嵌有單顆型號HAT3300,3.5吋的4TB硬碟

只要連接電源接上網路線,無腦的設定下一步即可完成建置

所有的應用程式都已經預先安裝和配置,達成「開機即用」

專屬BeeFiles、BeePhotos兩套軟體,應用於不同平台之間檔案的管理

只要用戶熟悉 iCloud 或 Google 服務,所帶來的熟悉介面好上手

就能將相同經驗複製到使用 BeeStation上

BeeFiles簡單提供了一般個人基本的資料儲存/備份需求,並整合外接硬碟/多家雲端服務

而神奇的BeePhotos照片管理器,內嵌雲端儲存與相片備份功能

管理採用AI自動分類人物、風景、地點、事件等主題

都可讓使用者可以快速、簡單的將雲端儲存的資料下載下來備份

或是同步、備份手機/電腦裡的相片/影片

值得一提的是,行動裝置版的BeePhotos可以結合地圖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 把照片直接標註於Google Map上,看起來特別有紀念意義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而且比電腦版多了一個 "專注備份"模式,讓行動裝置全力在備份的這件事上,當然速度會依檔案多寡和網速高低有關,筆者感覺比背景備份快了有 66% 以上,算是還蠻不錯的功能,讓閒置的行動裝置發揮其效用。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在Netflix加強打擊「共享帳戶」的同時,共享帳戶其實是有爭議的

有可能會發生登入身分確認問題導致帳戶可能暫時遭到封鎖

所以現在很多服務都會限制人數上限,包含Google也是

以Google One方案來說,上限最多就是5人

而 Synology Beestation家庭共享可高達9人

如同Google One方案,可以看到其他家人使用了多少空間,整個總空間還剩下多少

雖然是共用空間容量,但每個人的資料是有隱私保護的

彼此之間若沒有分享,即使是管理者也無法得知資料的內容,好安心!

但不可諱言的是缺少可更換硬碟的彈性與備援能力

若是簡單備份還行,若真的是很重要的資料,大家都知道組RAID較為保險

基於此,BeeStation主打 "備份備份再備份"

唯有多備份多處才是王道(雞蛋要放在不同的籃子中)的概念!

有了嗡嗡嗡易上手的 Synology 群暉BeeStation也不用擔心Google空間用完的一天

自主權更高、成本效益更好~


▼ 不二話,直接看性價比,選擇BeeStation就對了,什麼!你說硬體還有三年保固,那還不買爆!!
Bee~Bee~Bee~歡聚時刻隨時在 Synology BeeStation,幫您實現備份、隱私、同步、家庭共享,一次滿足,輕鬆實現多人共享團!

依慣例,還是習慣給原廠一些建議做參考

1.能讓玩家自個抽換更大的硬碟容量或更快速的SSD。(前提韌體要能支援)

2.行動裝置上的App介面,希望增加有關機的功能圖示,透過軟體關機還是比硬體關機好些,畢竟硬體關關無法確定是否還有在讀寫,軟體關機可以先行判斷或中斷後來執行關機動作。

3.和市面上雲端空間相比,Synology BeeStation只有一顆硬碟不像雲端空間後台有大量的磁碟陣列所組成,真的只能保佑這顆硬碟不會出問題,建議系統可以有偵測硬碟異常的提示。

4.原廠說費用第三年才會回本,但如果維持24X7小時,其實也要算算電費及硬碟的耗損,建議售價可以在親民一些。

5.BeePhotos若能從現有雲端的相關服務Google相片直接備份至BeeStation那就更棒囉~

6.電腦版透過網頁作業,要一直開著瀏覽器,若關閉瀏覽器則動作就會中斷,這看看有沒有辦法由MyBeeStation背景執行之。

以下提供Synology BeeStation的相關資訊,有興趣的網友們點擊看看吧!

☆ BeeStation 官網

購買連結 | ☆ BeeStation PChome 賣場 | ☆ BeeStation Momo 賣場